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语录讨论之九

by 兼修, Thursday, June 30, 2016, 02:52 (3068 天前)

南泉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语也无。有人举问雪峰。峰曰。道有道无。则吃三十棒。又问招庆。庆曰。从他自道。又举问师。师曰。有。云请和尚傍瞥。师曰。将什么物闻。云聋者还闻也无。师曰。聋者若得闻。则具耳目。云什么人得闻。师曰。未具胞胎者。

密严

by 兼修, Thursday, June 30, 2016, 02:54 (3068 天前) @ 兼修

平步青霄:
未具胞胎时,是不是龟毛兔角?

平步青霄:
这里未具胞胎者,硬生生被曹山弄活了。
平步青霄:
俨然成了正确的答案。
平步青霄:
所以说,死蛇会弄也能活。

文理兼修:
未具胞胎,谈不到是不是。
文理兼修:
未具胞胎时~~彼时同今时,今时如此彼时亦同。只问今时即可。end
平步青霄:
未具胞胎时~~彼时同今时,今时如此彼时亦同。只问今时即可。end----- 未审太清还受点也无?
文理兼修:
如片云点太清。聚同散耳@陈子平 
哈哈邓:
@文理兼修 如片云点太清。这句话我不知做何解,请师兄讲讲
平步青霄:
如片云点太清。-----这话还能怎么解?@邓绪荣
平步青霄:
不就是大白话吗?
文理兼修:
@邓绪荣 一种形象的表述。当然形象表述都白话
二麻子:
偏这形象之说,误人甚多。
二麻子:
从此就连猜戴蒙什么说法都有了。。。有以太清为本觉的,为明照的,为佛性的,为阿赖耶的等等。以片云为妄念的,为自我的,为。。。。。
二麻子:
嘿嘿。偏偏人家这话是个高度抽象的类比,不是形象。

梯形:
点,很迷人
平步青霄: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哈哈邓:
比喻心之大耶。
二麻子:
其实,抛开这些形象上的乱联系,禅师说片云点太清里,很多是在讲,从此变幻无穷不可胜数。
文理兼修:
@邓绪荣 愿将深心付尘刹,以此名为报佛恩

古典静态定义

by 兼修, Friday, July 01, 2016, 06:23 (3067 天前) @ 兼修

平步青霄:
南泉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语也无。有人举问雪峰。峰曰。道有道无。则吃三十棒。又问招庆。庆曰。从他自道。又举问师。师曰。有。云请和尚傍瞥。师曰。将什么物闻。云聋者还闻也无。师曰。聋者若得闻。则具耳目。云什么人得闻。师曰。未具胞胎者。
平步青霄:
故云正中来也 正位来。明正位不涉缘。又引语例者。如黑豆未生芽时作么生。又如曰有一人无出入息。又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言句也无。十方诸佛出身处也。此例唤作无语中有语
文理兼修:
@陈子平 掩耳盗铃之妙
常如:
一切法非我,算不算正位不涉缘?
文理兼修:
@常如 先说说我们怎么算吧/::D
李君晖:
未具胞胎时,这是问的什么呀?
文理兼修:
@Najila  这一问,叫做正中来
平步青霄:
未具胞胎时,这是问的什么呀?-----这是起出一段对话。并不一定要问个什么对象吧。
文理兼修:
了即等到有人问,始知问题没听懂。@Najila  
文理兼修:
此了此知,是第一步吧。@Najila  

李君晖:
查了一下黑话,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
平步青霄:
哈哈,很容易让人觉得别有。
二麻子:
体育词典查来的?
李君晖:
语录里查来
二麻子:
有个空界是吧。。。还有个没钱是吧。
平步青霄:
师因僧问五位君臣旨诀。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辩明。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僧问。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云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师又曰。以君臣偏正言者。不欲犯中。故臣称君。不敢斥言。是也。此吾法宗要。乃作偈曰。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出语直教烧不着。潜行须与古人同。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二麻子:
没法子的。古人认识论认识方法方面,就是比现代差。
二麻子:
古人犯这毛病是没办法,现代人犯这毛病就是好学不学去学错误。
二麻子:
然后,现代人说,某某实修证了正位空界了。
李君晖:
还好,强调的是兼带者,
李君晖:
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二麻子:
这是禅师厉害的地方。。。。
二麻子:
但还是老话,他们自己搞得对,但限于当时社会认识水平,讲出来的,也不见得一定好。
平步青霄:
当时也会有不少误会的,所以前面一则公案里面才有人问那边事如何,然后才说退步求己。

李君晖:
A问了一句话,B拿去问C问D,然后一直不见A再说什么了
李君晖:
我还是不明白A为什么问
二麻子:
@Najila 你好像是在说禅社,甚至一般网络上的常见现象呀。
二麻子:
再说宽点,这其实是本来不二与后来合一 的差别。
二麻子:
不少人在努力,希望修出个后来合一。
二麻子:
就算能修出来,也是缘起法的集聚,说散还是要散的呀

