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齐
by tree , Friday, January 01, 2016, 15:04 (3397 天前) @ 齐愍乐平
年度文连着带跳读几篇下来,稍忖度下,发觉出入片段太频繁
描述下,似乎刚侧身某洞游览,一愣神功夫你又跑到另外一个藏洞开挖了。
看到文里写得不少的“分量和散动”。
散动有印象,早些年看到过。
分量,让我想起我偶尔困惑偶尔觉得猜到些啥的“分齐”一词。
暂时不去找引经典出处,说说猜度。
有一次,我理解“分齐”意味着“并行和串行”。
意即,并行不悖的分流,与前后相继的串流。
并行,意味着没有明显干涉,可以分成不同区域。
要命的是,如你所说“此没彼出”---穿越,超过一般历史研究者的能力范畴。
但,止观者,可以。
如果有人有能力不仅可以看到‘此没’还能观察‘彼处冒头’时该解释成并行还是串行?
这样反观,并行和串行只是基于局域暂时远近关系的角度。这个大概也是你说的‘我持’吧。
区域外延边界上似乎总是模糊的。这模糊不明,直接代入为尘沙无明。
个体清理尘沙模糊的努力,与群体集体智能的提升存在前者推动后者进化的关系。
这是自由瞎扯了。
你说的所谓宇宙接线器,我猜可能不能完全自洽。
就像有说某某极乐国土是有极为厉害的护法,但是这个说法竟然在汉传中闻所未闻。
套上这个模式,如果存在宇宙接线器,每天得有多少宇宙黑客流在嗅探甚至DDOS攻击呢?
哦。。。
by 齐愍乐平, Friday, January 01, 2016, 16:00 (3397 天前) @ tree
年度文连着带跳读几篇下来,稍忖度下,发觉出入片段太频繁
描述下,似乎刚侧身某洞游览,一愣神功夫你又跑到另外一个藏洞开挖了。
---------------
本来就是零散的贴子拼起来再减肥的。
即使在原来的叙述中,也只能说大概
的涉及了,浮光略影,介入不深,因为那些坑太深。
看到文里写得不少的“分量和散动”。
散动有印象,早些年看到过。
分量,让我想起我偶尔困惑偶尔觉得猜到些啥的“分齐”一词。
暂时不去找引经典出处,说说猜度。
有一次,我理解“分齐”意味着“并行和串行”。
意即,并行不悖的分流,与前后相继的串流。
----------
这到是归在散动合适,分量还是主要面对贪着之类。
并行,意味着没有明显干涉,可以分成不同区域。
要命的是,如你所说“此没彼出”---穿越,超过一般历史研究者的能力范畴。
但,止观者,可以。
-----------------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上,
这种事情,一事一议。
如果有人有能力不仅可以看到‘此没’还能观察‘彼处冒头’时该解释成并行还是串行?
这样反观,并行和串行只是基于局域暂时远近关系的角度。这个大概也是你说的‘我持’吧。
区域外延边界上似乎总是模糊的。这模糊不明,直接代入为尘沙无明。
----------------------------
代入了事?
个体清理尘沙模糊的努力,与群体集体智能的提升存在前者推动后者进化的关系。
----------------------------
希望。
这是自由瞎扯了。
你说的所谓宇宙接线器,我猜可能不能完全自洽。
----------------------------
聊备一说,但好象不只是接线器吧。
就像有说某某极乐国土是有极为厉害的护法,但是这个说法竟然在汉传中闻所未闻。
----------------------------
多念经。
套上这个模式,如果存在宇宙接线器,每天得有多少宇宙黑客流在嗅探甚至DDOS攻击呢?
----------------------------
哦,我刚看完Grothendieck的简传。
拣点总会丢掉更多
by tree , Saturday, January 02, 2016, 08:32 (3396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tree, Saturday, January 02, 2016, 08:42
不看简传,看来没法回复了。
反正假期没事,就看了《仿佛来自虚空》。
捡几个可以理解的点,其他就只能扔了。
离散的代数几何,与连续的拓扑,两者建立紧密连接,就是他大半辈子的驱动。
这个工作,对于一个几乎高等数学盲水平的人,也就是化个半天看完传记。
但,虚空藏经描述过这种穿越,作为大心有情---虚空藏具有数学家那种处理拓扑的能力,我不怀疑。
只是佛教一般教导大多把它当做非人所及的层面,建议大家不要多企及这种机制。
我猜,佛教大德---说实在的,是鄙视一般人的智商和能力的---你干不了,就算了。。
换到是我,除非掌握总持技术、1念能当100年来用,否则我也觉得暂时了解下就算。
天才的下半辈子,孤独的精神,难以避免地靠搭"人称复数"的精神们及挖的坑。
这似乎意味着,简明而专研的精神,必然有很多精神s的陷阱可掉。
很多掉坑的精神s,早就在一个个坑里等着新进的。呵呵。
-----------
我看你此前将此文开篇“之前的人们不知道此界如今的常识”之义,引用到“李白诗篇如今看来毫无新意”的解释上去。没有李白之前的,人们几乎无法越过去体会。
开创性工作的困境,就在这里。
如果这种解释被广泛接受,那么其不凡内涵就容易被当成鸡汤般忽视,虽然说效用也没拉。
如果反之,则解释就可能无法成为大众的,于是小众而美,如缕欲绝。
结果,就是等待或找来...学生,教之,鞭策之。
尽责任,就像蹲坑。
-------
雾霾般的模糊,比类出某种理解 --- 这其实不来自你的文本,而是来自某段新读的传记。
那段传记,很好地解释了我已经表达的某种持久的困惑:什么是尘沙?什么是界外?
由于是阅读带来的补丁,如一般所说那样,像衣服补丁一样易于脱落。
我的意思,为了休息,只能先躲懒代入,埋个坑。
太精勤了,像天才自己说的会有点不平衡嘛,哈哈。
-------
多大能力,办多大事。
。。。。。。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anuary 02, 2016, 08:59 (3396 天前) @ tree
虚空藏的标志是弓与弦。
很现代吧。
话说亚玛逊的复印资料大降价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anuary 05, 2016, 15:08 (3393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anuary 05, 2016, 15:13
有很多十块二十块不到的,但数量多,得仔细挑,
很费劲的说,基本上是二线资料,就是谷哥从各名
校复印的,之后纳布和基辛格社在少量重印了一些,
我去年很费劲的搜罗了一些杂志,这些今年到是没有
补充,所以缺的期号,只买到了一本,不过二十块九百页,
还是很合适的。一般没那么厚,我花了一小时才挑到一本。
一般,十块不到的三百多页的多,二十块不到的,五六百页的也多。
有缺这类资料的,这是个好机会,适合检索检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