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了凡四训与因果

by 如在, Friday, January 09, 2015, 08:03 (3610 天前)
编辑 by hfb, Saturday, March 16, 2024, 17:5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656a0100uedf.html
我还在四川甘孜州的才巧上师家里见到了他的妈妈,患有严重的胃病,但修行很好

我指着最东北角的地方说在这里安一个水龙头,他照做了。一年后,我们通电话,他说他妈妈的胃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几乎没什么症状了,住在那里的小孩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成天受伤了。

难道好的修行不可感得好风水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656a0100055l.html

《文殊风水吉祥道歌》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金翅鸟飞到北山顶上,
学院门前变水池和广场,
喇荣沟会重新高竖法幢,
五明的法鼓螺号悠远嘹亮。

——汉地文殊八卦风水术传承持有者蒋扬成利(汉名刘东亮)多吉赫本(金刚阿奢黎)于火狗年(2006年)7月11日,同自己的上师财巧多吉堪布一起朝拜色达五明佛学院后所作。
--------------------------------------------------------
讲解:
学院目前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从大格局上来说是非常好的局面,可以出人才。但在学院正门口(正南不到20米处)有一栋很高的房子,上边有大型的大鹏金翅鸟的造型,寓意非常吉祥(应有巨大的加持力)。但位置不是太好,压在了学院大门正南丙、午、丁三个位置上,主学院2002年以来事业不顺利,主要管理人员易患眼病和心脑血管类疾病,并有口舌是非多、杂乱事情多的情况。如果不进行调理,木鼠年(2008年)前后(夏季)会有较大的灾祸,教学活动会受到来自官方的阻力。
调理和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就如上文道歌中所说,只要把金翅鸟的造型和房子移到北山顶上(去离砂补坎砂,使其成为学院的北靠山),学院门前修小广场和水池(加补丙午丁吉水)即可。如能按照此方案调理,可主2008年前后学院会有较大的发展,生眼睛疾病和心脏疾病的人会逐渐好转或痊愈,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也会逐渐协调起来,未来十二年中都会吉祥如意。

作者简介:北京大学佛教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宁玛派佐钦系多吉赫本(金刚上师)灌顶。学习汉传文殊九宫八卦风水学十七年。此次呈《文殊风水吉祥道歌》,不为自求人天福报,但愿佛学院繁荣昌盛,广度众生,佛法传遍世界.

风水过多个方便

by 如在, Friday, January 09, 2015, 10:11 (3610 天前) @ 如在

一日,在三字禅茶院遇明海法师,师问:“东亮,听说你最近改宗了?”
我说:“改宗?改什么宗?”
海师:“说你搞风水。”
我一听就笑道:“咳,不过多个方便而已。”
海师马上明白了,说:“哦!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我点头,师亦点头。

正南供地藏菩萨像

by 如在, Friday, January 09, 2015, 10:17 (3610 天前) @ 如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4656a0100fbnd.html

但是《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有讲要在正南供地藏菩萨像,所以民间有正南供地藏菩萨的情况,我不提倡供正南,但是如果大家愿意按经典在正南供地藏的话,我建议用水供,而不要用香火供,因为其他经典里关于供奉神佛有讲:可以用香、花、灯、烛、果、还有水和衣服等等均可,香只是供品中的一种,不一定非要用香供,供水碗、鲜花、水果都可以,尽量不要用香烛。

尤为可贵的是,虚老每建一寺,都是亲自手持罗盘测度设计

by 如在, Monday, January 12, 2015, 07:48 (3607 天前) @ 如在

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3/130228.html

尤为可贵的是,虚老每建一寺,都是亲自手持罗盘测度设计,率众搬石运土、植树育林,甚至制瓦烧砖、爆破采石,辛劳不息

麻叔讲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by 如在, Tuesday, January 13, 2015, 03:51 (3606 天前) @ 如在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疼跟我疼一样。有一次我跟麻叔聊起这事的时候,就是二麻子,也是大善知识。他给我打比喻,你耳朵上长了一个疮,长了一大疙瘩,又疼又痒又流脓。你没事了去给它上点药、挤挤脓,这个时候注意了,你有没有觉得你的右手在给你的左耳朵做布施呢?你有这个想法吗?没有,你明明是拿起来就上药了,上完药就忘了,对不对?你没有说你用你的右手在给你的左耳朵做布施,施医、施药、施劳动,这叫同体啊。你在帮别人的时候你有想,我有钱,我是布施者、他是受施者、钱是所施之物。布施完成了还念叨好几天,我昨天布施了,这就不叫同体大悲,这就不叫无缘大慈。

