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论坛,请教麻叔一个问题

by opuxianxing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本人以比较奇怪的组合学习,内观和净土。看了麻叔的契入空性一文,偶然找到这个坛子,这两天一直在翻帖子。看起来麻叔对南传的东西也比较去了解,请问内观到后期是否也是无所缘/扯脱的状态。。。。

条件需要厘清:什么是后期。。。

by o二麻子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 opuxianxingo

虽然无所缘是有利于契入空性良好平台,并非所有契入空性的行人都必须从此平台出发。而且,无所缘仍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理解。

我理解的无所缘和后期

by opuxianxing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 o二麻子o

无所缘,很早以前的理解大抵是对苦乐喜忧好坏等保持一个平等心。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个大的不平等,即主/客,能/所。所以后来理解的无所缘是破除了能所对立的执着。有能所的显现,但其中都是缘起并无一个能观的主和所观的客。我理解这也是麻叔所说的无所缘?在此基础上,再把杂染辨别清楚,就算是契入空性了,也即得个入处。无所缘时,心是非常开阔的,并不主动去观察某一个所缘,但也没有遗漏,对一切都敞开。心也变的很敏锐专注深入细微。重要的是此时我执会松动,不认同观察者是我。因为没有证到这个程度,所以只能是猜测,虽然这种猜测不一定有益。所以,据此,说的后期是到了如生灭随观智,此时已对苦无常无我有了一定体会,所观境遍及五蕴,会观察现象以及认知现象两者的共同产生和消逝。而此时如不注意也会非常走入修行的歧途。以上不知是否是可对比为无所缘?或者说扯脱是四念住的高级/进阶方法?但感觉也有两个不同:1、内观中一般说到观智也是无常无我的,而本觉智说无我是一定的,说无常感觉不是这么回事。本觉智可对比的反而更像是南传定义中的涅磐,本来如是。2、内观中观智和定力似乎是同步提升的,即使是纯观体系,如有刹那定。按我有限阅读麻叔的文字,似乎扯脱的方法是一下手智慧猛利远过内观,而正因此定力需要后续培植?

