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的简别。。。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May 17, 2014, 15:48 (3843 天前)

人的阅读是有一定的既定习惯的,怎么读,怎么组织,怎么
取义,怎么形成印象,怎么把印象连续起来。如果不用类似
快速翻书法来统计,而要把自己的阅读习惯的工作倾向做一定
的了解,我到是觉得可以用一本手写版的石头记图片和一本电
子版的红楼梦对照一下。我大致用苏联藏本石头记和电子版红
楼梦对照了没几页,就发现这个效果可能比同一本书的不同排
本的对照要有意思得多,因为本来就是有差异的两本书,并不
完全一样,字的写法,甚至句式,都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先看
手写的,再看电子版的,会发现其实不同的字体,阅读的忽略
情况都可能不同。比如,电子版的排比形容之类的叠文,记忆
情况要好于手写的,而手写的一旦涉及到口语化的部分,居然
比txt本的要更容易识别。我算是看惯了繁体字的,虽然要写
其实也写不对,今天才发现繁体和简体在阅读组织上居然有很
大的倾向区别,这个事情不知道各位觉得是怎么样的?

忽略和留意。。。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May 17, 2014, 16:43 (3843 天前) @ 齐愍乐平

http://book.kanunu.org/files/old/2011/2449/72000.html
比如对比这篇的第一段,是先看手写版,再看电子版,根据回忆,
手写版第一段的后半段,是直接忽略掉的,到是电子版字句看得仔细。
忽略的部分都是复杂形容的骈文,呵呵。

http://book.kanunu.org/files/old/2011/2449/72002.html
1又比如这一段,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
2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便知。”
3黛玉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也不迟。”大家又叙了一回,方才安歇.
-----
这段手写版的和电子版,在2这个部分,是不一样的,手写版的文句顺序没有
电子版处理得这么好,语气也不连贯,但偏偏居然记住了,然后再去翻电子版的。

所以根据这两个的经验。我觉得骈文就我个人习惯,是倾向忽略,看了
就算,看完就不去记了,但口语叙述的稍微差异,都很容易被作为要点
记下来,也许网上聊天聊得多了,这个有所强化。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
的习惯,估计在这上面,每个人的差异倾向都会有所不同。

老是说结构结构的,具体的结构,其实也就是平常的东西,无非是这里那里
的稍微有些不同,但是既然看到了,到是也愿意随手记一下。

有趣的历史瞬间。。。1860年秋

by 齐愍乐平, Monday, May 19, 2014, 14:55 (3841 天前) @ 齐愍乐平

曾国荃的秘书赵烈文:“参谋”不好当
眭达明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3/0428/c198307-21322136-4.html
咸丰十年(1860)秋天,英法联军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往热河途中,给驻扎在安徽祁门的曾国藩下了一道圣旨,要他速派鲍超率部北上救援。接到命令后,曾国藩左右为难,大伤脑筋。他既不愿意湘军主力被朝廷抽走,又不敢公开违抗皇帝命令。李鸿章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不妨采取拖延的办法来对付,过几天再给皇帝上一道奏折,说鲍超只是一员战将,非方面之才,位望和能力都不够担当援兵统帅的重任,请朝廷于曾国藩本人与湖北巡抚胡林翼之间选择一人为主帅,统兵北上,护卫京畿。而奏折来往需时,曾国藩所接圣旨已在路上走了半个月,这里再耽搁数日复奏,等奏折送达热河皇帝手上时,又要半个多月,在这一来一往一个多月时间里,形势肯定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需要鲍超北上了。曾国藩欣然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果然,朝廷很快便有新的命令下来:和议已成,援兵无需北上。
------------------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XLQ-Ic5KIqW4m6KiUmrJHCUEzQY9kO7w4KuX1EjWqOFFne6NeLiTXYS...
曾国藩手中已紧握苏、皖、赣三省的军权和政权,这正是王闿运所巴望见到的局面。他
风尘仆仆,不顾酷暑的毒热,赶到了驻扎在安徽祁门的湘军大本营。王闿运跟曾国藩的秘密
会谈到底谈了些什么?已成千古之谜,后人不得而知。《湘绮楼日记》起始于同治八年,此
前的线索已经无从寻绎。但从曾国藩咸丰十年(
1860
年)六月初十到八月十八的日记中,我
们尚可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在这七十天中,曾国藩与王闿运十四次久谈,其中七月十六日一
则:“傍夕与王壬秋(王闿运字壬秋)久谈,夜不成寐。”而到了八月中旬,曾国藩收到弟
弟曾国荃和湘军将领李元度的信,提醒他“文人好为大言,毫无实用者,戒其勿近”。若只
是寻常的聊天,曾国藩何至于通宵失眠?曾国荃等人又何至于紧张兮兮?王闿运试图说服手
握重兵的曾国藩养寇自用,不急于攻打太平军,将天下大局逐渐导向
三足鼎立之势。
--------------------
英法联军入侵我国始于1857年(咸丰七年)。当时英法帝国主义借口广东官吏到英国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个法国传教士在广西被杀的事,联合派兵侵犯广东。1858年(咸丰八年)又派军舰侵犯天津。1860年(咸丰十年)又侵入北京,咸丰十年九月初五(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毁。

