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则 赵州柏树   

by 兼修, Monday, October 13, 2014, 03:50 (3694 天前)

第四十七则 赵州柏树
  
  示众云。庭前柏树。竿上风幡。如一华说无边春。如一滴说大海水。间生古佛。迥出常流。不落言思。若为话会。
  
  举。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多罗闲管)。州云。庭前柏树子(焦㙛打着连底冻)。
  
  师举。赵州一日。上堂云。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僧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不将境示人。僧云。然则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杨州城东光孝寺。慧觉禅师。到法眼处。眼问。近难何处。觉曰。赵州。眼曰。承闻赵州有柏树子话是否。觉曰。无。眼曰。往来皆谓。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上座何得道无。觉曰。先师实无此语。和尚莫谤先师好。诸方名为觉铁嘴。胜默和尚。必须教人先过此话淘汰知见。尝曰。三玄五位。尽在其中。真如方禅师悟此话。直入方丈。见琅玡广照觉禅师。照问。汝作么生会。如曰。夜来床荐暖。一觉到天明。广照可之。真如悟得此话最好。天童颂得此话亦不恶。颂云。
  
  岸眉横雪(吃盐多如吃米)
 河目含秋(一点难谩)
 海口鼓浪(有句非宗旨)
  航舌驾流(无言绝圣凡)
 拨乱之手(也是柏树)
 太平之筹(也是柏树)
  老赵州老赵州(为甚不应)
 搅搅丛林卒未休(天童第二)
  徒费工夫也造车合辙(将来使用恰好)
 本无伎俩也塞壑填沟(买尽风流不着钱)
  
  师云。七百甲子。经事多矣。所以岸眉横雪。古人以眉目为岩电。天童用河眸海口故事。成四句偈。如见活赵州指柏树子相似。眉如芦花岸。眼如秋水碧。古句野水净于僧眼碧。远山浓似佛头青。海口鼓浪。航舌驾流。浪即能覆航。航即能驾浪。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故次之。以拨乱之手。太平之筹。州尝云。有时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有时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此话本与人决疑。而今多少人疑着。赵州岂欲搅丛林哉。人见赵州答话应声便对。如不假功用。唯天童知八十行脚。三岁孩童胜如我。我从他学。此乃闲时造下。忙时用着。不是苦辛人。不知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六祖道。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恁么看来塞壑填沟底事。又作么生。如今抛掷西湖里。下载清风付与谁。

讨论之一--耶律文正  

by 兼修, Monday, October 13, 2014, 03:52 (3694 天前) @ 兼修

常如:
万松文笔真是超一流……看不懂,当文学看都值得。

常如:
万松有个俗家学生,叫耶律楚材

常如:
也是个大诗人

常如:
还是个一流的政治家

常如:
耶律楚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的人。他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还主持修订了《大明历》。他酷爱诗歌,写过不少诗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共14卷。

平步青霄:
哇,奠定了GPS的理论基础。[Grin][Chuckle]

常如:
耶律楚材入仕前曾在万松门下参禅三年,得其印可。后奉成吉思汗扈从西征,告别恩师,但两人书简不绝。宋代大和尚正觉作从容庵录号为绝唱,耶律楚材坚请万松为之评唱,以启示后学。万松从容录成书后寄于在西征前线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并为之作序。他自述当时的心境说,予西域伶仃数载,忽受是书,如醉而醒,如死而苏,踊跃呼唤,东望稽颡,再四披绎,扶卷而叹曰,万松来西域矣。他对佛教虔诚之情溢于言表,与万松的师生情谊,也在佛教史上留下一段佳话。万松曾告诫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成为当时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格言。

常如:
哦,原来这本评唱,是应耶律楚材所请…

常如:
王国维在《耶律文正公年谱余记》中评价说:耶律楚材“虽洞达佛理,而其性格实与儒家近。其毅然以天下生民为己任,古之士大夫学佛者,从未见有此种气象”。

常如:
王给的评价极高。

常如:
另外,谥号文正,古往今来,没有几个…

常如:
曾文正,曾国藩,也是其中之一。

唐大年:
刘文正[呲牙][呲牙]

常如:
哈哈,那是活着自己取的名字,不算

常如:
文,是谥号中最高的评价。皇帝也是…

常如:
都是死了以后才评的,嘻嘻

文理兼修:
汉文帝?

