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则 仰山心境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31 (3727 天前)

第三十二则仰山心境
  
  示众云。海为龙世界。隐显优游。天是鹤家乡。飞鸣自在。为甚么困鱼止泺。钝鸟栖芦。还有计利害处么。
  
  举。仰山问僧。甚处人(闭门刷会)。僧云。幽州人(公验明白)。山云。汝思彼中么(恰待忘了)。僧云。常思(熟处难忘)。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元来更立能所)。彼中山河大地。楼台殿阁。人畜等物。反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仁者自生分别)。僧云。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犹有这个)。山云。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红尘遣谁扫)。僧云。和尚莫别有指示否(便恁么来)。山云。别有别无。即不中(射透两重关)。据汝见处。只得一玄(已有舡中月)。得坐披衣向后自看(更添帆上风)。
  
  师云。仰山昔尝问僧甚处来。僧云。幽州来。仰云。我恰要幽州信。幽州米作么价。僧云。某来时无端穿市中过。踏折他桥梁。仰便休。仰山小释迦。接人非止一路。此个公案正是学人入门之势。下手得力处。山问幽州僧。汝还思彼中么。当时被他道不思。又作么生。仰山必然别有长处。僧却云。常思。实语当忏悔。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境则千差。能思底心有多么。云门曾道。仰山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果然僧也灵利。道。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今时人万一不到这境界。若到即点胸担板。不知途路之乐终不到家。仰山曾行山下路来。故别指一条活路。仰山昔年僧堂前三昧次。夜半不见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全同空界。明晨举似大沩。沩曰。我在百丈时得此境。乃是融通妄想销明之功。汝向后说法有人过者。无有是处。万松道。非仰山不证。非沩山不识。楞严经云。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此又见沩仰父子妙契佛心也。仰山一日呈解云。若教某自看。到这里无圆位。亦无可断。沩曰。据汝见处犹是法在。亦未离心境。仰曰。既无圆位。何处更有心境。沩曰。适来汝作恁么解是否。仰云是。沩云。若恁么具足是心境法。争得道无。仰山见这僧有这个在。依理判断道。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别本云。信位即得。行位即未多。举金刚三昧经。信位。思位。修位。行位。舍位。今言信位人位。未必全同。竹庵圭和尚道。向开口合口处。分这边那边。有言无言处。分信位人位。此又别一家也。沩山问仰山。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云。慧寂信亦不立。沩云。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云。只是慧寂更信阿谁。沩云。若恁么则是定性声闻也。仰云。慧寂佛亦不见。清居皓升禅师。牧牛图至第六章云。信位渐熟。邪境觉疏。虽辨净秽。如剑利泥。犹存鼻索。未可凭信。故白黑相半。颂曰。野牧虽云久。牵绳手渐离。行持非暗昧。进习不依随。净地于于乐。长鞭每每持。青山香草细。一味日充饥。至十二章。人位本空。身心无著。得失净尽。玄玄道路。邈无分别。向上一句。拟议即堕。颂曰。妄起劳看牧。牛非人亦非。正中妄想像。向上有玄微。大海纤尘起。洪炉片雪飞。相逢求解会。不堕汝心机。万松道。仰山信亦不立。清居人位本空。若向二师话中。拣得出。信位人位。昭然可见。所谓退步就己万不失一也。僧云。和尚莫别有指示否。烂泥里有刺。仰云。别有别无即不中。有即雪上加霜。无即死在句下。所以指一玄。教伊自看。涌泉空处为座万行为衣。有以。坐谓安禅静虑。衣谓衲帔蒙头。有以。坐谓开堂升座。衣谓法服严身。皆有理在。且道。向后自看。看个什么。问取天童。颂云。
  
  无外而容(大无不包)
 无碍而冲(细无不入)
门墙岸岸(莫探头好)
  关锁重重(不消弹指)
 酒常酣而卧客(唤醒来打)
 饭虽饱而颓农(一坑埋却)
  突出虚空兮风搏妙翅(穿开碧落天)
 踏翻沧海兮雷送游龙(惊蛰二月节)
  
  师云。天童先颂返思能思底。岂有多般。云门道。会得也目前包裹会。不得也目前包裹。此无外而容也。山河楼阁人畜等物。一多无碍。人境交参。此无碍而冲也。韶国师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通玄峰顶。所思境也。不是人间。能思心也。心外无法。总不见有也。满目青山。只此一句。这僧与韶国师。相隔信位人位一玄三玄。直得。门墙岸岸。关锁重重。卒难相见也。又颂。这僧见处。如醉客颓农。仰山指处。如妙翅游龙。法华经。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其人醉卧都不觉知。逍州云。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赵州一饱忘百饥。合受人天妙供。这僧饭饱颓农。滴水难消。明眼人辨取。梵语迦楼罗。此云妙翅鸟。搏风辟海。直取龙吞。孔子问礼于老聃。谓见老子其犹龙也。游龙云烟出没。非同潜蛰者。此颂人位未是。只得一玄。向后自看。教渠移身换步何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讨论之一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43 (3727 天前) @ 兼修

