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

by 1001nights, Sunday, June 21, 2020, 16:00 (1614 天前)

竹叶青 15:22
分别的前提是由区别吗,人不能认识完全相同的东西,也不能认识完全不同的东西。能认识的前提是由差别,这样理解对吗

竹叶青 15:28
就是相同中有不同。

竹叶青 15:29
第二颂里面的不可公度和可公度

林浩 15:29
能认识的前提是由差别--- 还是能所对立的方式,不对哦。了别不需要什么前提的,是缘起聚集而成。就像观割里举例的,智能导弹的识别能力 不在硬件、不在软件、不在系统,但是依赖硬件、软件、系统及被识别对象

竹叶青 15:36
就是整体不可割裂,我们只在相同出割了一下。取了不同。[捂脸][捂脸][捂脸]我乱想的

那吉 15:38
@竹叶青 能认识的前提是由差别——不如说,能认识的前提是 认为 有差别。

那吉 15:39
至于“人不能认识完全相同的东西,也不能认识完全不同的东西。”这话不知在说什么[偷笑]

那吉 15:42
相同不同,还是相同里面有不同,这些都在其次。观割的重点在于,你要看看这个 认为,是怎么回事

竹叶青 15:45
@那吉 我说的意思是:认识必须要有个参考点,也就是现象之间的相同点,没有参考点的话,现象的认识不能发生,不然就不能说这是这,那是那,如男人和女人,同是人是个参考点。谁动谁静,必须有参考点,不然动静无意义。

竹叶青 15:46
所以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都是二元的排列组合。

那吉 15:51
没错,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通过参照进行的,但未必是一个点啦

那吉 15:55
有物和物的比对,像你说的男人和女人,其实一打眼功夫足够我们进行很多相同不同乃至更多的认定

竹叶青 15:57
就是单拿一个说,比对的前提必须有相同处才能比对。

那吉 15:58
单拿一个,嘻嘻

那吉 15:59
所谓“一个”,其实首先是“物”和“背景”的比对,如果要说前提的话,这前提恰恰是 区别 吧

竹叶青 16:01
区别就是:相同里面有不同。[捂脸][捂脸]

竹叶青 16:02
这种认识肯定不对,但是我感觉就是在相同处有不同才能引发我们所谓的认识。

竹叶青 16:03
如果完全相同,认识不了,若果完全不同,也认识不了。

那吉 16:04
怎么认识怎么感觉无所谓,其实是要观察,但是不要带着太多预设

竹叶青 16:04
就是完全相同,失去了对比性,完全不同,也失去了对比性。

那吉 16:04
完全是什么意思

竹叶青 16:08
如果处在白茫茫的一片雪里,(这里是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我举不出来)。[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那吉 16:10
听说。。。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雪花[偷笑]

竹叶青 16:10
这是对比后的结果

那吉 16:10
你可是当作前提的呀

元之慧 16:11
白=一片雪? 完全相同的颜色,完全不同的白与雪?

竹叶青 16:12
我举个例子,一个东西长,一个东西短,短(这个相同处)必然包含在长里面。就说这个短,就是两者的相同处。没这个共同出,长短就无意义。

竹叶青 16:13
关公战秦琼,中间少了相同处,所以哪个厉害没结果[呲牙][呲牙][呲牙]

那吉 16:14
短在长里。。。短就是相同处。。。嘻嘻

那吉 16:14
这个先不管,反正长短都是相对而言

那吉 16:15
但是你刚刚在讲的是,完全相同 和 完全不同

那吉 16:15
在聊这个呀

竹叶青 16:15
就是举不出来[偷笑][偷笑][偷笑]

那吉 16:16
所以说啦,这种仔细一想就呵呵的东东,何必操心它啦

那吉 16:19
全同全异,70空性论里讲得很多。。。这是很古典很古典时代的人爱掰斥的

那吉 16:20
所以麻叔在导读里直接拎出来一次说清,类似这种极其古典的思考模式,我们现代人可以比较有效率地搞定,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心力陷在里面

竹叶青 16:23
我想的是,全同全异,在我的认识之外。能认识是即同又异。[捂脸][捂脸][捂脸]

那吉 16:28
认识一个跟你自己全同的。。。你要能认识到就怪了[偷笑]

竹叶青 17:00
@那吉 我们说区别的时候,已经隐含了没区别的那部分,就是相同的部分。这样理解对不对[偷笑][偷笑]

