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分析的应用,错乱的细节:同构/新组合势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une 06, 2014, 06:46 (3823 天前)

假设有一组不超过两位数的自然整数的相加,
那么有四个势的结构
势1 数位
势2 数序
势3 单数的加法表
势4 高位起算或者低位起算的顺序/这里取高位起算

所以这里的混乱,就可以很容易的出现在这类
地方。
1 加法是高位起算的
2 一组两位数里偶然加了一个一位数。
3 恰好这个加法是不需要进位的
4 错误可能出在这个一位数的加法完成后的下一个二位数加法,
也就是在十位数上,加两次,在高位起算的时候加一次,在
个位数算好后,再按照低位起算,再加一次高位,
比如 +25成了+20+5+20

分析:一般的高位起算,在结尾都有一个进位的期待,
恰好这里是一个一位数,又不需要进位,这时候的下
一个加法的混乱,大致是先把两位数的十位,当作进位
用了,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组合势!):低位起算,
于是把这个算法再执行一遍。

ps:具体应用和说明待设想。

类似的例子,转载: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une 07, 2014, 09:12 (3822 天前) @ 齐愍乐平

大宋的智慧

第二卷春风里,阳光下 第二十一章孺子可教

怏怏的走到书院围墙外面,别人钻狗洞都钻的很顺利,只有崔达出了问题,从里面钻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是饿着肚子,崔达勉强能钻出来,但是现在就非常的有问题,在外面吃了一堆的东西,想要钻进去根本就不可能,硬要钻的话,说不定会把他弄伤,云峥不忍心看着崔达一人受罚,于是就自动挺身陪他从大门进入,老苍头虽然为人古板,好好地哀求两下,应该不成问题吧。

”不成的,老苍头就是一个认死理的,他一定会禀报先生说我们两个溜出去耍子的,云兄,拖累了你真是惭愧,小弟一定早曰把这一身的肥肉减掉。”

云峥嘿嘿一笑,站在墙角远远地看了一眼坐在柳树下打盹的老苍头,顿时有了主意,悄悄地带着崔达溜到门口,眼见着老苍头脑袋低下的一瞬间,就猛的窜了出去,快步的往书院走,走了几步之后,就转过身子装着蹑手蹑脚的往外走,崔达感到莫名其妙,这时候难道不该狂奔进入书院,为何要往外走。

正在疑惑的时候,一声暴喝从身后传来:“无令不得外出!回来!”

云峥一脸无奈的转过身子想要和老苍头解释一下,却听老苍头大声说:“先生早就有话,不到休沐时曰不得外出,看你们就不是一个一心上进的好学生,再敢走一步,就等着受院规惩处吧!老头子还没到耳聋眼花的时候。”

云铮无奈的张张嘴,就沮丧的带着一脸震惊的崔达在老苍头鄙视的目光下大摇大摆的走进了书院……

阅读理解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08, 2014, 18:06 (3821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08, 2014, 18:13

具体到了这个简单的加法上的例子,
就可以看到前人很多默认的努力方向了。
这事情上,就以搭积木,做加法之类的
做例子吧,我不举具体的引文例子了,
如果这些话是由我来说的,应该不是举
不出例子,是不想举例子更多一些。
比如
1 降速
2 在加数上做筛法,不出现进位的情况。
3 在关联项目上进行更强的确定性。
4 把所有的势再分分开。类似积木反复的搭。
5 或者,加个反馈信号。

而一般来说,人有可能会设置一个在必要
出错的时候的自检系统。也就是这里的逻辑
得用过了,或者用得太顺手了,而且有可能
用错了,好比电风扇关掉之后看起来象是倒
转,我觉得这是一个进化中对某些速度的检
测提示。

实际这里就有这几个因素

记忆和回忆
关于时序的定义
层次分别
-----------
比较复杂的问题是。
高位起算和低位起算,还是可以说介于
较为自然的定义的范围里,也就是,比较
容易分开。

好,如果不是这样容易分开的势,比如,
同出异名又背出分训/比如几个月前使用
故训汇篡的那些字。这样似乎不能有必然的
确定轨迹,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情况下,
方式5,出了错,进入有必要进行检查的
效率范围内,才成为观察序列,是通常
的。但是这个十分不可靠。

至于1/2/3/4,很容易延伸进入无限的范畴里去,
在这个上面,看一下古人的工作设置的趋势,
是有意义的,我觉得暂时阅读理解就可以了。

The Spiritual Diary of Emanuel Swedenborg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08, 2014, 18:51 (3821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08, 2014, 18:58

