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空性论》今诠再讨论--导读之十五-习惯认识与功能主义

by 兼修, Tuesday, April 05, 2016, 06:17 (3154 天前)

15. 习惯认识与功能主义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的认识事物方式是“由体及用”。比如一个杯子,在我们的意识里是认为存在一个“东西”,它能被看到、摸到,能盛水、能用来喝水等等,至于到底叫什么名称反而无关紧要,叫杯子或者cup都没问题,只要大家约定俗成,共许承认即可。这样的认识方式至少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了几千年,直到今天仍旧是日常生活中认识的主流。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其简明而方便。例如,想喝水时,我们想到“杯子”,通过这个中间概念联想到其形状、触感,以及上次用过后放在哪里,然后视觉搜索,找到这东西,拿来喝水。如果缺少了“杯子”这个中间概念,要把喝水跟某些具体形状、触感、上次用过的位置联系到一起,大脑需要复杂得多的搜索、联想和思维,换句话说,需要付出更多的能量成本。“体”这个概念带来巨大的方便,所以这个方式还会继续广泛使用下去。然而,这种方式自然给人带来对事物的“实有感”:杯子实有,是不依赖主观意识的独立客观存在。
稍微仔细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体及用”的观念颇为怪异。继续以杯子为例,我们接触杯子的任一方式,都是某种用,而实无一种办法可以让我们直接接触到杯子的“体”。这样的“体”有点象黑洞的内部结构,不可观察,无法接触。显然这样的“体”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只在观念上成立的“存在”,可是偏偏所有可以实际接触的“用”都要说成是由不可触及的“体”而来。实际上,“体”是思维后添加的一个中间概念,这个中间概念并非必须,无此概念我们同样能找到喝水的工具。这样后来添加的概念,会造成在认识上的不直接,同时对认识造成误差。当误差影响到认识准确性的时侯,这个为了方便而设立的概念就不得不被放弃。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精确性放弃“体”这个概念的并不仅仅是佛教,近代的数学家们做了同样的事,这就是功能主义。
与普通的“由体及用”的认识方式相反,功能主义的认识方式是“集用称名”。所谓功能就是用,功能主义只接受“用”的部分,而不认为“用”需要附着在某个“体”上。只是为了方便,将“用”或者功能的某些集聚起个名称,作为这些功能集合的简略称呼。例如,象棋盘上直线横走竖走能吃敌子的,叫“车”。而不是那个写着车字的棋子是“车”。叫车的棋子丢了,换块小石头,说这个是“车”,亦即赋予这石子横走竖走吃子的功能,那么这石子就是车了。即使叫车的棋子没丢,也照样可以用石子做车而弃原来的棋子不用。至于下盲棋的时侯,根本不需要任何具体棋子,双方走来走去,完全是功能的对战。由此可见,功能主义的标准格式是:“同时具有a,b c功能的,称为X”。这里没有体的介入,只是功能的集聚与名称,而名称的设立仅仅是为了思维与表述交流的简便。熟悉计算机OOP(Objective Oriented Programming)编程的读者对此易于理解,Class就是集聚一些功能而称名的。集用称名的认识方式显然与佛教讲的“如浮沫聚”很接近。
数学家们抛弃传统方式改用功能主义,是因为传统方式不能满足现代数学对精密性的要求。而佛门弃传统方式是为了破除将中间概念执为实有。中观见对自体自相自性的批判,很大一部分就是指向这样的实执。
虽然由体及用的认识方式不够精密,在没有高度精密性要求的日常生活中,仍旧会被广泛使用。

朋友圈-平步道德GO

by 兼修, Tuesday, April 05, 2016, 06:22 (3154 天前) @ 兼修

【平步道德GO】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道之为道,斯不道也。话至于此,言语道断,但忍不住还是有向道之心。往事越千年,时至今日,几多亡国丧权,扛不住西风船坚炮利,反倒塑造成了保守,顽固的文化。所以,道与不道相生,如前后相随,音声相和。方知老子的用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何?求道者必失道,大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有何处可以向之,何处可以为之呢?虽然如是,老子也只是弃高明而从下流,形于五千字的笔墨,后人之福兮,后人之祸兮?退而求其次,老子此文,若隐若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千百年来仍然畅销。世上无有绝对的美恶好丑,包括此道德经,都是相对的,属于相依缘起。有无相生,且问,是有无二者存在后,放在一起相生呢,还是放在一起后再存在?如果先存在,又何必放在一起来相生,如果先放在一起,未生以前将什么放在一起。总之,两头不讨好。