东亮跟麻叔聊过天

by wenbin,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22, 10:07 (798 天前) @ 如在

不错。

获金刚上师灌顶在宁玛派就是金刚上师吗? 刘东亮金刚上师?

by 白金,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22, 11:32 (798 天前) @ 如在

蒋扬成利(汉名刘东亮)多吉赫本(金刚阿奢黎

净慧法师开悟了没有。更谈什么东南西北亮。

by 长安路,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22, 01:57 (797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长安路,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22, 02:20

群聊

谁认证过?但这似乎不适合讨论。所以,拉上名人,多一层保护罩,脸上贴金。一个个狡猾大大底。

“ 开悟是识得自我,即自己的神识看到自己的肉体,或躺或坐,神识离体轻明。”,净慧法师如此道。

惠能大师说:若是真修行,不见世间过。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0:22 (795 天前) @ 长安路

 各位善知识能关注一些出家人过失的话题,而不是盲目信仰,这非常好、非
常难得。

佛法最平等、究竟、圆满,在义理和事相的各个方面都没有矛盾,都圆融无
碍。如果我们学习和修习佛法,心中有很多矛盾与愤慨,说明我们还没有获得基
本的戒定慧熏修功德。这样的我们如同没有炼纯的钢,尚且不能用来铸造宝剑之
模,怎能指望用以削铁如泥?

所以对自己能做到什么,和应当怎么做,我们必需有足够的认识。

佛陀在经典中讲述的末法时期的现象,我们已经遇到一些,例如自称是无上
佛法的台湾几种邪教,以及大陆的XX大法。这些也证明佛陀言不虚发,更增加了
我们对佛陀的敬仰。但只告诉我们一些现象还不足以使我们增加对佛陀的敬仰,
因为邪魔鬼神也能预见一些我们人所不能见到的未来之事,可能鱼目混珠、欺骗
不知实情的普通人,所以佛菩萨引导我们不用神通怪异。佛法的独有之处是三法
印和一实相印,在具体修习中体现为如实观察、如实思维,如实修证。追究如实
的着手处,就是当下一念心。

此一念心能幻现佛法界,平等一切;能幻现菩萨法界,觉悟一切;能幻现辟
支佛、阿罗汉法界,空一切;能幻现天法界,清净一切;能幻现人法界,仁义一
切;能幻现阿修罗法界,争斗一切;能幻现畜生法界,愚痴一切;能幻现恶鬼法
界,吝贪一切;能幻现地狱法界,嗔恚一切。

如此一念心,化现一切所有。我们自己,及山河大地、虚空、法界,皆是一
念心化现,皆是一念心感应,那么我们来仔细返照这一念心:正在思维他人过失
的时候,是平等一切众生,是觉悟一切众生,是空一切众生,还是清净一切众生,
……?这样就知道我们这一念心将招感什么结果,以及发起这一念心的自己将得
到什么果报。

所以惠能大师说:若是真修行,不见世间过。

见到世间过,说明我们心未平等,以不平等心,想令世界达到平等清净,终
不能实现,只能增加世界的烦乱。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试想:如果大迦叶、舍利佛等佛陀十大弟子,都来用心评论在家、出家四众
弟子的过失,恐无量劫也评论不完,因为凡夫时刻有过失,旧的过失评论完,新
的过失又出现,这样怎会有时间和心力修习正法,怎会有十大阿罗汉出现?经典
中介绍,十大阿罗汉都是菩萨示现,为我们做榜样。十大阿罗汉并不知自己是菩
萨示现,只依佛陀正法修习,就证得了解脱圣果。我们与十大阿罗汉也没有区别,
只是恋此尘劳,未能发深切出离心、全力修习,所以不证圣果。

又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大愿救度众生,乃至众生可以带业往生,终未闻佛菩萨
批评众生:你业障深重,虽念佛名号,也不接引。

所以,佛菩萨善巧设化,无量方便,皆是为我们众生证得究竟安乐,我们不
体会佛菩萨慈悲用心,不一心修习无漏智,反而执着一点点学识和知见,要去改
变别人的过失,已经大大背离了佛菩萨辛勤化导的目标,我们自己最终既不能改
变别人的过失,又不能证得究竟智慧,岂不是大失。

