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法界观门

by 兼修, Thursday, August 30, 2018, 13:12 (2275 天前)

华严法界观门

京终南山释杜顺集

摘自大正藏 第 45 册 No. 1884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 校于《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二册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略有三重。 真空第一,理事无碍第二,周遍含容第三
真空观

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开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
就初门中为四:

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色不即是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 二、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青黄之相非是真空之理,故云不即空。然青黄无体,莫不皆空,故云即空,良以青黄无体之空非即青黄,故云不即空也。 三、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空中无色,故不即空;会色无体,故即是空。良由会色归空,空中必无色。是故由色空故,色非空也。 上三门以法简情讫。

四、色即是空。何以故?凡是色法,必不异真空,以诸色法必无性故。是故色即是空。如色空既尔,一切法亦然。思之。
第二、明空即色观者,于中亦有四门。

一、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断空不即是色,故云非色。真空必不异色,故云空即色。要由真空即色,故令断空不即色也。 二、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以空理非青黄,故云不即色。然不异青黄,故言空即色。要由不异青黄,故不即青黄,故云即色不即色也。 三、空不即色,以空即色故。何以故?空是所依、非能依,故不即色。必与能依作所依,故即是色也。良由是所依,故不即色;是所依,故即是色。是故由不即色,故即色也。 上三门亦以法简情讫。 四、空即是色。何以故?凡是真空,必不异色,以是法无我理非断灭故,是故空即是色。如空色既尔,一切法皆然,思之。
第三、空色无碍观。

谓色举体不异空,全是尽色之空故,则色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全是尽空之色故,则空即色而空不隐也。是故菩萨看色,无不见空;观空,莫非见色。无障无碍,为一味法。思之可见。
第四、泯绝无寄观。

谓此所观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亦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以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又,于前四句中,初二句八门,皆简情显解;第三句一门,解终趣行;第四句一门,正成行体。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成此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兹正行。是故行由解成,行起解绝。
理事无碍观

理事无碍观第二。但理事镕融,存、亡、逆、顺,通有十门。
一、理遍于事门。

谓能遍之理性无分限,所遍之事分位差别。一一事中,理皆全遍,非是分遍。何以故?彼真理不可分故。是故一一纤尘,皆摄无边真理,无不圆足。
二、事遍于理门。

谓能遍之事是有分限,所遍之理要无分限。此有分之事,于无分之理,全同非分同。何以故?以事无体,还如理故。是故一尘不坏而遍法界也。如一尘,一切法亦然。思之。

此全遍门,超情离见,非世喻能况。如全一大海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匝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匝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诸波;一波全匝大海时,诸波亦各全匝,互不相碍。思之。

问:理既全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一尘?一尘全匝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盾,义极相违。 答曰: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令全收而不坏本位。先理望事,有其四句: 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事中。 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真理体性恒无边际。 三、以非一即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 四、以非异即非一故,一尘理性无有分限。 次事望理,亦有四句: 一、事法与理非异,故全匝于理性。 二、事法与理非一故,不坏于一尘。 三、以非一即非异故,一小尘匝于无边真性。 四、以非异即非一故,一尘匝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

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遍一切事。义甚相违。 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一、以理性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体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在一切中故,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 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与一切法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 次就事四句:一、一尘全匝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匝,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法各匝理性时,不碍一尘亦全匝,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法同时各匝故,是故全内亦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法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非外。思之。
三、依理成事门。

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性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如波要因于水能成立故,依如来藏得有诸法,当知亦尔。思之。
四、事能显理门。

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犹如波相虚,令水体露现。当知此中道理亦尔。思之。
五、以理夺事门。

谓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如水夺波,波无不尽,此则水存以坏波令尽。
六、事能隐理门。

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显、理不显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令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也。
七、真理即事门。

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事必依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如水即波,无动而非湿故,即水是波。思之。
八、事法即理门。

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体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如波动相,举体即水,无异相也。
九、真理非事门。

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如即波之水非波,以动湿异故。
十、事法非理门。

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相性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如全水之波非水,以动义非湿故。

此上十义,同一缘起。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显有隐,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是谓理事圆融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周遍含容观第三。事如理融,遍摄无碍,交参自在,略辨十门:
一、理如事门。

谓事法既虚,相无不尽;理性真实,体无不现。此则事无别事,即全理为事。是故菩萨虽复看事,即是观理。然说此事,为不即理。
二、事如理门。

谓诸事法与理非异,故事随理而圆遍,遂令一尘溥遍法界。法界全体遍诸法时,此一微尘亦如理性全在一切法中。如一微尘,一切事法亦尔。
三、事含理事门。

谓诸事法与理非一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其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刹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是故俱在一尘中现。如一尘,一切法亦尔。此理事融通,非一非异故。总有四句:一、一中一,二、一切中一,三、一中一切,四、一切中一切。各有所由,思之。
四、通局无碍门。

谓诸事法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
五、广狭无碍门。

谓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
六、遍容无碍门。

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溥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一切诸法全住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溥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思之。
七、摄入无碍门。

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思之。 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令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思之。
八、交涉无碍门。

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有四句:谓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一切摄一, 一切入一。一摄一,一入一;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
九、相在无碍门。

谓一切望一,亦有入有摄,亦有四句: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
十、溥融无碍门。

谓一切及一,溥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溥融无碍。准前思之。令圆明显现,称行境界,无障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

漩复颂

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 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只用一念观一境,一切诸境同时会。 于一境中一切智,一切智中诸法界。 一念照入于多劫,一一念劫收一切。 时处帝网现重重,一切智通无挂碍。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品

by 兼修, Saturday, October 13, 2018, 05:11 (2231 天前) @ 兼修
编辑 by 兼修, Saturday, October 13, 2018, 05:23

般若波罗蜜多理趣品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成就殊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么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为三界主。已证一切如来一切智智瑜伽自在。能作一切如来一切印平等种种事业。于无尽无余一切众生界一切意愿作业皆悉圆满。常恒三世一切。

时身语意业金刚大毘卢遮那如来。在于欲界他化自在天王宫中。一切如来常所游处。吉祥称叹大摩尼殿。种种间错铃铎缯幡微风摇击。珠鬘璎珞半满月等而为庄严。与八十俱胝菩萨众俱。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金刚拳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才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诃萨。虚空库菩萨摩诃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诃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众。恭敬围遶而为说法。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洁白。说一切法清净句门。所谓妙适清净句是菩萨位。欲箭清净句是菩萨位。触清净句是菩萨位。爱缚清净句是菩萨位。一切自在主清净句是菩萨位。见清净句是菩萨位。适悦清净句是菩萨位。爱清净句是菩萨位。慢清净句是菩萨位。庄严清净句是菩萨位。意滋泽清净句是菩萨位。光明清净句是菩萨位。身乐清净句是菩萨位。色清净句是菩萨位。声清净句是菩萨位。香清净句是菩萨位。味清净句是菩萨位。何以故。一切法自性清净故般若波罗蜜多清净。

金刚手。若有闻此清净出生句般若理趣乃至菩提道场。一切盖障及烦恼障法障业障。设广积集必不堕于地狱等趣。设作重罪销灭不难。若能受持日日读诵作意思惟。即于现生证一切法平等金刚三摩地。于一切法皆得自在。受于无量适悦欢喜。以十六大菩萨生。获得如来及执金刚位。

时薄伽梵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么耶一切曼荼罗持金刚胜萨埵。于三界中调伏无余。一切义成就。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为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刚慢印。右手搊掷本初大金刚。作勇进势。说大乐金刚不空三么耶心 吽(引)

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如来。复说此一切如来寂静法性现等觉出生般若理趣。所谓金刚平等现等觉,以大菩提金刚坚固故;义平等现等觉。以大菩提一义利故;法平等现等觉。以大菩提自性清净故;一切业平等现等觉。以大菩提一切分别无分别性故。金刚手。若有闻此四出生法。读诵受持。设使现行无量重罪。必能超越一切恶趣。乃至当坐菩提道场。速能克证无上正觉。时薄伽梵。如是说已。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持智拳印说一切法自性平等心 恶(引重呼)

时调伏难调释迦牟尼如来。复说一切法平等最胜出生般若理趣。所谓欲无戏论性故瞋无戏论性。瞋无戏论性故痴无戏论性。痴无戏论性故一切法无戏论性。一切法无戏论性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无戏论性。金刚手。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设害三界一切有情不堕恶趣。为调伏故。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时金刚手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持降三世印。以莲花面微笑而怒颦眉猛视。利牙出现。住降伏立相。说此金刚吽迦[口*逻]心 吽(短)

时薄伽梵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复说一切法平等观自在智印出生般若理趣。所谓世间一切欲清净故。即一切瞋清净;世间一切垢清净故。即一切罪清净;世间一切法清净故。即一切有情清净;世间一切智智清净故。即般若波罗蜜多清净。金刚手。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设住诸欲犹如莲花。不为客尘诸垢所染。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时薄伽梵观自在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作开敷莲花势。观欲不染。说一切群生种种色心 纥唎(二合引入)

时薄伽梵一切三界主如来。复说一切如来灌顶智藏般若理趣。所谓以灌顶施故。能得三界法王位;义利施故。得一切意愿满足;以法施故。得圆满一切法;资生施故。得身口意一切安乐。时虚空藏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以金刚宝鬘自系其首。说一切灌顶三么耶宝心 怛览(二合引)

时薄伽梵得一切如来智印如来。复说一切如来智印加持般若理趣。所谓持一切如来身印。即为一切如来身;持一切如来语印。即得一切如来法;持一切如来心印。即证一切如来三摩地;持一切如来金刚印。即成就一切如来身口意业最胜悉地。金刚手。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作意思惟。得一切自在一切智智一切事业一切成就。得一切身口意金刚性一切悉地。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时薄伽梵。为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持金刚拳大三么耶印。说此一切坚固金刚印悉地三么耶自真心

时薄伽梵一切无戏论如来。复说转字轮般若理趣。所谓诸法空。与无自性相应故;诸法无相。与无相性相应故;诸法无愿。与无愿性相应故;诸法光明。般若波罗蜜多清净故。时文殊师利童真。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以自剑挥斫一切如来已。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最胜心

时薄伽梵一切如来入大轮如来。复说入大轮般若理趣。所谓入金刚平等则入一切如来法轮。入义平等则入大菩萨轮。入一切法平等则入妙法轮。入一切业平等则入一切事业轮。时才发心转法轮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转金刚轮说一切金刚三么耶心

时薄伽梵一切如来种种供养藏广大仪式如来。复说一切供养最胜出生般若理趣。所谓发菩提心则为于诸如来广大供养。救济一切众生则为于诸如来广大供养。受持妙典则为于诸如来广大供养。于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自书教他书。思惟修习种种供养。则为于诸如来广大供养。时虚空库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说此一切事业不空三么耶一切金刚心

时薄伽梵能调持智拳如来。复说一切调伏智藏般若理趣。所谓一切有情平等。故忿怒平等;一切有情调伏。故忿怒调伏;一切有情法性。故忿怒法性;一切有情金刚性。故忿怒金刚性。何以故。一切有情调伏则为菩提。时摧一切魔大菩萨。欲重显明此义故。熙怡微笑。以金刚药叉形。持金刚牙。恐怖一切如来已。说金刚忿怒大笑心

时薄伽梵一切平等建立如来。复说一切法三么耶最胜出生般若理趣。所谓一切平等性。故般若波罗蜜多平等性;一切义利性。故般若波罗蜜多义利性;一切法性。故般若波罗蜜多法性;一切事业性。故般若波罗蜜多事业性。应知。时金刚手入一切如来菩萨三么耶加持三摩地。说一切不空三么耶心

