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龙: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23, 2014, 05:05 (3776 天前)

张祥龙: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与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

● 张祥龙

http://www.aisixiang.com/data/49799.html
  
  今年是胡塞尔《逻辑研究》首卷发表100周年。这本书以及他的随后的一些著作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出了当代欧陆哲学的主流。但是,它的重要与它的难懂不相上下。一位瑞士哲学家燕妮·海尔施说出了这种复杂的感受:“他的哲思太令人捉摸不透,他用过多和过于复杂的语言来表达他对直接性的要求,有时我甚至不知道,这是一种深刻性呢,还是一种‘模糊性’。我恨不得将他干脆置之不论。……[但这是]不可能的:胡塞尔对当代哲学以及对各种精神科学的影响实在太明显、太深刻了。”[1] 胡塞尔的学说确实以某种“直接”的洞见为引导,但他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的背景,他的“工作哲学”的阐述风格,——对之或可誉为“到事情本身中去”的专注,或可贬为“歧路亡羊”的功夫——使他的思想如大水漫滩,分支纵横而难觅一以贯之的主流。所以,当代广义的现象学运动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他的思想弟子中有大成就者无一不是逆其流而上地或通过批评改造这种意识现象学而反激出其中蕴含的巨大思想可能,开出新局面。顺其流而下者,或较忠实地沿着他制定的研究纲领走的,鲜有不迷失于细枝末节者。创立了解构主义和书写学的法国人德里达(J. Derrida, 1930-)就是反激胡塞尔现象学的一大高手。
  德里达的思想是更加引起争议的。一方面,他被一些人认之为开创了一个新的思想时代的大师;另一方面,他遭到了西方“正派”哲学家们的猛烈的、甚至是不够公正的攻击。1992年剑桥大学有意授予德里达荣誉博士,引来十个国家的著名哲学家们(包括蒯因)的联名抗议。他们在公开信中抨击道:“德里达先生的学术生涯在我们看来就是把类似于达达主义者或具体派诗人的恶作剧和鬼把戏翻译到学术领域中来。”“他作品采取了一种拒绝理解的风格。”[2] 我想,如果这些哲学家们认真读了德里达早期的《声音与现象》等书,并且不“采取一种拒绝理解的风格”的话,他们多半不会在这样的公开信上签名,因为这些书表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一些最主要思路正是在与二十世纪最为认真的哲学家之一,即胡塞尔的严肃对话中产生的。他后来那些似乎怪诞和纯语言游戏式的反叛风格在这里有着很可理解的起源。简言之,同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的关系类似,了解德里达与胡塞尔的关系是从学理上真正理解前者的关键。
  上个学期(1999年秋季),我在给研究生开的“现象学引论”课中讨论了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和德里达的《声音与现象》,有些感受。在此不揣简陋,试着与读者们分享。
  德里达解构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策略是:让胡塞尔自己与自己发生冲突,在本原处暴露出新的可能,从而引出解构主义的关键语词。换言之,他选择胡塞尔学说中的某个交合点,即那既秉承传统形而上学,又包含了较丰富的新因素的地方入手,通过分析显示出胡塞尔的现象学不仅仍然是形而上学,而且是更严格、更直观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并且,正是由于胡塞尔的更直观彻底的方法论要求,使这探索违背他的初衷,暴露了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提供出了新的思想可能。在这么做时,德里达往往分几步走,尽量减少每一步的跨度,让人感到他最后得出的反形而上学的全新结论正是理应该从胡塞尔的说法中引伸出来的。而这正是《声音与现象》这本书的一个可贵之处,它使人能原原本本地了解解构主义的那些标新立异之说的出处。