观自在 17:05
用词的定义、所表示的范围、界限模糊、不明确,这样沟通很累

那吉 17:05
区别是实在话,是我们一直在干的事。“没区别的那部分”是什么东东?嘿嘿,若有那么个 部分,显然已经是比对之后了

观自在 17:06
我说这是 A,你说,这A包含了B、C、D……

观自在 17:06
你不能说这是A……

观自在 17:06
好吧,那只能不说了

那吉 17:09
@观自在 [偷笑]

竹叶青 17:28
@那吉 现象的”不同”是认识之后的倒推,而不是能认识的前提。这样对吗[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

无语魂 17:28
都是绝对平的镜子,照物相同。哈哈镜各个不同

竹叶青 17:28
@无语魂 那为什么镜子不把照物照成一样[捂脸][捂脸]

冷月 17:28
@无语魂 把哈哈镜先弄平,暂时说也没大毛病。

竹叶青 17:29
会照出森罗万象

那吉 17:31
@竹叶青 同跟不同都是倒推,也被当作进一步认识的基础。。我们的认识过程很动态

竹叶青 17:36
现在的错误想法就是:区别在前(先设),认识在后。所以才能认识。认识在前,区别在后(倒推出区别),但是森罗万象是认识的结果,还是在认识之前。

竹叶青 17:36
就是这样乱猜[捂脸][捂脸][捂脸]

那吉 17:42
其实就是有点太关注,所谓结果[偷笑]

那吉 17:43
在先又怎么样?在后又怎么样?这些不是找标准答案的事

那吉 17:44
不如去看看,认识、区别、认定等等的。。。都怎么发生的

竹叶青 17:45
@那吉 就是观察猫一动的瞬间发生了什么。是吗

那吉 17:46
对,那类的

那吉 17:49
当然那个清晰程度,大概我们一般不是上来就能达到的

味道

by 1001nights, Sunday, June 21, 2020, 16:02 (1614 天前) @ 1001nights

鱼 08:01
嘿嘿,蛇兄还是酒兄?俺觉得你这问题挺棒。[耶] 至少比你自己都不知道从哪小抄夹带来的那个“万物皆有感受和觉知”更没味道。别误解,有味道的那个,和没味道的这个,都挺有意思的。相比之下,越没味道的,越玄。拿某家心头好的古词,叫“玄之又玄”。

竹叶青 08:12
@鱼 我感觉那个更有味道。会引出:我看事物应如是,还是事物让我看他应如是[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鱼 08:17
直觉上,更有味道的,应该是更有深度。但,没味道的,往往更耐折磨。@竹叶青 几十年都不带松套的。

竹叶青 08:20
@鱼 我的思维的出发点就是无情有情没区别,都能成佛。所以才会有那么多胡思乱想的。[愉快][愉快][愉快]

鱼 08:22
比如,没有“佛陀得到佛陀”这回事。

竹叶青 08:25
有性无性齐成佛道那怎么回事[跳跳][跳跳][跳跳]

鱼 08:27
嘿嘿,痛,是有情还是无情?

竹叶青 08:28
我拍桌子一把桌响,痛的叫了[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竹叶青 08:35
无情对外也有反应,所以是”活的”,凭啥就我们能成佛,他们就成不了。我们很特殊吗,没有无情的元素哪有有情身体

竹叶青 08:37
为什么是我们以为我们看事物是那个样子,而不是事物让我们看到它是那个样子。

鱼 08:40
谁说我们能成佛,句号。哈哈。是问号呀?

竹叶青 08:42
@鱼 都是我自问,我感觉这些问题去掉我的优越性。我们并不优越,原来纯净的佛土建立在脏乱差上。[捂脸][捂脸][捂脸]

林浩 08:43
或者 无情已经解脱了,有情还在烦恼中[呲牙]

竹叶青 08:43
@林浩 对对[捂脸][捂脸][捂脸]

竹叶青 08:44
我正这么想的[呲牙][呲牙][呲牙]

林浩 08:44
我乱说的[捂脸]

竹叶青 08:46
有情在分别以后,就不断地对分别追逐,来维持自身的平衡(所以看起来很活),无情分别后,就没下一步动作了,这么看无情真的解脱了。

林浩 08:49
你想得太远啦,先把自己解脱了[呲牙]

竹叶青 08:52
麻叔说这些都是过分的乱想,要止一止[表情][表情][表情]

唯物论

by 1001nights, Sunday, June 21, 2020, 16:11 (1614 天前) @ 1001nights

林浩 08:55
话说昨天的问题让我想明白一件事,佛法中的用词 什么心行、现量、法界等等 最终都是导向止观的;不做止观,这些词也就只是概念,没啥大用[呲牙]