七净门与禅观诸境 马哈西尊者著 智如 比库 译

by opuxianxing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 opuxianxingo

  唯依佛法正修,方能取证道、果、涅槃(nibbana ),清除我见、疑使,免沦恶道,息诸烦恼,脱离诸苦,而得究竟常乐。兹简介七净门及禅观诸境,使正修法门者知循道智(magga nana)及果智(phala nana)趣向涅槃。一、戒清净门  欲入戒清净门者,居士持五戒或八戒即可,僧众则须依奉巴帝摩卡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实在说来,僧众须守持巴帝摩卡律仪戒以获得「戒清净」(sila-visuddhi)。二、心清净门  持戒清净者如恒修定(samatha kammatthana ),诸如观息出入,则其心不会散乱,能定于一境,历近行定(upacara samadhi)及安止定(appana samadhi )而成就心清净。心清净谓以定故,不为六根境界所障。由观心(citta)及心所(cetasika)或任何其余现行身心诸法而心得清净时,沿十六观智进修,即得历道及果智而证涅槃。此是毗婆舍那(vipassana,观)禅修中由奢摩他(samatha,定)证得涅槃之法。  唯习毗婆舍那内观而不习奢摩他者名「纯观行者」(suddha vipassana yanika),此禅法之修法为:具戒清净者于六根门所现境界,如眼见、耳闻等随起随观。初用功时,观照一一眼见耳闻殆无可能。惟可从粗显的任何身体特征练习。入手可从观腹部胀瘪开始,其鼓胀情况及运动,属色之风大,观这类明显的色,心不再散乱而念遂摄归一境。由如此这般,每瞬间观照所生之剎那定(khanika samadhi )成就「心清净门」(citta-visuddhi)。1.色心辨别智(名色识别智)  观照顺畅心不散乱时,辨别色心二法之智能──「色心辨别智」(nama-rupa pariccheda nana)即于每次用功时生起。  此智生起之法,乃于观腹胀起时,行者能辨别所胀有别于其觉心:胀为无觉知之色,而觉知为能知心。观瘪落时,能辨别瘪为色,而其觉知为心。观经行时,能辨别行为色,而其觉知为心。观闻声时,能辨别耳、及声为色,而闻及其觉知为心。依此类推,见色时,能辨别眼及色境为色,而其见及觉知为心。思法时,能辨别思及其觉知为心而此心之所在处为色。观疼痛能辨别痛及其觉知为心。而此心之所在处为色。  如此这般,当观色之觉知时,能辨别能觉知者为心而所觉知及觉知所在处为色。此种辨别色心之智能名「色心辨别智」(nama-rupa pariccheda nana)。三、见清净门  色心辨别智成熟有力时,行人便悟知人我皆不出能觉知境之心及非觉知之色二法,其中并无所谓「我」之体。此智成就「我」(atta)之邪见清除,此名「见清净」(ditthi-visuddhi)。2.缘觉智(缘摄受智)  其后,定(samadhi)慧(nana)增强,行者用功时能辨别因果,观腹之胀瘪及其移动手臂时,能照见其心念之动及随后之动作,乃悟所动心念为因,引生手臂之移动为果。依此类推,能辨别伸缩四肢、站起及经行等时之动念及其随后之动作。身但有动,即觉知念为导因,并无人作之因。此辨别因果之智能名「缘觉智」(paccaya-pariggahanana)。四、除疑清净门  心识之动乃因有心所缘境,并身根生识之故。每起观照,皆觉知其生起为有境可缘,并有身根生能缘心。观闻声时,知其生起为有耳能听及声可闻,因闻声故觉照乃生。观见色时,知其生起乃因有眼及色境,因见色故觉照乃生。因因果果,辨别如是。其余观照亦然。此种辨别之智能亦属「缘觉智」。诸言、行、觉知,皆无我体(atta-entity ),皆非我作。有关过、现、未三世我体之疑乃不得起,并大部分消释。此是「除疑清净门」(kankha-vitarana-visuddhi)。3.三相智(思惟智)  其后,定慧增强,将体悟所观与能观之灭相。观腹胀时,立即可见所观胀与能观心之消失。观腹瘪、日常运作、经行、四肢曲伸等时,俱见所观能观之消失。观「闻声」时,所闻声、闻觉知及能观心皆灭。观「见色」「身触」等,同见能所观心之灭。乃作如是思维:「过去世未作如是观,故执诸法为常。今乃知法皆无常,即生即灭。」此名「无常思维智」(anicca-sammasana-nana,彻见实见无常之智)。同时悟生者即灭,无足爱恋,虚不足恃,皆为苦患。这是「苦思维智」(dukkha-sammasana-nana),更悟诸法缘生,不由我作,此即「无我思维智」(anatta-sammasana-nana),使悟无我之理,悟知我身既无常、苦、无我,他身当亦皆然。不停止类此之观照作意,持续用功,观慧将迅速进展。4.