  形而上学坚持有某种不会改变的自身同一者,它们是世界和知识客观性的保证。结合到以直观的当场给予和构成者为知识源头的胡塞尔学说,德里达认为形而上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认定有一种原本单纯的自身在场状态,由它衍生出了、“变更”出了其他的意识方式和存在方式。《声音与现象》之所以选择《逻辑研究》的第1研究第1章入手,并认为这一章“在严格意义上支配了所有[胡塞尔]后来的分析”,是因为此章对“符号”(Zeichen)做了一个“本质性的区分”,即“表述”(Ausdruck)与“指号”(Anzeichen)的区分,由之而形成了相应的两大系列概念。表述具有意向及意愿行为赋予的纯含义(Bedeutung),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效和同一的,因而是逻辑的和观念化思想的基础。独白是这种纯粹的意义表述,约相当于胡塞尔后来讲的“先验意识”。而指号是与时空和物质载体相关的,它可以是无含义的,比如说话时伴随的手势,也可以有含义,比如我们与他人交谈中的话语,但由于时空中介(音符声波)的隔膜,必然掺杂上心理活动。然而,德里达在这个问题上反驳胡塞尔的主要方式并不像一些人期待的那样是去直接论证这两大系列的不可完全分开或总有所交织(Verflechtung),要是那样的话,他们之间的争论就主要是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而不是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之争了。他要论证的是一种更内在贴切的“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德里达主要是去就表述而言表述,即强调表述也是一种符号,由此而必然与指号一样带有符号的特征,也就是一个可重复的、“替某物而为”(fuer etwas)的再现结构,并以此而逐步去瓦解表述以及与之“共谋”的语音的自身在场的同一性和“自为”(fuer-sich)的结构。所以,就是在表述中,这种再现结构也不只是“次生的”,而是就处于胡塞尔想为直观单独保留的“原发结构”之中。就此论证是《声音与现象》(以下引用此书时,以《声》表示)[3] 的主要线索而言,此书的第4章是最为重要的。由此也可看出德里达选择与“符号”直接相关的谈“表述与含义”的第1研究,而不是通常更受人关注的第5、6研究作为解构起点的动机:在这里无论胡塞尔多么想为表述找到直观中的在场的自身同一性,总免不了露出这样那样的破绽,因为整个形势是一个[由于与“符号”相关而]包含着延迟和“再-现”的而不是直接当下“呈现”的局面。
  关于表述的具体分析,德里达主要有两条用胡塞尔来反驳胡塞尔的解构思路。第一是认可并深化胡塞尔的这样一个“意义在先”的原则,即表述在被直观充实之前,或实现自己的对象指谓之前,已经具有了意向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在不真知表达对象实为何物时而进行表述。“方的圆”这个表述是“无对象的”,但不是“无意义的”。而且,只有当对象还不在场时而表述已有意义了,这表述才是真正的语言活动。德里达由此推出,意义的原初状态是非充实的、非对象的,当对象在场时,说出的语言反而会失去其原初性。(《声》第7章)这就是“语言的自由”本性。德里达就是以此来解构胡塞尔更为强调的另一个观点,即意义最终是隶属于对象直观的。按照它,直观、尤其是知觉是一切意义和知识的源头,其他一切意识活动最终都“奠基”于其上。对于这样一个情况,即当我们读到人称代词“我……”而不知这“我”所指对象是谁时所面对的语言形势,胡塞尔这样看:首先他也承认这时“我”还是有含义或意义的,但他又认为由于不知“我”指谁而使得这个表述形势是“反常的”、“本质上偶然的”。在德里达看来,正是按胡塞尔本人也主张的“意义在先”的自由原则,我们应该说这个隐匿掉了主体的表达形势是完全正常的。意义具有类似于“遗嘱”的结构,即总要延迟到主体死亡之后才生效。因此,意义本身包含有原本不在场、不饱满的维度。