常如:

常如:
比如,文忠,算是很好了,但比文正还差点…

常如:
中原大汉族思想严重…所以后来万松,耶律楚材的影响不大。

常如:
耶律是契丹人

常如:
万松当年在金国,和金兀术关系不错…

讨论之二--天凉好个秋

by 兼修, Monday, October 13, 2014, 03:54 (3694 天前) @ 兼修

平步青霄:
这则公案,太太太有名了。

平步青霄:
都不知道翻译成多少种文字了。[Chuckle]

finder:
有时一径草,做丈六金身:::::我手为何似佛手?

finder:
有时丈六金身,做一径草::::::我脚何似驴脚?

平步青霄:
夜来床渐暖。

平步青霄:
一觉到天明。

finder:
夜来床渐暖,一觉到天明:::::无人觉暖春自来

守护贤劫:
夜来床渐暖,一觉到天明:::::夜晚床铺渐渐变暖,而和尚睡得跟熟,直到天明才醒。

圣普:
@守护贤劫 夜来床渐暖,一觉到天明:::::夜晚床铺渐渐变暖,而和尚睡得跟熟,直到天明才醒。…………………不是死人,活泼泼的

守护贤劫:
你认为为啥广照可之?~~~~因为和尚活泼泼的?

平步青霄:
睡觉也睡得活泼泼的?这是哪门子套路。

平步青霄:
所以,人难免,免不了什么事情就加一个道理在上面,古人称之为鬼窟里面做活计。

平步青霄:
他赵州这一句庭前柏树子,无味之谈,塞断人口。既不是活泼泼,也不是死翘翘。

平步青霄:
会得此话之人,同样是哑子吃汤圆,被问着时,大不了一句天凉好个秋。

守护贤劫:
因为和尚活泼泼的?~~~~还不如说暖床活泼泼的。

圣普:
@陈子平 睡觉也睡得活泼泼的?这是哪门子套路。……………知床暖与天明,不是死人。如以为活泼泼是哪样,有堕之嫌

平步青霄:
死翘翘也可以是那样啊。

守护贤劫:
凡夫的六识,有单一性。但却不能理解成一心多用的意思。比如佛陀入定时响雷,出定后说不闻雷声。但附近的农夫却闻。 佛陀尚且不闻雷声,睡无梦时何能知床暖?

守护贤劫:
佛陀不闻,农夫却闻~~~~这就是跟单一性不同之处。

守护贤劫:
佛陀不闻,农夫却闻。~~~~这就是跟一心多用不同之处。

守护贤劫:
佛陀跟农夫的不同,不在于佛陀的能知。

讨论之三--大实话

by 兼修,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03:14 (3693 天前) @ 兼修

平步青霄:
赵州一日。上堂云。此事的的没量大人。出这里不得。老僧到沩山。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沩云。与我将床子来。若是宗师。须以本分事接人始得。僧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师云。不将境示人。僧云。然则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庭前柏树子。

平步青霄:
经半月偶陈提刑解印还蜀。过山中问道。因语话次。祖曰。提刑少年曾读小艳诗否。有两句颇相近。频呼小玉元无事。秖要檀郎认得声。提刑应喏喏。祖曰。且子细。圆悟适自外归侍立次。问曰。闻和尚举小艳诗。提刑会么。祖曰。他秖认得声。圆悟曰。秖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却不是。祖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渐/耳]。圆悟忽有省。遽出去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谓曰。此岂不是声。遂袖香入室通所悟。祖曰。佛祖大事非小根劣器所能造诣。吾助汝喜。祖复遍谓山中耆旧曰。我侍者参得禅也。

圣普:
@陈子平 频呼庭前柏树子,只要檀郎认得声

常如:
这个故事,和床渐暖,有得一拼。

平步青霄:
@陈子平 频呼庭前柏树子,只要檀郎认得声------ 一呼即至。

平步青霄:
嘿嘿嘿。。。在南方长大的人,冬天哪一天不是这样的。刚钻进被窝里,还会冻得发颤,慢慢的开始暖和,一觉醒来天就亮了。

平步青霄:
现在大家心事太多,半夜还起夜来检查群里有什么新的消息没有。[Chuckle][Grin]

守护贤劫:
这里佛陀跟农夫的不同,不在于佛陀知不知

守护贤劫:
类似的还有明照,入手当方便也好。但以为究竟,则害人害己

守护贤劫:
就南宗来讲,这个方向性没有容易被混淆

圣普:
@守护贤劫 类似的还有明照,入手当方便也好。但以为究竟,则害人害己……………你以为认得声就是听声,柏树子就是看树?

