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消暑抄·朱重八之卜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明史--本纪第一 太祖)
---
估计这段是从实录之类的档案里来的,回忆录,
所以罪惟录之类的私修史就没有。但是这段两
山夹磨,又是个真和尚,举动却不能说当时请
德山来最好云云,毕竟用这种文字的大多是汉
人。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30, 2014, 16:59 (3769 天前)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30, 2014, 17:58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起兵濠州。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赏。太祖时年二十四,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明史--本纪第一 太祖)
---
估计这段是从实录之类的档案里来的,回忆录,
所以罪惟录之类的私修史就没有。但是这段两
山夹磨,又是个真和尚,举动却不能说当时请
德山来最好云云,毕竟用这种文字的大多是汉
人。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30, 2014, 20:39 (3769 天前) @ 齐愍乐平
杂阿含经 两则
(一〇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时,有众多比丘闻彼所说,往诣其所,语焰摩迦比丘言:“汝实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耶?”
答言:“实尔。诸尊!”
时,诸比丘语焰摩迦:“勿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说,汝当尽舍此恶邪见。”
诸比丘说此语时,焰摩迦比丘犹执恶邪见,作如是言:“诸尊!唯此真实,异则虚妄。”如是三说。
时,诸比丘不能调伏焰摩迦比丘,即便舍去,往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利弗言:“尊者!当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恶邪见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我等闻彼所说已,故往问焰摩迦比丘:‘汝实作如是知见耶?’彼答我言:‘诸尊!实尔,异则愚说。’我即语言:‘汝勿谤世尊!世尊不作此语,汝当舍此恶邪见。’再三谏彼,犹不舍恶邪见,是故我今诣尊者所,唯愿尊者,当令焰摩迦比丘息恶邪见,怜愍彼故!”
舍利弗言:“如是,我当令彼息恶邪见。”
时,众多比丘闻舍利弗语,欢喜随喜,而还本处。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出城,还精舍举衣钵已,往诣焰摩迦比丘所。时,焰摩迦比丘遥见尊者舍利弗来,即为敷座洗足,安停脚机奉迎,为执衣钵,请令就座。
尊者舍利弗就座、洗足已,语焰摩迦比丘:“汝实作如是语:‘我解知世尊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耶?”
焰摩迦比丘白舍利弗言:“实尔,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复问:“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问:“云何,焰摩迦!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云何,焰摩迦!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为时说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焰摩迦!先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云何今复言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无明故,作如是恶邪见说,闻尊者舍利弗说已,不解、无明,一切悉断。”
复问:“焰摩迦!若复问:‘比丘!如先恶邪见所说,今何所知见一切悉得远离?’汝当云何答?”
焰摩迦答言:“尊者舍利弗!若有来问者,我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来问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若无常、苦者,是生灭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尊者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长者子,长者子大富多财,广求仆从,善守护财物。时,有怨家恶人,诈来亲附,为作仆从,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谨敬其事,逊其言辞,令主意悦,作亲友想、子想,极信不疑,不自防护,然后手执利刀,以断其命。焰摩迦比丘!于意云何?彼恶怨家,为长者亲友,非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其终耶?而彼长者,不能觉知,至今受害。”
答言:“实尔。尊者!”
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于意云何?彼长者本知彼人诈亲欲害,善自防护,不受害耶?”