平步青霄:
现在坊间很多“佛法直指”,对照仰山这条公案,就看得出是当人把”信位”当作究竟。

平步青霄:
所以,希望大家对这则公案特别用心。

平步青霄:
那些被人“印证”为开悟的人,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不是仍然落在仰山的“信位”中。

平步青霄:
一般来说,把某种现象当作开悟标志的,都不出这个范围。这些现象可以包括所谓的爆炸,以及有名的“前年已灭,后念未生,中间是真空”。

常如:
牛角在世俗上有,而兔角在世俗上都不有。
……兔角是个比喻,是指无数我们想象出来的,压根不存在的东西。

常如:
有名的“前念已灭,后念未生,中间是真空”。
………这个也是兔角

常如:
一般来说,把某种现象当作开悟标志的
……这个还是兔角。

常如:
兔角可以有无数例子,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甚至心理的承受能力。

常如:
佛法妙药,怎么会有吃错药的呢?
……哦,这个就是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兔角。

常如:
对了,全能的上帝,也是一个兔角。这个兔角,不仅超出了心理承受力,可能大把人会跟你拼命。

常如:
如果你不小心揭穿了的话

一山一月:
@陈子平 这僧不该答他总不见有!若不见则是俱无,堕了也!

菩提:
答则触,不答则背,子平说如何是好?

Jing Stamford:
那就沉默

平步青霄:
@陈子平 这僧不该答他总不见有!若不见则是俱无,堕了也!------这僧答的是他自己的实际情况,无所谓对错。仰山对他的评价也是如实指出。为什么仰山这样问答,因为他自己也走过这么一段路,所以一看就明白这僧处在什么情况。

平步青霄:
答则触,不答则背,子平说如何是好?-----不可拔苗助长去也。

平步青霄:
这则公案的关键点,其实我们在这里已经讨论过多次,没有什么秘密。所以,先请大家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吧。

菩提:
答则触,不答则背,子平说如何是好?-----不可拔苗助长去也。一一一风来疏竹,风去而声不留!

平步青霄:
答则触,不答则背,子平说如何是好?-----不可拔苗助长去也。一一一风来疏竹,风去而声不留!-----有这个时间,何不谈一谈仰山为什么说这僧未到。

菩提:
皆因心境未泯,能所俱执,是仰山有此一执!

平步青霄:
皆因心境未泯,能所俱执-----哈,你这帽子扣谁头上都差不多。

菩提:
可子平应把头削了才合适

平步青霄:
可子平应把头削了才合适-----也只有本妙兄能想出这样的主意。

平步青霄:
我听了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与你的见地相应。

讨论之二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46 (3727 天前) @ 兼修

李东东:
洞山云,语中有语,名为死句;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请教,如何是句中有语?

finder:
@李东东 句中有语~~~心有黏滞体现在话里?

平步青霄:
如何是句中有语?-----一切法皆是佛法。

平步青霄:
如何是句中无语?------王老师饶命。

常如:
远比我懂更令人惊叹的是………我不懂。
……摘自子平兄名句。[偷笑]

常如:
如何是句中有语?-----我懂。
如何是句中无语?-----我不懂。
-----------------------

平步青霄:
今时人万一不到这境界。若到即点胸担板。不知途路之乐终不到家。仰山曾行山下路来。故别指一条活路。

平步青霄:
万松那话的意思是,当时就已经很少人能到达那个地步,而且一到达那个地步就觉得是开悟了,不知道只是路途风光,却是仰山这里给人指出一条活路。

平步青霄:
这个地步就是洞山讲的进京朝圣到潼关。

平步青霄:
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元来更立能所)彼中山河大地。楼台殿阁。人畜等物。反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仁者自生分别)------仰山这句话,即是引导也是陷阱,照用同时。

平步青霄:
这僧虽然如实回答了自己的实际水平,可惜跳不出这个陷阱。仰山便告诉他,未到。

平步青霄:
从引导的角度来讲,还是老一套,我们都说了N遍了。

平步青霄:
这引导当然是往能边引导。所以,道反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

平步青霄:
这与楞严经中观河之见一样,不变。所以这僧也道,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许多般)。