恒生恒灭智(生灭随观智)  前此虽知法之生灭,实际仅当一类相续之色心诸法现起时,见法起之初际及法灭之终际。总觉得所现一类相续法之中际为时颇长。此皆因未明法剎那生灭理之故。今则实时澈见一类法即使相续现行,彼亦剎那剎那生灭不息。其彻悟之道为观腹胀时,见其胀分二、三或多节而起。观腹瘪、经行、举足、移前、踩下、四肢曲伸时,同样见其迅速分成二、三或多节。观念头,见所观之念及能观之心俱迅归于灭。观疼痛,每觉照生起,见所观之痛及能观之心俱分数节而灭。此觉知法迅速恒生恒灭之智能名「恒生恒灭智」(udayabbaya-nana)。  此智一生,觉观即变得容易自如,毫不费力。此时会见到异光,涌生喜乐,周身轻安。有人甚至会微微飘于空中。这些异常经验易令人以为已成就特殊观慧。五、见道非道智清净门  如因此自满沉迷则于观智进展有障碍。因此禅修老师须如此告诫未觉悟之行人:「爱执异光并诸禅悦等,即同邪道,于观智进展有障碍。观智进展之正道为不断地修观。」知所抉择何为邪道何为正道,名「见道非道智清净门」(maggamagga-nanadassana-visuddhi,明见何为进趣圣道之正道、何为邪道之智能)。六、见正道智清净门  如此抉择而唯知继续用功则愈能澈见法生灭相。澈见腹一胀一瘪,四肢一伸一曲皆分为二、三或多节。由恒生恒灭智以迄「顺就圣道智」(anuloma nana,契入圣道之随顺智能)之九节观(vipassana)智进境名「见正道智清净门」(patipada-nanadassana-visuddhi)。5.悟坏智(坏灭随观智)  观智(vipassana nana)再进一步,所观能观之终际而非始际愈形明显,此是「悟坏智」(bhanga nana )之生相。其智仅觉知能所之坏灭,凡见色、闻声、遇人、知晓皆仅见其坏灭相,「无常观智」(aniccanupassana nana),「苦观智」(dukkhanupassana nana)及「无我观智」(anattanupassana nana)之悟境因而增强。6.觉怖智(怖畏现起智)  悟坏智愈趋成熟,恒见诸法顿灭之余,生怖畏感,名「觉怖智」(bhaya nana)。7.苦患智(过患随观智)  随又悟此色心诸法,皆顿归坏灭,是可嫌可厌之法,毫不可爱,此名「苦患智」(adinava nana)。8.厌离智(厌离随观智)  此色心诸法顿归坏灭,足见其不实,无乐,虚伪可厌。此名「厌离智」(nibbidanana)。根据《巴利文八讲集注》(pali attha-katha commentaries ),觉怖(bhaya )、苦患(adinava)、厌离(nibbida)三观智实应归为一智。所以某些行人仅三智中生起一二而已。9.─10.求解脱智及复起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  厌离智增强,觉知诸色心法皆苦,顿生弃舍此色心所成臭皮囊之念。此名「求解脱智」(muncitukamyata nana)。此念生起,复悟当精进修观方可望出离。此名「复起观智」(patisankha nana)。11.行舍智(行舍智)  如前觉悟复起用功,无常、苦、及无我三相愈得深悟。更甚者,难忍之痛感增多,惟观时顿归于灭。专心用功时,立刻全部消失。用功持续,观智升高,乃生「行舍智」(sankharupekkha nana,对色心诸法泰然处之之智)。  此时禅观异常轻易美妙。稍稍用功,所缘境即一一自然现起。能观心亦复如是。只消在最初四、五或十次上使力,随后自然轻松之觉照即绵绵而起达一、二小时或更久。行人甚至觉得无需更换姿势就可轻易舒适用功整天。  虽恒知法皆顿灭,惟不复有觉怖等智时之怖畏、苦患、厌离、求解脱及不满。虽有苦之身体不适,心则无苦。大致上可说毫无疼痛及类似身体不适。虽常现好境界,但不如以往般兴奋。虽禅观寂妙殊胜,怡悦却已不如恒生恒灭智时所生起之强烈。此即「行舍智」安祥平静如如的特质。12.迈向圣道智或顺就圣道智(随顺智)  行舍智渐趋成熟时,禅观加快,不费微力就接二连三迅速生起。此接二连三骤生之观智名「迈向圣道智」(vutthana gamini )。接二连三所生智中最终一个名「顺就圣道智」(anuloma nana vutthana )之义为进趣得见涅槃之圣道。  gamini之义为迈向此圣道之特殊观智,顺就圣道智乃觉悟无常等义的所有毗婆舍那观智中最终一个,贯通其前的其它毗婆舍那观智与(相关之)圣道,为迅速所生二或三个迈向圣道智中的最终一个,其势如奔。13.14.15. 预流智、道智及果智(种姓智、四种出世间道智、四种出世间果智)  顺就圣道智后,接着生起预流智(gotrabhu nana),圣道智(ariya magga nana)及果智(phala nana),此诸智中,顺就圣道智见所现身心诸法之生灭,并依无常、苦、无我三相之一,多依无常相,连续观照法之生灭。预流智倾向于身心诸行(sankharas )之止息。