评论四众弟子(包括在家、出家)的过失,发心可能是为正法久住,但评论
和批评恐怕没有好的作用,只增加法界的贪嗔痴心念而已。想善巧引导有缘众生,
要有方法和恰到时宜。除非是不思议解脱大菩萨,对有相应善根的造罪众生示现
嗔怒威武相,令其彻底归向正路;否则,我们凡夫,又遇到没有相应善根的众生,
还是不要感情用事,既不能利益增上,又制造怨对,徒增修行障碍。

佛法不是几个魔众毁戒可以灭掉。毁灭佛法的因缘是没有人实修实证,当然
就没有清净戒律和正法住持。我们即便有能力使魔众不毁损戒律,也不能指望魔
众修习无上正法,如果其不能自己忏悔业障,只有魔业苦报受尽,脱离魔心,才
可能生起不思议清净心,修习正法。

善知识中如果有人想靠纠正魔众的错误,由改过自新的魔众来修习和住持佛
法,就太不负责了。无量众生、无数人中,得遇佛法,又俱足正信和正知见的人
极罕见、极罕见,我们今日有大福德,能遇佛陀正法,修习和弘扬正法正应当从
我们自己做起。

我们正处于减寿时节,确切的名字是减寿小劫,人的平均寿命每一百年减少
一岁,减少到十几岁时,将逐渐出现刀兵、疾疫等灾难,这些都是众生贪、嗔、
痴三毒增长所自然感应而来。我们凡夫批评、议论他人过失,都不脱离三毒,只
增加此减寿小劫的恶因素,也感应自己的苦报。如果每一个人能各安本分,一心
修习清净行,那么此减寿小劫将增加无量善因素,众生才能获得真实利益。

现在,我们会明白是否应当说四众过失了。

要澄清的是:戒律中不是单独要求不说出家人过失,是要求不说四众过失,
四众包括在家众。

《法华经》有常不轻菩萨的往事。常不轻菩萨是威音王如来法中的出家菩萨,
像法之中,四众慢心充满,常不轻菩萨没有议论、宣扬四众过失,却顶礼赞叹此
四众:于佛法中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此我慢四众不知深奥义理,反而打骂常不
轻菩萨,常不轻菩萨依然顶礼赞叹。后来常不轻菩萨临命终时,因宣示众生必定
成佛的深奥义理,于虚空中闻威音王佛先所演说法华经,而得六根清净,获大神
通力、乐说辩力、大善寂力。然后广为四众演说法华经,此慢心四众方发清净信
心,常不轻菩萨又以法华经化千万亿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今日我们当学常不轻菩萨。


wise 法师

净慧长老:开悟的境界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0:37 (795 天前) @ 长安路

http://fo.sina.com.cn/intro/lecture/2015-08-13/doc-ifxftkpv7083456.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段百丈禅师的开示。我们看他是怎么来描述开悟的过程、开悟的境界和开悟以后又怎么办的。这是非常有名的几句话: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两句,讲开悟是怎么回事。第二个两句:“体露真常,不拘文字。”第三个两句:“心性无染,本自圆成。”第四个两句:“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这八句话讲四个内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两句,就是讲开悟当下的境界是什么。昨天我讲到“历历孤明”,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灵光就是 讲的我们的心性,我们的真如佛性,讲我们的觉性。这一点灵光是独耀,它不是分散的,它不是分散在六根门头,它与前后左右、四维上下都不相联系,所以是独 耀。“迥脱根尘”,根就是六根,尘就是六尘,这一点灵光与六根六尘都不相联系,这时候境界是什么呢?这时候的境界,就像晴天霹雳一样,从头轰下来,你根本 一点准备都没有,在这个时候忽然桶底打破了。这就是“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个时候,那就像释迦牟尼佛出生的时候讲的那两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 尊!”在这个时候天上天下就只有这一点灵光,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这就是开悟那一刻的境界。