守护贤劫:
@守护贤劫 类似的还有明照,入手当方便也好。但以为究竟,则害人害己……………你以为认得声就是听声,柏树子就是看树?~~~~一般而言,都认取以为不是所的所。

平步青霄:
嘿嘿嘿。。。在南方长大的人,冬天哪一天不是这样的。刚钻进被窝里,还会冻得发颤,慢慢的开始暖和,一觉醒来天就亮了。-----所以,他说的是一个大实话。

常如:
柏树子啥意思,大家都知道。难在赵州说柏树子,是啥意思。

常如:
赵州说柏树子,可能还不是最难。难的是祖师西来意,是啥意思。

平步青霄: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好答不好会!

常如:
达摩老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底是啥意思?

守护贤劫:
好答不好会!----若有所会,与贼何异?

常如:
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大家好像都知道是啥意思的。

常如:
如何是求恩东来意?………你答柏树子,估计要被人骂的。

平步青霄:
达摩老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到底是啥意思?-----与二祖前世有缘。

平步青霄:
不是冤家不聚头。

常如:
怪不得 成汤祝网从君意,吕望垂钩信我缘

常如:
感恩二祖,将达摩老祖缘来

平步青霄:
遂袖香入室通所悟。-----古人做事很郑重。不过,这里说的啥被有意抹去了。

常如:
这一段往往被漏过………传说的故事一般直接就说到了圆悟也写了首艳诗。

平步青霄:
也有可能是后来写的吧。

平步青霄:
不太清楚。

常如:
应该是后来写的。按常礼,算是感恩之作吧。

平步青霄:
杨州城东光孝寺。慧觉禅师。到法眼处。眼问。近难何处。觉曰。赵州。眼曰。承闻赵州有柏树子话是否。觉曰。无。眼曰。往来皆谓。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曰。庭前柏树子。上座何得道无。觉曰。先师实无此语。和尚莫谤先师好。诸方名为觉铁嘴。

平步青霄:
这里又翻供了。

平步青霄:
这觉铁嘴又是啥意思呢?

常如:
铁嘴………这有点讽刺的意思,嘴巴真能说啊,连大和尚都说不过他。

平步青霄:
觉铁嘴只是重宣一遍赵州之意而已。

常如:
哦,是这样啊。

平步青霄:
赵州当时就说,老僧不以境示人。

常如:
嗯,完整版里,有这句话。

平步青霄:
这传言之人,免不了都以为赵州说的是庭前柏树子。

常如:
都喜欢记得鹅毛,不喜欢记得大雪。

平步青霄:
当时五祖演禅师说,只要檀郎认得声。转过身来,又告诉圆悟那官员只认得声。再回过头来,圆悟又说,这不正是声吗?各位,被搞糊涂没有?

平步青霄:
这赵州说,庭前柏树子,人家提醒他,和尚莫以境示人。

平步青霄:
赵州居然说,老僧不以境示人。如何示人?庭前柏树子。

平步青霄:
这不和五祖演一样的混账吗?

平步青霄:
居然圆悟在这些混账话下开悟了,可见混账并不混账。

平步青霄:
更有一个参赵州的混账话后,说什么夜来床渐暖,一觉到天亮。居然得到肯定。

常如:
要不是祖师名头比天大,老百姓早就造反了…[偷笑]

常如:
当时五祖演禅师说,只要檀郎认得声。转过身来,又告诉圆悟那官员只认得声。再回过头来,圆悟又说,这不正是声吗?各位,被搞糊涂没有?
………俺算一个,能被搞糊涂的,水平也不容易了。俺要自赞一个。[呲牙]

平步青霄:
@常如 这里就是关键。所以观世音菩萨将前来买糊饼,放下手来却道原来是馒头。

平步青霄:
更有人道,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是啊,早知声(不)是声,也不用参禅。

平步青霄:
胜默和尚。必须教人先过此话淘汰知见。----这就是广照可之的原因。并不是夜来床渐暖一觉到天亮这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而是这话既无圣解,也无情见。大实话一句。。。这也很难啊。

