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心 12:06
不确定是不是,但知道绝对是某种妙心,此时如何求证
[表情][表情][表情]
麻叔
@二麻子
二麻子 12:07
@海洋之心 没看明白你说什么
海洋之心 12:09
坐上悟入时没有对立,一物不着,与禅定的安详不同。是么
海洋之心 12:11
那个境界来之前几个瞬间,身心会知道要来
二麻子 12:11
@海洋之心 坐上悟入时没有对立----已经跟你现在说话对立了
海洋之心 12:13
带不到座下,事实上睁眼一会儿(几秒钟)就没了
二麻子 12:13
有近代大德,走了没几年吧。当年跟我说起他的禅修,打坐打到“天地与我同根---其中无有对立”。但他很小心地,没把这个当作“悟入”。我对他的谨慎评价比较高。
二麻子 12:14
@海洋之心 奥。你哪个肯定不是什么"悟入“”妙心“。
二麻子 12:16
如果是,后面睁眼一会是什么,是”悟出“”误出“?
海洋之心 12:16
睁眼时觉得世界的距离感不太一样,慢慢就正常了
大树 12:20
@二麻子 麻叔 请问悟净圆觉心 是否是已经契入空性了?
二麻子 12:26
@大树 我觉得你是在问两个你不知道含义的概念是不是等价。这种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大树 12:32
是啊 又犯了老问题[捂脸]
二麻子 12:32
哈哈。顺道卖个知识。在学佛问题上,如果碰到一位仁兄讲解若干你完全不理解意义的概念,并仔细划分其次第范畴等等,基本上我们可以判断这位仁兄自己并不真懂这些。
大象 12:40
个人理解,修行过程中哪怕有一丝一刻跟见没关系,对于我都是无法想象的。只管做不对照见,想爆出什么来?境界?毕竟无所得都没过。言辞激烈了些,诸位批判。
大象 12:47
麻叔老三扁里好象有个词,决定见宗。堪称修行宗旨
大象 12:48
我理解开悟即是对无所得,割裂不成实决定无疑。
梯形 12:55
看下这段@大象
梯形 12:55
善男子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
梯形 12:58
修所成慧,善意趣(由说与思,正知其意),现量同分(同时)决择极顺解脱,领受成解脱义(解脱知见)。
大象 12:59
要求我们见不止于概念思维,必须现前极顺解脱,即现量缘起性空。
梯形 13:01
所以说这个不疑(安心),还是有内容的:现量,定解,顺解脱(决择步法),解脱义(解脱知见)。。。之后,当然就上解脱路了。
林浩 13:03
原来是这样[呲牙]
梯形 13:03
顺解脱,不是解脱,可开解脱路
梯形 13:04
在此处决择为解脱的,一扎就脱了
大象 13:05
不疑必须现量,为此而努力!
梯形 13:05
这段经后跟着的就是十地。
大象 13:06
前路无比壮阔,无有止步,毕竟无所得!
梯形 13:07
那是,毕竞无我。。。哈哈。。走着
梯形 13:11
大牛(傻)毕竞无我就歇着了。二牛(傻)在现过量就歇着了。他们都不管持续的事,就开始吹牛了,都是一扎矬的货。
梯形 13:12
因为他们不想解脱,只想耍酷当牛B贩子。
圣普 13:15
梯哥,请问现过量是啥意思?