  第二,为了论证表述独立于指号,胡塞尔用了“独白”的例子(第1研究第1章第8节)。在独白中,我们并不使用实际的语词,而只需要“表象的”语词或“想象中的”语词;因此,在自言自语时,语词完全不起任何指号的功能,我们也并不真正“传诉(或告之)”给自己什么自己还不知道的东西,因为我们自己就在同一时刻体验着这些行动。换言之,这里自己对自己完全透明,表述与被表述者在当下瞬间完全同一。德里达就从分析胡塞尔讲的“表象”或“想象”的含义入手,很有依据地论证它们的根本意义并非“呈现”,而是“再现”。这尤其适用于对于符号的表象或想象,并进而用胡塞尔讲的时间构成的结构来反驳他自己的“当下瞬间的自我完全同一”的说法。胡塞尔在分析内时间意识时实际上已经否认了有纯粹独立的“当下现在”可言,因现在总是从根本上与对过去的保持和将来的预持交织在一起的。但他仍要维持现在在场状态的特权地位,因而认为作为当下原印象的直接变样的保持(Re-tention)与事后对这一印象的回忆再现(Re-praesentation)有本质的不同。前者还是处于构成“晕圈”中的活生生在场的一部分,后者则是“已经凉了又再加热”的次生的再造过程了。这实际上是将符号化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排斥出了现象学的生命源头之处。德里达认为这两种“Re-” 或“再”并无本质区别,其最有力的一个理由就来自胡塞尔的一个核心主张,即任何意向活动都有一个可被无限重复的核,正是它的存在使得观念的同一性可能。因此,作为重复的再现是任何意义构成行为,包括时间构成行为所绝对和首要地要求的。但这也就意味着,上面提到的“替为”结构要先于“自为”结构。请注意,由于这里“再-现”已处于如此原本的地位上,它已主要不指对某个现成者的再现了,而意味着一种原本的不在场与在场交织的状态,一种总以“补充”、“赊欠”、“非自身同一”为前提的原初“结构”。
  德里达相信,这样的反驳将动摇现象学和整个形而上学的根基,并由此而引伸出他的解构主义思路。各种“再”的共根是那使重复可能的结构,也就是德里达所讲的“印迹”的构成。而这也就正是“趋别”(differance,差延)的含义,即在最本源处还势必存在的区别(difference)和拖延(deferring);正是由于这区别(如同索绪尔讲的音位间的区别)造成的动势和拖延维持住了错位与区别,在场和意义才是可能的。由此可见,“趋别”与“印迹”的本义主要来自现象学的时间分析,由保持结构(或晕结构)和再现结构的贯通而来。所以德里达讲:“与区别不同,趋别指出了时间化的不可还原性”。又将印迹说成是“保持的印迹”。(《声》130页,85页)在《声》第6章中,德里达说明了语音与胡塞尔追求的形而上学的观念化之间的“同谋”关系。话语之声与书写的不同在于,它不涉及空间中显现的异于我的指号,而主要是一种时间中的当下自我作用。当我说话时,我的话并不脱开我的气息所及,我同时听到并领会自己所表达的意思,我与我的话语处于一种活生生的自我影响的当下晕圈之中:所以它最适合于体现观念化和主体性所要求的在场的自身同一性。因此,历史上的形而上学和现象学都要抬高“说的逻各斯”,而贬低再现性或拖延性较强的书写符号的思想地位。然而,德里达分析到,胡塞尔毕竟需要“陈述”,实际上也就是需要符号来表达出观念对象,而诉求于话语或语音的“肉身化”也就势不可当地会引出书写的符号,因为语音的时间化总已是一个保持的印迹,里边有区别和拖延造成的“空间”,必定导向入世还俗。表述的时空交织和内外交织是原本的。(《声》第6章最后两段)
  而且,德里达理解的书写(écriture, writing,或译“文字”)也不只是一般的物质符号,而应被视为造成趋别的印迹,“这种原书写在意义的源头处起着作用。”(《声》85页末段)更具体地说,书写就是指那当主体或对象完全缺失或死亡了之时,仍然在起作用的符号。(《声》93页)很明显,这样一个解构主义的中心思路也植根于德里达对胡塞尔的解读之中。
  在我看来,《声音与现象》不仅透露出德里达解构思路的精微,善于捕捉和利用对方理论弱点的“猎手” 和“寄生者”的天才,更表明了胡塞尔《逻辑研究》、《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极深厚的思想蕴含力。如此晦涩的著作居然能在激发了舍勒、海德格尔、梅洛·庞蒂、萨特等等之后,以“自焚”的方式燃烧出解构的火焰,实在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观。
  德里达也受过海德格尔的深刻影响,但是毫不奇怪,他的书写学就是要以胡塞尔而不是他人为对话对象而起源[德里达最早的也是极重要的一部著作是对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一文的解读], 因为胡塞尔的轮廓清晰的两面性给德里达的“借力打力”的解构策略提供了最可利用的发力构架。海德格尔也强调“在场”的优先,但他讲的在场是主客未分的生成和维持的境域(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已包含了“不在场”),那时还根本没有意向对象之核和先验主体性的地位,也就说不上对于[不同于“保持”的]“重复”的明显的绝对需要。当然,德里达也批评海德格尔的“在场形而上学”,但那已近乎不同观点、甚至不同语词用法之间的论辩,而不是像《声音与现象》表现出来的那种有内在根据的解构了。
  