道智及果智则为进趣并证得身心诸行之止息寂灭。上述系依经典之详释并供完整资料之用。综合明白地说,行者照见诸法恒生恒灭,于迅速生起  二、三觉观后,突然趋证诸法之止息。此即道智及果智之生相,为时不长,仅一瞬间,甚至不足一秒。七、见智清净门  道智为七净门之末,名「见智清净门」(nanadassana visuddhi)。由道智及果智迅速趋证(身心诸行)止息之顷,当起下述返照:16.返照智(省察智)  返照前此轻松美妙地用功时,觉照曾突然加速。亦返照前此迅速生起二、三觉照后,曾突然止息。此种返照名「返照智」(paccavekkhana nana),对毗婆舍那观道(vipassana magga,内观之道)及圣道(ariya magga 圣人之道)返观。返观成就道智时身心诸行寂灭者为觉观涅槃之「返照智」(paccavekkhana nana)在果三摩钵提(phala samapatti 趋证果智)中对果(phala)之返观尤为显著。  成就身心诸行寂灭之道智即「见智清净门」,为七净门之末。顺就圣道智、预流智、道智、果智及返照智均系特出智能,于毗婆舍那观智成熟具足时剎那间最后一并生起。  上述道智及果智乃首先出现之须陀洹道智果智。成就此初步之道及果,即证得须陀洹sotapanna(预流果)而得免生恶道,七还人天。七还之中,续修禅观直至成就阿拉汉道及果而证阿拉汉,断诸烦恼,体证涅槃。  因此,值此佛法之世,宜起修毗婆舍那禅观,最起码要成就须陀洹果。得听此篇开示者皆真修实练之行人,如依上述十六观智,成就道、果及返照等智将大快平生。即使未能证得,亦应继续努力以达成。入果定(果三摩钵提)  已证道智及果智者,如想再证一次诸所证者而继续用功,将很快成就「行舍智」。定力强者,不久即达须陀洹果智,在此境界并会停留较久而非如前次般短暂。趋证道果而停留彼处名入果定,远离诸苦,长享安乐。精进趣向更高道果  巴拉密功德具足者,若更欲证待证之道智及果智,将从「恒生恒灭智」入手,循诸毗婆舍那观智步步前进,最终成就更高之道及果智。祝福语  祝诸位皆得努力成就最起码之须陀洹道智及果智,甚或更高道果。祝诸位依所示妥善用功,速满所愿由道及果智而证涅槃。(Mahasi Sayadaw: Progress of Insight through the Seven Stages of Purification)译后语  翻译要达到信、达、雅,尤其是佛经祖语,是一件吃力的工作。在十六观智的命名上,译者认为应该使人望名即能生义,故参考《巴利文字典》,将大部份散见现存译名舍去而重新订名。如第一智 nama-rupa-pariccheda-nana,有译「名色分别智」者,今订名为「色心辨别智」,似可免除色心分开的误会,且用「心」字比用「名」更一目了然;第二智paccaya-pariggaha-nana,有译「把握因缘智」,如改为「缘觉智」,似更易懂,盖此智为明白如是因、如是果之智,有现成的缘觉一词可用;第三智sammasana nana有译「遍知智」者,嫌义过广,此智悟无常、苦、无我之三相,即名「三相智」(或思维智)当既简且明;第四智 udayabbaya nana有译「生灭智」或「生灭随观智」,似应译成「恒生恒灭智」,强调生灭之恒时当更符本意;第六智bhaya nana有译为「怖畏正智」或「怖畏现起智」,兹改译「觉怖智」,以符原文怖之觉知义;第七智adinava nana有译「过患正智」或「过患随观智」,如用「苦患智」强调苦似更切实;第九智 muncitukamyata-nana有译「欲脱正智」或「欲解脱智」,易令人误为欲之解脱,如改名「求解脱智」,则名实相符;第十智patisankha-nana有译「省虑正智」或「省察随观智」与「复起」之原意脱节,如名「复起观智」(或复精进修观智)较符实情;第十二智 vutthana-gamini(aunloma nana)有译「随顺智」,颇欠周全。此智可以传递奥运火之喻,vutthana-gamini nana喻如传递圣火之接力者,奔向圣火坛(圣道),其最终一名点燃圣火者既是接力者vutthana-gamininana,又是趋就火坛点火者,名anuloma nana,贯接前后,所以 vutthana-gamini是骤起迈向圣道的二、三个观智,名迈向圣道智似颇恰当,比二、三中之最终一个既贯通顺其前之观智,又亲临(就)圣道,故名之「顺就圣道智」,所以vutthana-gamini与anuloma 虽同为一智,却稍有别;第十三智gotrabhu译为「进始正智」或「种性智」。此智其实就是预入圣流的智能,成就者免沦恶道,故有现成的预流可用,应译为「预流智」;第十六智paccavekkhana nana有译为「省察正智」或「思惟反射智」。此智虽有些思惟省察的味道,但重在犹如临终的回光返照,如译为「返照智」(或回光返照智)更能传神。

