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偈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une 21, 2014, 11:47 (3808 天前)

诗话总龟

宋·阮阅

释氏门 陈莹中

陈莹中谪合浦时,余在长沙,以书抵余为负《华严经》入岭,有偈曰:“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纤埃。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余和之曰:“因法相逢一笑开,俯看人世过飞埃。湘南岭外休分别,圆寂光中共往来。”又闻岭外大雪,作二偈寄之曰:“传闻岭外雪,压倒千年树。老儿拊手笑,有眼未曾睹。故应润物材,一洗瘴江雾。寄语牧牛人,莫教头角露。”又曰:“偏(遍)界不曾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园林忽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冷斋夜话》[同上]

  余观志公《十二时颂》,自非深悟上乘同佛知见,岂能作此语也?是时达磨犹未西来,志以(“以”作“公已”)明此理,所谓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志公没于天监十三年,而达磨以普通八年至金陵,由此之魏,传佛心印,禅宗方兴。近世学佛者,往往忽此颂而弗观,盖贵耳而贱目矣(耳)。余尝手书此颂,置之座右,朝夕味之,尤爱其最后一首,云:“鸡鸣丑,一颗圆珠明(明珠圆)已久。内外推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不见头,又无手,世界坏时终不朽。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以至二(三)祖《信心铭》、永嘉《证道歌》,皆禅学之髓,初地之人,其可弗观乎?《苕溪渔隐》[同上后集卷三七]

  陈体常答黄冕仲二书,叙学佛之旨,深切著明。余尝三复其言,叹其有理,恨未能尽行也。体常又有颂六首,今录二首,其一云:“密坐研穷有细微,到头须是自忘机。应无祖佛能超越,岂有冤亲更顺违!历历孤明犹认影,巍巍独露(步)尚披衣。翻嗟会得昭灵者,也道寻师[得]旨归。”其二云:“个中端的有谁知,知者归来到者稀。即见即闻还错会,离声离色转乖违。山青水绿明玄旨,鹤唳猿啼显妙机。有意觅渠终不遇,无心到处尽逢伊。”《冷斋夜话》云:陈莹中北归过南昌,言邹志完在韶州极精进,闭门诵《华严经》,舍利生袖间,此真入信位。日诵《华严》于观音象前,有修竹三根生象之后。志完揭茅出之不可,乃垂枝覆象,如世所画宝陀岩竹,今犹无恙。韶人扃锁之,以为过客游观。

------------
陈瓘(1057年-1124年),字莹中,号了翁,又号华严居士。南剑州沙县人。

祖父陈世卿是雍熙二年进士,官至秘书郎加太常博士。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元祐四年(1089年),任越州通判。改任温州通判。绍圣元年(1094年),章惇提拔他为太学博士,陈瓘反劝惇以“消朋党,持中道”。蔡京之弟蔡卞及林自等人打算销毁《资治通鉴》,陈莹中故意在太学考试出题时,引用宋神宗为该书写的序。林自等才不敢造次。

九假一真,九真一假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une 21, 2014, 12:02 (3808 天前) @ 齐愍乐平

前几年偶尔收到一个北方的小拍卖会寄来的图册,大致翻了翻,
很惊讶的发现其中有一个在佛教里大名鼎鼎的大师的四条屏,
这个大师大名鼎鼎到每次我引用都要毕恭毕敬用敬语,不敢不
用,所以名字不说了。当时我想,若是这拍卖会不是在北方,
这个四条屏价格也不高,到是可以试一下,说实在,是九假一
真,除了签名写的是这两个字,其他可确定不了,这位大师的
佛教文献,自然是字字句句都有人研究,绘本就有限了。最后
当然也就是想想而已,路远。
好象还和当时在那拍卖行附近的人提过,也说九假一真,当假画买了放着,
我想我这九假一真的理论,大概很难被人接收。其实我想的主
要还是这四条要是找人画一个新的,这等功力,加上装帧,也
要这么多钱了,拿来挂挂其实也挺好的。最后谁也没去拍,等
到过几年我偶尔再搜资料的时候,又看到这个四条了。当时看
的,怎么那么象,但又有点不象,尤其签名没了,价格到是贵
了十倍,就直接写了个年代,无作者名。再费劲核对了一下当
年的资料,画是一样的画,但名款都裁掉了,也许新的卖家如
此容易出手,当旧画或许别人还容易检漏。这画自然也就狼籍
了,原来的九假一真,到是应该改成九真一假。。。
世象而已。。

