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

by 三三, Monday, September 05, 2016, 03:06 (3001 天前)

常听人说正见,正见,那么啥是正见?

正见其实就是自洽见。

小孩的正见一直在变化,因为随着其长大,原来的正见不能自洽。
人类,组织,草木啥的更不在话下。

所以说这正见并非是一个死东西,除了自洽,也没个标准。

那边有人说,佛的知见是正见,问题是你是佛吗?你真的知道
佛的意思?或者佛自身有一个真实的意思?

其实正见是啥,其实就是饿了想吃饭,吃不好就拉稀。
任何乱拿所谓正见牛哄哄的,恰恰是缺乏正见的表现。

正修

by 三三, Monday, September 05, 2016, 08:36 (3001 天前) @ 三三

学佛的人,大概分3类人。一类是要离苦,一类要得乐,一类要寻实相。
这就是初始动机。当然期间有些 重叠的地方。
对于前两类,修密的多些,事实现象也是如此,当然一些老人家没精力折腾了,就修净土。
净土可以说是简化版本的密宗。

寻求实相的人也可能会修上两类,但疑心很重,因此很多归到禅门,大致是疑疑相应吧。
同时这类人会读比较多的经论什么的,互相印证嘛,和自己的思考印证嘛。

因此,行人最好知道自己的类型,否则很容易不相应,耽误时间。至于善知识,也都是自己认定的,
因此上还是自己确定为主因,但外缘也相当重要,但更不可控。

这个是正修之门,门内的事就有门内的说法了,此时可以谈正修了,叫一门深入吧。

经常看到门外的比门内的似乎还懂,指点江山如画,其实门门方便不同,没入门的缘故。

这个很有点类似清官难断家务事。

至于有人说开悟后才是正修,那是纵向说正修,这里是横向说正修。
当然正就是说不能太离谱。偏左点偏右点不是问题。

正行

by 三三, Monday, September 05, 2016, 09:21 (3001 天前) @ 三三

正行其实只能说为见修增上。并不是说知见正了才是正修,
那纯粹是胡扯,发心和见和修,行都是几位一体的,能互为增上基本上就是正行了。

怎么才是互为增上呢?

还得从佛经经典来对照,知道佛和菩萨怎么个意思,怎么个方便善巧。
换了你,你有什么差异什么的。

此外生活中,你是否做恶梦衰梦等等。对家人,朋友,娱乐,喝茶,星巴克的态度都可以。

再次,听你老师怎么说,不过很难,因为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在老师面前乖乖的。
所以,除非和老师朝夕相处,老师可能也说不出个子午牟有来,另外
老师本身如何,是另一个问题。

市面上的很多正行本质上是强化,密集行,对于在家人而言难度较大,总得上孝下慈吧,
不过这不是无奈,其实换个角度看,是更为殊胜的正行。

正果

by 三三, Monday, September 05, 2016, 12:56 (3000 天前) @ 三三

经典上有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信位,人位。。。
乃至十地菩萨,
还有其他若干划分
暖顶忍第一
十住,十回向。。。

不过大致是划分一下修行解脱深度或说与无上菩提接近距离的不同,
胡比喻就和上学一样,小学毕业生好还是博士毕业生好呀?

其实不排除有人觉得幼儿园毕业最好,为啥?

玩具多呗,也就是个比喻而已。

慈悲

by 三三,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03:15 (3000 天前) @ 三三

有人说,只有空性,慈悲呢,仅仅是众生这边的投射,牛人大多喜欢这么说。

这么说,貌似正确,但却是对行者没有一点利益,因此也就是在貌似的层面正确。

慈悲,一是对行者的保护,二也是菩提的面向。慈悲可以说是无上菩提的一种性质。

举一个慈悲的例子,清晨鸟叫。这就是慈悲。
再举一个,比如肉体不行了,那么人就死了,这也是慈悲。

当然名字,也仅仅是名字,不过不是mercy.

智慧

by 三三,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07:43 (3000 天前) @ 三三

这个词不好说,勉强说的话,大致是:

人一思考上帝就暗自发笑。。但能让上帝笑不出来的那类。

哪类? 智慧贝。当然,上帝干笑或陪着笑也是可能的。

不二

by 三三,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10:21 (3000 天前) @ 三三

不二就是想二挺难的,多难? 反正是要多难有多难。

不过某甲却是突破性地二了一回。。。呵呵,网上开玩笑了 :-)

南无三宝!

开悟之缚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16:12 (2999 天前) @ 三三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September 06, 2016, 16:20

你这组的主题太大,我看会回贴的也不多,我觉得是这样,比如说
开悟这个词,我昨天是用语料库一个年代一个年代的看过,这是我
一贯的方式,有些动词我甚至只用尚书,虽然尚书的年代有问题,
但我以为早期作品应该是傩仪里的祭词,所以仍然能够反映部落时
期的语言使用生态,至于具体到开悟这个词么,虽然语料库不反映
佛教语文的完整文献脉络,但仍然能看得出这个词汇使用的频率和
语境是完全不一样的,换一句话说,这是一个被完整的重新定义和
词义转换的词汇,之前这个词汇没有这些复杂特定内容。当然,观
念链里被频繁使用的概念,多少都有这些情况。这个词汇最终被赋
予特别多的物质和权势鼓励的暗示,于是情况变得复杂了,人为成分太大。
开悟有没有特征相其实无所谓,本来就是一个人造的东西,了解这
一点,并在历史的观念上有所认识,将大大有助于粘缚的去除。