鱼 09:02
所以说,没味道的这个,比有味道的那个,更折磨。你看,你都没觉得没味道的这个更有意思。

鱼 09:45
传统汉语 物 这个字,和现代语境中的物,语意不一样。古汉语,物,一般就是 他,与 自/我 相对,并没有现代语境明显指向 “无情死东西”的倾向。

鱼 09:57
不管怎么语意不同,物,总有与之相对的一面,隐藏在这边。这边是能相,那边是所相。这边是我self边,那边是人others边。一边是能作,另一边所作。

鱼 09:59
唯物论语境下的盲点,是将那others边默认当做是死物。

鱼 10:00
于是,法界默认是死物。

观自在 10:01
这个未必吧

观自在 10:01
例如 十法界,都是用有情作名字的

鱼 10:01
唯物论语境 @观自在

观自在 10:02
唯物论语境,还是比较少用到 法界 一词的

鱼 10:03
唯物论语境熏陶下的有情 @观自在 所谓 bias。

观自在 10:04
不过大约明白你意思

鱼 10:08
并且,others视角的法界。@观自在 所

古慈 10:08
[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幻论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cxMDY0Nw==&mid=2649519160&idx=1&sn=cf...

古慈 10:10
@鱼 这文章跟你们讨论的有些关联

古慈 10:30
哈哈 好多时候 我们现在思考讨论的问题 前人已经思考讨论过

二麻子 10:31
但这文章本身,水平不咋地

古慈 10:31
要区别佛法和外道 不容易
古慈 10:31
@二麻子 是
古慈 10:31
这人佛教水平不行

观自在 10:40
此文对佛教的幻论见解大约是支分缘起层面

古慈 10:41
错见 深了说 往往是有无增减

古慈 10:41
源于“我” @观自在

观自在 10:43
错见,也可说源于“无明”,至于无明源于什么就先不管了[呲牙]

古慈 10:43
佛陀对自、我的彻底否定

观自在 10:44
也可说所谓无明也是随顺地割出来的

古慈 10:44
后来为广化 出现了许多支派

古慈 10:44
到如今 许多支派若不小心 就落入了外道

古慈 10:45
许多讲法 佛书 充满外道见

古慈 10:47
所以如今能遇到观割这么干净的无我无自见 实在是莫大的正因缘@观自在

鱼 10:51
看完。这篇文章作者,比较明显的是把物当做现代唯物论语境的物质。

古慈 10:54
@鱼 我关注的是这文所罗列的典型外道见如今在南 藏 汉 有不有潜入进来

鱼 10:55
我觉得,该文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后面有段说到 梵教到商羯罗时代, 在原人 原物 开始争论。

古慈 10:56
@鱼 你们前面的法界的议论

古慈 10:58
就有可能是有些容易落入前人已思考过的外道见

古慈 10:59
您是说无分别 有分别二元论那一段?

古慈 11:03
因为那个不二论实际是二元论

古慈 11:04
所以我说他们为有分别 无分别二元论

鱼 11:05
是这段。@古慈 我关注到的是,西方世界就这争论问题有展开:物(人)具有同等创造力,鼓励创造创新是其技术表现。输出影响学佛的,例子就是竹叶青。他可能自己根本不知道。哈哈哈。

一元论

by 1001nights, Sunday, June 21, 2020, 16:13 (1614 天前) @ 1001nights

古慈 11:09
有意思的是 印度文化 到如今 也还是有解脱一说的…

古慈 11:10
所以 不能一看到解脱二字就觉得是佛法

古慈 11:11
看到有些人经常说 我不管那么多 解脱了再说 哈哈

古慈 11:11
挺好玩的

观自在 11:11
轮回、无明、解脱这些词语,在佛教前就有了

古慈 11:12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古慈 11:12
佛陀在这里等着呢

二麻子 11:15
@古慈 别说二元论了。就是一元论,也不是佛法。

古慈 11:15
@观自在 您看哪个自我 遍我 打破瓶子的说法 在藏传是不是经常见

古慈 11:15
@二麻子 哈哈

古慈 11:15
刚想说这句

观自在 11:15
元就是本体啊

二麻子 11:16
@观自在 [强]

观自在 11:18
可能方便说吧,具体要看其上师如何引导了

古慈 11:18
有一必有二

古慈 11:18
不然谁知道呢?