  接下来是“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你的法身本体和盘托出,显露在觉照之下,但是就像哑巴吃汤圆,无法描述,所以说不拘文字,文字描述不出来。这 个时候完全是自受用,是不共。“体露真常”,真常就是法身,就是真如,就是自己的涅槃妙心,描述不出来,“不拘文字”。一切能够描述得出来的都不真如本 身,都是分别,都是妄想。真正的那种体验,真正那种受用是描述不出来的。所以禅宗这一法,“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际上,一切佛法 的体验,一切最高的精神体验、哲学体验、宗教体验,都是无法描述的,都是不立文字的。虽然说不立文字,说不出来,还得要说。为什么呢?佛成道以后,他也觉 得语言文字苍白无力,觉得自己所体验的这点东西说为出来;即使说出来了,世人也不相信。所以他成佛以后,就想不说法,马上就涅槃。护法的天神劝请释迦牟尼 佛:您不能就这样把我们扔下了!您要把您的受用与我们大家来分享,您要说法,要度众生!在护法天神的一再祈请下,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最后他还是只有 一句话:“我一个字也没有说。”因为说出来的都不是的。真正每个人的心性是什么,法性是什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真修实证去体验,所以说“体露真常,不拘文 字”。

  然后是“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虽然自己现在开悟了,但是所悟到东西并不是外来的,所有的尘劳其性本空,法身觉了无一物。所以心性本来是没有污染的,河沙妙德,本自圆成。所证得的,所体验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家珍,并没有多出来什么,只是在把自己多生多劫以来埋在尘劳底下的珍宝挖掘出来,打磨干 净,重现光明而已。所以“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一切都是本有的,所以叫本来面目。

  开悟了以后怎么办呢?就要好好地保任。怎么保任?“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保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任务,也没有什么很难做的事情,很复杂的事情。“但离妄缘”,一切妄想、或者说一切能够引起妄想的种种逆缘都要远离,就可以了,就是如如不动的自性真佛。

  照这样看起来,开悟不难,成佛也不难。但是,“但离妄缘”四个字,就起来轻巧,做起来极为不易。每一个字重量是多重呢?十万八千斤,搬都搬不 动。这个妄缘,你想要离它,它每一个字都像泰山一样推都推不倒。因为我们觉照不够,力量不够,离不了。我们天天坐在这里做什么呢?就是想学着试着远离妄 缘。但是在想远离的过程中往往自己又去找,妄缘不找你,你要去找妄缘。因为一切尘劳、一切烦恼,都是自己去找。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烦恼不来自己找。如果 能够远离妄缘,当下就是如如佛。

  这两个如字大有文章。这两个如字,三藏十二部就是讲它。第一个如字,可以作动词解,也可以作形容词解;第二个字作名词解。所谓作名词解是指什么 呢?第二个如就是真理,就是真如,就是真实,就是佛性。第一个如字如果作动词解,就是指的怎么去修;作形容词,就是指我们当下的心态要与真理冥符,就和真 理一个样。如果用《大乘起信论》的思想来解释“如如”两个字,第一个如是不空如来藏,第二个是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要通过修,空如来藏是本自具足的。可以 说空如来藏是体,不空如来藏是用。第一个如是指怎么样通过修行达到与真理保持一致,古人是说“与理冥符”,不走样,现在的话是叫保持致。如如两个字我们经 常用,这两个字很讲究,这两个字是中国古 代的翻译家所创造的相当深奥的哲学概念,用以描述相当深奥的修行体验,指向非常深奥、无法描述的境界和受用。我们每个修行人、学佛人,千万不易轻易说这两 个字,也不是轻易地放过这两个字。怎么才是不轻易放过这两个字呢?就是看我们每时每刻能不能做到如如?就是看我们的一切言行能不能够与真理冥符。

  回过头来说,不通过“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这一系列过程,要想达到如如的境界,不可能。所以我们要以如如的心态,修如如之行,证如如之理,见如如之佛!

净慧法师 开悟的人就是找到了而且打开了开关的人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0:53 (795 天前) @ 长安路

https://page.om.qq.com/page/OuocXAgiU7XGD3Dm4lMm5kfw0

我们普通人,在没有开悟以前的修行和开悟以后的修行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我们没有开悟之前好比是处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也曾听人讲过这个屋子里有灯光设施,但是这个黑屋子没有窗户,一点光线也没有,我们要找到灯光设施的开关非常困难,只能倚着墙、挨着柱头去摸索,去寻找。

如果路径比较明白、熟悉,就会顺着墙角或者柱头去寻找 ;若对理路不清楚,就会在黑屋子的地面上到处去摸索,去寻找。挨墙顺柱可能很快就找到开关 ;在地面上要找到开关是很困难的,等于是盲修瞎炼。

因为从常识来看,真正把开关安在地面上确实是一种特殊情况(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旦找到了开关,把它打开了,黑屋子顿时就变成了一大光明藏。