平步青霄:
以前我们讲过,如来并没有说观河之见就是。而还有转身一着,所谓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平步青霄:
以前也说过,这个能就像是中学几何作业中的辅助线,是一个上手的地方,并不是答案。

平步青霄:
也根本没有独立的能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虚拟。万松也在这里引用了云门曾道。仰山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平步青霄:
暗示仰山这里有陷阱。

平步青霄:
这僧若是伶俐,当转过身来抹掉这个辅助线,那么他就不仅仅是所谓的信位了。

平步青霄:
仰山的引导也就真的成功了。

平步青霄:
可惜,他没有。坐在第二月上。

平步青霄:
所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

平步青霄:
仰山是以这个辅助线来指月,这僧没法从这辅助线上翻身,便成为所谓的执指为月。

平步青霄:
转身一着,全靠自己,所以道得坐披衣向后自看。

平步青霄:
这僧要是放到今天,极有可能被认证为开悟。所以,仰山这个公案在今天来说极其重要。

平步青霄:
比如有人直指,“我们能看能闻能说能坐能走的能,就是我们的佛性,时时在面门放光,它没有隐藏的时候。”,

平步青霄:
能,也就是见,还未到!

讨论之三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49 (3727 天前) @ 兼修

鱼:
点胸担板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平步青霄:
点胸担板这一句----在这里可以看成是拍着胸部说,俺到了。

平步青霄:
担板多形容偏见。

圣普:
请问道反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是什么意思?

平步青霄:
所上有许多般,这个好理解。。。能上有许多般吗?这问题带陷阱。

平步青霄:
如果说有许多般,那差更远了。说无许多般,落入这僧的地步。

平步青霄:
万松也已经表扬这僧了,说到这地步也不容易。

圣普:
要我就问能在哪里?无许多般的能在哪里?

平步青霄:
无许多般就是不变,所以说,观河之见不变。

鱼:
哈哈,就像如今人拍胸脯保证的意思。公案中说担板汉,是说总两边落?

平步青霄:
公案中说担板汉,是说总两边落?-----把第二月当成是,这也落两边。

平步青霄:
楞严经中对这个地步的描述是第二月,非是月影。

平步青霄:
不是月影是个很大的进步。

圣普:
月影是什么?

鱼:
子平兄形容为第二月。按上面赵州一人吃众人饱,我说是千江有水一江枯。

平步青霄:
有许多般的所,则是月影。

鱼:
只这一江枯,只见一月没。

平步青霄:
按上面赵州一人吃众人饱----好像没有这个说法吧。

圣普: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第二月是么?

平步青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第二月是么?-----不是这个意思。

常青:
还在月影里。落在所上,是月影

平步青霄:
是。

鱼:
按上面赵州一人吃众人饱----好像没有这个说法吧。~~~原话后段引的是一饱忘百饥。我变造了。

平步青霄:
仰山昔年僧堂前三昧次。夜半不见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全同空界。明晨举似大沩。沩曰。我在百丈时得此境。乃是融通妄想销明之功。------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圣普:
@常青 还在月影里。落在所上,是月影…………………这个没问题,但为什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月影呢?

平步青霄:
现在一些群体把这样一些事件成为开悟。不是的。此是境界,是功(修力)的结果,不是本来。

平步青霄:
称为开悟

平步青霄:
当然,这些事件可以提供一些机会,而已。

平步青霄:
但并不是经历了这些事件的人就是开悟。

常青:
@圣普 落在月影里的不是那句话,而是你关注的地方

圣普:
@常青 关注的什么地方?你了解?

常青:
隔墙见角便知是牛[调皮]

圣普:
@常青 隔墙见角便知是牛[调皮]………………你确定见到角了?[调皮]

常青:
你说“凡所有相。。。”----不是角吗

圣普: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理解偏了。

圣普:
角不角也是虚妄

圣普:
不要试图落在什么上面

常青:
刚才讨论的是第二月,不是这句话的意思

常如:
不要认月影为是,不要以第二月为是,不是一个意思。

常如:
第二月……几乎绕不过去的辅助线,不会的莫耽误,尽早找高人学啊[呲牙]

讨论之四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52 (3727 天前) @ 兼修

finder:
动目摇湛水

finder:
澄清只是为了入手容易,真入手,就得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finder:
所谓静,一般指心和境的不变。而离动静,可以近似为与动静中,无心参与。

月光净华:
无记和不住有什么不同

finder:
无记指心的昏昧,不住是心和境的清晰。

月光净华:
住无住也是住,那如何是无住?

