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可以确定的是什么?

by liuyuanqin1988,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07:14 (3545 天前)

“桌子本不存在,只是有个什么东西存在着,它被人们认识为桌子”。这个看法对吗?这是自性见吗?或者应该更进一步理解为“某物本身也不是独立存在,它亦是缘起的”才正确?

前段时间看到个谈这个词的词源学论文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March 11, 2015, 07:41 (3545 天前) @ liuyuanqin198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04/08/6092003_97950202.shtml
《俱舍论 世间品》对「缘起」对论
  万金川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一期》
今译此中,「缘起」一词的词义为何?就「缘起」一词的词构而言,它是由「缘」与「起」二词形构而成的复合词。就中,「缘」(pratitya)之一词,其词构如下:“prati”是「遇合或到达」(prapti)的意思,词根“√i”是「行或走」(gati)的意思。在词前缀“prati-”一词的支配之下,词根的意思从而转变;词前缀“pra-”与词根“√ap”结合而派生的独立分词“prapya”的意思,即是具有同一构词形式的“pratitya”一词的意思。其次,关於「起」(samutpada)之一词,其词构如下:词根“√pad”是「存在」(satta)的意思,有词前缀“sam-”与“ut-”置於其前的“samutpada”一词,则有「现起」(pradur-bhava)的意思。因此,合而言之,获致了条件而生起,即是「缘起」。
  真谛本言「至行集生」。此句有何义?若合此句所显义,谓「诸行法至因及缘,由聚集未有成有」,是义「至行集生」所显。
  玄奘此中,「缘起」是何句义?「钵刺底」是「至」义,「医底」界是「行」义;由先助力,界义转变故,「行」由「至」转变成「缘」。「参」是「和合」义,「」是「上升」义;「钵地」界是「有」义,「有」藉「合升」转变成「起」。由此,「有法至於缘已,和合升起」是「缘起」义。
  附:《称友疏》(注1)(“【】”为称友牒引世亲之文,“”以下乃为其疏)【“prati”是「遇合或到达」(prapti)的意思】这显示出“prati”一词有著“prapti”(遇合或到达)的意思。iti是『行或走』(gati)】乃是指词根的意义。【从而转变】这是因为词根的意思不止一个,而这个表「遇合或到达」之义的词前缀“prati-”,舍弃了词根“√i”的「行或走」之义,而取得「遇合或到达」的意思。词根“√pad”是『存在』(satta)的意思】这是表示“pada”一词是采「存在」之义。【“tena”(因此)一词】是表示“karanena”(理由)。
------------------

不用这么复杂

by liuyuanqin1988, Thursday, March 12, 2015, 03:51 (3544 天前) @ 齐愍乐平

现在我理解了。梦中唯一真实的就是梦本身。梦中一切都不真实,但梦的存在却是事实。
桌子的虚幻性是概念非实的表现。
而“这个东西”其实也是一种虚幻。它正是割裂的表现。“这个与那个实物”即使不给加任何概念,它们本身也是缘起的。相依的。故也是非真的。
事物不能单独存在——总体亦不真实——无自性。

。。。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March 12, 2015, 05:14 (3544 天前) @ liuyuanqin1988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March 12, 2015, 05:17

“无自性”是我不喜欢的口号之一。这个有点滥用。
这非实那非实,是基于假设有一捉摸不定的实。
或者说,经历的过程。按照你的感受。
“梦中唯一真实的就是梦本身。梦中一切都不真实,但梦的存在却是事实。”
其实也不见得,尤其是梦这种东西,说不定是个“似梦”,是以某种机制组装起来的,
也就是说,连你经历了做梦这个过程,都可能不一定,这事只需要假设“过程”也是
一个“感受”机制就可以了,类似的研究是有的,就是关于人的回忆的不确定性。
词源学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走路是个批处理过程,和小心探一脚有所不同。
不能独立存在之类,比较口号化。
不能独立存在,那么是怎么存在呢?
说桌子放在地板上就可以了?
有些设置为景象的“关联性”,可以“阅读习惯”联系起来。

时域遍计之穿越

by 齐愍乐平, Friday, March 13, 2015, 18:49 (3542 天前) @ 齐愍乐平

liuyuanqin1988“桌子本不存在,只是有个什么东西存在着,它被人们认识为桌子”。
-------------
如果追问一句,你说的桌子有几尺?
又怎么说呢。
一般来说,要么按照木匠的角色来进行木工分类。
要么摆这里摆那里什么的。其实这个比方,既然
是自己想的概念,你想的桌子是个什么桌子?工作
台,读书台,还是喝点什么用的?如果不说分什么
用的,那么。。。最关键的一点是。
间距尺寸。
如果是圆台面,会议长桌,当然社会性。
八仙桌很家族性。
两尺宽的桌子很有约会性,适合喝咖啡。
人都很聪明,这事情上不大会选错,但在
理论上,往往把这事忽略过去,桌子么就
是桌子。

-------------
哦。我的意思是,在理论施设上,对对境进行广延,
和对对境和能相之间的交界地带进行判读,意义并
不一样。如果要对“对境”进行广延,就要第一时
间把自己算进去。有疏离感的观察很容易做到,只
要两者的时域遍计不同,而观察者能看到对境极力
看而看不到的地方,那么就能够成功生起,比如找
几本不至于特别夸张到笑场的以八十年代为界的陌
生老影片看看。但!较有意思的是能被所相所跨越时
间而反观察的,往往在这些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细节很重要。

存在与性质

by liuyuanqin1988, Saturday, March 14, 2015, 06:01 (3542 天前) @ 齐愍乐平

我所说的意思是,在梦中,桌子的存在性和它的一切属性都不确定。
可以类比你的所谓“边界之一边的作为所的桌子”和“桌子的大小及其功能”
这两者不都是不可确定的嘛
师兄喜欢从认识论角度谈问题。事实上认识论谈论的就是本体论。

有些是可以确定的,有些是特意模糊的。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March 14, 2015, 08:21 (3542 天前) @ liuyuanqin1988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March 14, 2015, 08:26

我所说的意思是,在梦中,桌子的存在性和它的一切属性都不确定。
可以类比你的所谓“边界之一边的作为所的桌子”和“桌子的大小及其功能”
这两者不都是不可确定的嘛
---------------
有些是可以确定的,现在流行叫隐喻,连我都这么用,意思是在统计上,这
件事情说的就是那件事情,但一旦确定,往往非常尴尬。
比如著名的梦的解析。


师兄喜欢从认识论角度谈问题。事实上认识论谈论的就是本体论。
-----------
不是,本体这个东西是根据人的感受神格化了的深层认识,
有些甚至是自主神经的运动被别的感受器侦侧到了的推延,
这种事情,一事一议或者一句一议,一般我不倾向泛论。
看桌子这类事相,一般比较关注放在什么地方,焦虑集中
在自身定位上,明确一些,后面是一系列指针性引导,替换
分别模式是重点。而我现在提显形表系统,主要目的只在
改善过度的焦虑,分析具体的工具,其他的并没有提出指针。
原因是我觉得人有自我改善和抉择的潜在能力,指针可以自己分析。

神格与人格:统觉。音位:唇部。

by 齐愍乐平, Sunday, March 15, 2015, 05:07 (3541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Sunday, March 15, 2015, 05:23

所谓神格与人格。很大意义上,表示的是统觉。
也就是感受是人的感受,强调一下这个。神比人多个长胡子,也许是庄重一些的意思。
见以下草纸书中的人格与神格,乃至形容词中的使用。
如果详细的再看这些图的音值的复原,你会发现这些音是在唇部。
在触觉上强化体感的一个部分。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