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公案讨论之十八
僧问。三界扰扰。六趣昏昏。如何辨色。师曰。不辨色。僧云。为甚么不辨色。师曰。若辨色即昏也。
by 兼修, Monday, July 18, 2016, 03:07 (3199 天前)
僧问。三界扰扰。六趣昏昏。如何辨色。师曰。不辨色。僧云。为甚么不辨色。师曰。若辨色即昏也。
by 兼修, Monday, July 18, 2016, 03:10 (3199 天前) @ 兼修
楚天空阔:
以色为所,对立思维
文理兼修:
以无所知为所,对立认知耳
文理兼修:
类似于经中的一句话: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楚天空阔:
不辨不等于无所知吧
文理兼修:
不辨不等于无知
文理兼修:
三界扰扰,辩色即昏~~这就是所谓割裂,或云往能所生成方向的演化
楚天空阔:
想听听你的见
文理兼修:
@楚天空阔 学见,诸法无我
文理兼修:
再说下去,只恐道不同不相为谋。/::D
楚天空阔:
我们都在奔解脱的道上啊老兄,怎么可能道不同?
文理兼修:
@楚天空阔 你有自己的道?
文理兼修:
往前走,别往两边看/::D
王纲:
正见,“正”除了通常正/歪。也该有正在的含义。
文理兼修:
@稷下竹林 嘻嘻。补充有理
by 兼修, Monday, July 18, 2016, 03:14 (3199 天前) @ 兼修
楚天空阔:
形而下地说,割裂不是也很有好处么?对事物进行各种割裂,分类,有利于我们认识世界。那么,不割裂,能带来什么好处?我是个俗人,想把这个好处弄清楚。或割裂的坏处
文理兼修:
@楚天空阔 不是依好坏而动
文理兼修:
好坏,都是后面的结果。依不上吧
楚天空阔:
我这不是问动不动,就是好坏
楚天空阔:
单纯
文理兼修:
@楚天空阔 单纯好。单纯动不动这环节上,割裂就是不割裂
楚天空阔:
不割裂,能带来什么好处?开悟,能带来什么好处?两个问题
文理兼修:
不割裂,能继续不割裂。
文理兼修:
余问,同理可知。
二麻子:
^_^。。。割裂其实是有很多很多好处的。
二麻子:
你看,所有的人都在割裂,说明是生存发展的必须呀。
二麻子:
智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能巧妙地割裂,使待解决的问题明朗化,从而获得解决办法。
二麻子:
凡是上过学,解过数学物理推理逻辑等等问题的人,都知道,聪明童鞋之所以叫作聪明,是因为他们能解出些别人解不出的题。而解出来的关键点,就是想出个巧妙的割裂方式,让问题变得清晰明朗。嘿嘿.
二麻子:
观待与割裂这书里,作者并不是笼统反对割裂甚至也指出了割裂的好处。作者反对的,或者说作者提醒大家的是,不要之能割裂,还得学会超越割裂。
二麻子:
超越割裂,跟不割裂。。。。哈哈,引发的联想会有点不同吧。
二麻子:
作为凡夫,不割裂大概就不会认识事物了。如果修行修的只是这个。那成佛会成为石头佛像,而不是能利益众生回答疑难的佛陀吧。
二麻子:
那么,割裂的同时有超越割裂,这话自语相违了,所以,另起了个名字,叫观待。
二麻子:
哈哈。所以,割裂的好处,显然而明确。楚天兄不必等绕来绕去的答案。
二麻子:
开悟能带来什么好处?这个问题也容易回答,俺的看法是,没好处。而且,开悟后按这个方向走得越远就越没好处。
二麻子:
所以,如果为了好处的话,楚天兄可以放弃这个方向。
二麻子:
免得将来后悔,觉的亏了。
by 兼修, Tuesday, July 19, 2016, 05:56 (3197 天前) @ 兼修
楚天空阔:
我个人感觉,对世俗生活来说,开悟本身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但导致开悟的一些条件的积累,那用处就大了去了。开悟能对治心理问题,这是最明显的好处了。导致开悟,需要进行止观锻炼,注意力,想象力的提升,对提升学习成绩,乃至工作业绩那作用太大了。开悟就是象佛那样,去成为一个“觉者”,而觉知力的提升,就是我们感受生活的能力的提升,能大大增强快乐和幸福感,其实,以我的体悟,觉知不只是提升幸福感,觉知就是幸福本身。
楚天空阔:
开悟所带来的心态的健康,能有利于个人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的和睦。
二麻子:
哈哈。你这是自我教法,不是无我教法。我不知道算哪个宗派?
