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观念
谈点杂感,去年我买了个kendle,还不觉得对自己的读书计划什么大的改变,
小的纸电书实在不大有用,无非是一些通俗书籍,电子书用电脑屏幕看实在
是有些累,但用kendle看,那就不是费力能形容的,但看古登堡上做好格式的
书,还是很方便的,大量中文古籍没办法看。积书太多,翻阅起来是吃不消,
因为很容易没地方放,我也不可能去真订几套四库四库续四库毁来看,尽管
四库里的影本,陆续还真收了不少,但这些书还真需要,备用备检索,起码的,
我今年买了个文石9.7, 大致解决了这个问题,大部分都能看了,实在看不了的,
转码了也能看,于是再买个大容量的硬盘,花几十元在百度云上交个月费,
连着下一星期,于是各种大型的类书,也就大概齐了。用起来还方便,存
硬盘上,纸电书上调剂一下,体量不太大的么再用个kendle,我算是野叟献暴,
对于同受积书之累,又指望受看更多书的同道,写个大概也不算新鲜的解决方案,
或能断些寻伺之苦。(有个叫做soubaidupan的网,对于找大篇幅的文献有些用的)
这几天下载了申报在看,没错,呵呵,就是那一百多年前的申报,现在有全套的电子
版可以下载到,堪称是清末民国文献里可读性比较高的一种.通常所谓查源观流,
也不可能看尽所有的文献,即使是申报,我觉得也不可能全看了,但挑着看还是很
有意思的,比如第2期,就记住两篇,一个是铁路招股,旧上海公部局的干活,另外
是一则小新闻,宁波某小老板进货途中被人在米仓半路打劫,广东人的干活云云,
1872年的软文,大概是针对浙江财团的宣传,夜路不好走,有铁路多好,安全,宁波
人当时也许是上海港物流和财流的主要部分,所以软文就这么写.当然,保不齐真
有其事,那也是特意挑的吧,这家申报,大概和铁路商里的人脱不了关系.就这样,
看一个片段,看编辑方式.看选材和布局.现在看和当时的人看,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就是这些时代都已经过去,就是当时不透明的,也都透明了,就算细节不了解,也
可以检索,大致的走向也总是知道的,所以对于检点编者,读者,乃至时流,也许都
容易写,最起码这些话,我不用想一下怎么修饰一下,掩饰个九成再说出来,呵呵.
也许这个阅书谈闲录,以后会写成读纸片扯闲篇.可叹.
一般来说,在具体的历史观察中,多多少少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把历史
的碎片和痕迹,恢复到逻辑和叙述上的连续状态,并与已知的通用叙述带相
衔接,在具体事实和叙述逻辑上。或者换一句话说,考察历史上发生了什么。
这两中表述,之所以前面这个充满了学究气的描述,大致就是其中隐含了多
重考虑,其中之一,大概就是对于叙述逻辑,仅视为一种条件下的合成,而
非视为“探索历史真相”,呵呵,这意味着很多。到不是说历史没有真相,尽管
很多情况下是真没,但到了历史学的观念作为认知的一个考察的主要线索
时候,我人众生相续这类观察和局限性,已经是认知自醒中所必须的。所以
考据派很可能与非考据派连认知基础都不同,虽然基于中道的认识,这个示同
示别,很大程度上还是少说算了。把已有历史看透,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但
是否运用于未知,则是另一个问题。如果是希望于中取大利,大概一向求不得
五蕴盛,频苦大作,原理并没有区别,这个事情并不因为表述有多高姿态而
很回避,就是下载个资料,如果以t论,也是挺累的。至于因此而封闭,作为
某种人生经验,似乎也没有必要,保持适当流动性就可以了,其他随缘吧。
在流动中纤芥不留大概是做不到的,至于主动去含污纳垢,呵呵,你强,我
的修养不够,做不到,看看也怕了。至于我主张什么,哈哈,差不多就行了。
关于已知历史的考察,是否有用,要看是否获得了历史考察的经验,有些经验并
不用于有建设意义的自身实践,呵呵,读者们,你们是否体会到我写的这几句的
意思呢?不一定.比如去年底乔姆司基那个选后访谈,拉杂长篇,其中只有分而
治之这个词,是老头看得很准的,其他都是顺景致说说,总之没选上是因为不够
左云云.但如果回溯这个词在最近三百年的运用,那么地球上陆地面积大概起码
七成,被这个术语所干预过,至于期望干预,大概会有九成.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
要向远远悠久于自身可能时域的历史区域求取经验,免于恐惧的自由,即使不能
免于恐惧,那么至少要知道恐惧何来.实际的历史经验,做个梦就荡然无存了,
但深达动机区域的经验,也许更为有用一些.当然,这样做往往会把动机分析附
会在具体人格上,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各种不可得不行相应的分析来调整.