焦谛卡禅师: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以及了知「道与非道」

by opuxianxing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 opuxianxingo

第四观智: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 bana),观察现象界的生灭。在第三观智,当你禅修时,你观察到三法印:无常、苦、无我。所缘境的生起,因为有生起的因;他们消失,因为消失是他们的本质,我们无法希望事物不要生起或消失。有为法没有实体,是无常的,没有灵魂,一切事物只是一个生灭过程,这是佛法独特的地方。通常,人们宁可相信:可能有不会改变而永远存在的东西。在佛陀的教导里,没有所谓的「事物」,只有生灭的过程。当我们谈论一件「事物」时,试着去了解它的意思。Thing这个字有很多意思,本来无事物(thing)只有生灭过程,这是非常深奥的,这是佛法异于其它宗教和思想的地方。在其它宗教,你也会听到某种无常观和苦。当他们谈论无常时,他们谈到色法的无常,例如,你打破一个玻璃杯,人们会说:「噢,这是无常的。」但是,在它打破之前是永久的吗?不是,即使在打破之前,它也是无常的。「无常」一直在上演着,只是许多人察觉不到。当我们想起一种事物时,只要形状相同,我们认为它是永久的。在佛陀的教法里,无常并非指形状的无常,而是指性质的无常:冷、热、硬、软等等,这些性质总是在改变。在第三观智我们看到三法印,当我们培养更高的观智,这三法印:无常、苦、无会变得更深刻。第四观智是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Udaya指生起,baya指消失。无常的定义是:Hutva abhavatthena anicca(《清净道论》628页)。Hutva的意思是「已经形成」,亦即发生、生起;Abhava指不再存在。在这个观智,无常并非指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是完全消失。关于这点,人们非常困惑,甚至误解无常的意思。「改变」是无常的一个特质,无常的真正意思是不再存在。虽然我们有「事物会改变」的观念,但是仍然有「他们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想法,这表示我们仍然有「事物会持续」的想法。虽然事物已不同于往昔,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它和以前一样,无常的真正意思是不再存在。在这个观智,禅修者已经培养非常强的定,非常强的正念,很少念头会生起。偶尔你会想所缘境,不会想任何事情。在这个阶段,禅修者几乎停止想其它事情,只是偶尔会想有关禅修的事及其体验。在进入第四观智之前,禅修者会怀疑是否他的禅修法是正确的:这是名法吗?这是色法吗?这是无常吗?这是苦吗?仍然有这些疑惑。当禅修者到了这个阶段,这些疑惑全化为乌有。禅修变得非常自然,无须非常努力即能继续下去,这是心为何如此平衡的原因。此时有「舍」心所,非常强的轻安生起。轻安有许多特性,其中之一是不喜不惧。此时,没有兴奋,不苦不乐,心变得非常平静、平衡。禅修变得自动自发,无需非常努力,禅修者多能住心一境,偶尔,心也会跑掉。当禅修者发现心跑掉时,会立刻把心收回来,不需太费力。在这个阶段之前,心会到处跑,去想其它事情,你把心收回来,几秒钟后,心又再度跑掉,这是一种挣扎,我们和自己的心作战。过了一段时间,心安定下来,住心一境,我们不再和念头作战,精力也平衡了;在这个阶段前,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而且对禅修不是很感兴趣。