时薄伽梵如来。复说一切有情加持般若理趣。所谓一切有情如来藏。以普贤菩萨一切我故;一切有情金刚藏。以金刚藏灌顶故;一切有情妙法藏。能转一切语言故;一切有情羯磨藏。能作所作性相应故。时外金刚部。欲重显明此义故。作欢喜声。说金刚自在自真实心 怛[口*赖](二合)

尔时七女母天。顶礼佛足。献钩召摄入能杀能成三么耶真实心 毘欲(二合)

尔时末度迦罗天三兄弟等。亲礼佛足献自心真言 娑[口*缚](二合)

尔时四姊妹女天。献自心真言

时薄伽梵无量无边究竟如来。为欲加持此教令究竟圆满故。复说平等金刚出生般若理趣。所谓般若波罗蜜多无量故。一切如来无量;般若波罗蜜多无边故。一切如来无边;一切法一性故。般若波罗蜜多一性;一切法究竟故。般若波罗蜜多究竟。金刚手。若有闻此理趣。受持读诵思惟其义。彼于佛菩萨行皆得究竟。

时薄伽梵毘卢遮那。得一切秘密法性无戏论如来。复说最胜无初中后大乐金刚不空三昧耶金刚法性般若理趣。所谓菩萨摩诃萨大欲最胜成就故。得大乐最胜成就;菩萨摩诃萨大乐最胜成就故。则得一切如来大菩提最胜成就;菩萨摩诃萨得一切如来大菩提最胜成就故。则得一切如来摧大力魔最胜成就;菩萨摩诃萨得一切如来摧大力魔最胜成就故。则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菩萨摩诃萨得遍三界自在主成就故。则得净除无余界一切有情住着流转。以大精进常处生死。救摄一切利益安乐最胜究竟皆悉成就。何以故

 菩萨胜慧者  乃至尽生死

 恒作众生利  而不趣涅槃

 般若及方便  智度悉加持

 诸法及诸有  一切皆清净

 欲等调世间  令得净除故

 有顶及恶趣  调伏尽诸有

 如莲体本净  不为垢所染

 诸欲性亦然  不染利群生

 大欲得清净  大安乐富饶

 三界得自在  能作坚固利

金刚手。若有闻此本初般若理趣。日日晨朝或诵或听。彼获一切安乐悦意大乐金刚不空三昧耶究竟悉地。现世获得一切法自在悦乐。以十六大菩萨生。得于如来执金刚位

尔时一切如来。及持金刚菩萨摩诃萨等皆来集会。欲令此法不空无碍速成就故。咸共称赞金刚手言

 善哉善哉大萨埵  善哉善哉大安乐

 善哉善哉摩诃衍  善哉善哉大智慧

 善能演说此法教  金刚修多罗加持

 持此最胜教王者  一切诸魔不能坏

 得佛菩萨最胜位  于诸悉地当不久

 一切如来及菩萨  共作如是胜说已

 为令持者速成就  皆大欢喜信受行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节录)

by 兼修,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8, 10:16 (2220 天前) @ 兼修
编辑 by 兼修, Sunday, October 28, 2018, 07:31

尔时文殊师利。问庵提遮曰。汝今知生死义耶。答曰。以佛力故知。又问曰。若知者生以何为义。答曰。生以不生生为义。又问曰。云何不生生为义耶。答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毕竟未曾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以为生义。又问曰。若知地水火风。毕竟不自得有所和合为生义者。即应无有生相。将何为义。答曰。虽在生处而无生者。是为正生。故说有义。
文殊又问曰。死以何为义耶。答曰。死以不死死为义。又问曰。云何以不死死为死义耶。答曰。若能明知地水火风。毕竟不自得有所散。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死义。又问曰。若知地水火风。毕竟不自得散者。即无死相。将何为义。答曰。虽在死处其心不亡者。是为正死。故说有义。
文殊师利又问曰。常以何为义。答曰。若能明知诸法毕竟生灭变易无定如幻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常义。又问。若知诸法毕竟生灭无定如幻相者。即是无常义。云何将为常义耶。答曰。诸法生而不自得生。灭而不自得灭。乃至变易亦复如是。以不自得故。说为常义。
又问曰。无常以何为义。答曰。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随如是相而能随其所宜。有所说者。是为无常义。又问曰。若知诸法毕竟不生不灭者。即是常义。云何说为无常义耶。答曰。但以诸法自在变易无定相。不自得随。如是知者。故说有无常义耶。
又问曰。空以何为义。答曰。若能知诸法相。未曾自空。不坏今有。而能不空空。不有有者故说有空义。又问曰。若不空空。不有有者。即无有事。将何为空义耶。其女庵提遮。则以偈答曰
  呜呼真大德  不知真空义
  色无有自相  岂非如空也
  空若自有空  则不能容色
  空不自空故  众色从是生

耳根圆通注解--曾凤仪

by 兼修, Wednesday, December 05, 2018, 16:04 (2178 天前) @ 兼修

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楞严经第六卷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此观世音菩萨入道之门也。理极精深。非言诠所及。偶与干法师谈之有味。因述于此。所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者。谓从返闻而思。从返闻而修。即从返闻而入。至于不生不灭正定之地。

此三摩地。本无动摇。湛然常寂。但以声尘感之。闻根黏湛而出。遂至闻声逐声。流而忘返。去三摩地远矣。唯从闻思修而入。是闻性即理也。思即智也。修即行也。理智行三德圆融。一齐俱到。故一返闻而思在其中矣。一返闻而修在其中矣。思修圣慧。从返闻生。步步归真。地地增进。如下文详明。即入三摩地之次第也。

初于闻中。返流而入。不入于声尘而入于圣流。即与自性相依。外亡其所矣。凡声尘之感。必有其所。今虽亡所。犹未能寂。当声动时。见有动相而欲亡之。当声静时。见有静相而欲趣之。二相历然。故未能寂。唯从亡所而入。至于寂然之地。则动者自动。吾不知其动也。动相何自而生。静者自静。吾不知其静也。静相何自而生。盖亡所之极。不但动相不可得。即静相亦不可得矣。是动静二相闻根所缘。固是所闻之境。二相不生了然明白。亦是能闻之根。亡所闻易。亡能闻难。如是渐增。进进不已。既亡其所。复亡其能。则能闻与所闻而俱尽。

是所闻者声尘也。自亡所而渐至于所闻尽。更无可闻者。则声尘泯矣。能闻者闻根也。自入流而渐至于能闻尽。更无能闻者。则闻根泯矣。根尘俱泯。归于尽地。有尽相可得。即是着空。若住于空。虽得所觉空。未得能觉空也。今外尽其尘。内尽其根。如是尽闻亦不住着。则不但所觉空。而能觉亦空矣。是所觉空者。即人无我也。能觉空者。即法无我也。证人无我易。证法无我难。必以大乘真空空之。而后能觉可空也。有空以空乎觉。而空不得圆。有觉以觉乎空。而觉不得圆。唯以空空觉。并忘乎其为空。以觉觉空。并忘乎其为觉。可谓之圆矣。犹未极也。

极之空即是觉。求空相不可得。觉即是空。求觉相不可得。是觉而无觉。空而无空。故为圆之极也。唯觉极圆。无觉相可得。则所空灭。唯空极圆。无空相可得。则能空亦灭。是所空灭者法空也。能空灭者空空也。俱空不生。然后可谓之生灭既灭也。有声在则声生声灭。有闻在则闻生闻灭。有觉在则觉生觉灭。有空在则空生空灭。皆未离乎生灭也。今人空法空而又空空。凡属生灭者皆已灭尽。则不生不灭。一真如性乃得现前。

夫一真如性所以不现前者。皆为生灭法之所覆。今纤毫荡尽。真体呈露。本自寂然。本无可灭。非有以灭之而后灭也。故谓之寂灭。是寂灭之性。随处显现。不必离声而声自寂灭也。不必离闻而闻自寂灭也。不必离觉而觉自寂灭也。不必离空而空自寂灭也。寂灭现前。安往而不空哉。此三摩地。即首楞严大定。故返闻法门。为此经之纲领也。既得寂灭现前。发起慈悲妙用。抑岂有别法以度人哉。世有不得人空者。则说人空法以度之。世有不得法空者。则说法空法以度之。世有不得空空者。则说空空法以度之。要归于寂灭现前而止。此佛佛一心。不独观世音为然也。永嘉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㾗。㾗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大意类此。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分见不动佛品

by 兼修, Friday, December 14, 2018, 08:18 (2169 天前) @ 兼修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分见不动佛品》
唐·玄奘译

尔时如来四众围绕。赞说般若波罗蜜多。付阿难陀令受持已。复于一切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天龙药叉健达缚等。大众会中现神通力。令众皆见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大众围绕。为如大海不可动会宣说正法。及见彼土严净之相。其声闻僧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解脱。至心自在第一究竟。其菩萨僧一切皆是众望所识。得陀罗尼及无碍辩。成就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微妙功德。佛摄神力令此四众天龙药叉健达缚等。不复见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声闻菩萨及余大众并彼佛土严净之相。彼佛众会及严净土皆非此土眼根所照。所以者何。佛摄神力于彼远境无见缘故。尔时佛告阿难陀言。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国土众会汝更见不。阿难陀言。我不复见彼事。非此眼所行境故。时佛复告阿难陀言。如彼如来众会国土。非此土眼所行境界。当知诸法亦复如是。非眼根等所行境界。庆喜当知。法不行法。法不见法。法不知法。法不证法。庆喜当知。一切法性无能行者。无能见者无能知者。无能证者无动无作。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无作用。能取所取俱如虚空性远离故。以一切法不可思议能所思议皆如幻士性远离故。以一切法无作受者。如光影等不坚实故。庆喜当知。若诸菩萨能如是行。名行般若波罗蜜多。于诸法相无所执着。若诸菩萨能如是学。名学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法无所取舍。庆喜当知。若诸菩萨欲得一切波罗蜜多。速疾圆满至一切法究竟彼岸。应学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如是学者于诸学中。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利益安乐一切世间。庆喜当知。若诸菩萨能如是学。无依怙者为作依怙。诸佛世尊开许称赞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庆喜当知。诸佛菩萨学此学已安住此中。能以右手若右足指。举取三千大千世界。掷置他方或还本处。其中有情不知不觉无损无怖。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威力不可思议。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学此般若波罗蜜多。于去来今及无为法。悉皆获得无碍智见。是故庆喜。我说能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学中为最为胜为尊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庆喜当知。诸有欲取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量边际者。如愚痴者欲取虚空量及边际。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无边际故。庆喜当知。我终不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名身等有量边际。所以者何。名句文身是有量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非有量法。非名身等能量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亦非般若波罗蜜多功德胜利是彼所量。具寿庆喜便白佛言。何因缘故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说为无量。佛告庆喜。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性无尽故性远离故说为无量。庆喜当知。三世诸佛皆学般若波罗蜜多。究竟圆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为诸有情宣说开示。而此般若波罗蜜多常无减尽。所以者何。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太虚空不可尽故。诸有欲尽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欲尽虚空边际。是故庆喜。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说为无尽。由无尽故说为无量。尔时善现作是念言。此处甚深我当问佛。作是念已便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来何故说为无尽。佛告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犹如虚空不可尽故。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诸菩萨众应观诸色受想行识皆无尽故。引发般若波罗蜜多。应观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引发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善现。诸菩萨众应作如是引发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诸菩萨众如是观察十二缘起远离二边。如是观察十二缘起无中无边。是诸菩萨不共妙观。谓要安坐妙菩提座。方能如是如实观察十二缘起。理趣甚深如太虚空不可尽故。便能证得一切智智。善现当知。若诸菩萨以如虚空无尽行相。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观察十二缘起不堕声闻及独觉地。疾证无上正等菩提。善现当知。诸菩萨众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有退转者。皆由不依如是作意方便善巧。不如实知诸菩萨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云何应以无尽行相。引发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观察十二缘起。善现当知。诸菩萨众若于无上正等菩提有退转者。皆由远离引发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善现当知。诸菩萨众若于无上正等菩提不退转者。一切皆依引发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是诸菩萨由依如是方便善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如虚空无尽行相。如实观察十二缘起。如是观察缘起法时。不见有法无因而生。不见有法性相常住。不见有法有作受者。是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以如虚空无尽行相。如实观察十二缘起。引发般若波罗蜜多。能疾证得一切智智。善现当知。若时菩萨如实观察十二缘起。引发般若波罗蜜多。是时菩萨都不见色受想行识。不见此佛世界不见彼佛世界。不见有法能见此彼诸佛世界。若诸菩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时恶魔极生忧恼如中毒箭。譬如有人父母卒丧身心苦痛恶魔亦尔。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为一恶魔见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极生忧恼如中毒箭。为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恶魔皆亦如是。佛告善现。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恶魔。见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极生忧恼如中毒箭各于本座不能自安。所以者何。若诸菩萨住深般若波罗蜜多。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伺求其短皆不能得。亦复不能扰乱退坏。是故善现。若诸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当勤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能勤安住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能修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诸菩萨能正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便能具足修满一切波罗蜜多方便善巧。诸魔事起皆能如实觉知远离。是故善现。若诸菩萨欲正摄受方便善巧。应正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菩萨修行引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时无量无边世界诸佛世尊。皆共护念是诸菩萨。应作是念。彼诸如来应正等觉。亦从般若波罗蜜多生一切智。作是念已复应思惟。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所应证法我亦当证。如是善现。若诸菩萨修行引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作是思惟。经弹指顷所生福聚。胜有所得诸菩萨众经。如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布施所获功德。何况能于一日半日。是诸菩萨不久当住不退转地。常为如来应正等觉共所护念。诸菩萨众若为诸佛所护念者。定证无上正等菩提。不堕声闻独觉等地。于诸恶趣决定不生。常生天人不离诸佛。若诸菩萨修行引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忆念思惟诸佛功德经弹指顷。尚获无边功德胜利。况经一日若过一日。勇猛精进修行引发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忆念思惟诸佛功德。如香象等诸菩萨众不动佛所常修梵行不离般若波罗蜜多。时薄伽梵说是经已。无量菩萨摩诃萨众慈氏菩萨而为上首。具寿善现舍利子等诸大声闻。并诸天龙健达缚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节录

