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形、表”认知隐喻系统的源流与发展(一)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anuary 23, 2015, 04:37 (3596 天前)
编辑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anuary 23, 2015, 05:05

  “显、形、表”认知隐喻系统的源流与发展(一)

  齐愍

  在人类漫长而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典籍作为各式各样的度生之舟而系统存在。经过两千多年,距离众圣在人间亲自操舵的时代毕竟有了一些时日,所以这些前辈遗留下来的舟楫,内部云作机制是如何进行的,往往引起后来的探索者极大的解读兴趣。其中一个主要的解读角度,就是复原当时的止观实践过程,从这些过程的发展,来协调对于典籍目的、功能、结构、认识线索的综合认识,这一做法至今仍是佛教典籍修学的主流。当我们讨论唯识学理论施设和门径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提问:各种认识路线的提出,古人是以何种认知实践的系统来进行的?慈氏菩萨一脉对于人类乃至有情的精神现象和认知的综合分析,有所特重,并从中发展出若干主要的解读方式,而“显、形、表”隐喻系统,即为其中较为基础的一支解读方式。
  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中,慈氏菩萨及诸古昔瑜伽师云: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首先要从“有对”这个概念谈起。色“有见有对”的“有”,如果考虑到佛教里一系列关于“有”和“假名”的历史性叙述,甚至一切有部的立名,本身就很有意思,值得专题探讨,在本文亦涵盖全篇,所以先不进行节略分析。“有对”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解释成滞碍和对立两种意思的纪录。古人较为明确的意识到所谈论的还是内意识的影像,滞碍应该是指:如果不去讨论外境是否实有,也和想象有基本的区别,并不能明显的由想象来任意改变。如果引申这个意义,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一些派生和联属内涵的意义。对立或者可以发展成能所对立或者人境对立之类的区分性感受,是判断过于强化的消极面,而积极面则是可以理解为意识活动“校准的依凭”。要论述这个有对究竟是怎么样的,论中启用“显、形、表”认知隐喻系统。
  法称论师鼓励学生注其七论,并在考评写作时说:“结构层次和暗语所表明的要义没有表现出来,以词句实际宣说的义理表现出来了。”(《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 著 张建木 译)。一般来说,如果说一件事情或者一组分类有打比方的色彩,可以认为是一个比喻。如果比喻具有指导认知的涵义,则在现代语境里,可以称之为隐喻,以强调其隐含了对认知的指导作用。如果说这个指导作用已经成系统出现了,并在历史中不断有所发展,则可以认为这是一个认知隐喻系统。“显、形、表”是否符合这些概念,又如何来体会呢?显形表作为瑜伽师地论中,所缘色“有见有对”的基本分类,首先有明确认识对象,使之易于理解的功能。

  如果从此论中对于显色、形色、表色的分类,可以得到以下的综合印象:

  ① 显色

  ➊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
  ➋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➌光明等差别。
  ➍好显色。恶显色。俱异显色。似色显现。

  ②形色

  ➊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
  ➋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
  ➌长短等积集差别。

  ③表色

  ➊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
  ➋谓即此(前文②➋)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
  ➌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