体之同

by 兼修, Tuesday, April 05, 2016, 11:31 (3154 天前) @ 兼修

叶皓艰 David:
@平步青霄 群主,书中15节只提到了体与用,而没有出现“相”。我的理解“相”被包括在了“体”之中。麻叔既然提倡舍弃不实的体,转为专注在用上,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提个可能导致歧义的概念,在破除的时候可能会更容易些。
梯形:
完全接触不上体会不了,虚妄
梯形:
体是后添的,先要灭下去
梯形:
@David 相能感知,与用一类更合适
梯形:
这段讲功能主义,集用称名。我的添体,经常是未及用就添了,“集相”就添
梯形:
四个腿一个面一一一不管干啥,桌子
梯形:
现代话说,相类似于属性,俱备哪些属性即是什么什么
叶皓艰 David:
相能感知,与用一类更合适——也成,总之去繁就简有助于前行。@梯形

梯形:
讲属性或相时,较合于支分缘起,淡功能时较合于相依缘起。体,自性,纯粹地割裂而来
梯形:
集时,属性与功能亦常混一起,而识别出一法
梯形:
相上添体,集相添体,用上添,集用也添体,我们是到处添。三分之体相用或二分之体用,添三或二体。
梯形:
想像诸体同一性质,能连成一片,然后诸法就不二了,因为体同。
梯形:
这招粗用讲理还行,但不能总用
常如:
嗯。这里不二换成不割裂,好像也行。
梯形:
这是添加虚妄的体后推出的,不可靠

梯形:
空性,先当一属性给一一诸法,然后让他们连通,也是同种毛病
梯形:
空,即无自性,都无自性了,还往哪上添属性啊。所以添属性完全走反了
梯形:
不二,同体大悲什么的,唯实证无我才行
梯形:
离了无我,不二、同体必杂常见
梯形:
说不清是什么但就是有种全大总、无尽无际的虚妄的什么,不有点什么受不了,常见。
梯形:
丢了无我的同体,就是常见外道,有常即有断,不断(不割裂)出不来那个常

再说相用

by 兼修, Wednesday, April 06, 2016, 02:45 (3153 天前) @ 兼修

二麻子:
“观割”中不讲用,只讲体相的问题,其实是个现代认识方式跟古代认识方式的差别。
二麻子:
在古人看来,对于一个法,可以有第三者在一边只是旁观不予干涉,于是可以观察到法的相而对法本身无有影响。这时候观察到的是相。
二麻子:
用,则涉及主观,含有当事者作意。
二麻子:
但是,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个分割是完全没法成立的。连言必量子力学的民科大师们都知道,观察必然伴随扰动。。。所以,相跟用完全没法割裂。
二麻子:
这是现代跟古代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了。“观割”是在引入现代认识方法做工具用,所以这地方直接就相用合一当一个用了。其实,功能主义也反映了相用时一个玩意。

圣普:
@二麻子 麻叔,好像最核心的是作意,用心?
梯形:
最核心啥意思
梯形:
在黑屋坐着凭心力见佛相听声相? 一管麻药推进去,再怎么核心也成无相了
圣普:
@梯形 最核心是最关键的意思
梯形:
哦,是我理解有差

常如:
最核心是无我,最关键是药不能停。
常如:
呵呵,快喊成口号了~
文理兼修:
这世界,大概不会有比口号更强大的东东啦:上帝说,要有光。。。
梯形:
还有口诀,口诀入心
梯形:
可不用喊,默默无体而用
梯形:
各种传规不是总提这个的嘛
梯形:
比之般若正见那不算什么,却在解决俱体坎时,如禅法上,清某种错见上很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