啊!原来这间屋是这样光明,这样亮堂。

开悟的人就是找到了而且打开了开关的人,从此以后有了光明的照耀,修行就不会再走弯路。

他会非常自觉,非常明白修行的理路。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by 长安路,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2:54 (794 天前) @ 白金

“为佛弟子,不得卜问:请禁、符咒、厌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壹阿含经》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00 (794 天前) @ 长安路
编辑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06

南传也否认北传


认为“大乘非佛说”,从古印度的部派到现今的南传佛教国家或地区中的反对者,提出批评主要针对大乘经典及戒律。更有意见指出大乘佛教是当初阿育王时代的生活困苦的婆罗门所另创的教派。他们不认可绝大部分修行方法如:用梵文(说唱大乘经典获取功德和只重理论,期望万千佛菩萨拯救但个人修行从不重视)及大乘教典的来源传承[3][4]:“诸天所传授、从梦中得来、从他方佛闻、从三昧中见佛闻法、自然呈现在心中、[5]得自龙宫、得自南天铁塔、来自窟外集结”,认为这些经典皆非释迦牟尼佛所说,释尊在世时期并无部派与各种“乘”的分野,以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来检验,判定大乘经典的内容是违背了传统佛教第一次结集的“非法说法”,且认为“大乘”“小乘”这些说法不是佛说,反对大乘经典使用“小乘”(Hīnayāna)一词贬称声闻、缘觉二乘。

泰国上座部佛教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在《为何要学习南传佛教?》[6]表示:

“ 佛陀在世时根本没有什么上座部、大众部等,也没有什么南传、北传,大乘和小乘的分别。部派佛教的出现是因为对法与律诠释的差别所致。僧团当时在教理和戒律上皆是一致,没有多大的差异。南传佛法是肯定我们个人的修行,不依赖佛、菩萨、护法神等的参与,这一点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教派的争辩是无谓的,大乘和小乘的分别是大众部(大乘佛教徒)强加的分法,目的为了更能吸引信徒和比其他教派更优越,而上座部佛教徒否认这种分法。 ”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长老[7]在《帝释所问经讲记》[8]表示:

“ 大乘佛教徒以极乐世界等同于涅槃。他们描述那是天堂,并说:在那里的所有众生成佛之后,将在此世界里永远地免除老、病、死,而享有永恒的快乐。极乐世界与那些相信生命永恒而赞颂的天堂极为相似。因此有西方宗教学家指出这信仰很可能是吸收基督教的信者得救概念,如口谂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对《妙法莲华经》的批评
编辑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用“小乘”“非实化城”引导“怯弱下劣”[9]、“钝根”、“少智”[10]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逃离危险的“三界火宅”[11],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罗汉弟子都会放弃“小乘”“非实化城”改当高级的“大乘”菩萨重回危险的“三界火宅”乘愿入尘世,将在未来世成佛[12], 部分南传佛教徒认为,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说所有辟支佛跟阿罗汉弟子都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的说法[12]和《中阿含经》、巴利三藏记载佛说阿罗汉“永无来生”[13]不合。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曾经同时同地出现[14],《中阿含经》记载佛说“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15],《长阿含经》记载佛说“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16],《增壹阿含经》记载佛说“世无二佛之号”“一佛境界无二尊号”[17],《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记载佛说“同一时中,无处容受二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出现世间,宣说诸法。”[18],大乘《妙法莲华经》的说法和《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壹阿含经》、《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不合

泰国上座部佛教隆波通(英语:Luangpor_Thong)在《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表示[19]:

如果阿罗汉一百年、二百年后会再生,那是假阿罗汉,不是真的,或许只是宣传要让人来相信而已。因为没有真正的了解,或者只是因为从经典上看来的,就这么说,以为一百年、二百年会再生。如果真正的了解就不会这么说。阿罗汉不会再去那里,也不会再生了。没有苦所以不会再生。如果再生就是有苦,因为阿罗汉没有苦了,所以他没有办法再生。再生是因为无明,无明让我们再生。现在来培养觉性,就是要来破除无明了。 ”
上座部佛教长老戒喜禅师在《上座部佛教只有阿罗汉乘吗?》表示[20]:

“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once a person becomes an arahant, he will not become a Buddha in that life; and since there is no more rebirth for him, he will not become a Buddha in the future either.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成为阿罗汉圣人,他便在此生不再会成为佛陀;此后也不会再有来世,他便在此后也不会再成为佛陀。