  ①显色“➊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这一组,如果按照已有标点的区分,可以粗略的分为“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空一显色。”两个部分,前者如果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大致的认为是在谈近代概念中的色彩三属性,也即“色彩具有的色相、明度、纯度三种性质。”: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黑白没有色相,为中性。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0(理想黑),而白色的绝对明度被定义为100(理想白);而相对明度就如通常我们所看到的字黑被定义为5,纸白被定义为95;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纯度指的是色彩饱和程度,光波波长越单纯,色相纯度越高,相反,色相的纯度越低。色相的纯度显现在有彩色里。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无纯度被设定为0,随着纯度的增加数值逐步增加。(百度百科:色彩三属性)”
  关于可公度与不可公度共存这一事例,通常以直角边长为单位一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来表示,因为作为无理数和有理数不可公度,但同存在于一个三角形的边中并相互依存。在现代色彩学科中,色彩三属性通常统一在借助三维空间形式虚拟排列的色立体中便于认识。①➊叙述内部的潜在丰富内涵,有些已经可以使用这一系统进行表达,颜色模型理论可以较为顺利的统合类似白色没有色相这类问题,虽然我们通常的概念中,还是把白色作为一种和赤色等价的色彩来思考,即使白马非马的论调的提出,亦不及于白色是一个混合概念这个事情。这里就存在一个不同逻辑的共容问题,可公度性和不可公度性等起。所以如果教学上以辩红白来强化排他律,可以用一个红色的滤色片来作为反例提示说明,并以三棱镜提示之。滤色片只是过滤红色之外的其他光色,所以经过滤色片的红白物件,并不是增加了色彩,而是红色削弱了亮度,白色滤掉了其他光色,就红色来说,只能说存在色差和明度纯度变化,原本认为并不是同一色的两类物件,在这里存在可以模糊的地方,这提示了“类”和“排他律”的概念设置中公度问题。引申到个人认知上,即“好恶。俱异。似色”这一概念所进一步提示的,一些看似不可公度,甚至没有联系的内容,在实际应用中会因为需求和各种因素,而有所联系。
  需求:了别、有见。主要目的在于确认存在,并在较为经济的认知领域来分析存在的差异,所以人并没有发展出既能望远,又能放大的双透镜或者多重透镜系统。显然在哲学上区分白色和其他色彩的逻辑阶位,就人的生存活动来说,区别意义不大,也不需要进行逻辑处理。但就“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来说,就有要在所缘在意识中的混合印象,分析出更多的内涵的需求。比如意识对图象的前置、传递、修整、判断、广泛联系、后续效应及其内部的深层因素及生成机制。为了在直观上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引入各种具体的分析手法。在对四千年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掘中,人们已经发现了不同禅坐姿态的人形印章,比如三首、蹲踞、注视鼻间等等,可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人文明早期便已意识到对于分析既有不同的需求,也有不同的方式。如何把纠缠在视觉呈现上的心理因素分析出来,同时提高分析能力和稳定对心理因素的认知。一个通常的入手部分是从生理机制的结合点开始。比如视觉补偿和暂留机制。可以认为,从色相到光影,也具有认知隐喻的意义: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眼睛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视觉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光象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性。对于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视觉暂留时间约为0.05至0.2秒。(综合自百度百科“视觉暂留”)”
  “在白或灰色背景上放上一块颜色图形,注视一分钟时间,将图形撤走,背景就会出现原来颜色的补色图形,这一诱导出的补色图形多次出现,最终完全消失掉。明度也产生残象,若在灰背景上注视白色图形,过20分钟后,将眼睛的注视位置移到旁边的灰底上,视觉中就会出现该图形的暗色残象。若是换成黑色图形,就会出现明色残象。其原因是外在颜色刺激起视网膜某种对立色对的反应,由于视觉的疲劳,当刺激停止时,该对立色的另一种反应开始活跃,于是视觉中产生原来色的补色。(摘自网文《补色的视觉原理》)”
  “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序时,人眼看不到光谱上的各种颜色,而只能看到明暗不同的无彩色层次。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如果把眼睛眯起来,挡住一部分进入眼睛的光线,物体的颜色特征会减弱,而明度变化却依旧存在。作画的人常把眼睛眯起来,排除颜色的细微变化,以便于判断对象明暗色调的整体层次。(摘自网文《补色的视觉原理》)”
  这三段文摘,也对映了以视觉呈现为入手点的分析系统有三个基本工具背景:专注延时、所缘置换、视野调整。本文讨论的是具体路线的设置,不多涉及具体的技术路线,但相信具有相关经验的读者会较为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内涵。在专注延时这一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外在所缘的视觉呈现、由其他感受比如触受激发的视觉呈现,内意识以取象为主的视觉呈现,很可能会有不同的延时效应,和所缘置换,视野调整的配合也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应该意识到,意识分析是有明确目的,在分析目的上去发展技术,如果不走这一路线,也可以不使用这类技术,并不会一定妨碍分析或者分析的指向,比如体认某种哲学原理的切身感受。
  “明闇”其实是很具体的切身感受了,一般来说,认为明是好的,暗淡总是不大好,至少明析感的增强作为认识技术深入的个人体验,显然有相当的价值,比如在《层析笔记》中借助古简椟《恒先》的字释谈过一些“空一显色”的引申,但从哲学分析上,并不一定。换一句话说,人类白天活动,晚上睡眠,而活动的主要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就食”,无论是“色食”还是“识食”,看得比较清楚总是具有优势的倾向。反过来,晚上睡眠,总是希望把自己掩藏得好一点,免得自身成为“食物”。楞严经中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在“明闇”显色的延展上,可以看到能所分别的提示。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云:“于诸色中,闇之与明平等依止。”,在这个意义上,容易有一定的体会。
  “因明立所”,到了“云、烟、尘、雾”已经很接近形色,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关于蕴支的描述,比如“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法。”,虽然在所相上“求诸法决定相”,已经被龙树菩萨在《中论》的开篇就批评过。但不寻求决定相,而只分析一个大致概念,还是能够做到的。在一个较为简单的二维错觉图(两个人侧面轮廓和曲线饮料杯)的显示里,当注意周边情况时,形成相对的二人侧面形象,而注意中间部分时,形成曲线饮料杯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比较简单,可以反复校验,比如注意的区域,“形像”概念的形成,概念的互斥,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平面上,如果能对这些有所体会,则运动中的涌流,也相对有体会的门径。当然,如果涉及到预置概念,也就是在分析判断之前,就已经有一些内存驻留的简化机制的,也许在形和表的概念中涉及更为合适。
  虽然说显、形、表的绝对区分是个需求和功能互相制约的逻辑问题,也许适当区分并保持联系性的概念更为实际,但明确区分形显在古人看来仍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华严澄观疏主论“拣形显”云:“显色明相。相显著故。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 (《华严法界玄镜卷上》)。”,这是会空之论,此中的假实等义的导向于通常的有所不同,显然颇受空假中三观的影响。笔者较少涉及空义,对于《华严法界玄镜》的形显分析系统,觉得有必要反复体会,当然,这也意味着笔者体会确实不深,对于空义的分析在本文中还是涉及有限的。但就观感而言,其实笔者觉得形色在是在显形表中最“实”,也即最具实体感的,说“显色是实”,也许是取意彼有“细节”,在设立两重以上的逻辑判断的情况下,两重都有存在感,也许显得更有真实程度,因为心理上的“有对”“支点”更多一些。以下所谈的形色及其引申意义,仍然是就分析系统的认知延展而言,对于哲学上的价值取向,希望读者自行阅读相关的空义著作。
  (待续,因为《层析笔记》似乎读起来费力,所以就其中开始的一篇的第一部分,写一个简单的介绍,未来可能还有修改,这一篇应该还有一个(二),也许旧历年前。2015.01.23 )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