对历史的欣赏口味有习得的因素,有喜欢浮华场面的,也有喜欢清逸闲散的,
甚至兼而有之,但几乎绝不可能既喜欢京剧,又喜欢评弹,还能唱越剧,太
怪异了,所以类型只能有一种,以前的分析中,具体到以语词的使用倾向为
表徵时,其实默认的是以高音区的分别作为社会分化的投影的一部分,但如果
你听过蒋月泉的评弹,你会发现在含混的低音区有更复杂的部分。通常作为常
识介绍的历史叙述中,计量历史学的内容都不大,这些部分就类似含混的低音,
具有非同一般的承载作用,如果失去对这一部分的考察,那么关于个人奋斗的
蛇阶记载,其实真是循环赛。好,到这里,我们找到了一种将历史经验和个人
观感综合起来的的观察概念,或者换一句话,将历史同时抽象化并再度具象。
通过构拟意象而重回经验领域的历史解读,其实也许只是开始。如果不改变解
读者自身立场的基本架构,那么对于景象的势与动的分析也许是通常的可能方向,
这个立场也许有点右,而适当变更自身立场,也许在鼓吹之下,是很荣誉的左,
至于是不是虚荣,谁知道呢。当我们已经将历史视为枯缟朽象时,被鲜明回视,
则也许能激发关于中道的认识,大概是这样。
话头资料里的他心通看西川竞渡,作为考据学爱好者,我先是对大耳前贤的
伟大神通能自帶文史模版,十分赞叹,之后几百年,马可波罗同学,去行在,
说临安是世界最大之城,有万桥,但他一个桥也没能记住,唐朝的洛阳,好
地方,东都,西川现在还有小区,天津桥末,大大的有名,不过,可怜的肃
宗皇帝,从四川逃难回长安,在位也没几年,那时洛阳大概已经打烂了才收
回,他有去视察过么?我百度肃宗本纪,好象沒有。大概不但他心通在什么
处,解读这个话头的开悟通,也是直通平行空间,在主物质空间之外,另
立唐朝。这个实在是一时戏论,虚构故事如果能引人思考,也算投影了现实
的,呵呵,实话实说,这个话头里无所不知的他心通,就好象网络小说穿越
来穿越去,不用学语言,正好割裂了差异与后得,所以专业术语这时候还是
很有用的。就象网络小说往往是有意冺去这段差异,读者或者有意识或者装
没想到,哈哈,这个跳到故事里去看故事里的大神通者捉意识迷藏,开始就
不正经,在不正经里研究怎么正经,也确实是显得十分正经有趣,但怎么学
正经,还是正经需要,正经用得着,所以,还是得正经正经。这件事附会的
地名去掉,大概是国师的小徒弟老了后为师傅鸣不平,竞渡猿戏,无非是覆
相讥彼燥竞,及彼入正定,乃住静默,狐禅之语大概是日后劳搔,大耳乃是
影射一位圣流,是以多少年后也不能直书其名,只能演义。诸圣见谅,在下
也是演义而已,不要介意,不要介意,呵呵。我楼上这段,起码两个错误,
冬瓜豆蓬一个,明皇入蜀,他儿子是逃难去宁夏了,可见我历史也不好,再
一个,类似司徒雷登这种土著,当然自带两套文史系统,呵呵,就此不提。
紫璘这个事情上,沒紫氏的第二个用例,也许赐紫佩金鱼袋,合称,不一
定是特定的人名。这是教材之诤,写完会以钦定名义发的,禅僧都苦哈哈的
,能诵经试就不错了,都指老国师从朝里找度僧的机会,不然从体制僧试里
走不进,慧忠想办法搅了这事,也是为以后省事,大概沽计一下。Ps,也许
是紫领,那就是常服了,大概文员吧,存疑。一甲子后禅伯们对前皇颁发的
青龙疏这类指定考级教材的怨气之大,哈哈,完全可以从周德山同学从考试
辅导员归化入禅之后被热捧的情境里看得到,我好象以前提过,呵呵,可爱
的读者们,我也开个私人辅导,再贴个青龙疏出来,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卷上、38叶)
http://www.fodian.net/images/xieben/xd27330010728x.zip
好象我记得大慧是个精明人,就是不提德山辅导的是什么,可见在宋代这
事情又重新忌讳起来了,毕业前撕书现代常见,但既然是御注,哪怕是前朝
的,也是呵呵,五代谁也搞不清楚皇帝是谁,宋朝还是门清。所以话说回来,
慧忠拼着怼人,在这事上是见事极远。
名物考据作为对历史事相中模糊部分的考订,对于厘清不准确的部分和被迂回
指引的部分有相当的帮助,尽管仍然无法确定真实发生了什么,但可以更接近
于令历史阅读者感到满意的目标。假设在历史的阅读中,人的认识仍然有接近
记忆的增长,传递,和缩减的重复图景的部分,那么我们用来合成对历史的认
知,必然有想当然的因素,甚至有历史的传递者有意识的造成这一指向的部分,
而名物考据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却有可能与此并不同调,至少很有可能并不应
合,由此而来,至少可以修正被误导的图景,如此和内观中修正迭代出来的缘
起支动力学说,也有接近部分,尽管不太一样,但由此而来所培养的面对真实