大乘《妙法莲华经》记载佛说释迦牟尼佛最后一世前早已成佛[21],《出曜经》记载佛说释迦牟尼在最后一世还是菩萨修外道苦行后还没成佛前曾经“兴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22]。早已成佛的人不会有不善念、欲念、恚念、害念,大乘《妙法莲华经》的说法和《出曜经》不合。

对《楞严经》的批评
编辑
大乘《楞严经》记载有辟支佛去听佛说法[23],《增壹阿含经》记载佛说因为“世无二佛之号”“一佛境界无二尊号”所以在释迦牟尼佛的佛教时期不会有其它佛和辟支佛存在,所有辟支佛早就在释迦牟尼菩萨最后一世成佛前就先取灭度了[17]。《楞严经》的说法和《增壹阿含经》不合。

对禁止吃肉的批评
编辑
大乘《大般涅槃经》、《楞伽经》、《楞严经》记载佛禁止弟子吃肉说法[24][25][26] 跟汉传佛教律藏、上座部佛教经藏及汉传佛教史不合,在佛教《第一次结集》经典中佛教内主张推行吃素不吃肉的人只有破和合僧的提婆达多和其信徒[27]。《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记载佛和佛弟子吃肉,提婆达多批判佛和佛弟子吃肉是杀生并因此禁止弟子吃肉[28]。《十诵律》记载提婆达多破和合僧时在佛教僧团推行不吃肉,佛言:“痴人。我听啖三种净肉。”佛拒绝提婆达多禁止吃肉的戒律[29],之后提婆达多召开破和合僧布萨有504比丘追随提婆达多捉筹成立不吃肉的新僧团[30]。《摩诃僧祇律》记载世尊涅槃后佛教僧团并没有禁止吃肉的戒律[31]。

上座部佛教《臭秽经》(荤腥经)记载吃素外道批评佛食肉是臭秽,于是佛回应吃素外道贪瞋痴才是臭秽食肉不是臭秽[32]。 上座部佛教《本生经》二四六油教训本生谭记载佛吃了师子将军供养的三净肉后被吃素苦行裸体外道耆那教尼干子非难,于是佛解说释迦牟尼佛前世被燃灯佛授记未来成佛当了菩萨后修菩萨道时一样吃肉被尼干子非难,佛说菩萨吃肉“不为罪污染”[33],汉传佛教大乘梵网经菩萨戒记载佛禁止菩萨吃肉的说法[34]和上座部佛教本生经说法不合,释迦牟尼过去修菩萨道走向成佛时并没有遵守不吃肉戒律。

对“十方诸佛”的批评
编辑
主条目:十方诸佛诤论
上座部佛教认为不存在十方诸佛,只承认娑婆世界三世佛,并提出过去二十八佛的概念。

从事这类玩意儿,不仅仅是佛弟子是否听佛教诲的问题

by 长安路,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14 (794 天前) @ 长安路
编辑 by 长安路,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24

同时也是佛法基本正知见都不足的表征之一。再谈开悟就是个笑话。

群聊

大般若经

by 长安路,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32 (794 天前) @ 长安路

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成就無上菩提作意。常不遠離大菩提心。為淨命故不行呪術。醫藥。占卜諸邪命事。不為名利呪諸鬼神令著男女問其凶吉。

您认为目前在世的有哪些好的佛法老师?

by 白金, Sunday, September 25, 2022, 09:33 (794 天前) @ 长安路

您有什么参学经历吗?

越尘居士据说开悟了, 本坛大多数人认可藏传佛教和金刚乘。

这个嘛

by 长安路, Sunday, September 25, 2022, 10:43 (794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长安路, Sunday, September 25, 2022, 10:47

最好的老师就是活着的学人自己了。因为别人好不好,也是基于学人自己的有限判断而已。而学人判断能力的高低却又是基于学人自己的佛法知见。呵呵。

威音王以前既得 ,威音王以后,无师自通,尽是天然外道

by 白金, Monday, September 26, 2022, 10:23 (793 天前) @ 长安路

一宿觉

永嘉玄觉禅师,从年轻时就开始学xi经论,本是一位精通天台止观的秀才居士。后来,因读《般若经》之后,豁然大悟,出家参禅。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玄策禅师,曾忠告永嘉禅师说道:“无师自悟是天然外道。”

永嘉禅师听后,反覆思惟,于是决定去参访六祖大师。

永嘉禅师到曹溪见到六祖惠能大师时,既不参拜,也不问话,只是手执锡杖,在六祖的禅床四周绕行三圈,然后站在六祖面前,一动也不动。

六祖大师道:“出家人应具有三千威仪和八万细行,大德从何而来,如此我慢?”