南泉之猫,能醒么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22, 2014, 04:16 (3808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ne 22, 2014, 05:10

两院争猫,本是噱闻,彼自种自收,畜狸防鼠,不得以然,
只做不说便是,既畜且争,寻伺之下,需要稽疑的地方就多
了,以前贴过张吴孟达领众的剧照,人心互叠。也许老和
尚只是希望人能自醒,退一步就行了,偏偏仍然还纠在道
一句,可见这道一句,可以不是什么好话,只是本来就牵
机已多,他再牵一牵,能醒么?
至于他是否真斩得猫。。猫那里有那么容易斩的,也许只
是去一尾窜走而已了。

分层次动员与分配协议之源,盘庚

by 齐愍乐平, Monday, June 23, 2014, 06:25 (3806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Monday, June 23, 2014, 06:42

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4064682949.aspx
尚书盘庚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327/12002044.htm?fr=aladdin
盘庚百度百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58fe3a0100fs33.html
殷商考12:盘庚
http://www.kms88.com/news/html/2009/1117/200911170000001434.shtml
河南省安阳县矿产资源概况
安阳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西部山丘地区已先后发现矿点150余处,有煤、煤层气、铁、锰、铅、铜、钾、镁、磷及霞石正长岩、长灰岩、白云岩、熔剂灰岩、水泥灰岩、长石、大理石和瓷土、石膏等金属或非金属矿藏30余种,储量之大,多数可供开采百年以上。
我国何时用煤烧制陶瓷
http://wuxizazhi.cnki.net/Article/DDKG199001006.html
从河南巩县铁生沟和郑州荣镇两处大型冶铸遗址 的陶窑中发现用煤痕迹,可以证实我国汉代就已使用 煤炭烧制陶器了。
-------------------------------------------------------
历史上关于盘庚迁殷,基本找不到有说服力的原因,
你说为了方便打猎,那个时代似乎谈不上,如果说
土壤盐碱化,那么后来山东人不是还好好的么,所以
应该是因为裸露在土壤表面的铜矿开采光了,这些人
基本上是以青铜立国的,所以盘庚一篇,好货来好
货去的,实际上争的就是这个东西怎么内部分配,唯一确定不了
的,是煤当时算不算在内,这是个考古问题。在后
世的文献学范围里,你只能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动员
问题,这个人建立了一套不来自于神权,而是下探
需求,进行分层次动员的学说,文本可议的地方很
多,阅读是自己的乐趣了,反而就不必议了,定个
大致就是了,但平原不及丘陵的就是马队一冲就完
蛋,这是盘庚几百年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商已经很有
钱了,没有积极防御,不能说几百年前的头领没把
地方选好。。。

在细节上。。。文献对文献都不一定顶用

by 齐愍乐平, Monday, June 23, 2014, 19:57 (3806 天前) @ 齐愍乐平

http://www.kaogu.cn/html/cn/xueshuyanjiu/yanjiuxinlun/kejikaogu/2013/1025/33566.html
妇好墓铜器的两个来源,湖北和云南

http://www.hb.xinhuanet.com/2013-11/12/c_118098169.htm
专家认为大冶铜绿山古铜矿开采年代最早始于夏朝
ps:直线距离800公里。
----------------
如果要理解商代的盘庚的不肩好货的真实内涵,
用考据的办法已经是无法解决了,只能用考古,
因为安阳有丰富的铸造遗址,但是没有开矿的
遗址。。这个问题是最近几十年才解决的,材料
来源很远。结合关于妇好的考古,商代这时候
大致是容克结构,算是承包制。。。
虽然这个和佛教里的文献没什么关系,纯属个人
阅读爱好,但这样解读经典,也算是一种方式吧。

历史其实也不可能全无遮掩。。。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ne 24, 2014, 15:05 (3805 天前) @ 齐愍乐平