楚天空阔:
我这是在想,怎么向世人宣扬学佛的好处。说开悟无用,或者是为了解脱等,是通常的说法,对吸引世人没有吸引力。而按照我的这些,开悟成佛,简直可以跟现在的所有的成功学,幸福学等等连接起来
二麻子:
为了销售而进行不实广告?
楚天空阔:
这是完全真实的啊,哪里不实了?我倒觉得是现在的佛学太局限了自己,就宣扬一个解脱,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的,全面的价值
楚天空阔:
你这是自我教法,不是无我教法。我不知道算哪个宗派?……色空不二,有无无别,何必为了强调无我的纯洁性而自己限制自己
楚天空阔:
比如说吧,中国是足球大国,练习足球的人口基数越大,能成为顶尖高手的人就会越多,是吧,这是个概率问题。刚入门者,一开始就目标正确者并不多。但人的智慧会导致他自我调整追求的目标。包括学佛一步一步的进步,如四禅八定,都是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去解决之,而不断提高,进步的。
楚天空阔:
佛的解脱法门是对个人而言的,也应用在了其宣传和组织运作上。所以从世界范围看,耶教信徒众多,几乎要一统江湖了。而道理上比耶教经典更通透的佛家,信仰者少,对世界的贡献也少。这就是把对个人的无为法门过宽地推广到其组织运用上所带来的恶果
楚天空阔:
我正事未了,待正事毕,是想这么着去干的
文理兼修:
从来没听你说过自己真实的志向。。。嘻嘻。
楚天空阔:
我的志向,无非就是活着,哈哈,
楚天空阔:
苟存性命于盛世,不求闻达于本群
楚天空阔:
不知生,不知死
楚天空阔:
所以我常对自己说,不知生,焉知死?
海天:
植物人。
楚天空阔:
所以要好好活,这是你不能懂得的@海雨天风
文理兼修:
不知生,不知死-----满大街都这样的人。
文理兼修:
要好好活---满大街的人都这么“要”,却没成功过。
楚天空阔:
若我无觉知,我真的活过吗?所以我的第一要务,就是觉知
楚天空阔:
若我真的有觉知,那觉知是什么?我又在哪里?我不能不弄明白这些
楚天空阔:
也许最后我能觉知到,我即觉知,觉知即我,那我就算没有白活了
文理兼修:
@楚天 靠。。。笛卡尔的水准还没到?
文理兼修:
建议学习群主的朋友群。
by 兼修, Saturday, July 23, 2016, 04:40 (3193 天前) @ 兼修
文理兼修:
(仰山见中邑禅师)问:“如何得见性。”师云:“譬如有屋屋有六窗。内有一猕猴东边唤山山。山山应如是。六窗俱唤俱应。”仰山礼谢起云:“所蒙和尚譬喻无不了知。更有一事。只如内猕猴困睡。外猕猴欲与相见如何。”师下绳床。执仰山手作舞云:“山山与汝相见了。譬如桀螟虫在蚊子眼睫上作窠。向十字街头叫唤云:土旷人稀相逢者少。”
文理兼修:
论坛上说到无限有界,给个公案里的例子。
by 兼修, Wednesday, July 27, 2016, 04:58 (3189 天前) @ 兼修
文理兼修:
这出公案,叫做曹山醉酒?
泠波(演慧):
辨色一一执取,分别
泠波(演慧):
师曰 不分别。又问 为什么不分别。师曰 辨色即昏一一分别即是蒙昧六道,出不了轮回
平步青霄:
假如曹山突然改变答案,回答成辨色呢?
平步青霄:
这里的不辨色,很是曹山风格,先取一边,然后再反转。
中家:
观察觉者,谓若觉性自性相,选择离四句不可得,是名观察觉。大慧,彼四句者,谓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离,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观察一切法应当修学。
中家:
这段与僧问师曰是一回事吧?
文理兼修:
@中家 曹山的不辨色,像是经中“离四句之觉”的另类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