梯形 13:19
就是对解脱见不能树立,把古德步法说明当客观真理,直接当解脱,不要后修,严重的还否定闻思。
梯形 13:21
说他全不通定法,还不是,说他通他又没与解脱挂钩,不管自己扎倒扎不倒,一口咬定这就是。。。。其实就是有定无慧,见不到位。
梯形 13:25
上面说得非常明确,现量三摩地影像上决择为顺解脱,领受为解脱义。即是知晓某种三摩地顺解脱,并树立解脱知见,知道怎么去解脱,上得了解脱路。
梯形 13:25
这个地方是不是解脱哪用这么说明,一扎当下就知。
梯形 13:26
这地方较难在于,未解脱而要确立解脱路线,这没点子分析决择,不凭智,是不行的。
大象 13:27
说实话,我也曾对开悟和解脱特别感兴趣。但越往后,越是知道这种特别的兴趣,带着扭曲的幻想,根本与正见背道而驰。还不如对自己什么做不到特别感兴趣。
大象 13:29
师父跟我说过,我特别记住,学佛不是搭房子的活,而是拆房子的活。只要拆,总有塌的一天。
大象 13:30
总觉得现在搭到一半了,没剩多少了,肯定报着有所得之心。
梯形 13:30
禅宗由于对这步法有大量的说明与引导拨转,但又缺乏基本的常识性次第内容,导至开悟即是解脱的错觉。
梯形 13:32
带着这个错觉,开不了悟。因为一扎疑心即起。
林浩 13:32
嗯,以前看公案,某大德一下就悟了,以为这就完事了[偷笑]
林浩 13:32
被误导了
梯形 13:33
他们的本意是步子学会,之后走哪是各自的事,人家不管。扶上马就不送了。
梯形 13:35
只管见正,不管行履。这样效率高,各自尽早开眼分头自行。
梯形 13:37
别的流派要师父看着,戒定慧,十几二十年。。没树立解脱见前,自己跑出去也走不在正路上。
梯形 13:42
步校准,跟着的是行持,“不异旧时人,只异行履处”,是这话吧。
梯形 13:43
凭什么异行履,前要开解脱知见,凭毗婆舍那
梯形 13:45
毗婆舍那,不是说仅会那种三摩地,其根本作用是见道
梯形 13:46
为什么那种三摩地就通向解脱,这就凭毗婆舍那周遍深刻的思择搞定
梯形 13:50
闷头爆破出来的,多数都有缺陷,后续行为一看就知。
梯形 13:51
最搞笑的是说开悟的人不知自己开悟了。
梯形 13:53
那可就容易了,随便指个个么都可以是开悟,那就他指啥是啥了。自己都不知道,当然就瞎指了。
梯形 13:55
决择了什么是顺解脱,对错不论,怎么还会不知道。。。[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梯形 13:56
错的当了对的,总也是选择了。
梯形 14:00
这些预设的错觉清除,单纯整出那种三摩地,没那么难。难的是这些错觉在,导至的累死你也整不出来。
梯形 14:11
整出来了也没法安住行持,因为它没解脱,与预计不符。
梯形 14:15
无正发心,正见也没用。有的人学佛就想出人头地,正见也没用,他无发心。
竹子 Choying Lhamo 14:15
哈哈哈的确[呲牙]
大树 18:26
@二麻子 麻叔,关于我在知见学习过程中的老毛病,我还是有点疑问,譬如今天问的这个问题“悟净圆觉心 是否已经契入空性”,“悟净圆觉心”是我不知道含义的概念,而“契入空性”我在思维层面是比较粗糙的知道的,当然,这种知道依然是停留在概念解释概念上,但如果是真的体验到了,那我想,我可能就不会提这个问题了。正因为修学过程中,很多概念并没有直接体验,目前还处于偏于纯概念理解的学习阶段,这种学习我往往会采用相对的已知概念去比对未知的概念,几次提问才发现这样的方式并不合适。我的疑问就是,对于我目前所处的修学阶段,遇到一些新的概念,且又无法短时间内有直接体验,而且对于已知的概念实际上理解的也很粗糙,那么应采用怎样的理解和认知方式比较合适?
二麻子 20:19
听过,放着,等将来力量到的时候再努力
二麻子 20:20
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比如,你什么时间看见麻子讲过什么八地,十地什么样子?
二麻子 20:21
虽然也确实有人喜欢夸夸其谈等觉妙觉什么的。嘿嘿,等快要修到那个程度再深入了解,好像很来得及。
大树 20:31
谢谢麻叔,只是有时候一些概念涉及知见的理解,如果只是对功夫、境界或者实修位阶的概念不理解,确实应该放着,而且也只能放着。但如果是知见层面的概念,是否在思维上还是应该尽可能厘清,比较好呢?譬如:对缘起性空的理解
梯形 20:43
这就得有个度了。
梯形 20:45
对一套信心够最好了,直接依其纵向深入现量。如果一套信心不够或理解有偏,少量依赖别的套路来说明。
大树 20:48
@梯形 梯师兄能否具体展开谈一下,我自认为对佛法对师父的信心足够,但对自己的信心并不足够,譬如,发现自己对很多知见的理解有偏差,这怎么办?我目前是通过反复学习、提问,以及同修的讨论来矫正
梯形 20:50
@大树 南北传都重视的地方:现量,有直觉事实对应的。
梯形 20:51
无事实对应,即为悬设,可放置。有违直觉事实的,远离。
大树 20:54
直觉事实,应如何理解?是一种实修体会吗?