前几天看一本书,开始是一个考古专家大赞某图,
认为这个图之所以真,可以举很多例子,其中一个
例子就是完整的画出了某地的结构,他正好是某地
的发掘者,于是前前后后的位置都表述了一下。但
后来发现,这件事情其实也有奇怪的地方,他的发掘
在当年算是考古大发现了,但他说的这些位置,
比他那个考古大发现还大,他公布的是中间一圈的
位置,但他现在说的是外围一圈的位置,莫非他当
年也已经掘过了。。。后来一想,有可能稍微掘过
一点,但没全挖开,否则挖开了,盖不回去,上面现在
还在弄个景致呢,所以这个历史迷团,虽然不是
永不可解,但也别想近期就有确定。历史其实也不
可能全无遮掩。。。但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总是不希望
有太多遮掩,乃至遮掩成为一种学问路数,那就对于
阅读显得兴趣减少了。。。

楼下那本语录作序的人值得留意。。。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ne 24, 2014, 19:50 (3805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ne 24, 2014, 19:58

罗近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266f30101m10a.html
------------------
虽然说值得留意,但手头有他的书,基本就没怎么打开来看,
罗近溪据说是儒门里的阳神真人,这种事情是怎么回事情不知道了,
虽然泰州派很有些特异之处,而且前段时间看日记,也看一两个
他之后的明人记他的师传,是有些特别的地方,你看他在这个
语录里序言说话之高调,真觉得请他写这篇的人大概会有些尴尬。
之所以在这个系列里提到他,是因为尚书里有一篇记周公的,
记了个“节性”,《书·召诰》:“王先服殷御事,比介于我
有周御事,节性,惟日其迈。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被陈戍国
提出来,指为古人谈性理之首,这个事情,好象另外有人总结这个
字一共用过五次,至于太甲篇的败度之说和洪范篇的五行之曰,
似乎介于性理和性能之间,上古谈这个,似乎更多的用德这个范畴,
而罗近溪在这上面,似乎有特殊的系统说法。

背出分训且同时合训之格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ne 25, 2014, 07:39 (3804 天前) @ 齐愍乐平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DWE200900044.htm
按照赵益的这一篇的定义:
《管锥编》首则"论易之三名"论"一字多义之同时合用",大旨为:一字多意有"并行分训"与"背出分训";并行分训谓两义不同而亦不背,如"空空如也",空可训虚无,亦可训诚悫;背出分训谓两义相违而亦相雠,如"乱"兼训"治"、"废"兼训"置";并行分训与背出分训皆同时合训,

------------------
可以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书·尧典》:“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的格

光被四表是有成说的,比如
http://www.zdic.net/c/9/3c/92276.htm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光与广通,皆充廓之义。《方言》曰‘幅广为充’是也。故《尧典》言‘光被四表’,而《汉书·礼乐志》曰‘圣主广被之资’。” 汉 班固 《典引》:“神灵日照,光被六幽。”《旧唐书·萧复传》:“陛下临御之初,圣德光被。”
--------
但这个格字,一般做格物致知意比较多,但到了格上下,格君心,一般就成了
揣摩上司看法,要找另外一个用例,不大容易。
有《高宗肜日》这一篇,祖己谏王,云:
高宗肜日,越有雊雉。
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 乃训于王。
这就是一个例子了。

另一个例子。。。。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ne 25, 2014, 13:09 (3804 天前) @ 齐愍乐平

http://www.docin.com/p-591544246.html
公羊学天子一爵说与《史记》的意义
----------------------------
其实可以举另外一个例子,“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曲礼)

小注。。。。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ne 25, 2014, 16:36 (3804 天前) @ 齐愍乐平

其实楼下那个涉及各向异性的算数问题,我前几天和一个
儿子正读一年纪的阿姐也没能解释清楚,她儿子算数就老
错,她自己分析出好象是算太快了,我后来想,其实不用
把原理弄这么清楚,只要在出现需要特别进位的时候算慢
一点就是了。现在想来,根敦群佩在他那本著名的中观书
里,已经留意到各向异性,但是没有完整的表达出来。龙
树宗义中,对于论敌的一个要求是,不能在一个义项上同
时表述两种状态,特别是相反的状态,这事情呢,在自然
科学发展以后,在技巧上或许有所收缩,但就其应用的结
构需求,也就是为什么会提这样的要求,就需要找到比如
在语言使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应用,同时体会也阅读这些
背景,大致就知道这类需求的使用状态大致是如何的,未
必破立,大致知道如果有人为的需求,大致会是在什么状
态下使用,也许已经足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