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所缘境话题, 跟finder兄
”所缘境在做止和观时,心对所缘的体验是不同的。 当做止时,有心一境性心所,既心和境是融合在一起的。当做观时,其实这时候的观不一定是分析的意思,而可以是相对与止来讲的“智慧之光”。 这种光芒,可以描述成区分成明了如是心,如是境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心的分析作用,而是心和境的无污染现起。由此现起,脱离如麻兄所讲的能所对立的错误。
这种止观双运,其实同时不背离适当的心境一如(因为心在某个序列不被迷醉,间断的刹那安住在所缘上),而且由于心和境的同时现起,会少分摆脱凡夫心对境的黏着作用。由此所缘境的刹那变动,不会影响行者的安住。
如果这种止观双运双运,其所缘可以是任何所缘,止观双运难度都是一样的。 这种止观双运做的好,心会从目前的所缘中解脱出来(但同时可以不丢失目前的所缘)。
仅做讨论之用。“ ---- finder
我是这么看心一境性的,
finder兄说的那种”止观双运“是较好的情况, 也是要有一定推进后才能行的。 但是所缘的使用不仅是给这样的”止观双运“的人用的, 而且就是这样的”止观双运“, 也仍旧有借助所缘的必要。
四十业处中有的业处只能支持到近初禅或初禅,便说明所缘是影响着能否逼近较理想的止观的。 四禅(南传说五禅)中虽然每个都有”心一境性“, 其坚固程度不同。 晋级中逐渐舍离寻伺、喜、乐, 而使心一境性趋向坚固。即便如此,心一境性的主要意思还是心坚住于一境, 无散无沉。 这种坚固是有用的,否则还散动于寻伺喜乐等, 与所缘的”融合“便不够力度。 即便是融合, 也还是有问题需要继续超越的。 比如投石问水, 了解石水相依不离的融合,很有可能是以熄灭对其他(如整个水域)的觉知为代价的。 又即便投石而能够了知大片水域, 达到了所缘变动而水域安住, 也还不够, 需要的是泯灭石水的二元分立, 即不割裂。 所以这个过程中所缘对能否方便达到目标是很有关系的, 大相所缘可以垫步, 无所是个方向也更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