永嘉禅师道:“无常迅速,生死之间只是刹那,哪里有时间顾及什么礼仪不礼仪!”

六祖大师道:“既然你担心生死无常,那么,为什么不体认无生,以达成无灭的境地呢?如能这样,哪里里还有时间快慢的存在呢?”

永嘉禅师道:“既已真正体认无生,既已真正达其境地,所以早就没有快慢的说法了。”

六祖大师听后,连声称赞,并为其印可。

这时永嘉禅师脱笠整衣,正式礼拜,然后就向六祖大师告辞欲去。六祖大师问道:“为什么急着回去?”

永嘉禅师道:“自性本来就是不动的,并无急与缓,来和去!”

六祖大师道:“那么,又有谁知道不动的呢?”

永嘉禅师回答道:“就是自己本身。”

六祖大师听了这话,拍拍永嘉禅师的背说道:“住一宿再走吧!”

由于永嘉禅师在六祖大师处住了一宿的故事,所以禅宗史上称“一宿觉”。

~~源《天涯无相》一宿觉

永嘉玄觉禅师,从年轻时就开始学xi经论,本是一位精通天台止观的秀才居士。后来,因读《般若经》之后,豁然大悟,出家参禅。六祖惠能大师的弟子玄策禅师,曾忠告永嘉禅师说道:“无师自悟是天然外道。”

永嘉禅师听后,反覆思惟,于是决定去参访六祖大师。

永嘉禅师到曹溪见到六祖惠能大师时,既不参拜,也不问话,只是手执锡杖,在六祖的禅床四周绕行三圈,然后站在六祖面前,一动也不动。

六祖大师道:“出家人应具有三千威仪和八万细行,大德从何而来,如此我慢?”

永嘉禅师道:“无常迅速,生死之间只是刹那,哪里有时间顾及什么礼仪不礼仪!”

六祖大师道:“既然你担心生死无常,那么,为什么不体认无生,以达成无灭的境地呢?如能这样,哪里里还有时间快慢的存在呢?”

永嘉禅师道:“既已真正体认无生,既已真正达其境地,所以早就没有快慢的说法了。”

六祖大师听后,连声称赞,并为其印可。

这时永嘉禅师脱笠整衣,正式礼拜,然后就向六祖大师告辞欲去。六祖大师问道:“为什么急着回去?”

永嘉禅师道:“自性本来就是不动的,并无急与缓,来和去!”

六祖大师道:“那么,又有谁知道不动的呢?”

永嘉禅师回答道:“就是自己本身。”

六祖大师听了这话,拍拍永嘉禅师的背说道:“住一宿再走吧!”

由于永嘉禅师在六祖大师处住了一宿的故事,所以禅宗史上称“一宿觉”。

~~源《天涯无相》

呵呵。论坛学佛交流。引经才是好习惯

by 长安路, Monday, September 26, 2022, 14:06 (792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长安路, Monday, September 26, 2022, 15:03

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自觉境界智,无师自悟,究竟自在到于彼岸,离垢法缯以冠其首,而于善友不舍亲近,于诸如来常乐尊重,是为第十不由他教得最上法不离善知识、不舍尊重佛不共法。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共法。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广大不共法。

祖师有云。威音已后因师打发。不免立师立资。有迷有悟。虽然如是。要且只是方便垂手接人。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后来六祖大鉴禅师。尚自道。只这不立两字。早是立了也。何况语言机境种种知解。须是一笔句断始得。此一件事直饶三世诸佛出兴。以无量知见方便接引。亦只有限。历代祖师天下老和尚。设百千问答提持。亦只有限。不如向自己脚跟下究取。


群聊

不同经观点有时不一致

by 白金, Tuesday, September 27, 2022, 03:42 (792 天前) @ 长安路

如何取舍?