讨论之四--檀郎识声

by 兼修,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03:52 (3693 天前) @ 兼修

文理兼修:
谭郎识声的公案,记载得挺细啦。

圣普:
@文理兼修 其实不管是声,还是境,意在言外

文理兼修:
意在言外,当然。。。

文理兼修:
只不过这话是从“意”说起,不是从“言”起。

文理兼修:
他(来客)只识得声--听到这评价,圆悟自然反应是 不在所边会。

文理兼修:
试图不在所边会。

文理兼修:
举。德山圆明大师。示众云。及尽去也(有这个在)直得三世诸佛口挂壁上(留取吃被)犹有一人呵呵大笑(且道是谁)若识此人(是何面目)参学事毕(与碗茶吃)。

文理兼修:
上则公案说到:识得此人,参学事毕。

文理兼修:
圆悟要感谢鸡上栏杆,鼓翅而鸣。

文理兼修:
这则公案提到:一华无边春

文理兼修:
公鸡一鸣,圆悟明白了。。。引经说,心佛众生不二。

文理兼修:
现量公鸡和圆悟不二。

文理兼修:
圆悟自道,此岂不是声?

文理兼修:
这话不是“以境示人”,与柏树子类似。

文理兼修:
end。

讨论之五--将一茎草作六丈金身

by 兼修, Tuesday, October 14, 2014, 03:55 (3693 天前) @ 兼修

元之慧•陈:
岸眉横雪,河目含秋,海口鼓浪。……兴风作浪,含情脉脉,欲眼望穿,情郎可在?

文理兼修:
眉横雪,目含秋,口鼓浪,舌驾流。---天童道“老实话,平常事‘’,却如见活赵州指柏树子。

平步青霄:
元之慧元之慧,搅搅丛林卒未休。

元之慧•陈:
眉如芦花岸,眼如秋水碧。浪即能覆航,即能驾浪。情意投合时是覆航还是驾浪?

元之慧•陈:
航即能驾浪

平步青霄:
情意投合时是覆航还是驾浪?-----海枯终见底,人死不见心。

元之慧•陈:
待海枯石烂时,与君相见

平步青霄:
哈,习气胜过劫石与大海。

文理兼修:
哈,习气胜过劫石与大海。---将一茎草作六丈金身

元之慧•陈:
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作么长么?

常如:
原句是 对境心数起 吧

元之慧•陈:
我偷换了

常如:
哦,那应该把慧能换成千慧

常如:
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
……这里叫做烦恼,那里却称菩提。凭什么呀?

常如:
偏偏还说无计倆……气煞人也

常如: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常如:
反抗的方式有两种…

常如:
一种是,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老子干脆不干了。

常如:
一种是,俺要跟你拼到底………待海枯石烂时,与君相见

常如:
圆悟克勤祖师,就是前面写艳诗的那位。

常如:
就曾经“老子干脆不干了”…

常如:
我贴出故事,抱歉,大伙别嫌长。

常如:
宋哲宗无祜年间克勤来到湖北薪州五祖山,在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第二代传人法演是门下参学。克勤因为博通经教,加上参加过许多禅门宿德,因此他有着很重的豪辩习气。在五祖身边的几年,克勤时常将自己悟道的机缘,写成偈颂,呈送法演审阅印可。为了将克勤锻炼成一代法将,五祖法演对克勤非常严格。决不徇一丝一毫的人情。凡是克勤禅师所用尽机用,法演全都不给予认可。
一日,克勤禅师入室请益,没谈上几句,又与法演神师争辩起来。法演禅师很不高兴,便说:“是可以敌生死乎?他日涅槃堂孤灯独照时(指死亡来临时)自验看!”克勤禅师被逼的无路可走,失望之余,按捺不住心愤懑,说:“师傅你太不慈悲不知道提携后学。”说完就佛袖而去。
法演笑道:“等你得了一场大病之后,就会知道我的用心良苦了。”克勤行脚到金山寺,住下来,继续参禅。一天,克勤不当心感染了风寒,匆冷匆热,全身虚弱。病中想起了法演临别时的话,似乎有些觉悟了。于是心中暗誓:“等我病稍好,即归五祖。”病愈后,克勤依然回到五祖法演的身过,法演禅师见克勤回来,非常高兴,于是令他担任侍者。

平步青霄:
为了将克勤锻炼成一代法将,五祖法演对克勤非常严格。决不徇一丝一毫的人情。------倒不是为了什么吧,宗门怎能以佛法为人情呢?

常如:
嗯,百度上的白话文,没有错解的地方,那才叫奇怪。

平步青霄:
有错好。可以趁机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