答言:“如是,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如彼长者,为诈亲怨家所害而不觉知。焰摩迦!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尊者舍利弗为焰摩迦比丘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
“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着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即成罗汉,心得解脱。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30, 2014, 20:45 (3769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30, 2014, 20:49
一般来说,我很少直接测度经义,这两则中第一则的经义,
和一般所说有区别,但一般来是在有和没有中寻求各种解释
上的出路的可能多,但如果和第二则经联系起来,我觉得第
一代的阿罗汉们,也许很敏锐的意识到,有些表述如果成为
宣传品,也许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时候,反而是迫措了,
所以对表述做了更精确的修订。比如,没有作为戒禁取的目
标,并不见得比有更好,此为历史所常见。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31, 2014, 08:03 (3768 天前) @ 齐愍乐平
杂阿含经 (二六二)
如是我闻:
一时,有众多上座比丘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久。
时,长老阐陀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持户钩,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请诸比丘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当如法知、如法观。”
时,诸比丘语阐陀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阐陀复言:“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阐陀复言:“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识知。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时,阐陀过此夜已,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举卧具,摄卧具已,持衣钵诣拘睒弥国,渐渐游行到拘睒弥国,摄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共相问讯已,却坐一面。
时,阐陀语尊者阿难言:“一时,诸上座比丘住波罗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时,我晨朝着衣持钵入波罗㮈城乞食。食已,还摄衣钵,洗足已,持户钩,从林至林,从房至房,从经行处至经行处,处处见诸比丘,而请之言:‘当教授我,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时,诸比丘为我说法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我尔时语诸比丘言:‘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然我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知、如是见,是名见法。”?’我尔时作是念:‘是中谁复有力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我时复作是念:‘尊者阿难今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曾供养亲觐世尊,佛所赞叹,诸梵行者皆悉知识。彼必堪能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善哉!尊者阿难今当为我说法,令我知法、见法。”
时,尊者阿难语阐陀言:“善哉!阐陀!我意大喜,我庆仁者能于梵行人前,无所覆藏,破虚伪刺。阐陀!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汝今堪受胜妙法,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时,阐陀作是念:“我今欢喜得胜妙心、得踊悦心,我今堪能受胜妙法。”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时,阿难语阐陀言:“汝今得大善利,于甚深佛法中,得圣慧眼。”
时,二正士展转随喜,从坐而起,各还本处。
输屡那三种 无明亦有三
无间等及灭 富留那、阐陀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31, 2014, 08:08 (3768 天前) @ 齐愍乐平
上面那篇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三法印的语源,
看了之后,我的观感是,重复一下以前所
说,不自寻烦恼是中道。一切法无我,要
弄成无我而有法或者无我而有他,都常见
的,我不说其他是不是中道,但我以为,
不自寻烦恼是中道。
by 齐愍乐平, Friday, August 01, 2014, 06:56 (3767 天前) @ 齐愍乐平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而暮四,是乎?”
众狙皆起币怒。
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
众狙皆伏而喜。
-------------------《列子》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庄子》
-------------
无论是禁取自虐而寻求快感,还是办公室手劲比赛
在紧张和刺激的循环中寻求放松,频繁了,其实都是。。。那什么。
by 齐愍乐平, Friday, August 01, 2014, 10:43 (3767 天前) @ 齐愍乐平
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这七个字,就我以为。。当然,是我以为。
无我可以是道理,有我也可以是道理,
成立我可以没道理,成立无我也可以没道理。
要用断见去成立复杂性,当然为古人以为所不能,
但这些不相关。
不是我,也不是不是我,不相妨碍的。
-------
其实我的是与不是里,成立与不成立里,
复杂的因素是阻碍,背离,逆否,畏惧,吞噬,忧虑
否则谈识,不必用吃东西来做联系。
这里的不相在,除了视觉呈现的因素之外,
我觉得大致接近与
可以不相碍的,不要怕。
当然,这是个有待证实的事情。
by 齐愍乐平, Friday, August 01, 2014, 20:01 (3767 天前) @ 齐愍乐平
云何降伏其心。。
最早的一批话头里,有一个是
“将心来”“为汝安心竟”
对方是一个有较多讲学经验者,
这里的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是多个部派反复分际的事情,
这事可以检索五法藏的条目。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ZoQcMHCAw1Lb9lFCcM-PPR7UVCjNgyIk9HT2vuP5JED1iVAL8Nphmn...
--------
所以这件事情,不会有明确答案的。
by 兼修, Sunday, August 03, 2014, 12:28 (3765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兼修, Monday, August 04, 2014, 01:37
文理兼修:
大乘与梵教的简别,真是个麻烦问题。不知道学术圈的主流意见是什么。。
文理兼修:
真是没法说清楚。因为很少人真意愿无我解脱。
文理兼修:
所以会有很多机会向梵见屈服
finder:
外道说的再像,恐怕也不符合三法印。如来藏真心,却可以有不违法印的解法。
finder:
胜义,不管有我,还是什么,是基于三法印的不同说法。
finder:
如果这外道说离戏真实我,符合三法印,那也不称为外道。
finder:
外道的离戏,一般被认为是保留贪,嗔,痴三毒而能证得。 佛法的离戏,首先指烦恼的灭尽。而不是为了满足贪污而永恒不灭。
文理兼修:
诸法无我,其中的“我”就是 万物之始,万物之主。
文理兼修:
这是最基础的含义。
finder:
佛法中的宝贵之处其实在于说出了什么是我。
finder:
比如四相。再比如凡夫的心行和圣者的区别。
文理兼修:
@finder 说不出来的更重要。
文理兼修:
@finder 例如,真心意愿无我解脱否?