文理兼修:
君臣皆不居之位。。。这是很简单,一开始就应该明白的事。
平步青霄:
所谓的理事不二,这其实是一种纠错的说法,因为理,事大多数人已经当成是二了。
文理兼修:
@陈子平 至少,概念上明白理事shi一组
平步青霄:
所以,曹山那么讲,一般就是会造成误会,然后再纠正误会。
平步青霄:
如果不造成误会,说明这个人已经明白
平步青霄:
所以,大多数讲法,开始都容易造成这种误会。

二麻子:
这是贴身靠着大禅师的好处,不是一般读公案的人能沾到的光。
平步青霄:
观待和割裂是一个例外,不是一开始分开两个后来讲。
二麻子:
这也是看到那么多经验教训之后,借着巨人们的肩膀,才会从一开始就避开这个容易出错的地方。

平步青霄:
僧问。如何是君。师曰。妙德尊寰宇。高明朗太虚。云如何是臣。师曰。灵机弘圣道。真智利群生。云如何是臣向君。师曰。不堕诸异趣。凝情望圣容。云如何是君视臣。师曰。妙容虽不动。光烛本无偏。云如何是君臣道合。师曰。混然无内外。和融上下平。------这里又讲的非常好。
平步青霄:
但是这个好的讲法出自于禅师的证量,而不是定义性的解释。前面那个是定义性的解释。
平步青霄:
定义性的解释大家又反而容易听懂,而这种好的讲法又不明白说啥了。
二麻子:
就是。。。社会认识水平极大约制了古代大师们的表达能力。
平步青霄:
这也成了一个测不准原理。容易听懂的讲法不太好,好的讲法不容易听懂。
二麻子:
上面第二个君臣五位,从内证角度说话,那可贴切得很。
二麻子:
但只能货卖与识家

平步青霄:
禅师们静态地给出定义,也会让人误会,虽然大家都容易明白定义。。。。但是一旦在公案中转动起来,来回互换,就变得生动,而且讲出自己的内证。
二麻子:
这也是一般认识认知问题上大众会有的疏漏。。。
二麻子:
虽然我们的大多数观念,概念等,都是由更基本的概念构建起来的。我们早就习惯于这种构建更复杂概念的方式,以至于以为,这样的构建就是唯一的,正确的。
二麻子:
但这种方式,实际是不完备的。
二麻子:
麻烦在于,经过复杂的嵌套的重叠的次序的构建,我们会认为自己理解了很多事情,实际上是有严重空缺的。
二麻子:
一个例子。。。一位色盲可以通过种种概念学习理解颜色。从光的频率到色环感受等等。。。。
二麻子:
但这种构建的色觉理论,不能让他补全色盲对颜色基本感受与认知的缺乏。
平步青霄:
这点科学也没法解释了。
何处惹尘埃:
魏王弼曰,得意而忘相,得相而忘言。
二麻子:
这里,实证问题是非常类似的事。。。。不管经,论,注,疏怎么样反复说比喻说等的。。。。实证部分,对未曾实证的人来说,是个没法用概念补全的范畴。
平步青霄:
科学也不能解释为啥红色的波长光会让人得出红的觉受,这种红色显现。
二麻子:
这部分放过,因为可以通约共许。。。真要说感受一样,那就完全无法证明证伪,只能无记了

Unity:
所以说光凭思考就能证初果的就是扯
二麻子:
你这也是扯。。。。因为每个人说的思考,所包含的心行动作并不完全一样。
二麻子:
所以,不加条件限制的随便结论,不好,经不起推敲。
二麻子:
虽然你这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疑是正确的。
二麻子:
说,不就是说。无论读多少说,都不能完备地表述实际心行。
二麻子:
古禅师们为此非常头大。嘿嘿。
平步青霄:
所以形成五个宗派。
文理兼修:
嘻嘻,都是培养作者,而非听众@陈子平 
平步青霄:
嘻嘻,都是培养作者,而非听众@陈子平 -----培养禅师

常青:
就像那个色盲的人,想知道颜色。怎么办呢?你说给他听,他就以为你说的那些理论说辞就是颜色,不说呢?就更没机会知道。就难在这里
二麻子:
@常青 还是得说。至少说了以后,在某些范围内色盲能知道如何应对。
李君晖:
这条,如果不是问到最后师曰有
李君晖:
之前好像就是南泉问了一个挖坑的话,后面有几个表示不掉你坑里
平步青霄:
这条,如果不是问到最后师曰有------这是非常曹山的一种风格。答有明显是错误的,那僧都知道的。问题是,曹山的风格是见坑就往里面跳,然后等别人要把他埋葬的时候,他突然又转出坑外,这是高手的行为。经他这么一入一出,他能把非常难以讲明的事情给人一个引导。
二麻子:
刀刃上的功夫。真正高手
泠波(演慧):
哇!大餐,谢谢麻叔和子平 [愉快][愉快][愉快]
泠波(演慧):
观待&割裂常态会误为两种状态,去修个观待的目标
平步青霄:
都是心行,木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