知与不知
通常对于修道的理路,没有师长引领和多年的闻思与实践摸索,难免只是词汇概念的思维而“互证互明”。所以问问题的时候,古德往往指导学人用不同的用心方式,而不是依循想知道问题答案或结果的这种二元结构的叠屋架构。已经多生累劫的习惯了,我们不缺这种答案结果的思维模式,以及同伴。
问问题时禅师有啥不同用心方式的作答呢?还是“认知“的不同。有认知的动力和行动,却没有对象(答案,结果),这本身就是禅师要告诉你的另一种用心方式:对面不识,不知最亲切... 而大多数人则是搜集思维各种问题去攀援找答案。这是禅师作略的小小不同,无所缘。
根器够,因缘深厚,安心于此就好。
这种方式古时多不明说,防止又会成为思维所缘。后世发展有参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