古慈 11:19
所以 有分别不二论出来了

鱼 11:24
哈哈,一元也不行。够狠。

鱼 11:24
这要人命了。。。

中家 11:34
起心动念才会有一:-)

古慈 11:34
@中家 这可不一定

中家 11:34
有一肯定就会有二

梯形 11:35
外道的不二就是抹不去元,看他们对梵、道那劲头

梯形 11:37
不可思议所

梯形 11:37
化归老家就是不二,归元

梯形 11:38
然后小自我也没了,心佛众生都不二了,全是一个元。。。。。这就是外道见

古慈 11:39
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

梯形 11:40
佛法中人这个见少得了吗

梯形 11:42
自己想通,去对经有经文可证,对祖有祖语可证,对瞎眼人有人可证。。三证俱全。。没整了。

古慈 11:44
口口声声的不二可能是外道 这个特别难防备

先封

by 1001nights, Sunday, June 21, 2020, 16:17 (1614 天前) @ 1001nights

梯形 11:48
悬设不清,一证一个准

梯形 11:49
事先都接受了,假装绕一圈,这叫什么证。

梯形 11:52
看到这个逻辑问题的人算深一步的了,但是出不了头憋出个以信为依不再去证的也有吧?!经典上的信可不是这种信。

梯形 11:53
信行,是依信而行而证。

梯形 12:00
悬设必须清除,不然在路上早晚栽倒。见逻辑不济,直接信,就是栽悬设上了。

冷月 12:01
@古慈 别说二元论了。就是一元论,也不是佛法。————究到这儿,可能也就没法再究了,至少说法上可能没法再究。

冷月 12:02
按照佛法,似乎下一步就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了。言语不到了。

梯形 12:04
究到这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吗,能在这封进去就不错了。

梯形 12:06
而且凭的还是逻辑

鱼 12:06
哈哈,那么 起心动念在你这是个零吗?

————— 2020-6-19 —————
梯形 12:07
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封,就这步明白封,智力就不低。

梯形 12:09
这是凭正观堵上的旁路,后面才可能开出正路。

梯形 12:15
怎么开,还得继续正观啊。如果没觉得被封,怎么还会再深观呢。一种是脑力不够,想不明白放弃了,当言语道断。另一种就是你说的,看到问题了,然后放弃逻辑、见解、教理。。。当言语道断。

梯形 12:18
后面这种最不好整,锥子扎不醒就是死半路上的命。

梯形 12:22
因为讲理修法根本没用了,讲理是逻辑,修法是依好赖有取向的离不开逻辑。。。后一种行人到那坑里时根本看不上这些。

梯形 12:24
封里了又不能自觉,又放弃了判断。。。没整了。

梯形 12:26
这叫什么,麻叔常说的,xx不行,直接跨入非xx行。

冷月 12:36
这两种情况的第一种其实是想不明白就放弃了。
第二种是用着逻辑、见解反逻辑、见解,而不自知。

所以其实都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啥关系。

冷月 12:46
忘了是谁说的这话了,反正是蛮有名的。

梯形 12:55
对,第二种就是用着它推进了,本应进入了知其不足减少自唬、又发挥其作用的高效阶段,结果停滞了。这一放弃己有的智慧,便没机会比较判断哪个高效了。

梯形 12:56
其实最主要的是在这地方有所得,自认完活到家了。

梯形 12:57
要不我为什么总说人外有人呢。

梯形 13:36
智慧的教法不能离智慧,虽然我们的智慧不足。

梯形 13:37
非要把什么给甩掉,就是对那东西的一种所得心。什么也不甩,也是种所得心。

梯形 13:40
分得出好赖,哪个该扔哪不该扔,所得就所得了,超越它,而不是极端化。

梯形 13:41
全扔全不扔,这类极端化的所得心,不易察觉,最易被翻译成无所得。

梯形 13:47
防治在楞伽与坛经中都提到过,并举并消,不能单走一端。

梯形 13:51
其实我们凡夫心量小,该治深治,该扬广扬,够量才谈并举并消那个段位的好赖。

梯形 13:52
现阶段好赖相对简单多了,现有的智慧够用。

梯形 13:53
弄出点序列就搞得定

梯形 21:34
那类对法看上去很抽象,现实中也不好体会。

梯形 21:38
想像一下飞直升机那俩片螺旋桨。一翅一尺长,怎么转也飞不了,要先加长到几十尺的程度,转起来就飞了。

梯形 21:40
飞了也不是一昧向上或向下。

梯形 21:47
那类对举,好比是飞起的直升机。六祖嘱弟子日后若传法要如何如何。我们是什么情况,好比是二片不足尺寸的螺旋桨,重要的任务还在加够程度。

梯形 21:50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盖得截得要够程度。

梯形 21:52
有这内容,才是人家说的“随波逐浪”。

梯形 21:54
所以看自己怎么样,要俱体地拿一翅,看它够长不够长

梯形 21:56
不要把二片一尺长的翅抬出来打下去的。。完全不能飞。

梯形 21:58
总之,不能缺东西少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