呵呵。取问不取答。

by 长安路, Tuesday, September 27, 2022, 04:26 (792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长安路, Tuesday, September 27, 2022, 04:30

如题。


群聊

请问

by 白金,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22, 11:58 (791 天前) @ 长安路

护持的目的和做法是保持对空性的直接体验,请问: 这里的空性是指能所双亡的直接体验,还是指缘起性空  

呵呵。都不是。

by 长安路, 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22, 12:28 (791 天前) @ 白金

如题。

漢譯與巴利,到底哪一個版本合乎事實呢?

by 白金,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22, 11:46 (790 天前) @ 长安路

(北傳:《增壹阿含39.6經》, 巴利《相應部46.16經》)
漢譯《增壹阿含經》中提到均頭比丘身患重病,佛陀去看他。佛陀問均頭比丘說:「你知不知道七覺支,能不能對我說一說?」均頭比丘回答:「知道。」佛說:「你說給我聽。」結果均頭一說完七覺支之後,自己的病就好了!
南傳《相應部》也有類似的內容,一樣提到世尊、均頭比丘、七覺支,但不是說均頭比丘生病,而是說佛陀身患重病。均頭去看望佛陀,佛陀問他:「你會不會七覺支?」均頭回答:「會。」佛陀說:「你說看看。」結果均頭比丘說完七覺支之後,佛陀的病就好了。
同樣是「聽聞七覺支而病癒」的事緣,漢譯的《增壹阿含經》是說均頭生病,南傳《相應部》卻說是佛陀生病,到底哪一個版本合乎事實呢?

呵呵。思路奇葩莫若汝

by 长安路, Thursday, September 29, 2022, 13:33 (789 天前) @ 白金
编辑 by hfb, Saturday, March 16, 2024, 18:05

为啥非得胡斥呢。说你奇葩。当不为过。

禅与大圆满

by 白金, Saturday, October 15, 2022, 01:11 (774 天前) @ 长安路
编辑 by hfb, Saturday, October 15, 2022, 01:22

本质上禅与大圆满实无二致,若硬要究其差别由有两处。其一,在开示后学时,禅宗为防人落边见,多用遮的方式间接表达,技巧上有点象中观应成派;而密教为接引更广根器之行人,多以开显的方式明讲,其实禅宗于“第二峰头略露消息”是同样的做法。在这一点上,密教反而“显”,显教反而“密”了。其二,在引后学明自本心时,禅宗稍侧重于六根门头悟取,而密教侧稍重于在深入正定时现量。然而,两者于此均不偏废。只是今在末世,禅门高峻难入。而密教广设方便,不论何人只要自己愿意修,密法之中必可找到适合的次第,故应机广大

密教

by 白金, Saturday, October 15, 2022, 01:22 (774 天前) @ 长安路

  禅与且却高明,但难学。不是所有人都上来就能学无住的。退而求其次,最常见的是替换法学相应:让行人学会操控自己心与另外的境相应来代替这个串习深厚的人境。显教里这类方法相当多,如净土的观想念佛,慈悲观,般舟三昧等。而密教里,相应是主要的修行方法多得不可胜数。由密教次第的名称:事部,行部,瑜伽部,大瑜伽(生起),极瑜伽(圆满),无上瑜伽(大圆满)就可想而知。用哪境来替换人境呢?当然用较人类更善的,有天人境,菩萨境,金刚境,佛土境等,其共同特徵是执着较人类少、弱,而品行较人类高。对同一境,如佛土,行人又有相应于随佛学的菩萨和相应于主尊佛的不同,引导相应的手段有结印,持咒和观想,所谓身口意三密相应。如果行人依法(于某境)相应得起来,就有一系列效果: 
  1、相应于人境和相应于他境之间,差别相当大,但又不是另一个心,行人很有机会在其间体会到这些心境都属无自性无生,从而契入本觉智,进一步上求佛道。如果尚未达到,至少: 
  2、由于已与更高的境相应,执着减弱,品行自内心提高。对人世的贪瞋等有极强的清除作用。而在世间自然地表现出行为、品质、道德高超而成为榜样。 
  3、下次生命到来时,迳往所相应的佛土。 
  4、对佛法中与其相应境相关的部份不再有疑。 
  5、可能有神通。 
  如果化了很大时间精力尚未相应,仍有如下利益: 
  1、与佛土建立并加强了因缘,使在下期生命时往去佛土的可能性大增。 
  2、积累了大量福慧资粮。 
  3、增进了禅定力,

维摩诘所说经 佛道品第八

by 白金, Saturday, September 24, 2022, 13:24 (794 天前) @ 长安路

经书禁咒术 工巧诸技艺 尽现行此事 饶益诸群生


我不支持刘东亮搞风水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