by 兼修, Tuesday, December 25, 2018, 07:30 (2158 天前) @ 兼修

佛言:“汝入不思议三昧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议,不见有心能思议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议三昧?我初发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实无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合。”

舍利弗语文殊师利言:“更有胜妙寂灭定不?”文殊师利言:“若有不思议定者,汝可问言:‘更有寂灭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议定尚不可得,云何问我寂灭定乎?”

舍利弗言:“不思议定不可得耶?”文殊师利言:“思议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议定者不可得相。一切众生实成就不可思议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议定。是故一切众生相及不思议三昧相,等无分别。”

大佛顶首楞严经 节录

by 兼修, Thursday, January 31, 2019, 06:28 (2121 天前) @ 兼修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圆瑛法师述耳根圆通法门

by 兼修, Monday, January 07, 2019, 06:55 (2145 天前) @ 兼修

圆瑛法师述耳根圆通法门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此是妙三摩,从根解结之正行,一门深入之次第。前佛令选择圆根,已密示耳门,于解结次第中,但列三空,意含六结,故观世音,陈述圆通,具示从浅至深,层次分明;解六结、破五阴,以彰修证了义。上发菩提心是愿,此是依愿所起之行;上秉受法门是教,此即依教所起之修也。

初于闻中者:即最初乃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也。此闻中二字,首宜拣别分明,不可错用因心。一非肉耳之中,以肉耳浮尘色法,不合决定义门。二非耳识之中,以耳识随念分别,固非菩提正因。三非意识之中,以意识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故阿难请求佛定,佛即三番破识,欲令舍而去之;十番显见,欲令取而用之。眼耳虽别,其性则同。今此闻中,即佛所显之见中也;又即如来,广会四科,遍融七大,所显三如来藏性之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入流亡所者:古观世音佛,教示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依教起修,初从闻中下手,即闻慧。此句至生灭既灭,即思、修二慧;寂灭现前,即入三摩地。入流是对出流为言,耳根顺闻出流奔声,即结缚之元,反闻入流照性,即解脱之本。故诸佛异口同音,告阿难言: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观世音秉教所修之法门,正合本师释迦,十方诸佛之意旨。入流:以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入即旋反闻机,不出流缘声,而入流照性也。又即逆彼无始织妄业流,随顺耳根闻性真流,入流即是思慧,更兼修慧。用观智思惟修非识心分别思惟,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亦即参究工夫,同前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而断三缘。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参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彼多用意根,此专用耳根,为稍异耳。同是智光内照,如佛所言,汝但不循动静等尘,脱黏内伏,伏归元真,则智光不外泄,所有声尘,不期亡而自亡耳,故曰:入流亡所。入流、即是合觉,亡所、即是背尘,背尘合觉,为本经妙修行路,至简要、至巧妙之修法也。

亡所:但于六结中,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祗是初步工夫,而得相应。此之亡所,并非声尘销灭,惟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工夫,则声尘不亡而自亡矣!入流,是修证圆通总诀,亡所、是但得初步效验;如永嘉禅师所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凡修禅功者,贵在入流耳。

余二十一岁,由闽航海来苏,参常州天宁开和尚学习禅功,参‘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一句话头,放下一切思想,提起一段疑情,连参三年,誓见自己本来面目,了明生死大事。至二十四岁冬,在禅七之中,专切参究,乃至饮食不知其味,一切时处,心光皆照一句话头,至第十日下午,二板香止静后,参究得力,身心忽空,内外虚融,定境法乐,非言语所能形容,一动喜心,定境即失。后于别枝香,欲求定境再现,皆不可得。禅七考功时,将是事陈白冶公和尚。则曰:‘汝自后有求定境复现否?’答曰:‘有’。乃警之曰:‘切不可求,若求则魔得其便,汝将为魔眷矣!’复问:‘如是境界好否?’公曰:‘不作圣证之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此不过用心得力,暂得轻安,从此进修,不著不求,悟证有望。’后阅本经,五十种阴魔所述,知善知识,不可不亲近也。至二十八岁,参浙江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亦在冬月禅七之中,勇猛精进,生死心切,于第八日晚,定境复现,较胜于前,其乐亦胜。自此深信,宗门中自有奇特事在,后阅楞严经,于向所未通者,无不明了,又信本经为禅门关钥,更复悉心研究,定能发慧,其语亦有征矣!余惜后为丛林供职,重兴道场,办理慈善,主持佛教会务,以致自误禅功,未明本分上事,虽承缁素群推,楞严独步,何异说食不饱,数宝常贫也。

又入流亡所,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前佛有云: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然动尘已灭,静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还是出流,反闻能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上亡所,是解‘动结’,此三句乃解‘静结’,动相不过并言而已。首句所字,即牒上亡所;入字,即仍旧入流。谓所有动尘虽亡,仍是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非是境静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然所入既寂,则动结与静结俱解,声尘全泯,故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了然不生,即动、静二种尘相,了不可得也;此二句亦即既寂之注脚也。而工夫到此,声尘动静二结俱解,则色阴破矣!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此解‘根结’。如是、指法之词,指上反闻离尘,思修二慧,尘中二结已解,根结斯现,此根乃聚闻于耳,结滞为根之根,亦复是结,亦当解除。仍照如是本修之法,渐次增进,加功用行,定力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到此则根结亦解,无有能受所受,则受阴破矣!根尘既销,识无从生,则想阴亦于此破矣!即佛前云: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正齐于此;以尘亡根尽识泯,人无所依故。此中三结,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中所云,劳见发尘,今粗三结已解,则尘不复发,见不复劳矣!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此解‘觉结’。尽闻二字,是牒上能闻与所闻俱尽,根尘双泯之境,六用不行,惟余一觉。若住此境,但得我空,未得法空,则永堕无为深坑。不住者,仍复加功用行,进观闻性。下句为新证之境,《正脉》云:尽闻之后,根尘迥脱,湛一无边之境现前;故今言觉者,即照此境之智也;所觉者,即此湛一之境也。尽闻若住入则境智恒对,能所仍存,终为胜进之障,即沩山所谓:具足心境也。今言觉所觉空者,谓能觉之智,与所觉之境,二俱空寂,泯然无复对待也。觉是智分,乃属般若,智能契理如何亦空?当知此破法执,若吝惜此智,不肯放舍,即是一种爱智之法爱,亦复是结,亦当解除。《圆觉经》云:‘幻尘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智亦灭,幻智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彼文全同此之解结工夫。今此觉结,即彼幻智,亦即佛示,六结生起次第,智见妄发,发妄不息。今觉结已解,则知见不发,妄不相续矣!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者:此解‘空结’。空即觉所觉空之空,觉即能觉之与所觉,由有此空,空彼能所二觉,则觉结虽解,空亦是结,亦当解除;以能空所空,二俱宛在,空性未圆,若恪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空何所依?究而极之,以求圆满空性。

空所空灭者:非惟所空之智境灭,即能空之空亦灭。如以木钻木,火出木烧,二俱灭矣。今空结已解,则行阴破矣!亦即佛言,空性圆明,成法解脱,正齐于此,已得俱空之境。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此解‘灭结’。生灭二字,总指诸结而言。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空灭灭生,六结皆生灭法,故灭结亦当解除。此结不解,恒住俱空之境,犹为圆通细障,即同‘百尺竿头坐的人,虽然得法未为真,百尺竿头重进步,十方刹土现全身。’惟是此结,最难解除,禅门谓之末后牢关,到此境界,不肯进步,又谓之贴肉布衫难脱,此结一解,则可亲见本来面目矣。同《圆觉经》,迷智四相之寿者相。一我相,心所证者,以所证涅槃,认为我体。二人相,心所悟者,悟知所证之非。三众生相,心所了者,了前悟证俱非,四寿者相,心所觉者,觉前前非,认己为是,即住此相中,深生法爱。譬如有人,不肯断命,祖师门下,谓之命根不断也。故仍须入流照性,返穷流根,灭相迥脱,至不生灭,方是到家时节。

既灭者,即观智还元,一切生灭,悉皆灭已,此去更无可灭。此灭结,即佛前示,六结次第生起之第一结,由汝无始,心性狂乱;今六结尽解,五阴全破,狂心已歇,歇即菩提。亦即佛云: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妄穷真露,寂灭真理现前。所谓寂灭者,此寂非对动之寂,从无始来,本自不动之寂也;此灭非对生之灭,从无始来,本自无生之灭也。虚心绝待,妙体孤圆,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亦即一乘,寂灭场地,为真心之全体。前佛云: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上解六结,是从闻、思、修,此寂灭现前,是入三摩地,得证圆通。古观世音佛,所授之法,与释迦如来,解结修证,无二无别。既得寂灭现前,亲证藏性,而入首楞严三昧,当登圆教初住之位。下忽然超越之下,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

