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个以前学习解深密时写的文章

by ofindero, Saturday, February 22, 2014, 09:00 (3928 天前)

诸法相略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云何诸法依他起相。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遍及执为假安立自性差别,即与不同的因缘安立其各各不同。这里面隐含的含义非常多,最主要的就是凡夫的有无见。因为自性差别的前提是安立为有,要将不同的因缘先安立为有,然后再取差别相。所以要真实理解遍及执,要先把有无的概念搞清楚。凡夫认为是什么是有,什么是无呢? 一般来讲,能在凡夫六根门头现起的,我等凡夫都认为是有,凡夫把断灭认为是“没有”。但其实真正的断灭并不存在。在凡夫经验中,比较接近没有的是“熟睡无梦”。不管是日常经验中,还是睡无梦时。都有名色法在现行。日常是六识,睡无梦时是七八识。反正都有名色法现行。不信你去睡一觉。旁边放个摄像头。看看你睡觉的时候身体消失没有=)。对凡夫来讲,睡无梦是深度昏沉,昏沉就是所缘微弱沉没,名法不能清楚取所缘相。 日常生活中,六识是可以清楚取所缘的,比如眼看到苹果。凡夫就认为是“有”。而所缘微弱沉没的推断,凡夫认为是“没有”。到这里就会看到,抛开凡夫的能否觉察的经验不谈,有或者没有,是名法如何了别色法的区别。由此区别,建立有无。下文也可以依次解说三相。善男子。如眩瞖人眼中所有眩瞖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如眩瞖人眩瞖众相。或发毛轮蜂蝇巨胜。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瞖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所谓遍及执,即名法对所缘的过度推断,这种过度推断的最常态就是“我执”。如幻瞖。而依他起相就是瞖相。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解深密经指出,依他起是以遍及执为基础。并且两者辗转增长。但是遍及执是颠倒相,而依他起是智慧所缘。比如见到很难看的东西,有人会感觉头疼恶心。这是遍及而起。但是如果立刻自省。不使颠倒增长,并且正念“头疼恶心”。这头疼恶心的所缘其实是依他起相。(头疼恶心依遍及执而起,但是是智慧所缘镜)。 简略来说,依他起就是名色于所缘不生邪见,即非过度推断。是清静的入口。也是凡夫解脱的可能性所在。但依他起不等同于圆成实相。依他起相是遍及辗转而来,但是智慧所缘依他起,就能层层接触束缚,由此趋入圆成实相。  复次德本。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以有无辗转,名法对所缘的过度推断,就可以知道遍及执。如我执。由于遍及执进行加工,而辗转相生的相貌,就可以知道依他起相。比如头疼的相貌(当其为智慧所缘时,为依他起),其实是见到不好看的东西,由于我执积习(由遍及执),而生烦恼,引发头疼(当其为智慧所缘时,为依他起)。如果正智观察,就知道头疼的所缘和名法的关系。而不生过度推断,了知“我执”的习气的虚妄,就能了知圆成实相(层层接缚)。 所以解深密经讲 “如果能在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当见到依他起相时,有种误会是要将所缘“化空”。变成“不可得”的意味。其实不是这样。当正智观察所缘时,不是要将所缘相化空(甚至分析还原成色聚)。而是直接,如实的发现心色二法的同时升起,即觉察心法与色法的一如性。 南传的观慧被很多人理解成还原为极微色聚,从而趋入“无我”,其实不是这样的。南传的观慧跟还原论无关。它是一种觉悟名色分别的智慧。名色分别时,不管其所缘是什么,或者不管其所缘大小,微细。当名色分别升起之时,若不以取寂灭为目的,则所缘自然会广大相,一室千灯。三界如幻。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