  [1] 引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8页。
  [2] 《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佩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232-233页。
  [3] J. 德里达(Derrida):Speech and Phenomena (《声音与现象》),David B. Allison英译,Newton Garver撰写前言,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以下中译文皆出自此版本。

单体矩阵的三套嵌:寻伺、恐惧、覆蔽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23, 2014, 06:10 (3776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23, 2014, 06:14

差不多过了一个月了,现在对于上个月留下来的问题,
怎么阅读,大致可以给一个主要部件的模型。
也就是标题上的这句话,有标题,无内容。
大致是这样的:
单体矩阵:
也就是局限在个体,不谈矩阵群,或者矩阵群是怎么来的。

三套嵌:
也很可能是穿插么,至于一层一层套那么标准么?

寻伺:
当然是使用现象学工具最合适。

恐惧:
使用行为学比较合适,比如有人以为用兵之道,与惧的关系比较密切。

覆蔽:
使用理学比较合适。据说王阳明以为看花是由暗转明,
果然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理学的内心分析应该
尊重,最好的尊重就是继续分析。所以明暗都有遮蔽
的一面。

所以这个结构,就准备摆成这样。

覆蔽的飘移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24, 2014, 05:57 (3775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24, 2014, 06:05

这里的覆蔽,位置放在恐惧之后而不是之前,
所以和小朋友因为害怕而盖被子蒙头大睡,有
相当的区别,一般来说,布朗运动或者更复杂
的形式,当要把把对象缩减到一,而运动形式
改为在牛顿力学里谈论的范围的时候,这个
“心理需求”,就是这里被定义的“覆蔽”,
举个例子,“何处惹尘埃”的“何处”,如果
加一个“?”,在用力上紧缩一些,我觉得可以
作为用例了。至于这是增加确定性还是更为漂移,
到是不能确定。

印象。。。。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24, 2014, 19:40 (3775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24, 2014, 19:48

雾里看花最是有大把言论可发,所以看到这花,就是
从没明确的到明确了,总之都是在领导心里而已,所以
是千古独圣,跟班不是看花,只是跟着闻味道。所以
这样的明分,和暗分区别也不大,所以当这种明要再
扩大的时候,这种遮蔽也就自然扩大起来,这时候就
不是区别不大,是区别很大了,至少感受上。森言罗
列下各种的宣言,你看到的亮色是金属的反射了。

这件事情是约看书是怎么回事情而谈,所以到这里就
成了预设区域。比如,举个例子,外文谈外国和谈中
国,那个词的区域,绝对是谈中国的容易懂。至于讲
地理,那就更加了,需要一个在认知里的地图。所以
这个遮蔽,其实有遮一部分,放一部分出来的过程,
比如调整到够用。

不够用的新鲜事怎么办?调整模式到够用的熟析结构。
金庸世界的模型有多小。。。很早以前和人讨论过,
如果金庸小说里的门派是存在的,那么大致属于什么
性质,后来结论是,大概属于团练或者地主武装什么
的,后来看某报纸讲本地一村尚武,几个姓氏也有好
几个门派,于是各各讲究不停,成了治理难题,村长
大概就是武林盟主。所以有各种投影。

这里肯定有各种调整的环节。有变迁的。如果你看个
聊天室的群组,也许你会觉得有这么多相似的人,相似
的表示,所以人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多呢,其实也不
一定,同一时期,“一个人”真的也可能有不同的投
影,虽然各自独立,也无影响,真的如何也不知道,
只是一种想法罢了。

所以这种遮蔽或者明暗,很可能可以表述为某种
固定下来的对接协议,对于人类的定位,当然这件事情
是属于不可确定的玄学,但是对于看书,其实可以。
一般来说,形式有穷尽这种感受,在看网络小说的时候,
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当然,爱看小说的还是会继续看,
比如我现在还在收集左拉的三城记,准备什么时候看
来着。

如果站在形式的演变这个角度,各种小说,从结构上,
大多是可以变一点点,变一点点,变一点点,我在隔壁
的谈闲的最初的几页里,曾经使用语音里一个口语在
蒙古的演化的论文,说明这类概念,也可以投影在语言
的认识上,当然,即使只是一个人念一个字,也许也会
有微弱的变化,但这噶不深谈了。能对表述有印象,也许
对于这个过程会有印象。