《正脉》云:通前次第解结一科,会于四卷末节:入流,即守于真常,亡所,即弃诸生灭;尽闻即根尘识心,应念销落;觉所觉空,与空所空灭,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寂灭现前,即法眼清明,毫无差爽矣!若会永嘉奢摩他文,入流即息念,亡所即亡尘,亦应仿其文云:‘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亡所则入流而亡,入流则亡所而入。’此四句可齐动静不生。又云:‘亡所而入,则入无能入;入流而亡,则亡无所亡。’此四句根尘俱泯,可齐于闻所闻尽。又云:‘亡无所亡,则尘遗非对;入无能入,则念灭非知。’此四句无对无知,可齐于觉所觉空。又云:‘知灭对遗,一向冥寂。’此二句可齐于空所空灭。又云:‘阒尔无寄,妙性天然。’此二句可齐于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亦似吻合而无闻矣!但永嘉似乎都摄六根,或专摄意根,此经乃专摄耳根为异耳。又永嘉方谈最初销显,向后更有修治,斯经已谈深证高位,向后惟彰发用,今与合会而观,节文宛似,令知圆顿初后,无有异心,行者不可委为高位,视为不切己也。

楞严经脉络-圆瑛法师述

by 兼修, Saturday, February 16, 2019, 04:46 (2105 天前) @ 兼修

此首楞严王即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不共之定,此定圆含奢摩他等三种别名,成一佛定总名也。此一门超出,即一乘了义修证之法门,方能超出权小,而趣妙庄严路。佛既示总名之后,仍复按定信解修证次序,逐答三名,于正说全经文中,三段各有标出,界线分明:第一卷:佛破妄识无处之后,阿难即求世尊,开示我等,奢摩他路。当知此下,更破妄识非心,妄识无体,乃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碍;以识心乃楞严大定之障碍,识心不去,大定不成,故此三名,不可用止观释之。以止观不能舍离识心,识心有生有灭,如以生灭心为因,决定不能发明不生灭性,故佛指示根中,不动摇不生灭之见性,更与会四科融七大,极于三如来藏,皆开奢摩他路也。要阿难开解照了,此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之定体,即为著摩他,依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佛性,微密观照此观非同意识之作观,乃性具即定之慧。佛要阿难,生信发解,圆悟如来藏性,为首楞严定体,文有三卷半,即题中如来密因是也。

第四卷:阿难请示华屋之门,即是悟后请修。以此证知,前三卷半,乃说性,不说修,故独属奢摩他,开解照了,如来藏性本具之定体。此四卷后半以去,佛答妙三摩,佛云:‘阿难,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先明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决定以因同果,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此舍识也明矣!二、决定从根解结。教以悟后起修,须于六根,选择一根下手,但从一门深入。此用根也,又明矣!行起解绝,自可入一无妄,一根返源,六根解脱。然后文殊特选耳根,从闻、思、修,即为妙三摩,依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佛性,从根修证,乃性具即慧之定。佛要阿难,多闻之人,仍向耳门,就路还家。文有三卷余,即题中修证了义是也。

第七卷末,佛答妙禅那,因阿难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指奢摩他显圆理之文,得正熏修指三摩教圆修之文,身心快然,获大饶益。’再请禅那修位,佛为说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迷、悟、凡、圣之分,因众生一念妄动,故佛先对示染、净缘起。示染缘起,从真起妄,则成十二类生;示净缘起,返妄归真,则成五十五位;由前三摩,证圆通体,则安住圆定,称体起用,万行繁兴。双蹑前之定慧,中中流入萨婆若海,乃如来一切种智之海。文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住持本定,历位增进,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即为妙禅那,依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乃性具圆融之定慧。阿难自云:‘顿悟禅那,修进圣位。’文祗半卷,即题中诸菩萨万行是也。此是自他两利,上求下化之行。合此三定别名,成一首楞严总号,即阿难所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定,请答相应,啐啄无违也。

诸法无行经 摘录

by 兼修, Friday, March 15, 2019, 01:19 (2078 天前) @ 兼修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灭业障罪。云何灭业障罪。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见一切法性无业无报。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见贪欲际即是真际。见嗔恚际即是真际。见愚痴际即是真际。则能毕灭业障之罪。又文殊师利。若菩萨能见一切众生性即是涅槃性。则能毕灭业障之罪。所以者何。若人自有所见即能起业无知无闻。凡夫愚人不知诸法毕竟灭相。故自见其身亦见他人。以是见故便起身口意业。是人妄见忆想分别。作是念。我是贪欲嗔恚愚痴。如是分别故于佛法中出家学道。复作是念。我是持戒修梵行人。我当越度生死。得于涅槃免诸苦恼。是人分别诸法是善是不善。是应知是应断是应证是应修。所谓苦应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而复分别。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一切诸行皆悉是苦。一切诸行皆三毒炽然。我当疾舍此有为法。常作如是思惟。于诸行中种种取相而生厌心。尔时便作是念。见诸行如是。是名见苦恶厌诸行。是名断集分别诸行。见于灭谛即作是念。我今见灭是名证灭。我当修道便至静处念如是法。作是念已摄心定住。是人先得厌心。今得定心故于诸行中心便舍离。而自愧厌不喜不乐。复作是念。我今于一切法中已得解脱更无所作。我身已得阿罗汉道。是人命终之时见受生处。即菩提中心生疑悔。以此疑故命终之后堕大地狱。何以故。是人于无生法中而分别故。

诸法无行经 摘录之二

by 兼修, Monday, May 20, 2019, 03:42 (2012 天前) @ 兼修

尔时文殊师利言。世尊。师子吼鼓音王如来灭度之后。尔时有菩萨比丘。名曰喜根。时为法师。质直端正。不坏威仪。不舍世法。尔时众生。普皆利根。乐闻深论。其喜根法师。于众人前。不称赞少欲知足。细行独处。但教众人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性。即是贪欲之性。贪欲性即是诸法性。瞋恚性即是诸法性。愚痴性即是诸法性。其喜根法师。以是方便教化众生。众生所行。皆是一相。各不相是非。所行之道。心无瞋痴。以无瞋痴因缘故。逮得法忍。于佛法中。决定不坏。世尊。尔时复有比丘法师。行菩萨道。名曰胜意。其胜意比丘。护持禁戒。得四禅四无色定。行十二头陀。世尊。是胜意比丘。有诸弟子。其心轻动。乐见他过。世尊。后于一时。胜意菩萨。入聚落乞食。误至喜根弟子家。见舍主居士子。即到其所。敷座而坐。为居士子。称赞少欲知足细行。说无利语过。赞叹远众乐独行者。又于居士子前。复说喜根法师过失。是比丘不实。以邪见道。教化众生。是杂行者。说淫欲无障碍。瞋恚无障碍。愚痴无障碍。一切诸法。皆无障碍。是居士子利根。得无生法忍。即语胜意比丘。大德。汝知贪欲。为是何法。胜意言。居士。我知贪欲是烦恼。居士子言。大德。是烦恼为在内在外耶。胜意比丘言。不在内。不在外。大德。若贪欲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即是无生。若无生者。云何说若垢若净。尔时胜意比丘。瞋恚不喜。从座起去。作如是言。是喜根比丘。以妄语法。多惑众人。是人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闻佛音声则喜。闻外道音声则瞋。于梵行音声则喜。于非梵行音声则瞋。以不学入音声法门故。乃至尔时喜根菩萨。于众僧前。说是诸偈云。

贪欲是涅槃。恚痴亦如是。如此三事中。有无量佛道。若有人分别。贪欲瞋恚痴。是人去佛远。譬如天与地。菩提与贪欲。是一而非二。皆入一法门。平等无有异。凡夫闻怖畏。去佛道甚远。贪欲不生灭。不能令心恼。若人有我心。及有得见者。是人为贪欲。将入于地狱。贪欲之实性。即是佛法性。佛法之实性。亦是贪欲性。是二法一相。所谓是无相。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导。若有人分别。是持戒毁戒。以持戒诳故。轻篾于他人。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但自安住立。有所得见中。若住空闲处。自贵而贱人。尚不得生天。何况于菩提。皆由着空闲。住于邪见故。邪见与菩提。皆等无有异。但以名字数。语言故别异。若人通达此。则为近菩提。分别烦恼垢。即是着净见。无菩提佛法。住有得见中。若贪着佛法。是则远佛法。贪无碍法故。则还受苦恼。若人无分别。贪欲瞋恚痴。入三毒性故。则为见菩提。是人近佛道。疾得无生忍。若见有为法。与无为法异。是人终不得。解于有为法。若知二性同。必为人中尊。佛不见菩提。亦不见佛法。不着诸法故。降魔成佛道。若欲度众生。勿分别其性。一切诸众生。皆同于涅槃。若能如是见。是则得成佛。其心不闲静。而现闲静相。是于天人中。则为是大贼。是人无菩提。亦无有佛法。若作如是愿。我当得作佛。如是之凡夫。无明力所牵。佛法湛清净。其喻如虚空。此中无可取。亦无有可舍。佛不得佛道。亦不度众生。凡夫强分别。作佛度众生。是人于佛法。则为甚大远。若见众生苦。则是受苦者。众生无众生。而说有众生。住众生相中。则无有菩提。若人见众生。是毕竟解脱。无有淫恚痴。知是为世将。若人见众生。不见非众生。不得佛法实。佛同众生性。若能如是知。则为世间将。

乃至说是诸偈法时。三万诸天子。得无生法忍。万八千人。漏尽解脱。即时地裂。胜意比丘。堕大地狱。以是业障罪因缘故。百千亿那由他劫。于大地狱。受诸苦毒。从地狱出。七十四万世。常被诽谤。若干百千劫。乃至不闻佛之名字。自是已后。还得值佛。出家学道。而无志乐。于六十二万世。常返道入俗。亦以业障余罪故。于若干百千世。诸根闇钝。世尊。尔时喜根法师。于今东方过十万亿佛土。有国名宝庄严。于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胜光明威德王如来。应供正遍知。今现在彼。其胜意比丘。今我身是。世尊。我未入如是法相门时。受。如是苦。分别苦。颠倒苦。是故若发菩萨心者。若发小乘心者。不欲起如是业障罪。不欲受如是苦恼者。不应拒逆佛法。无有处所可生瞋痴。佛告文殊师利。汝闻是诸偈。得何等利。世尊。我毕是业障罪已。闻是偈因缘故。所在生处。利根智慧。得深法忍。巧说深法。文殊师利。为谁力故。能忆如是无量阿僧祇劫罪业因缘。世尊。诸菩萨有所念。有所说。有所思惟。皆是佛之神力。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从佛出。

佛說法句經

by 兼修, Monday, July 01, 2019, 10:33 (1970 天前) @ 兼修
编辑 by 兼修, Monday, July 01, 2019, 10:41

大正藏第 85 冊 No. 2901 法句經


  No. 2901

  佛說法句經

  佛說法句經諸菩薩融心覺序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日月宮中勝藏殿上。與天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勝積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金剛藏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慧菩薩。觀世音菩薩。決定慧菩薩。彌勒菩薩。三世辯菩薩。常住願菩薩。勢力自在菩薩。無起作菩薩。常慈菩薩。常視一相光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曰寶明。與無量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百千萬人。復有無量天龍夜叉。護法善神。及餘他方無數菩薩。皆悉集會。

  不壞諸法菩薩說宿緣品第二

  於是。眾中有菩薩。名不壞諸法寶明。承佛神力。前白佛言。世尊。我於往昔然燈佛所出家學道。彼時名字等賢比丘。爾時世尊。即授於我今菩薩記。號曰不壞諸法。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授我號為寶明乎。唯願世尊。說此寶明名字所以。