到了这个阶段,精力平衡了,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在这之前,我们非常精进,太用功,心变得烦燥。太用功和精力过剩导致浮躁不安;不够用功和缺乏精力,导致懈怠和懒惰。在这个阶段,禅修者的精力得以平衡,有足够的精力保持觉知,能让禅修继续下去,禅修者能毫无困难的长时间打坐,因为在这个阶段,禅修者不会掉举。当禅修者无法安静打坐时,这是掉举,而非身体疼痛。在这个阶段,身体的疼痛生起又消失,由于住心一境,心不掉举,不会想去做其它事情。心专注于所缘境,观察当下所缘境的生灭。所缘境变得越来越细微,它非常微细的生起;在这之前,所生起的是非常粗的感觉和念头,而现在感觉变得细腻,念头也变得非常微细。此时,心有六种特质︰不喜不惧,无爱无憎,不苦不乐(不会对任何事情感到兴奋、激动)。禅修者变得自动自发,精力平衡了,坐很久也不会很辛苦;禅修的所缘境变得非常细微,心不散乱。有许多种舍(upekkha),「舍」具有六种特质:不喜不惧,无爱无憎,不苦不乐。因此,这个观智的定义是︰(看见现在发生的法的消失,而能如实了知,叫做生灭随观智。)Paccuppannanaj 指现在、目前。观察现在身心生灭的过程,不想以前发生的事。有些人认为:如果你回想过去,发现过去发生的事已经过去,因此,他们以为他们了解无常。这不是真正的智能,对无常没有深刻了解,对无常的了解,必须了知当下所发生的事,当下所发生的事是生灭无常的。Dhamma有很多意思,这里指身心的生灭过程。Paccuppannanaj dhammanaj 指现在发生的身心现象;Viparinama指变异;Viparinamanupassane指变异随观。整句话的意思是:观察现在发生的身心的生灭过程,并能如实了知,叫做生灭随观智或生灭智。因此,在这个阶段,禅修者观察所缘境的生起时,所缘境的生起变得非常清楚,且立刻消失。此时的观察变得非常敏锐、清楚,清楚的看到所缘境的生灭:立刻生起,立刻灭去。禅修者能看到所缘境在此处生起,在此处消失,没有例外。事实上,有许多种的paccuppanna(现在),其中一种叫做相续现在(santati-paccuppannaj),即把事情视为一组。例如,我们听这钟声,几秒钟后,钟声消失。我们听到第一声「咚」,然后钟声慢慢消失。如果我们把钟声整个听来,它花几秒钟,这叫做相续(santati),相续表示一系列,把整个系列视为一个。这种了解无常是非常粗略的,但是如果你更专注,你会听到发出声音,许多微弱的钟声一个接着一个出现,越来越弱,新的声音一再生起。每隔一秒,很多声音生起,很多声音消失。在理论上,每秒大约振动一千次,非常短暂,非常快速。Khana-paccuppanna(剎那现在)指非常短暂,一剎那。身心的生灭是如此快速,以致于我们无法快速的(如同他们生灭的速度般)去体验或观察他们。佛陀说:身体的生灭过程每秒约一万亿次,每秒钟生灭一万亿次。对普通人而言,这是不可能有的经验;而心的生灭过程比它大约快两倍。如果我们能在一秒钟内体验大约十个无常,我们对无常的了解是令人满意的;通常在一秒钟内,我们只能观察两个无常。当我们非常专注和平静时,时间延长了,一秒钟变成长的时间。有时,禅修者觉淂他已经坐了一小时,然而,当看到时钟时,他们发现:他们只坐了五分钟。有时,在禅修的另一阶段,你坐了三、四个钟头,但是你以为你只坐了一小时。时间变得不真实,当你的正念变得强而敏锐时,时间似乎延长了;有时,当你入定时,时间消失了。在这个阶段开始时,时间的失真(Distortion)也同时发生。在这个阶段,当你有某些体验时,因为你有想和使用名称的习惯,你会去称呼它,但是当你想要称名时,它已消失。你发现:你不再能称呼事物的名称,你只能观察他们,没有任何念头。对初学者而言,禅师教导要注意「所听到的,所生起的念头等每一件事」,当你到了这个阶段时,你一观察所缘境,它立刻消失,所以你无法再观察,你放弃观察,保持觉知。