声东击西的密集恐高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uly 25, 2014, 07:33 (3774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uly 25, 2014, 07:39

有畏的说。

如题:这件事情是这么连缀起来的,可以么。类似障钵而攅食,也不会
有这么的机制,都是实体化了,但这个相当不同。但这里,也不说兵法
,也不说密集恐惧,也不说恐高。说渡太平洋。

小时候看地图,太平洋好大呀,于是瞬间觉得很恐惧,在太平洋里一个
小船儿,飘呀飘呀飘呀,无前无后,很害怕的说。前段时间翻了翻一百
年前某月刊,是个纪录大西洋海上航行的,这船进,那船出,这船进,
。那船出,基本是个统计学资料,想起来小时候那个恐惧感,到是放下
了。路淌得人多了,前后都是人,也就是路了。

有时候看书看多了打哈欠,有时候听多了打哈欠,其实有拒绝阅读的过
程,未必是怕了,有时候也是觉得厌了。

优雅曲线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uly 25, 2014, 11:31 (3774 天前) @ 齐愍乐平

好了,到这里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密集和高低会这么交织在一起?
纺织匠和神庙建筑师莫非是一伙的。毕达哥拉斯秘教将之解释为
一切都是比例。ps:莫非只要符合某些优雅的比例或者。。曲线,
那简直就是先天法宝,打斗必胜不带问题的。以前说过很多次层
析,没有怎么举过这种例子。样式库肯定算是一层。

ok 比来比去的,大致应该有点节制,所谓过去已已,何必想那么
多呢。

靡费的美丽叠影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uly 26, 2014, 17:51 (3773 天前) @ 齐愍乐平

靡费的美丽叠影
《国语·周语下》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锺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生何以殖?且夫锺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锺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锺声也。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也。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寻常之间。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之所胜。是故先王之制锺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锺也,听之弗及,比之不度,锺声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夫耳内和声,而口出美言,以为宪令,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从之不倦。成事不贰,乐之至也。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以殖生。政成生殖,乐之至也。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纷,动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上失其民,作则不济,求则不获,其何以能乐,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国其危哉!”
王弗听,问之伶州鸠,对曰:“臣之守官弗及也。臣闻之,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以殖财。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一声。
“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两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龢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
“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若夫匮财用,罢民力,以逞淫心,听之不和,比之不度,无益于教,而离民怒神,非臣之所闻也。”
王不听,卒铸大锺。二十四年,锺成,伶人告和。王谓伶州鸠曰:“锺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王曰:“尔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锺不和。
----------------------
“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有很多种解释,
我估计了一下,其实就是用模子多做了几套大号
编钟。
分析自己的若干过去,寻求调节到好处,或者
改善过去,大多是人的认知的若干调用机制,
形成一些策略环流,说不上好坏,但概率上催
动得过多了,自然疲惫,所以有靡费的美丽叠影
之感。
老老大大,何必还追求考状元呢,很多话题,不
做测试看,做心理弊端的演示看,差不多就可以
了,适可而止,也许更恰当的方式。

台山路怎么走:粗鲁、老练与疲蹋

by 齐愍乐平, Sunday, July 27, 2014, 19:14 (3772 天前) @ 齐愍乐平

被问路的人,如果有成千上万次被问路的经验,
那么回答很可能非常简洁,你也许希望别人回答,
这么走这么走这么走,看到什么看到什么看到什么,
得到一个走着呗的回答,很Lonely的说,本来想
搭个话诉个苦什么的,对方没心思,于是自觉得
你和我比老练是没,一定要扳回来的腔调。。。


就虚影而言,稳定,排除掉过多的晃动,有时候
与其说熟练,不如说是老练。老练过度被动往往
压抑着愤恨和无奈,有些人喜欢转笔杆,有些人
喜欢划重点,都有的。

循环而已。

Lonely模型:自性问题的纠结之处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29, 2014, 04:52 (3770 天前) @ 齐愍乐平

这个模型需要使用我在楼上的两个贴子
http://www.xinwenwuzhe.net/index.php?id=4596
http://www.xinwenwuzhe.net/index.php?id=4599
**********
自性问题,一向理解为机制是,心物二分,试图以心动物,
动不到的,试图找个理,迂回的进入。
假设无自性是理。。。那么也许会以为,只要把心
调整成具有“无自性的看法”,那么就能以心动物了。
-------------
这个把他标记为[有遮蔽的][地缘性切身感受][倾向]