  佛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天眾求天乘者。說斯決定大乘微妙要法。及汝名字金剛語句。爾時天眾奉教如聽。佛告寶明菩薩。善男子。汝且觀此諸佛名字。為是有耶。為是無耶。為有實耶。為無實耶。善男子。若名字是有。說食與人。應得無飽。若得無飽。一切飲食。則無所用。何以故。說食尋飽不須食故。若名字無者。定光如來不授我記及汝名字。如無授者。我不應得佛。善男子。當知。字句其以久如。以其如故。修題諸法名字性空。不在有無。善男子。若名字空者。於諸毀呰誹謗譏呵及以讚譽不應瞋喜。何以故。誹謗毀訾及以讚譽。二俱空故。

  觀聲性空證實際品第三

  善男子。若遇如上境界。應作是念。此音聲者為天為小。青黃赤白。從何方來。今來罵我。著我何處。形相何似。上下諦觀。都無所得。若無所得。不應生於瞋喜之心。作是觀已。堅持不捨。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觀音聲性空。證於如故。譬如有人夜想飛空及其睡時見身飛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觀聲性空必得空證。乃知音聲但誑耳根。如無實體。

  觀三處空得菩提品第四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觀三處。內外中間。是為三處。於三處中。無有實法。即為解脫。解脫者即菩提也。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三處觀者為何謂也。佛告寶明。善男子。欲知三處。當修身觀。眼即為內。色即為外。心處中間。是為三處。或有眾生。從無始已來。不知三事虛之與實。妄起種種煩惱到或。是以我今教如實觀。令斷諸惑。善男子。眼不自見。色不自名。心無形質。三事俱無。是故眼不自見。常處於內。色不自名。常處於外。心無形相。處無所在。善男子。眼不自見。屬諸因緣。緣非見相。眼即是空。色屬眼時。名色為色。若眼性空。色亦無實。何以故。從空眼見體無實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知眼是空於內無染。知色是空於外無著。識心是空滅於諸行。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知眼屬緣見無自性。眼終日見。猶為無見。色性屬眼而不自名。終日名猶為無名。善男子。以斯空眼常看空色。內外遍觀心不可得。常求諸色而不可滿。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善男子。應作是念。若眼與色非為空者。眼住於內不應辯外。色住於外不應從眼。眼是有住。色亦有住。心是無為。不應在有。何以故。有之與無性相違故。是故當知。眼色與心虛通無礙。善男子。意即為內。法即為外。心處中間。意不自知。法不自名。心無形相。三事俱無。是故意不自知。常處於內。法不自名。常處於外。心無形相。實無處所。意不自知。屬諸因緣。緣非知相。意即是空。法屬意時名法為法。若意性空法亦無實。何以故。從空意知體無性故。善男子。知意是空。於內無染。知法是空。於外無著。知心是空。滅於諸行。知意屬緣。知無自性。意終日知猶為無知。法性屬意而不自名。名終日名猶為無名。以斯空意常知空法。內外遍觀心不可得。是故菩薩應作是念。若意與法非為空者。意住於內不應辯外。法住於外不應從意。意是有住法亦有住。心是無為不應在有。何以故。有之與無性相違故。是故當知。意法與心虛空無礙。譬如陽炎遠視似水。無智之人為得所逼急走向之。轉近轉滅。炎邊住者知此地中本來無水。見彼走人知其妄相。便生嗤咲語走人言。此中無水但陽氣耳。誑汝眼根。彼人聞已熱渴心息。色亦如是。凡夫無智謂呼有實。為欲渴所逼生貪求相。熾然起心趣向奔走。色相屬緣轉觀轉滅。證實相者知此陰中本來無色。本來無識。見凡夫人貪色。疾走知其妄想。便生嗤咲。為說實法語。眾人言。陰中無陰。心中無心。念中無念。但緣氣耳。誑汝眼根。若有智者。聞已妄渴心息。陰界諸入亦復如是。善男子。譬如凡夫夜夢見身。種種光明。食百味食。復見遠行。至他方所。得好衣馬。侍從百方。欻爾起瞋。尋命事力。殺數千人。及其覺時。身光尋滅。亦不遠行。光明色相。空無所有。夢中行者。及與事力相。殺之者都無色相。色亦如是。一切眾生。從無始已來。黑闇崖下。無明被底。長夜睡眠。處於夢宅。妄見諸色。起一切法。善男善女。生死涅槃。相殺相害。無有窮已。一切眾生謂呼為實得道。覺者乃知虛妄始知生死同涅槃相。男女諸色。本性體空。善男子。若色如是。一切諸法亦復如然。如空谷嚮。如芭蕉堅。如水中月。如空中華。如石女兒。如電久住。如水龜毛。如走兔角究竟無實。諸有智者。應除諸見。如世生盲。莫分別色。若不分別。當知不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善男女。一切眾生。為諸煩惱弊於慧因無眼生眼想。以斯忘想見外境界。名之為色。如起貪著。以貪著故。流轉三有。如旋火輪無有休也。

  親近真善知識品第五

  善男子。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必聞如斯甚深要句。爾時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是善知識。佛言。善知識者。善解深法空相無作無生無滅。了達諸法從本已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住於實除。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是名善知識。

  二十一種譬喻善知識品第六

  善男子。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眼因。示導汝等菩提路故。善知識者是汝脚足。荷負汝等離生死故。善知識者是汝梯橙。扶侍汝等至彼岸故。善知識者是汝飲食。能使汝等增長法身故。善知識者是汝寶依。覆蓋汝等功得身故。善知識者是汝橋梁。運載汝等度有海故。善知識者是汝財寶。救攝汝等雖貧苦故。善知識者是汝日月。照曜汝等離黑闇故。善知識者是汝身命。護惜汝等無有時故。善知識者是汝鎧仗。降伏諸魔得無畏故。善知識者是汝絙繩椃機汝等離地獄故。善知識者是汝妙藥。療治汝等煩惱病故。善知識者是汝利刀。割斷汝等諸愛網故。善知識者是汝時雨。潤清汝等菩提身故。善知識者是汝明燈。能破汝等五蓋闇故。善知識者是汝善標。教示汝等趣正道故。善知識者是汝薪火。成熟汝等涅槃食故。善知識者是汝弓箭。射殺汝等煩惱賊故。善知識者是汝勇得。能破汝等生死軍故。善知識者是汝如來。破汝煩惱至涅槃故。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親近。

  寶明聽眾等悲不自勝品第七

  於是寶明。與諸天眾。聞佛說此妙法及善知識甚深要法。舉聲號哭。淚下如雨。悲啼懊惱。不能自栽。自念。我身從曠劫已來。為善知識之所守護。是故今日值於如來。得聞深法。如是遇者。善知識力。非我力能自念。我等從本已來未曾報恩便方親近。說是語已。重復舉聲悲號懊惱。槌胸天哭。譬如有人。新喪父母。號悼啼泣。死而復甦。爾時世尊。見是事已。生憐愍心。即噓長歎以歎息故。振動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剎皆亦大動。

  普光莊嚴菩薩等證信品第八

  於是東方百千萬億阿僧祇土有國。名寶土。佛名寶相。有菩薩。名普光莊嚴。見此地動白寶相佛言。世尊。如此地動是何瑞也。彼佛答言。西方去此百千萬億阿僧祇土有國。名娑婆。佛號釋迦牟尼。為諸眾生說於佛法。決定大乘報善知識恩。故現斯瑞。普光莊嚴菩薩白寶相佛言。世尊。我欲與此天眾俱。至於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所請問。彼佛事善知識。并問深法。寶相佛言。善男子。令正是時宜速疾住。於是普光莊嚴菩薩。與無量天菩薩。各皆現身。坐寶蓮花師子之座。放天光明如天力士。屈身臂來須至娑婆世界。在虛空中湛然而住。

  爾時寶明菩薩見此光相。即白佛言。世尊。此何光相。初未曾見。佛告大眾及寶明菩薩言。此是寶相如來所諸天菩薩。聞我為汝說大乘經及善知識現地動相。是以來到寶明菩薩及諸大眾。聞是語已。皆大歡喜。□□衣服。待佛左右。於是普光莊嚴菩薩。於虛空中。雨眾寶華。雨華已訖。尋至釋迦牟尼佛所。遶無數匝合掌作禮於一面立。佛告普光莊嚴菩薩言。善男子。汝發來時汝之世尊氣力安否。汝涉遠來得無勞也。普光莊嚴菩薩前禮佛足答言。時我世尊。常命色力更無他也。慇懃囑者致問無量。於是眾中文殊師利菩薩。謂普光莊嚴菩薩言。諸善男子。汝等遠來何所諮請。普光莊嚴菩薩。白文殊師利言。大德。我承世尊說甚深法。及善知識所有功德。是故我來欲有諮請事。善知識所有功德。文殊師利言。若有諮者。宜速發問。此諸大眾願樂欲聞。於是普光莊嚴菩薩知大眾意。前禮佛足白佛言。世尊。我等昔來慧力微弱。不能善解決定大乘深妙之義。及善知識不有恩德。如佛前說。恩重難議。唯願世尊為諸大眾。說於親近善知識法。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為諸眾生問如斯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煩惱即菩提品第九

  善男子。善知識者有大功德。能令汝等於貪欲瞋恚愚癡邪見五蓋五欲眾塵勞中建立佛法。不起一心得大功德。譬如有人持堅牢船度於大海。不動身心如到彼岸。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以大願船處生死海。運載汝等。不動身心。到涅槃岸。善男子。譬如有人欲行嶮路恃託一人。善於伎藝鎧仗修有并好寶車。駕以五馬。身心無畏。得達無難。善知識者亦復如是。法身壯大善於方便。六度伎藝。慈悲鎧仗。皆悉修有。來於大乘駕五神通。運載汝等得無所畏。離於三塗生死諸難。善男子。譬如有人依楞伽寶服甘露妙藥消除諸病。命不中夭。善知識者亦復如是依大智寶服於法藥消煩惱病。慧命無窮。善男子。譬如有人依師子王行諸獸中。無有怖畏。善知識者亦復如是。若有依者。遊塵勞中亦無所畏。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須彌山。假使八風不能吹動。依善知識亦復如是。八難之風不能吹動。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金翅鳥遍觀大海。不畏諸災。魔竭魚難。依善知識亦復如是。逕生死海不畏諸魔外道之難。善男子。善知識者。無量功德。廣欲說者。窮劫不盡。

  求善知識不借內外壽命嫌疑品第十

  若有智者。見善知識應當供養不惜身命。何況揣財眷屬妻兒及以國城如得悋惜。若善知識諸有所作種種境界不應起於毛髮疑心。所以者何。若有疑心不得正受甚深法句。汝等大眾於善知識應斷疑念。