文理兼修:
如来藏真心,却可以有不违法印的解法。---若意愿在,难道大家脑子不好使?
finder:
@文理兼修 这个还真不好讲
finder:
有些想解脱的想法,可以被归类为求天道。外道可以在这里打马虎眼。
文理兼修:
我说的是无我解脱
文理兼修:
不是“换我”解脱
finder:
@文理兼修 我即是苦
文理兼修:
亦为集苦
finder:
三苦也是跟我有关的,想不想解脱跟这也有关系,关于我的名相基本解决了大多数问题
草民:
如来藏只不过是对缘起另一个角度的描述,而不是有别有于缘起的什么特别的东西。
草民:
而这样的角度,一般脱离自我视角,所以正好显无我
草民:
当然,从另一面而言,如来藏这样的说法本来就是跟实践紧密结合的,所以跟梵我一些微细的差别大概更多的是实修上的事。
草民:
理论上,其实没什么特别的,佛法是缘起法,缘起法深远,当然不见得只是凡夫我执下看到的那么小一块,所以超越这样的我执,叫做什么都行
草民:
嗯,梵我的一个意思是以某个为中心——自我、他我,大我等等。佛法是无主宰,无中无边。大乘看华严就知道,杂花庄严,不会只是在一个点上的,否则要这么多无量世界的如来做什么
————— 2014-08-03 —————
草民 21:06
对了,忽然想起来,刚才那个话题跟前头的五法藏有点关系:过去现在未来,这是凡夫法;超越凡夫见所见,名为不可说藏(无为藏是为声闻别立的,暂时可以不提)。
草民 21:07
超越凡夫法,有什么非缘起的神秘性(自性)嘛?其实也没有,比方十二因缘,凡夫大概只能看到其中很少很粗糙的一部分,呵呵
文理兼修 21:08
所谓超越,就是别跪在原地。
草民 21:10
所以佛法所谓的离戏论,并不是追求言语外的一个神秘的东西,而是正好反过来:神秘性的消散。
文理兼修 21:11
所谓非缘起的神秘性(自性),是意愿跪着的期许。
沙门寂然 21:12
妄心熄灭后的如实平常
文理兼修 21:15
@沙门寂然 希望 “如实平常”前不会又跪着一大片
by 齐愍乐平, Sunday, August 03, 2014, 15:19 (3765 天前) @ 兼修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unday, August 03, 2014, 15:26
和梵教差别很大。
绝不是细微差别。
而有我无我,都是常见的各种宗教都有的宗教手段。
甚至有组合的,否则以前我不编个几种分析的话了。
所以单提这两个字,
我先作为动员的技巧手段看待,
并予设负面评价立场,
一滴水不永生,
糅入大海就永生,
这和干了有何区别,
分散系数差不多么。
你看,佛经里第一次出现这类成套说法的时候,
当年得到的首先就是负面评价。。。
所以
持无我论者应该反思。
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持此论?
有我无我,到了这个时代,
基本不看理论分析,
得看具体的行动里的真实个体感受,
看长期的历史效应的评估。
by 齐愍乐平, Sunday, August 03, 2014, 19:47 (3765 天前) @ 齐愍乐平
如果要使劲用,一定要用这个[三法印]。。。
我到是建议你们连起来用,
无我么,前面是个一切法。
也就是说,就是来个[有我]的表述。。
有什么要紧。
不要无到给自己添烦恼,比较贴近寂静。
那点诸行,也不至于动得太急促。
至于集中不集中在某一点,本身不一定是问题,
如果是问题,说明空间感受太凝固,
凭什么是这一点而不是那一点,才是问题,
高选择性/交换率/不自觉的遮蔽。。就都成了我持了。
这在技巧上未必是发觉不了,只是假装不愿意发觉就是了。
比如如果有一个电影院,买票,没有座位号,
于是所有人进场,争相先找最差的位置,这很可能不是一个好地方。。。
还不如有座位号呢。
这不是真的去感受别人的需求,甚至不见得是争相奉承,
而可能是深深的恐惧。这种地方看戏就不是享受了。
这么说,我不知道你们是否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