梯形 20:55
以本就是悬设的概念为基础去了解更多的概念,甚至以此“通达”各宗,容易搞成A证B证C。。。没自己什么事。
梯形 20:56
事实就是咬上苹果的甜,与人说像甘蔗那样甜
梯形 21:00
在可见范围内,现量层面,有一反例,则命题不成立。比如觉得自悟解脱了,但被扎倒了,足以推翻指认。事实与描述不符时,以事实为准。
大树 21:03
那譬如 缘起 这样的悬设 在现量之前,永远只能是悬设,但对这个悬设的理解,也应有相对准确 和 相对错误 的区别吧
梯形 21:05
讲述缘起时,我们听者这端要对应事实
梯形 21:05
比如支分,相依,观侍,要应在事实上。
梯形 21:06
说观待割裂是人为观念里的事,那么要向事实与对。
梯形 21:08
讲理,是对事实的描述,解释,对不上的可以存疑,是我们还未深观不能现量。而事实中有明显反例的,则理论要抛弃。
大树 21:08
我举个例子,请师兄看看,这算不算 应在事实上
竹子 Choying Lhamo 21:09
我觉得理论分为两种,一种是“佛教基础知识”,另一种是“和实修结合的见解”。前一种只能自己补课、并且别掉进萧平实之类的鬼扯,第二种不实修止观整天“猜”,而且不说“人话”真的很难搞[捂脸][捂脸][捂脸]
梯形 21:09
所以缘起对我们而言,不都是悬设,有很大一部分能直观到。
大树 21:10
譬如,对观待 这个概念,我起初不太理解,也就是对应不上事实,此时这个概念对我来讲属于悬设
梯形 21:11
对@大树
大树 21:12
后来 读观割时,读到了 晚上散步的例子,这时我头脑里理解了,而且我心里模拟了以前类似的经历,这时,能不能算 应在事实上了?
梯形 21:12
@文竹 在这里补也行,我就做这种基础工作。[呲牙][呲牙]
梯形 21:13
@大树 算,而且照这个直觉路下去,还能越来越深。
大树 21:13
@文竹 这两种我都要补,目前,第二种更需要
梯形 21:15
都需要!第一种常识很多人根本不行。这样跑进第二种,早晚废到半途中。
梯形 21:17
悟即解脱,多少人隐约地这么认为,这样上了第二种,教者学者花十年二十年,可能白忙。
梯形 21:19
现代居士学佛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很少
大树 21:22
@梯形 目前居士学佛有什么 系统训练的途径吗?
梯形 21:23
我在第二种实修那挡续航水平较次,但我是跟麻叔经过系统训练的,基础这个部分还算清楚。
梯形 21:25
@大树 有啊,像发心那部分,观察苦了死呀。。。正见这部分了解逻辑啦、了解人的认识本身啦。。
梯形 21:27
这些是除了缘起性空、实相、般若。。。这些以外,都应纳入系统训练的。你看观割,是不是有不少这类内容。
大树 21:31
我目前持续的相对较好的还是 修禅定的部分,不过这部分起伏也比较明显,而且到了一定阶段,感觉提升已经不明显了
大树 21:33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见和实修脱节了
梯形 21:33
@大树 基础最重要两处,发心与对证悟这事件从外围的框架上的认识。
梯形 21:34
如有错觉要先清掉
梯形 21:35
然后定上修观,最主要的是要校出怎么定或说什么样的三摩地极顺解脱。
梯形 21:38
校对中,即要有现量又要比对古经论或禅密大德指示,还要就正于师父。
梯形 21:39
因为这个地方是以一分现量解脱确立步型,不是全脱
梯形 21:44
是,就是有个次第的观念。没这个很快就断常发作了。
大树 21:45
OK 这个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