finder:
住无住也是住,那如何是无住?~~~~住无住不是

finder:
无踪迹处莫藏身

平步青霄:
关于这个”见“,我在前面做得比喻是辅助线。并非是有一个叫住”见“的东西是存在。

平步青霄:
经中也称第二月。

云飞月:
把见精当佛性和把见精当我,没有本质区别。

云飞月:
若离开这能见的作用,佛不是佛,众生不是众生,与草木何异。

云飞月:
当然,谁离得开?无想定者500大劫后,还得出定,随见精轮转。

云飞月:
公案中,那僧住在这里,不见有物,正是乐明无念的禅相。定力也很高了,但未能转身,还是在鬼窟里做活计。

云飞月:
所以,云门教他反思能思的,指个转身的方向。

平步青霄:
云门教他反思能思的------这是把他引向能边。但是,他没有再从能边转身。所以,仰山给他留下的话是,得坐披衣向后自看。

云飞月:
还得从这里悟入。

云飞月:
另外,乐是本乐,明是本明,无念是本无念。若未转身,只是修力所得,仍会变坏。若能转身,便是本自具足。

平步青霄:
若能转身则能边也不可得。

平步青霄:
哪里还谈得上有许多般与无许多般。

平步青霄:
此个公案正是学人入门之势。下手得力处。----这是万松的评价。

讨论之五

by 兼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6:55 (3727 天前) @ 兼修

云飞月 :
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即妄立,生汝妄能。一一一以为有个见精,害人长劫轮回啊!

云飞月 :
这个“能”,心粘在上面,到是切切实实感觉有啊。

云飞月 :
强烈的自我存在感

平步青霄 :
你看楞严里面如何指出能的,无所还而己。

常如 :
@云飞月 老兄先别急着解决这僧问题,不如先多琢磨这僧优点…

Jing Stamford :
@常如 优点是?

平步青霄 :
万松把能思心注解为不在人间,这也是无所还吧。

常如 :
万松也已经表扬这僧了,说到这地步也不容易。
……子平兄对这僧的优点反复讲了很多遍了。[呲牙]

云飞月 :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一一一这里,佛陀不是在把阿引向能边吗?@陈子平 

平步青霄 :
是。

平步青霄 :
再往后是让阿难指出见精何在。

常如 :
不会第二月,速会第二月。会了第二月,祖师也无奈何……得坐披衣向后自看。哈哈。

云飞月 :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一一一这里说,见精(能见)与所缘(所见)不二吧。

平步青霄 :
是。

鱼 :
见闻觉知嗅尝,以眼根能见所见做代表。

常如 :
不仅仅是为了代表,更是实际入手需要。

鱼 :
换耳根,舌根,身根,鼻根,意根。二十五圣,各自选择。

常如 :
呵呵,入手方便,正知见,实修的两翼,缺一不可。

鱼 :
七返辨见,不妨可以说辨闻,辨尝,辨嗅,辨觉,辨触。十二缘起支,六入缘触,以触一字代表六根六尘和合。

云飞月 :
常如兄说那僧的优点正是入手的方便吧

云飞月 :
明月帘下转身难,除了正见,还有别的吗?比如技术。

常如 :
常如兄说那僧的优点正是入手的方便吧
……应该不止。如果知见不正,披衣自看八十年估计也没有用。

常如 :
想必仰山不会如此误人。

云飞月 :
@常如 那僧禅修水平,今天也确实没几人能做到。

常如 :
禅修水平再高,知见不正也没辙。

鱼 :
那僧常思的是什么?

鱼 :
总是梦见桥被他踩断了[闭嘴]