在这个阶段,你只是观察,当你不再注意任何事时,你不会去注意他们,因为注意(note)非常慢,而观察非常快。在这个阶段,禅修者有时会体验到亮光,这是心非常专注的现象。这些亮光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有时非常明亮的星星会出现,并且快速消失;有时它从一边出现,移动穿越,禅修者非常感兴趣。有时他看到移动的亮光,像月亮一样变得更大。在止禅,也可以体验到这种亮光,这是定和精力的征兆。有时,时间非常快速的消逝,这意味着你的心非常快速的生灭。在心的生灭过程结束时,有个叫做有分(bhavavga)的间隔。当禅修者有太多的「有分」时,会有大的间隔,例如,如果禅修者在观察生灭之间有很大的间隔,那么,在一秒中,他只能体验一些事情。如果有更少的间隔,那么,他会有更多的体验。当你体验更多的事情时,这时,你会觉得时间变慢了。如果你读过量子学和相对论,你会更容易了解。当你的心非常快速的工作时,你会觉得时间慢了下来,这是非常真实的。在禅修的另一阶段,当心超越时间和现象时,此时,你看不到生灭现象,对你而言,时间已经不存在。有一种状况,时间是不存在的。这个阶段的智(bana)变得非常清楚,观察心的生灭过程,只是单纯的心的过程,没有人的存在。你不去想它,只是观察它的生起,这只是一个过程。每当你观察身体的生灭过程时,你清楚的看到相同的事,你没有疑惑,没有任何念头。你观察它只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清楚的观察它的生灭,毫不费力,非常清楚敏锐的知识,清明的智能,这是让人惊讶的。令人惊讶的是:非常清楚的观察是可能的。通常,我们非常迟钝和含糊,非常困惑,我们没有清楚的观察事物。在禅修的这个阶段,没有念头。当我们专注于所缘境时,我们非常清楚的观察。有时,我们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有时,大喜会充满全身,心变得如此平静,以致于没有念头。观察变得非常清楚,观智变得敏锐、清明,此时,喜产生了,但是太多喜悦会让心浮躁,变成一种不净,这是为什么这种状况被称为观随染(vipassanupakkilesa)的原因,他们本身并非不净。如果我们注意,不执着,我们不会为这些状况感到骄傲,我们没有误解这些经验,他们只是生起又消失,这只是一种生灭现象。如果我们执着这些状况,感到骄傲,有时,这些状况会被误解为涅槃,这是一种观随染、误解。由于身心变得轻安(passaddhi)、清凉,以致于你觉得你好象坐在有冷气的室内;有时,你的身体感到阵阵凉意,甚至体温也降低。在我的寺院有温度计、血压计和脉搏计数器。有时,我会自己量血压、脉搏和体温,真的体温、脉搏和血压降低了,这显示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只是心非常活跃,但是没有念头。这显示「想」使用更多能量,「担心」也消耗许多能量;如果你无想无忧,心会变得非常敏锐,只使用最少的能量。此时,禅修者也能体验喜与大乐,因为那时心无罣碍,禅修者感到非常自在快乐。这看起来似乎矛盾:看到所有事物的即生即灭,一个人如何能如此快乐?因为你已经完全舍离,所以你感到愉快;舍离带来真正的快乐,而执着是一种负担。大多数的人,当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他们会感到快乐,而真正的快乐是一无所求。这非常难理解,如果我们不禅修,只是去思考它,将难以置信。在这个阶段,你一无所求,除了生活必需品,你不会渴望任何东西。因为你有信解(adhimokkha),在这个阶段,禅修者对法有深的信心。这种禅修可以获得智能和解脱,对于这种禅修,你毫无疑惑。