粘缚

by 三三,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3:26 (2999 天前) @ 齐愍乐平

粘缚的类型太多,也可说人活着就是粘缚的过程,当然,给皮了也未必不是。

比如说,不喝二锅头关系,改喝清茶了,动机是对身体好多,也确实对身体好了,那么ok。
不过口感不那么过瘾了,时时牵挂,时间长些,牵挂如梦似烟乃至了无痕。

谈佛道所谓解脱道,菩提道也一样,动机是核心,不过动机不是天生的,和自身的素质,来历,
经历都有瓜葛。

这个道上的粘缚的目的是去除粘缚,因此设立开悟,成就也是很可以的。一个名词存在
的意义是其表差异义。没有差异性,何来诸多词汇呢。(不过不排除借用或濫用甚至
混淆的情况以及随着时间流逝,词义本身的内涵外延发生变异扭曲。)


不过差异性的作用及作用域是另外的问题了。

避忌之入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4:02 (2999 天前) @ 三三

  和作为一个概念蓝子被普遍接受得超越了宗教的开悟不同。入,或者说契入,趋入,悟入,临入,则是资格更未悠久的词汇,不论是入正性离生,入无生法忍,临入真如,还是入中道。在这里发展的后期,宾格开始有被删除的趋势,这一趋势其实可以从牛头系云居智这一句话得到解释:“师曰。凡夫於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宾格么,自然是对立能所生死了,所以不能承顺,算是语言表达中对既定范式的消解态度。

-------------------
我这段是谈语料库的工具性的,你说得不错,至于从义素去推义域,估计懂得避忌这个的人就不多了,如果再来个词频分析,就没人受的了了。

呵呵。。。

by 三三,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4:57 (2999 天前) @ 齐愍乐平

惠兄何不开示一二,也算是启蒙。

呵呵。。。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5:32 (2999 天前) @ 三三

我又没开悟,有什么可开示的,乐在其中的人,大多逃不出人心惟危这四个字域,我很有畏的,能少说几句就少说几句吧

嗯。。。

by 三三,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5:48 (2999 天前) @ 齐愍乐平

谢过惠兄了。

前面老兄写的文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6:29 (2999 天前) @ 三三

我印象最深的不认同,是出现了有情作为修饰和限定,我觉得这个可以不必有。

这个

by 三三,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07:26 (2999 天前) @ 齐愍乐平

大致就是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正说,反说,方便说,刹时说,不说说。

惠兄善说!
随喜惠兄!

老多真是博览。。。。。。。

by 二麻子,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3:52 (2998 天前) @ 齐愍乐平

凡夫於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

这话我就没读到过,这里看到还真是对古德佩服的紧。当然,如果今天我要用这话,可能会稍加改动:

凡夫於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亦不避。

这条是语料库里的纪录。。。全文确实近于不避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5:03 (2998 天前) @ 二麻子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5:10

大象跋涉,自然不在此例

云居智的全文,确实近于不避这些意思。
-------------
【天台云居智禅师 】
  天台山云居智禅师,尝有华严院。僧继宗问:「见性成佛,其义云何?」师曰:「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净秽、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曰见性成佛。」曰:「性既清净,不属有无,因何有见?」师曰:「见无所见。」曰:「既无所见,何更有见?」师曰:「见处亦无。」曰:「如是见时,是谁之见?」师曰:「无有能见者。」曰:「究竟其理如何?」师曰:「汝知否?妄计为有,即有能所,乃得名迷。随见生解,便堕生死。明见之人即不然。终日见,未尝见。求名处体相不可得,能所俱绝,名为见性。」曰:「此性遍一切处否?」师曰:「无处不遍。」曰:「凡夫具否?」师曰:「上言无处不遍,岂凡夫而不具乎?」曰:「因何诸佛菩萨不被生死所拘,而凡夫独萦此苦?何曾得遍?」师曰:「凡夫于清净性中计有能所,即堕生死。诸佛大士善知清净性中不属有无,即能所不立。」曰:「若如是说,即有能了不了人。」师曰:「了尚不可得,岂有能了人乎?」曰:「至理如何?」师曰:「我以要言之,汝即应念清净性中无有凡圣,亦无了不了人。凡之与圣,二俱是名。若随名生解,即堕生死。若知假名不实,即无有当名者。」又曰:「此是极究竟处。若云‘我能了、彼不能了’,即是大病。见有净秽,凡圣,亦是大病。作无凡圣解,又属拨无因果。见有清净性可栖止,亦大病。作不栖止解,亦大病。然清净性中,虽无动摇,具不坏方便应用,及兴慈运悲,如是兴运之处,即全清净之性,可谓见性成佛矣。」继宗踊跃,礼谢而退。

敬礼智禅师。。。。

by 二麻子,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7:01 (2998 天前) @ 齐愍乐平

汉传精华在于禅宗,信乎。

敬礼智禅师。。。。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7:30 (2998 天前) @ 二麻子

精华,禅师里一定是有的,我信成这样

哈哈。老多真有意思。

by 二麻子,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7:40 (2998 天前) @ 齐愍乐平

你的某种太极功夫属于俺看得懂学不来的。

其实我信的跟你一样:有,甚至很多,但不全是。

应该是一样的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07, 2016, 18:17 (2998 天前) @ 二麻子

世情归世情,实践归实践,实践上好的,下了工夫的,路数对的,我不能因为自已做不到,故意给予否定,虽然我经常想这么做.当然,看错肯定也有,做错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