  普光問如來慈偈答品第十一

  爾時普光莊嚴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正受甚深法句。何謂甚深。佛言。勿作是問。若今說者聲聞緣覺及新發意菩薩聞說斯法心所迫迮。斷壞善根。普光莊嚴菩薩白佛言。世尊。為我等輩方便演示。與諸眾生作將來業。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佛子善諦聽  我今如實說  一切諸法性
 本來無所動  諸佛依貪瞋  如座於道場
 塵勞諸佛種  本來無所動  五蓋及五欲
 為如來種性  常以是莊嚴  本來無所動
 婬欲及邪見  并餘結使等  究竟解脫相
 本來無所動  諸佛從本來  常處於三毒
 長養於百法  如成於世尊  諸法從本來
 無是亦無非  是非性寂滅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眾生  實無有生滅  生滅即涅槃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法相  從緣無起作
 起作性如如  本來無所動  一切諸文字
 無實無所依  俱同一寂滅  本來無所動
 諸諸布施福  於中三事空  究竟不可得
 施福如野馬  若說諸持戒  無善無威儀
 戒性如虛空  持者為迷到  若見瞋恚者
 以忍為䩭鞅  知瞋等陽炎  忍亦無所忍
 說諸精進業  為增上慢說  無增上慢者
 無善無精進  若起精進心  是妄非精進
 若能心不妄  精進無有虛  若學諸三昧
 是動非坐禪  心隨境界流  云何名為定
 參羅及萬像  一法之所印  云何一法中
 如生種種見  一亦不為一  為欲破諸數
 淺智之所聞  見一以為一  若有聞此法
 常修寂滅行  知行亦寂滅  是則菩提道
 若欲證此法  親近善知識  善學諸方便
 度脫於群生  我今說此法  為攝有眾生
 若無我見者  究竟無所說  此是金剛句
 決了諸邪見  一切外道輩  盡力無能壞
 若有諸眾生  得聞如是經  雖在三塗中
 究竟清涼樂  若聞此經名  及解一句義
 必生諸佛國  何況讀誦者  若有此經處
 我恒在其中  為護如是人  令得無上道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普光大眾得無生法忍即為寶明授記品第十二

  寶明菩薩尋得授記。汝當來世過八十萬劫當得作佛。號寶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有眾生。純一大乘。更無聲聞辟支佛。名國土嚴淨。過無量壽百千萬倍。與諸菩薩授記已訖。便欲捨坐。

  傳持品第十三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前白佛言。世尊。此等當來在何等人手。以何恩緣得聞此經。佛言。善男子。此經甚深難可得聞。譬如金剛一切凡夫不能覩見。唯除帝釋。此經亦爾。聲聞緣覺所不能見。唯除菩薩譬如師子。一切禽獸無敢向者。唯除龍王。此經亦爾。聲聞緣覺斷絕悕望。唯除菩薩。假使有人純以真金滿四天下以用布施。不如聞此經名得福萬倍。假使有人純以七寶作詣床榻。以頗梨衣供養眾生。滿閻浮提界。於一劫不如聞此經名得福萬倍。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此經者。當知。是人親侍無數諸佛。殖眾德本。乃能得聞。善男子。此經當來至於八地菩薩之手。

  護經如眼寧喪身命不急品第十四

  佛告諸大眾及寶明菩薩。汝護是經。如護眼目。寧喪身命。莫於此經中。如生懈怠。若有眾生。於此經中生信心者。當知。是人真佛弟子無有疑也。爾時世尊說此經已。一切大眾天龍八部皆各歡喜。如法奉行。

插个介绍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July 03, 2019, 16:13 (1968 天前) @ 兼修

在使用古代文献的时候,了解这些文献可以了解到的古代写本的
编辑和抄写情况,是比较有意义的,首先当然是古代目录的前后
部分,这因为电子版是比较容易见到的,可以探索其中的逻辑上
的关联性。其次是了解能够知道的文献古抄本的连写,乃至放置
等等可以了解到的习惯,以便在常规的目录学之外,了解这些文
献在使用中的情况,并以此为起点,通过引用范围,联合目录学
,乃至年代和笔迹纸张等的鉴定,来了解单独文献以外的逻辑关联性,也许
会有助于这一类认知的开展,比如以这一文献为例,他的原始抄本
之一,是和一个现在被认为是北宗的文献连写在一起的,即
http://www.fodian.net/images/index.htm
xd29010010848d 法句经、顿悟真宗要决(连写本、9叶)〖智达 唐 敦煌 土蕃时期?(788-848年)梵夹本墨书〗

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决

by 兼修, Thursday, July 04, 2019, 06:39 (1967 天前) @ 兼修

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决(敦煌残简 摘录)

问曰:金刚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 香、 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意义云何?
答曰:善哉! 善哉! 解问此义, 观汝所问, 根基纯熟, 为汝直说法要, 不出意念, 到于彼岸, 汝谛听此菩萨修心, 行到彼岸处, 欲得学不?
琰曰:愿闻要妙, 信受奉行。
师曰:一切心无, 是名无所。更不起心,名之为住。 而生其心者, 应者当也, 生者看也, 当无所处看, 即是而生其心也。

问曰:当无所处看有何意义?
答曰:一切诸佛皆从无所得道, 亦是诸菩萨修法身处, 亦是汝法性住处, 汝看时, 令汝得见。

问曰:见何物?
答曰:经云:见性成佛道。

解释洞山五位显诀

by 兼修, Thursday, July 04, 2019, 06:40 (1967 天前) @ 兼修

正位来。明正位不涉缘。又引语例者。如黑豆未生芽时作么生。又如曰有一人无出入息。又曰未具胞胎时还有言句也无。十方诸佛出身处也。

唐代老安系的禅法很有意思

by 齐愍乐平, Saturday, July 06, 2019, 06:54 (1965 天前) @ 兼修

惠达是慧安和神秀两个超高龄老人的学生,从慧安的传记看,走的时
候已经类似藏地记载里的....身了。


他的禅法基本都在敦煌文献里,很长时间里后世无闻,佛典宝库
的图片文献里也只列了有限的几类。

显然不够,了解这个是要花一点钱的,除非你是在学校里的本来
就能查论文方便的,否则花两三块钱在淘宝上买一个知网的检索
帐号还很必要的,但智达还是惠达的另外一纸你要下载到,大概
还得花一块钱。

这里显然有三个要点形成的系统,一个是卧轮的实践感叹为代表,
这当然不是后世那个只留了十几个字的卧轮话头,第二个更接近大乘
五方便,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上的探索,这两点衔接在一起,只有
时人牛宏补译全的顿悟真宗要决里很看清楚前后结构。至于中
唐的语录时代,大概算是第三个要点。

唐代老安系的禅法很有意思

by 蹲断妄念, Monday, July 08, 2019, 16:56 (1963 天前) @ 齐愍乐平

师兄有顿悟真宗要决全文吗?

这个是没有汉语的原篇全文的

by 齐愍乐平, Monday, July 08, 2019, 20:55 (1963 天前) @ 蹲断妄念

仅仅就上篇那几叶的敦煌叶子,当然也不全,好像前几年就放出来过。
这个是没有汉语的原篇全文的。虽然惠达传世就一歌诀一要诀两篇。
在历史上就存在一些片段,有专门研究敦煌文献的,在一个藏文卷子
里核对出了全文,有人专门翻译把他补全了,在知网上有下载,但不
合适放在这里,您还是在淘宝上花两块钱买一个知网
的账号来,去下载论文吧。
题目是:敦煌藏文、汉文禅宗文献对读——P.t.116(191-242)与P.ch.2799、S.ch.5533、P.ch.3922

北圖敦煌寫經290惠達和上頓悟大乘秘密心契禪門法----这个在道客上,您百度能找到。


另外还推荐:
咏卧轮禅师看心法四首补正与敦煌本菩提达摩论定名

之后的很多要用论文系统了,还是去知网吧。

了解! 谢谢师兄。

by 蹲断妄念, Tuesday, July 09, 2019, 14:42 (1962 天前) @ 齐愍乐平

了解! 谢谢师兄。

这个算汉传历史上未解之迷之一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09, 2019, 18:29 (1962 天前) @ 蹲断妄念

概有文献学者理出来.
不致埋没.
相信以老兄的识见.
自有一番见解

这个迷。。。

by 兼修, Thursday, July 11, 2019, 03:18 (1960 天前) @ 齐愍乐平

我的见解,这个谜基本上由于需要一套解释系统而衍生出来的。

这个迷。。。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July 11, 2019, 05:54 (1960 天前) @ 兼修

肯定懂这个的武老太太十几岁参加工作,八十才退休,
在她以前是南北朝的氛围,
之后盛唐才成型。
这就和民国课本消失七八十年,现在可以
当课外书用,但不能再当课本用一样。

顿悟真宗金刚般若修行达彼岸法门要决

by 蹲断妄念, Monday, July 08, 2019, 17:01 (1963 天前) @ 兼修

兼修兄有要诀全文吗?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 摘录

by 兼修, Thursday, October 29, 2020, 03:53 (1484 天前) @ 兼修

大般涅槃经婴儿行品第二十一

善男子!云何名婴儿行?善男子!不能起、住、来、去、语言,是名婴儿。如来亦尔,不能起者,如来终不起诸法相;不能住者,如来不着一切诸法;不能来者,如来身行无有动摇;不能去者,如来已到大般涅槃;不能语者,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又,无语者,犹如婴儿言语未了,虽复有语,实亦无语。如来亦尔,语未了者即是诸佛秘密之言。虽有所说,众生不解,故名无语。
........
又,婴儿行者,如彼婴儿啼哭之时,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而语之言:‘莫啼,莫啼。我与汝金。’婴儿见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杨叶实非金也。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婴儿见已,亦复生于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实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婴儿。如来亦尔,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如来为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端正自恣,于妙宫殿受五欲乐,六根所对无非是乐。众生闻有如是乐故,心生贪乐,止不为恶,勤作三十三天善业。实是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为度众生方便,说言常、乐、我、净。

六妙法门

by 兼修, Saturday, June 10, 2023, 03:03 (530 天前) @ 兼修

#+Title: 六妙法门
*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
#+TOC: listings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

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约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或约二数,谓一止、二观。或约三数、谓三三昧。或约四数,所谓四禅。或约五数,谓五门禅。或约六数,谓六妙门。或约七数,谓七依定。或约八数,谓八背舍。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或约十数,谓十禅支。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

以众生机悟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利物。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之别称。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
六妙门大意有十不同。

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第五相摄六妙门  第六通别六妙门 
第七旋转六妙门  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圆观六妙门  第十证相六妙门

* 释第一历别对诸禅定明六妙门,即为六意。
** 一者依数为妙门。
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阴界入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
知已破折,不住不着,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此义如须跋陀罗,佛教断非非想处惑,即便获得阿罗汉果。数为妙门,意在于此也。

** 二者随为妙门者。
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心爰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散。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
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如痈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曰非想。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今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是故深观弃舍。不着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

** 三者止为妙门者。
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人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著正惠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永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止为妙门。意在此也。

** 四者观为妙门者。
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练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观为妙门。意在此也。

** 五者还为妙门者。
行者若用惠行。善巧破折。反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为妙门。意在此也。

** 六者净为妙门者。
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禅。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 次释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者。
次第相生。入道之阶梯也。若于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净心成就。即发三乘无漏。况复具足诸禅三昧。此即与前有异。所以者何。
+ 如数有二种。一者修数。二者证数。
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
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 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
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 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
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
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惠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着止。起观分别。
+ 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
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惠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证观者。
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
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折。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

+ 还亦有二。一者修还二者证还。
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
证还相者。心惠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

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

+ 净亦有二。一者修净。二者证净修净者。
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
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惠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恃。证净有二。一者相似证。五方便相似无漏道惠发。二者真实证。苦法忍乃至第九无碍道等真无漏惠发也。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复次观众生空故名为观。观实法空故名为还。观平等空故名为净。复次空三昧相应故名为观。无相三昧相应故名为还。无作三昧相应故名为净。复次一切外观名为观。一切内观名为还。一切非内非外观名为净。故先尼梵志言。非内观故。得是智惠。非外观故。得是智惠。非内外观故。得是智惠。亦不无观故。得是智惠也。