Lonely,这个不解释,将之标记为,驱动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如果以为[有自性]可以是[合理]的,
那么合理的来源是那一些。
应该有一些[他引摄动]甚至[自引摄动]的要素,其中
有[一些],是真正[合理]的来源。

但在这个模型里,通常就在[谋求动物]的控制来控制去
里套来套去,如果能逐渐脱开这个,[以][心][动][物]
都另所解释,则有比原来的情况不被动一些。

冷静的看待滥用:佞妄、谄曲、伎俩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29, 2014, 08:42 (3770 天前) @ 齐愍乐平

其中
有[一些]
------------------
这说明其实我对这里的合理,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一些,显然说明摄动既然是因素,在分析中其实也未必纯粹。
比较合理的策略是。
大致保留到,适当平衡。
所以我估计生物对于这些通道的自然关闭,是自然选择出来的,自然也不无合理。
至于这些通道的能动本身,只所以不做更多表示,也有对于生物会不会因此
发展出各种伎俩的估计?
所以这里不能滥用。
但通常都被滥用,这个不多做解释了。
如果不滥用的话,一系列以不。。。开头的原则,
应该在这种看起来有很大差异的情况下,也有效。
估计上。
所以冷静的看待这些。
这个态度,未必没有自引的成分了。

引与摄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29, 2014, 16:24 (3770 天前) @ 齐愍乐平

摄有把持义。
引有摄动义,亦有肃杀义,间或有笑声朗然,
竹幕之后,一切未必。
如果群流和单体有一个基本概念或者底层代
码互动,那么区别引与摄,也许有喻体上的
意义。
当然,如果是这样,研读礼历史乃至社会认知
,就都有一定的意义,当然,也可以有名为
[没有意义]的总结。

窗前小豆豆的祖师爷论原罪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29, 2014, 17:40 (3770 天前) @ 齐愍乐平

夏山学校

尼尔
....
基本上,宗教是对生命的畏惧,是逃避生命。它轻视当下的生命,认为它只是通向来世的更美好生命的前奏。神秘主义与宗教都说人世间是失败的,而且独立的人再怎么行善也得不到拯救,但是自由儿童不会认为生命是失败的,因为没有人教他们否定生命。
我希望家长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我请求你们扶助培养一个没有原罪的文明:请家长告诉孩子他们生来是好的而不是坏的,以除去任何赎罪的必要。请家长告诉孩子,如果把他们的精力放在今生,而不寄托于一个虚无飘渺的来世,这个世界可以而且也应该变得更好。没有一个孩子应该受到宗教或者神秘主义的熏陶。神秘主义给孩子逃避现实的机会,那是极端危险的。我们有时都有逃避现实的需要,要不然就不会去看小说、看电影或者喝酒了。但我们是睁着眼睛逃避,也很快就会回到现实中来。神秘主义的信徒则终日在逃避的生活中,把他所有的欲望都寄托在神学、唯心论、天主教或者犹太教义上。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神秘主义的信徒。在夏山的一堂戏剧课中,孩子们的自发表演可以说明,若不为恐惧所压迫,他们本性是现实的。把那些机械的祈祷与礼貌传给我们的下一代,这是不诚实的。强把宗教加在无助的孩子身上也是不诚实的。在他们达到可以作决定的年龄时,应当给他们完全的自由去决定。
比神秘主义更危险的是,把孩子教成一个心怀仇恨的人。假如我们告诉一个孩子某些事情是罪恶的,他对生命的爱便会变成恨。而自由的孩子从不设想其他孩子是罪人。被奴役的人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上帝,热切而勇敢面对现实的自由儿童则根本不需要上帝。
要使孩子灵魂健康,我们必须保护他们,使他们没有错误的价值观念。有许多对基督教理论怀疑的人,却毫无疑问地让孩子信仰自己怀疑的宗教。有多少母亲真正想念炼狱和天堂呢?但是绝对不信那一套的母亲,却也把这些过时的幼稚故事说得天花乱坠,从而束缚了孩子的灵魂。
----------------
黑柳氏从学的巴学园大致就是做一个日本的夏山学校,
所以尼尔算是小豆豆的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