--------------

鲍超
http://baike.baidu.com/view/386626.htm?fr=aladdin
1860年春,在与太平军陈玉成部作战中,以空心方阵、连环枪法,拼死攻占安徽太湖。后随曾国藩进驻皖 胡林翼南,所部增至6000人。10月,太平军开始二次西征,皖南祁门曾国藩大营告急,率所部由休宁冒死往救,挽回危局。
----------------
平军第二次西征述评
http://article.netor.com/article/memtext_33272.html
  1860年5月,太平天国趁二破清江南大营之势,在天京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今后进取之策。鉴于天京西边的重要屏障安庆被清军围困,英王陈玉成力主救之;为争得财源,侍王李世贤主张直取闽浙;其他人也各有其说。后来主持军国大政的干王洪仁玕折合众人所议,提出:“当今之计,自天京而论……东距苏杭上海不及千里之远,厚薄之势既殊,而乘胜下取,其功易成。一俟下路既得,即取百万买火轮20 个,沿长江上取;另发兵一枝由南进江西;发兵一枝由北进蕲黄,合取湖北,则长江两岸俱为我有,则根本可久之矣”。忠王李秀成赞成其议,遂通过。

--------------
--------------
ps:
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太平军的军事调动实质上救了
清庭或者未来的太后。如果鲍或曾入京,与肃顺连成一气,未
来咸丰之后,肃顺肯定不会倒,而这时候拒绝曾系统入京的,
大概也是肃顺。

这段时间。。。

by 齐愍乐平, Monday, May 19, 2014, 16:20 (3841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Monday, May 19, 2014, 16:34

清庭在户部表现得极其出色,否则当年就结束了,没有那拉氏的
同治中兴可言。
主要是。。。。漕运断绝之后,部分走海运,部分折银。。。
而派了个不懂户部的官来管户部。翁心存。一个和曾极不对付的
学者型官僚。翁晚年的日记记载这几年的极多,极琐碎,大多是
任事。让皇帝的师傅,同时是很多年的地方事务官的的老师,盯
在户部,使得这件事情基本办成了。
ps:关于曾在当时有没有割据可能的一个反例,就是苗沛霖
一个介于洪秀全和曾国蕃之间的人物。
http://baike.baidu.com/view/384957.htm

历史的关键可变性,往往集中在很密集的一段时间。在其他时间都
有比较强的惯性,比如史记,着力的主要就是春秋后期,秦楚之际,
所以在通常的时期,我觉得主要是读机制的通常运作,而在类似
1860年10月,则主要要读机制中几个环节的互动。
我读史料的基本经验大致就是这些。所以校正忽略的地方,主要
是靠多看几样,反复核对,而对于比较经意的地方,有没有想当
然的地方。

曾纪泽日记。。。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May 20, 2014, 19:03 (3840 天前) @ 齐愍乐平

曾纪泽,曾国藩儿子,也有日记传世。。大致国内有三种,
台湾印的他自己手写的,中华书局近年出的五卷本,湖南
十几年前出的三卷精装本,后两种是同一人做的,图便宜
买了十几年出的,也许五卷本有点密电什么的,贵好多。大致这位
的日记,早年读经,中年学外语做洋务应付日子,顺便练气。。。
大致翻了开始的部分,真是很强的实用性,见皇帝等分配
工作之前几个月么先学仪礼,翻易经,其实应该没用上,
小皇帝发表不了什么意见吧。。工作之后学外语看小说,
和西太后的几次对话记得很详细,西太后大概就关注臣下
谁和谁接触而已,居然也有很鼓动人的卧薪之言,小曾
这时候读的就是史记里的世家多一些了。翻了二十分钟就
准备放起来下半年再看罢。。。这人算是清末的青年偶像
了,写海归日记,甚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再版都极为出名的,没
看他讲怎么海外归来的部分。实际就看到他这么实用主义
的阅读取舍,也只能是呵呵。。了。

清末帝师日记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May 22, 2014, 15:22 (3838 天前) @ 齐愍乐平

清末的几个帝师日记都大致翻了翻,老翁(心存)喜欢铺路子,
小翁(同龢)爱收藏,郑孝胥记被评价字写得剽,可谓一字评,
这些篇幅都太大了,不敢花时间在这上面,到是倭仁的日记(
在倭仁集里,不多的几篇),有很深刻的内心分析,是很好看的,
大约这几个人里,谈得上是哲学家的,也就只有倭了,当然,在
那个年代,倭的学问不见得用得上了,度支是作为皇帝私人顾问
更重要的日程表,所以倭的日记除了哲学分析爱好者,既没人看,
也不大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