* 次释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夫行者欲得深禅定智慧。乃至实相涅槃。初学安心。必须善巧。云何善巧。当于六妙门法。悉知悉觉。调伏其心。随心所便。可以常用。所以者何。若心不便修治即无益。是故初坐时。当识调心。学数次当学随。复当学心观还等。各各经数日。学已复更从数随。乃至还净。安心修习。复各经数日。如是数反。行者即应自知心所便宜。若心便数。当以数法安心。乃至净亦如是。随便而用不简次第如是安心时。若觉身安息调。心静开明。始终安固。当专用此法。必有深利。若有妨生心散闇塞。当更随便转用余门。安即为善。可以长轨。是则略明初学善巧安心六妙门。是知便宜用心大意。

复次行者。心若安稳必有所证。云何为证。所谓得持身及粗住细住。欲界未到地初禅等种种诸禅定。得诸定已。若心住不进。当随定深浅。修六妙门开发。云何名浅定不进修六门令进。如行者初得持身法。及粗细住法。经于日月而不增进。尔时应当细心修数。数若不进。复当修随。随若不进。当细凝心修止。止若不进。当定中观阴入界法。观若不进。当还更反检心源。还若不进。当寂然体净。用此六法。若偏于一法。增进之时。当即善修之。既渐进入深禅定。便过数境。数相既谢。进发随禅。于此定中。若不境进。当善修随止观还净等五法。定进渐深。随境已度。若发止禅。禅若不进。当善修止及观还净等四法。止定进渐深。观心开发。虽有止法。知从缘生无有自性。止相已谢。若观禅不进。当更善巧修观及还净等三法。观禅既进。进已若谢。转入深定。惠解开发。唯觉自心所有法相。知观虚诳不实亦在妄情。如梦中所见。知已不受。还反照心源。还禅经久。又不进。当复更善反观心源。及体净当寂。还禅既进。进已若谢。便发净禅。此禅念相观已除。言语法皆灭。无量众罪除。清净心常一。是名净禅。净若不进。当善却垢心。体真寂虚。心如虚空。无所依倚。尔时净禅渐深寂。豁然明朗发真无漏。证三乘道。此则略说六妙门。随便宜而用增长诸禅功德智惠。乃至入涅槃也。

复次行者。于其中间。若有内外障起。欲除却者。亦当于六门中。随取一法。一一试用却之。若得差者即为药也。治禅障及禅中魔事病患。功用六门悉得差也。上来所说。其意难见。行者若用此法门。当善思推取意。勿妄行也。

* 次释第四对治六妙门。
三乘行者。修道会真。悉是除障显理。无所造作。所以者何。二乘之人。四住惑除。名得圣果。更无别法。菩萨大士。破尘沙无明障尽故。菩提理显。亦不异修。此而惟之。若能巧用六门对治。破内外障。即是修道。即是得道更无别道。

云何功用六门对治。行者应当知病识药。
云何知病。所谓三障。一者报障。即是今世不善。粗动散乱障界入也。二者烦恼障。即三毒十使等诸烦恼也。三者业障。即是过去现在所起障道恶业。于未受报中间。能障圣道也。行者于坐禅中。此三障发。当善识其相。用此法门。对治除灭。
+ 云何坐中知报障起相。云何对治等。分别觉观心。散动攀缘诸境无暂停住。故名报障起。浮动明利。攀缘诸境。心散纵横。如猿猴得树。难可制录尔时行者应用数门。调心数息当知即真对治也。故佛言。觉观多者。教令数息。二者于坐禅中。或时其心亦昏亦散。昏即无记心。闇即睡眠。散即心浮越逸。尔时行者。当用随门。善调心随息。明照入出。心依息缘。无分散意。照息出入。治无记昏睡心。依于息治觉观攀缘三者于坐禅中。若觉身心急气粗心散流动尔时行者。当用止门。宽身放息。制心凝寂。止诸忆虑。此为治也。

+ 复次云何烦恼障起。云何对治。烦恼有三种。一者于坐禅中。贪欲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观心门中九想。初背舍。二胜处。诸不净门。为对治也。二者于坐禅中。瞋恚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观心门中慈悲喜舍等。为对治也。三者于坐禅中。愚痴邪见烦恼障起。尔时行者。当用还门。反照十二因缘三空道品破折心源还归本性。此为治也。

+ 复次云何对治障道业起业即三种。治法亦三。一者于坐禅中。忽然垢心昏闇。迷失境界。当知黑闇业障起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方便净应身三十二相清净光明。为对治也。二者于坐禅中。忽然恶念。思惟贪欲。无恶不造。当亦是过去罪业所之作也。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报佛一切种智圆净常乐功德。为对治也。三者于坐禅中。若有种种诸恶境界相现。乃至逼迫身心。当知悉是过去今世所造恶业障发也。尔时行者。当用净门中念法身本净不生不灭本性清净。为对治也。此则略说六门对治断除三障之相。广说不异。十五种障也。

复次行者。于坐禅中。若发诸余禅深定智惠解脱。有种种障起。当于六门中。善巧用对治法也。粗细障法既除。真如实相自显。三明六通自发。十力四无所畏。一切诸佛菩萨功德行愿。自然现前不由造作。故经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

* 次释第五相摄六妙门。
夫六妙门相摄。近论则有二种。远寻则有多途。何等为二。一者六门自体相摄。二者巧修六门。出生胜进相摄。

+ 云何名自体相摄。
行者修六门时。于一数息中。任运自摄随止观还净等五法。所以者何。如行者善调心数息之时。即体是数门。心依随息而数故。即摄随门。息诸攀缘。制心在数故。即摄心门。分别知心数法及息。了了分明故。即摄观门。若心动散。攀缘五欲。悉是虚诳。心不受着缘心还归数息故。即摄还门。摄数息时。无有五盖及诸粗烦恼垢身心寂然。即摄净门。当知于数息中。即有六门。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摄六门此则六六三十六妙门。上来虽复种种运用不同悉有今意。若不分别。行人不知。此则略说六妙门。自体相摄一中具六相也。

+ 复次云何名巧修六妙门出生胜进相摄相。
行者于初。调心数息。从一至十。心不分散。是名数门。当数息时。静心善巧。既知息初入中间经游至处。乃至入已还出亦如是心悉觉知。依随不乱。亦成就数法。从一至十。是则数中成就随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细心善巧。制心缘数法及息。不令细微觉观得起刹那异念分别不生。是则于数中。成就止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成就息念巧惠方便。用静鉴之心。照息生灭。兼知身分刹那思想。阴入界法如云如影。空无自性。不得人法。是时于数息中。成就息念巧惠观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成就观智。识前法虚假。亦复善巧觉了观照之心。无有自性虚诳不实。离知觉想。是则于数息中。成就还门。复次行者。当数息时。非但不得所观能观以惠方便。亦不得无能观所观。以本净法性如虚空。不可分别故。尔时行者。心同法性。寂然不动。是则于数息中。成就净门。以五门庄严数息。随止观还净。皆亦如是。今不别说。此则六六三十六。亦名三十六妙门。行者若能如是善巧修习六妙门者。当知必得种种诸深禅定智惠。入三乘涅槃也。

* 次释第六通别六妙门。
所以言通别六门者。凡夫外道二乘菩萨通观数息一法。而解惠不同。是故证涅槃殊别。随止观还净亦复如是。所以者何。

+ 凡夫钝根行者。当数息时唯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欲望此入禅受诸快乐。是名于数息中而起魔业。以贪生死故。复次如诸利根外道见心猛盛见因缘故。当数息时非但调心数息。从一至十。欲求禅定。亦能分别现在有息无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过去息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未来息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现在息有常耶无常耶。亦常亦无常耶。非常非无常耶。及心亦尔。随心所见。计以为实。谓他所说。悉为忘语。是人不了息相。随妄见生分别。即是数息戏论。四边火烧。生烦恼处。长夜贪着邪见。造诸邪行。断灭善根。不会无生。心行理外。故名外道。如是二人钝利虽殊。三界生死轮回无别。

+ 复次云何名为声闻数息相。行者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故。修数息以调其心尔时于数息中。不离四谛正观。云何于数息中。观四真谛。行者知息依身身依心。三事和合名阴界入。阴界入者即是苦也。若人贪着阴界入法。乃至随逐见心。分别阴界入法。即名为集。若能达息真性。即能知苦无生。不起四受。四行不生即钝使利使。诸烦恼结。寂然不起。故名为灭。知苦正惠。能通理无壅。故名为道。若能如是数息。通达四谛当知是人必定得声闻道。毕故不造新。

+ 复次云何于数息中。入缘觉道行者求自然惠。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当数息时。即知数息之念即是有支。有缘取。取缘爱爱缘受。受缘触。触缘六入。六入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行。行缘无明。复观此息念之有。名善有为业。有善因缘。必定能感未来世人天受。受因缘故。必有老死忧悲苦恼。三世因缘。生死无际。轮转不息。本无有生。亦无有死。不善思惟心行所造。若知无明体性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无明尚尔。亦不可得。当知行等诸因缘法。皆无根本。既无行等因缘。岂有今之数息之实。尔时行者。深知数息属因缘空无自性。不受不着。不念不分别。心如虚空。寂然不动。豁然无漏心生成缘觉道。

+ 复次云何名为菩萨数息相。行者为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故修数息。欲因此法门入一切种智。所以者何。如经中说阿那般那。三世诸佛入道之初门。是故新发心菩萨欲求佛道应先调心数息。当数息时。知息非息犹如幻化。是故息非是生死。亦非是涅槃。尔时于数息中。不得生死可断。不得涅槃可入。是故不住生死。既无二十五有系缚。不证涅槃。则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以平等大惠。即无取舍心。入息中道。名见佛性得无生忍。住大涅槃常乐我净。故经云。譬如大水能突荡一切。唯除杨柳。以其软故。生死大水。亦复如是。能漂没一切凡夫之人。唯除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心柔软故。是名大乘行者。于数息中入菩萨位。此则略说数息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之相。数息虽通。须解殊别之相。当知数息虽同共修。随其果报差降。余随止观还净一一妙门。凡圣大小乘通别。亦复如是。

* 次释第七旋转六妙门。
上来所说六妙门。悉是共行。与凡夫二乘共故。今此旋转六妙门者。唯独菩萨所行。不与声闻缘觉共。况诸凡夫。所以者何。前第六通别妙门观中说。名从假入空观。得惠眼一切智。慧眼一切智。是二乘菩萨共法。今明从空出假旋转六妙门。即是法眼道种智。法眼道种智。不与声闻辟支佛共。

+ 云何菩萨。于数息道中。修从空出假观。起旋转出一切诸行功德相。所谓菩萨行者。当数息时。当发大誓愿怜愍众生虽知众生毕竟空。而欲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尽未来际。作是愿已。即当了所数息不生不灭。其性空寂。即息是空。非息灭空。息性自空。息即是空。空即是息。离空无息。离息无空。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息空故非真非假。非世间非出世间。求息不得息与非息。而亦成就息念其所成就息念。如梦如幻。如响如化虽无实事可得。而亦分别幻化所作事。菩萨了息。亦复如是。虽无息性可得。而亦成就息念。从一至十。了了分明。深心分别如幻息相。以有无性如幻息故。即有无性世间出世间法。所以者何。无明颠倒。不知息性空故。妄计有息。即生人法执着爱见诸行。故名世间。因有息故。即有阴界入等世间苦乐之果。当知息虽空。亦能成办一切世间善恶因果。二十五有诸生死事。复次息相空中虽无出世间相。而非不因息分别出世间法。所以者何。不知息相空故。即无明不了。造世间业。知息空无所有故。即无无明妄执一切诸结烦恼。无所从生。是名出世间因。因灭故。得离后世世间二十五有等果。名出世间果。能出世间颠倒因果法故。是名出世间法。于出世间真正法中。亦有因果。因者知息空。正智惠为出世间因。妄计息中人。我无明颠倒。及苦果灭故。名为出世间果。故知菩萨观息非息。虽不得世间出世间。亦能分别世间及出世间。