的信念,也许区别也不是很大,至于所谓面对历史态度的心态或者说历史学观
念,是否是一种见宗,至少到现在,我觉得还是多考据,没必要有太多的立义,
时间长了,也许久后自知。
有时候历史往往告诉读者的是一个片段,以烘托气氛,比如至德二载(757),
十月初八,收复东京洛阳,算是一个重大胜利,你如果百度唐肃宗,会发现
这是他能写得出来的一个重大业绩,但其实,呵呵。乾元元年(758)正
月初五,玄宗亲临宣政殿,予肃宗传国玺,算是正式传位,连宦官加封都看
起来与此联系,比如“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
开府仪同三司。”。但可惜不久,庚寅( 759年10月),“逆胡”史思明陷洛阳
,自立为帝,拿来当国都用用,又拖了两年,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有
人传言,说洛中将士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却信以
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结果邙山(今河南洛阳北
)之战,官军大败,河阳、怀州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等过了
一个月,“逆贼内讧”:“史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过了一年,玄宗肃
宗都死,又是一场即位内讧不提。这洛阳是他儿子手里收回的,抄个百度词
条:“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
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率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会攻洛阳。三十日,在洛阳
北郊大败史朝义军,歼其6万余人,俘其2万余人,史朝义仅率轻骑数百东逃
(参见百度唐再夺东京之战)”,不过可惜的是,胜利是真的,至于这个胜
利的规模,只要看一下再过一年的又一次逃难经历就知道有水份:“广德元
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不久逼近京师,唐代宗逃往陕州。
当时禁军离散,仓猝之际,一时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
军威方振。”
拷贝了这么多,对于这段愚蠢的历史,似乎连写个段子调侃一下的兴趣都没
有了,唯厌而已。这段历史形成的戏剧有个名段,大概常有人唱唱。至于把
这段历史中的各种厌物放在神坛上,象唱京戏一样拿腔作调,那么无论是这
个神坛上的诸多神格或者,乃至合成神格,还是向这神坛礼赞的观众,都有
些令人纳闷,京戏还有个自娱自乐丰富,这些究竟有何值得兴奋?迷失在历史
虚荣中的想象,一如兴奋的投入扮演这个频繁逃难王朝的各种亲密角色的票友。
在不能入戏的旁观者看来,真是十足十的值得sad.
前天看某个三岁小朋友推荐的年龄测试软件,我测了个八岁,嘻嘻,自我
感觉很好,之后给个测了八十岁的小朋友留言,这是个美剧六级测试。我
大概的想法是,这个测试的指向大概是越接近童话大王场景的,那么就越
测得小,越接近福尔摩斯故事的,大概就越测得大,但不知道小孩都喜欢
看的名侦探柯南,如何分类,这就是bug了。这件事情也提醒我,前述关于
唐代喜剧故事的权利游戏式解读,是否在分析形式上,厌离与衰损并起,
因为态度有点老,呵呵,所以处生死流,这一解读仍然具有相当的封闭性。
如果不想作童话故事式的解读,又需要突破这在形式上已经接近尽头的封围,
那么应该引入的观察事线,也许接近进化论,也就是穿越无边的时间循环,
无论是喜剧故事的演员还是观众,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成长,无论这是表示
成越生死流,还是引发对关于道种智向的思考,也许都有一定意义。
前几天已经隐约提过,历史学的观念可以形成一定的见宗,一般来说,这和
追寻历史真相已经不同了,而是回视诸有,以此会同真实和虚构,这意味着
在无论在实体状态的时间序列,还是诸如梦幻等着,都用得上,在这一意义
上,诸如实虚,合散,一异等通常主题,都可以作为见宗的表述来思考,在
此只是变换形式到对历史的分析上来略谈一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