The Spiritual Diary of Emanuel Swedenborg
Emanuel Swedenborg (作者), George Bush (译者)
Kessinger Publishing
---------
这书说起来是十几年前某兄台贴过篇介绍,检索
了一下,原来那介绍是吕应钟写的。
这书看卓越上有一本降价的,三十多块钱到手的,
三斤重十二开精装复印本大书,拿到手上觉得是一种享受。
所以只有一卷,在慢慢看,可能全书真有八卷之多,
爱问早就连不上了,所以其他的卷,等看完有兴趣
再找吧,大致上这书的版本也许有很多个,就这个
George Bush 的1889年译的,是一段段编了号全译的,
相当于供引用的标准本,好象还有一个根据布什译本弄的缩写本,
然后这几家出影印本的出版社还有一大堆关于 Swedenborg的研究老书,
有的这卷大致翻了一下,吕应钟当年的那个介绍,
就和二十几年前他说某佛典中一篇是外星人游记一样,
怎么说也不错,但究竟如何,还是得看原著。Swedenborg
大概有重新解释神学的意思,文中的词汇区分god和lord,
似乎梦游记的成分更多一些,手稿的城市绘画风格,
不超出当时人的认识水准。这个日记,聊备一格吧,
我就当作是欧洲大儒的理学社会组织的实践来看,
之所以说是理学,是觉得就看的片段来看,役使式
还是很强的,有些说法看了不太喜欢,究竟如何也
没细看,既然是西方重要的神学实践家,很多经验
是值得尊重的,等细看了再拍字吧。

图书: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

by 齐愍乐平, Monday, June 09, 2014, 15:43 (3820 天前) @ 齐愍乐平

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
~ 维克多·克莱普勒 (Victor Klemperer) (作者), 印芝虹 (译者)
商务印书馆(成都)有限责任公司

ps:书没看过,日记也没看过,检索的时候偶尔看到的
,但就介绍而言,很容易理解,应该是一本好书。
没想到西瓜式语言的分析早年间就有人做过了。


http://www.amazon.cn/%E7%AC%AC%E4%B8%89%E5%B8%9D%E5%9B%BD%E7%9A%84%E8%AF%AD%E8%A8%80-%E...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356426&PostID=13508121
徐贲: 克莱普勒日记《我要作见证》
三、第三帝国的语言
  
  克莱普勒在日记中所作的关于德国日常生活语言的笔记,成为他于1945年到1946年写作的《第三帝国语言》(1947年出版)的主要材料。[注6]克莱普勒非常关注纳粹语言的特征。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语言渗透在普通人日常语言和思维方式之中,成为不折不扣的大众语言和大众文化。克莱普勒在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只能从报纸、传单和偶然能得到的书籍中获得研究素材。作为一个犹太人,他不能去任何图书馆,不可以拥有任何“亚里安”作家的著作。所幸的是他的亚里安人妻子偶尔还能从图书馆给他偷偷借来一些书籍。在战时(1939-1945),犹太人不准收听广播,不准看电影,不准读报纸,甚至不能当众交谈。这些使得克莱普勒的语言研究只能呈现为片断的思考。
  
  克莱普勒深深忧虑纳粹语言对普通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看到,希特勒、戈培尔和纳粹其他领导人所使用的语言并不仅仅是呈现在意识层次上的词汇、概念和说法,而且更是一种在下意识层次诱导和左右普通人思维的毒质话语。这种帝国语言象是很小剂量的砒霜,在不知不觉中毒杀人自发独立的思想能力。例如,纳粹语言在提到人的时候,用的总是没有个人面孔的集体称呼,“犹太人”、“德国人”、“敌人”(“人民群众”、“阶级敌人”、“当一颗螺丝钉”)。这种语言总是将它排斥的人群非人化,“犹太害虫”(“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牛鬼蛇神”)。这种语言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狂热,总是使用最高的极端语式(“巨大成就”,“伟大胜利”,“就是好!就是好!”。)。
  
  克莱普勒对这种语言有他自己的透视解读法。当报纸不用极热烈的语言谈论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一定已经相当糟糕。他用这种办法解读德国在北非和苏联的不利战况,后来都证明果然正确。(就象文革中,报纸如果不用“形势一片大好,”“到处莺歌燕舞”来形容某个地区,这个地区一定出了麻烦。)纳粹语言发展出一整套能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套话,报道时事、攻击敌人、效忠领袖、热爱祖国、人民团结、表扬先进、检讨错误、开场白、祝贺词,甚至连死人的悼词也不例外。即使在纳粹灭亡以后,那一套语言依然阴魂不散。克莱普勒就此写道,“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天真烂漫的年青人,非常希望弥补自己教育的不足,但仍然摆脱不了纳粹的思想方式。他们自己察觉不到这一点。来自过去的语言用法在迷障和诱导他们。”[注7]
  