鱼 :
示众云。海为龙世界。隐显优游。天是鹤家乡。飞鸣自在。为甚么困鱼止泺。钝鸟栖芦。还有计利害处么。
~~~这开示开头就给了个问题,本来天高海阔,这笨鱼笨鸟怎么困在水塘芦苇的?

鱼 :
前后多人一层层各种风格的按语,俺觉得尤其按语再加括号内提点的方式,就像如今的内涵文。不熟悉这种作略的,要得会心一笑真不易。

米麦价其实是人间赋格的基础。。。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07:36 (3727 天前) @ 兼修

超过一个点,一切就不再有正常的赋格。
最近苏格兰英格兰翻历史,回溯之就是这个。
在人间行走,问个人间事也正常。米价平平最好。

讨论之六

by 兼修, Thursday, September 11, 2014, 01:47 (3727 天前) @ 兼修

杲爷:
梦境是根本不存在的

杲爷:
那做梦这回事是世俗谛上的有,对吗?

平步青霄:
这个问题不学佛都应该知道吧。

平步青霄:
存在不存在是概念,取决于你怎么定义它。

平步青霄:
而做梦是一个经验。

杲爷:
在梦中,不断是真如的能力,不常是梦境。

杲爷:
就凡夫而言,能所是用心的一种方式。

finder:
就凡夫而言,能所是用心的一种方式。~~~凡夫还有其他方式吗?

杲爷:
贪嗔痴是因为与凡夫心相应,只要心不跟着走,贪嗔痴什么都不是。

杲爷:
有的经文讲,大贪、大嗔、大痴是大供养,怎么理解?

杲爷:
不会仅是指贪佛法,贪解脱吧?

finder:
有的经文讲,大贪、大嗔、大痴是大供养,怎么理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可能:不跟着贪嗔痴走,也可以不离凡夫错误的用心方式

finder:
凡夫错误的用心~~~用心时,以为心能识境。

finder:
修观的目的是什么?~~~~找个用心的例子(所缘),破除这种习惯就好了。

finder:
但破,不是要把什么都破掉,而是因为凡夫时刻不由自主的把错误藏起来,而不自知。

元之慧•陈:
有的经文讲,大贪、大嗔、大痴是大供养,怎么理解?……在贪嗔痴里供养,指在起心动念中解脱出来了,不受束缚。

元之慧•陈:
定中生静,静静如秋水倒影,是静中禅。水至清无鱼,要发展到动中禅才有意思。

元之慧•陈:
徐風弄清影,靜寂,孤獨,與秋水相映成趣

平步青霄:
定中生静,静静如秋水倒影,是静中禅。水至清无鱼,要发展到动中禅才有意思。-----禅非动静。

finder:
破的是什么?~~~比如婴儿,凭本能而行。这里少了很多的凡夫造做。但是婴儿的本能,更接近与识的现量境。是执心为能,执境为所基础下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成人也有,并不稀奇。

finder:
动中禅,刹那定~~~是个很好的基点

finder:
但不等于放下。

finder:
因为,不脱离心的束缚,只是心对境的等持。

finder:
刹那定,或者接近止观不二时,杂染最少而已

finder:
只是有可能破壳而出


云飞月:
透网金鳞,未审以何为食?一一一证悟了的人还有能所吗?

云飞月:
待汝出网来,向汝道。一一一等你证悟了,再告诉你。一一一已经回答了。

二麻子:
大贪等要成为大供养需要做到"绝待"才行。大到无所不在,则无二了。但没成绝待前会造成恶业障碍。所以禅门选了个中途基本不造恶业的方式:大疑。

二麻子:
大贪这类方法思维心的猜测是很难猜对的。


云飞月:
麻叔,怎样是大疑?参话头?

finder:
疑,我的理解就是介于心和所缘的一个支点。其貌似具有独立性。可以借其做无所缘。

finder:
所谓辅助线的一种

finder:
出定之后观,如果定心越广大,能看到局部能观所观现起的(起心动念)几率也越大。

finder:
我抛土块,引砖头和玉。

finder:
有点穿越


元之慧•陈:
出定还叫定吗?这个定也太那个了……

云飞月:
@常如 我觉得公案的难处是,先要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才好代入自己,检点心行、见地。

云飞月:
要明白在说什么,需要教理基础,另外是古文水平、历史背景等,后面两个是现代人的难处。

常如:
可能还有一个学习方式,就是不去太关注公案里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是关注讨论过程中,自己的认识,如果能察觉得更深一些的,乃至心行,在讨论过程中显现出什么偏差。

常如:
当然,这种方式是需要些前提条件的,你刚才说的那种方式,大概比较适合一个人自学参究的情况。@云飞月

云飞月:
如果连公案在表述什么都不清楚,尤其是难的,完全看不懂,怎么谈得到自己的认识。所以,难为子平兄等做一做语文功课也是免不了的。@常如 

常如:
你这段话里,如果把“公案”两个字,换成“经文”,我就百分百赞成了。

云飞月:
我觉得在这里共同学习公案的一个作用就是,借诸位尤其是会公案的老师之力,先弄明白在说什么,才有后面各自的认识。

常如:
也许,这个群一起学习讨论经文,可能会更适合吧。

云飞月:
讨论公案,子平兄辛苦,各位也不省力,但不能说效果不好。只是学习经文,可能参与的人多一些。

云飞月:
学习公䅁,对其中的表述方式,典故背景等了解,也有一个积累过程,慢慢地看懂的地方会多起来。但要多提问,敢暴露自己的无知,这是勉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