+ 复次菩萨。观息性空时不得四谛。而亦通达四谛。所以者何。如上所说世间果者。即是苦谛。世间因者。即是集谛。出世间果者。即是灭谛。出世间因者。即是道谛故观于息想。不见四谛。而能了了分别四谛。为声闻众生。广演分别。

+ 复次菩萨。了息空中。不见十二因缘。而亦通达十二因缘。所以者何。过去息性空无所有。妄见有息。而生种种颠倒分别。起诸烦恼。故名无明。无明因缘。则有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等。轮转不息。皆由不了息如虚空无所有故。若知息空寂。即破无明。无明灭故。则十二因缘皆灭。菩萨如是了息非息。虽不得十二因缘。亦能了了。通达十二因缘。为求缘觉乘人。广演分别。

+ 复次菩萨了息无性。尔时尚不见有息。何况于息道中。见有六蔽及六度法。虽于息性中不见蔽及六度法。而亦了了通达六蔽六度。所以者何。
行者当数息时。即自了知。若于非息之中而见息者。是必定成就悭贪蔽法。悭有四种。一者悭惜财物。见息中有我。为我生悭故。二者悭身。于息中起身见故。三者悭命。于息中不了计有命故。四者恼法于息中不了。即起见执法心生故行者为破坏如是悭蔽恶法故。修四种檀波罗密。一者知息空非我。离息亦无我。既不得我。聚诸财物。何所资给。尔时悭财之心。即便之心。即便自息。舍诸珍宝。如弃涕唾当知了达息性。即是财施檀波罗蜜。复次菩萨。知无身性。息等诸法。不名为身。离息等法。亦无别身。尔时知身非身。即破悭身之执。既不悭于身。即能以身为奴仆给使。如法施与前人。当知了知息非息。即能具足成就舍身檀波罗蜜。复次行者。若能了息性空。不见即息是命离息有命。既不得命。破性命心。尔时即能舍命。给施众生。心无惊畏。当知了达息空。即能具足舍命檀波罗蜜。复次行者。若达息空。即不见阴入界等诸法。亦不见世间出世间种种法相。为破众生种种横计。迷执诸法轮回六趣。故有所说。而实无说无示。以听者无闻无得故。是时虽行法施。不执法施。无恩于彼。而利一切。譬如大地虚空日月利益世间。而无心于物不求恩报菩萨达息性空。行平等法施檀波罗蜜。利益众生。亦复如是。

当知菩萨知息性空。不得悭度而能了了分别悭度。以不可得故。知息性空。具足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是中应一一广旋转诸波罗蜜相。为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开示分别。是即略说于数息门中。修旋转陀罗尼菩萨所行无碍方便。菩萨若入是门。直说数息调心。穷劫不尽。况复于随止观还净等。种种诸禅。智惠神通。四辩力无所畏。诸地行愿。一切种智。无尽一切功德。旋转分别而可尽乎。

* 次释第八观心六妙门。
观心六妙门者。此为大根性行人善识法恶。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何等为诸法之源。所谓众生心也。一切万法由心而起。若能反观心性不可得心源。即知万法皆无根本。约此观心说六妙门。非如前也。

+ 所以者何。如行者初学观心时。知一切世间出世间诸数量法。皆悉从心出。离心之外更无一法。是则数一切法。皆悉约心故数。当知心者。即是数门。
+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一切数量之法。悉随心王。若无心王。即无心数。心王动故。心数亦动。譬如百官臣民悉皆随顺大王。一切诸数量法依随心王。亦复如是。如是观时。即知心是随门。
+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知心性常寂即诸法亦寂寂故不念。不念故即不动。不动故名止也。当知心者即是止门。
+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觉了心性犹如虚空。无名无相一切语言道断。开无明藏。见真实性。于一切诸法得无著惠。当知心者即是观门。
+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既不得所观之心。亦不得能观之智。尔时心如虚空无所依倚。以无著妙惠。虽不见诸法。而还通达一切诸法。分别显示。入诸法界无所缺减普现色身。垂形九道。入变通藏。集诸善根。回向菩提。庄严佛道。当知心者即是还门。
+ 复次行者。当观心时。虽不得心及诸法。而能了了分别一切诸法。虽分别一切法。不着一切法。成就一切法。不染一切法以自性清净。从本以来。不为无明惑倒之所染故。故经云。心不染烦恼。烦恼不染心。行者通达自性清净心故。入于垢法。不为垢法所染。故名为净。当知心者即是净门。如是六门。不由次第。直观心性即便具足也。

* 次释第九圆观六妙门。
夫圆观者。岂得如上所说。但观心源。具足六妙门。观余诸法不得尔乎。今行者观一心。见一切心及一切法。观一法见一切法及一切心。观菩提。见一切烦恼生死。观烦恼生死。见一切菩提涅槃。观一佛见一切众生及诸佛。观一众生。见一切佛及一切众生。一切皆如影现。非内非外。不一不异。十方不可思议。本性自尔无能作者。非但于一心中。分别一切十方法界凡圣色心诸法数量。亦能于一微尘中。通达一切十方世界诸佛凡圣色心数量法门。是即略说圆观数门。随止观还净等。一一皆亦如是。是数微妙不可思议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尚非诸小菩萨及一乘境界。况诸凡夫。

若有利根大士闻如是无法。能信解受持。正念思惟。专精修习。当知。是人行佛行处。住佛住处。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即于此身。必定当得六根清净。开佛知见。普现色身。成等正觉。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惠身不由他悟。

* 次释第十证相六妙门。
前九种六妙门。皆修因之相。义兼证果。说不具足。今当更分别六妙门证相。
六门有四种一者次第证。二者互证。三者旋转证。四者圆顿证。

** 云何次第证。
如上第一历别对诸禅门。及次第相生六妙门中已略说。次第证相细寻自知。今不别说。

** 第二互证。
此约第三随便宜。第四对治。第五相摄。第六通观。四种妙门中论证相。所以者何。此四种妙门修行方便。无定次第。故证亦复回互不定。
如行者当数息时。发十六触等诸闇证隐没无记有垢等法。此禅即是数息证相之体。而今不定。或有行者。于数息中。见身毛孔虚疏。彻见三十六物。当知于数息中。证于随门。复有行者。于数息中。证空静定。以觉身心。寂然无所缘念。入此定时。虽复浅深有殊而皆是空寂之相。当知于数息中证止门禅定也。复次行者。当数息时。内外死尸。不净膀胀烂坏。及白骨光明等。定心安隐。当知于数息中。证观门禅也。复次行者。当数息时。发空无相智慧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等巧惠方便。思觉心起。破折诸法。反本还源。当知于数息中。证还门禅也。复次行者。或于数息之时。身心寂然。不得诸法。妄垢不生。分别不起。心想寂然。明识法相。无所依倚当知于数息中证净门禅也。此则略说于数息中。互发六门禅相。前后不定。未必悉如今说。余随止观还净。一一互证诸禅相亦如是。所以有此互证诸禅者。意有二种一者修诸禅时互修故。发亦随互。意如前四种修六妙门相。二者宿世业缘善根发。是故互发不定。义如坐禅内方便验善恶根性中广说。

** 第三云何名证旋转六妙门相。
此的依第七旋转修故发。所谓证相者。即有二种。一者证旋转解。二者证旋转行。

+ 云何名为证旋转解发相。行者于数息中。巧惠旋转修习故。尔时或证深禅定。或说浅定。于此等定中。豁然心惠开发。旋转觉识。解真无碍。不由心念。任运旋转。觉识法门。
旋转有二种。一者总相旋转解。二者别相。总相复有二种。一者解真总相。二者解俗总相。别相复有二种。一者解真别相。二者解俗别相。于一总相法中。旋转解一切法。别相亦尔。

+ 云何名为证旋转行相。行者如所解。心不违言。心口相应。法门现前。心行坚固。任运增长。不由念力。诸善功德自生。诸恶自息。总相别相皆如上说。但有相应之异。入诸法门境界显现之殊故。今则略出证旋转行。如一数门。具二种证旋转故余随止观还净亦如是。略说不具足者。自善思惟。取意广对诸法门也。
证旋转六妙门者。即是得旋陀罗尼门也。是名无碍辩才巧惠方便遮诸恶令不得起。持诸功德令不漏失。任是法门。必定不久入菩萨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 第四云何名为圆证六妙门。
行者因第八观心。第九圆观。二种六妙门为方便。是观成时。即便发圆证也。
证有二种。一者解证无碍巧惠不由心念。自然圆证识法界故名解证。
二者会证妙惠朗然开发。明照法界通达无碍也。

证相有二种。一者相似证相。如法华经中明六根清净相。二者真实证相。如华严经中明初发心圆满功德智慧相也。

+ 云何名相似圆证。为六妙门。
如法华经说眼根清净中。能一时数十方凡圣色心等法数量。故名数门。一切色法。随顺于眼根。眼不违色法。共相随顺。故名随门。如是见时。眼根识寂然不动。故名止门。不以二相见诸佛国。通达无碍。善巧分别。照了法性故名观门。还于眼根境界中。通达耳鼻舌身意等诸根境界。悉明了无碍。不一不异相故。故名还门。复次见己眼根境界。还于十方凡圣眼界中现故。亦名为还门。虽了了通达见如是事。而不起妄想分利。知本性常净无可染法。不住不着。不起法爱。故名净门。此则略说于眼根清净中。证相似六妙门相。余五根亦如是。广说如法华经明也。

+ 云何名真实圆证六妙门。有二种。一者别对。二通对。
别对者。十住为数门。十行为随门。十回向为止门。十地所观门。等觉为还门。妙觉为净门。

二通对者。有三种证。一者初证二者中证。三者究竟证。

初证者。有菩萨入阿字门。亦名初发心住。得真无生法忍惠。尔时能于一念心中。数不可说微尘世界诸佛菩萨声闻缘觉诸心行。及数无量法门。故名数门。能一念心中。随顺法界所有事业。故名随门。能一念心中入百千三昧及一切三昧。虚妄及习俱止息。故名为止门。能一念心中。觉了一切法相。具足种种观智惠。故名观门。能一念心中。通达诸法了了分明。神通转变调伏众生。反本还源。故名还门。能一念心中。成就如上所说事。而心无染着。不为诸法之所染污故。亦能净佛国土。令众生入三乘净道。故名净门。初心菩萨入是法门。如经所说。亦名为佛也。已得般若正惠。闻如来藏。显真法身。具首楞严。明见佛性。住大涅槃。入法华三昧不思议一实境界也。广说如华严经中所明。是为初地证不可思议真实六妙门也。

中证者。余九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地。皆名中证不可思议真实六妙门也。

云何名究竟圆证六妙门。后心菩萨入茶字门。得一念相应惠。妙觉现前。穷照法界。于六种法门究竟通达。功用普备无所缺减。即是究竟圆满六妙门也。分别数随止观还净诸法门证相意不异前。但有圆极之殊。故璎珞经云。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源。法华经言。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约修行教道。作如是说。以理而为论。法界圆通。诸佛菩萨所证法门。始终不二。故大品经言。初阿后茶其意无别。涅槃经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言。从初地悉具一切诸地功德。法华经言。如是本末究竟等。

*六妙法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