  克莱普勒清楚地看到,普通人的自觉意识很容易被麻痹,一旦麻痹了,那套笼罩他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便会成为他们思想的自动表述。[注8]他感到纳闷不解的是,为什么知识分子和大学教授就不能比一般的老百性更清醒地意识到极权语言的毒害,“在那些年月里,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同一个问题,而如今仍然找不到答案,那些受过教育的人们,怎么就能这么背叛自己的全部教育和人性。”[注9]克莱普勒说的那些知识人,都是从魏玛时代过来的人,并不是从小接受纳粹极权教育。要是他们从小受的就是极权教育,克莱普勒的问题反倒有了答案。在克莱普勒为之纳闷的“知识者”当中,有著名导演兰妮·雷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她是生产这种语言的帮凶);有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他的1933年校长就职典礼演说,至今仍使人感到惊讶;还有和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他使用这种语言的纯熟已经因为让·格朗丹(Jean Grondin)的传记而为世人所熟知。[注10]
  
  纳粹语言对德国人思想的毒害不只是存在于一些官方文章、口号、演说和海报的词语之中,而更是渗透并潜伏在所有接触过这种语言的人们,包括那些反对纳粹意识形态的人们。克莱普勒意识到,就是他自己也不能幸免。他写道,“我自己不就是用‘德国人’、‘法国人’(这种有群无人的概念)来思想的吗?我也忽视过这些人群中的内在差别。我自己不是也曾躲在学院里面,避免涉及政治,享受着一种奢侈而自我中心(的学问)吗?” [注11]
  
  “学术归学术,政治归政治,”这从来就是极权统治为垄断公共权力而营造的一个语言神话,但这样的鬼话却被知识分子心甘情愿地拿来用作“学术准则”,并自觉自愿地奉行遵守。克莱普勒指出,甚至连“文化批评”(kulturkunde)这种学术行为也会就此沦为一个“学术门类”,一个“学科”,把自己与现实政治分割开来。[注12]这种有名无实、装模作样的“批评”简直是思想的耻辱。
  
  克莱普勒不是小说家,不然的话他也许会写出象奥维尔的《1984》那样的作品。他也不是一个“学院派”的语言学家,不然的话,他也许只会写出一些“纯学术”的语言学文章。克莱普勒是一个语文学家,一个对法国启蒙运动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他正是用语文学的观察和分析来揭示那个他称作为LTI的“第三帝国语言”的。他称这部研究为“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A Philologist's Notebook),不是出于谦虚,而是出于实情。“笔记”成为一种有别于学院“论文”的、更贴近现实的真实写作方式。
  
  在纳粹时期,其他德国学者也用非学院式的“笔记”,在逆境中继续他们的思想。著名的例子包括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的《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 (写作于1944-1947年,1951年出版)和奥巴赫(Erich Auerbach)的《模仿:西方文学中的现实再现》(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写作于1942-1945年)。阿多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对“破损人生”警句式的思考正适合它那片断、破碎的内容。奥巴赫的《模仿》则是在西方人文传统黯然失色的时代,力图保存这一传统。这部著作在战后成为比较文学经典的著作。奥巴赫自己说,他书中作的文本细读,不是提倡什么隔世的阅读,而是因为在土耳其能接触的西方著作实在有限。
  
  克莱普勒与这些德国学者不同的是,他一直留在德国,而没有象阿多诺和奥巴赫那样成为流落在美国或土耳其的“外乡人”。产生于“罪人日记”中的对极权语言的观察和分析,成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批评”方式。它的贡献恐怕不是在于什么“理论”,而是那种脚踏实地,与日常生存处境息息相关的问题意识和思想反抗。
  
  阅读克莱普勒的日记,并不给人带来一种灾难过去后的舒畅。相反,它倒是给读者留下沉重的忧虑。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专制的权力还在奴役人的自由,洗脑的语言还在控制人的思想,习惯性的不思考和无判断还在把人们领向自我愚昧和自我欺骗。
  
  但是,克莱普勒毕竟让我们了看到一种在这样的世界里作见证的生存方式。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完全不能公开出声,也似乎永远不再能公开出声的情况下,克莱普勒仍然拒绝沉默。哪怕是面对存在的虚无,他的写作仍然在证明,他并没有放弃存在的意义。在似乎最不可能的境遇下,他观察、倾听、辨析和记录。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语言的热爱和信心,不只是作为文学的语言,而且是人与人用来彼此沟通的语言。他相信, 人们应该用语言来揭示而不是障蔽真实,用语言来帮助而不是控制对方,用语言来沟通而不是阻隔群体。无论在怎样的逆境下,只要人坚持住这个信念,人的话语言辞就仍然可以是有生命的,思想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