您这里把所缘和毗婆舍那多少有点混一起了

by o蹲断妄念o, Saturday, December 28, 2013, 17:00 (3779 天前) @ opuxianxingo

无所缘是个好的毗婆舍那基础, 但其本身非毗婆舍那。 相关毗婆舍那的部分, 不知您读了70空性论今诠没有, 那里是相关的。思维层次上理解观待割裂,理解无明。 这当然还是比较粗的。 要细细观察(毗婆舍那), 在无所缘那种心态下观察万法怎么建立起来的,怎么割裂的, 谁割裂, 割裂出什么。。。。。有些观智的内容提前在闻思就有涉及, 所以毗婆舍那中没有分那么细了, 不大需要“观智分别智”了, 呵呵! 内容上谁都不能少了什么, 次序或许有点不同吧。

您说的对

by opuxianxingo,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17:00 (3778 天前) @ o蹲断妄念o

我在写的时候也发现这个问题内观其实是上手就是观,以观力渐强而定力渐强麻叔文章说的无所缘是止,虽然之前要有闻思的基础且此止成功,空性自显。。。谢谢

谨回。。。。

by o二麻子o,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17:00 (3778 天前) @ opuxianxingo

————因交流尚少,相对精确的共许名言尚未建立,俺不敢说已经准确地了解了您的意思,但就俺目前的了解应该是如下回复。。。。。无所缘,很早以前的理解大抵是对苦乐喜忧好坏等保持一个平等心。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个大的不平等,即主/客,能/所。所以后来理解的无所缘是破除了能所对立的执着。有能所的显现,但其中都是缘起并无一个能观的主和所观的客。我理解这也是麻叔所说的无所缘?————这里您说成,是毗婆舍那的内容。如果作为思维了解则不过是概念而已,如果作为实修现量则近于实证。二者之间距离甚大,可以说前者是闻慧思慧,是毗婆舍那的基础,而后者是毗婆舍那的结果,契入空性。在此基础上,再把杂染辨别清楚,就算是契入空性了,也即得个入处。————这点放这地方相关性不大对。没搞明白杂染,没法真的明白无有能所对立。搞明白杂染是毗婆舍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无所缘时,心是非常开阔的,并不主动去观察某一个所缘,但也没有遗漏,对一切都敞开。心也变的很敏锐专注深入细微。————这里说到的,更像是无所止,而不是无所观。即使如此,也是无所止中比较不容易得力比较被动的一种。重要的是此时我执会松动,不认同观察者是我。因为没有证到这个程度,所以只能是猜测,虽然这种猜测不一定有益。————是。不完全是。我执会松动,最初的进展是不认同观察者是我,但随之需要放弃这种方式。执我是错,以不认同对治,对粗分有效。后来超越执我非我的对立。这里很难表述。所以,据此,说的后期是到了如生灭随观智,此时已对苦无常无我有了一定体会,所观境遍及五蕴,会观察现象以及认知现象两者的共同产生和消逝。而此时如不注意也会非常走入修行的歧途。————南传的作法我知道的有限。局限于我的了解,这地方其实是不到基于无所止的毗婆舍那:无所观。而且,再往下的相当长一段里,仍然没有到无所观。无所观在突破凡夫习惯的能所对立格式方面,要比您引用的那些南传次第迅猛很多,但也难学不少。以上不知是否是可对比为无所缘?或者说扯脱是四念住的高级/进阶方法?——扯脱是对无所观的一种引导方便。但感觉也有两个不同:1、内观中一般说到观智也是无常无我的,而本觉智说无我是一定的,说无常感觉不是这么回事。本觉智可对比的反而更像是南传定义中的涅磐,本来如是。——本觉智无我,谈不到常断。而依本觉智随缘显现的“心性自然智”无常无我,基本就是观智。本觉智与南传涅磐的异同,据俺了解,其实就是涅磐“性寂”还是“性觉”之争。嘿嘿。2、内观中观智和定力似乎是同步提升的,即使是纯观体系,如有刹那定。按我有限阅读麻叔的文字,似乎扯脱的方法是一下手智慧猛利远过内观,而正因此定力需要后续培植?——从大乘的角度看来,定力与智慧虽然相关但相关得并不极端紧密,也就是说,并没捆绑到一块。有些智慧猛利的根性,似乎是过去世积累定慧的后果,于现在的定力有时候关系不那么紧。

感谢非常详尽的回复,的确我在写得时候概念是有混乱的

by opuxianxingo,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17:00 (3778 天前) @ o二麻子o

或者说,把不同体系的放在一起本身就不太明智

南传的内容在见地上确是不够深入。这也是为啥我现阶段只是借用方法。不过南传中马哈西一脉,里面很多表述其实也不完全是性寂说了,我看过一点资料,有些说法非常接近性觉,不过暂时手头不好找。

非常感谢

十六观智不太能卡得上

by ofinder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puxianxingo

个人理解其是一个实践层次上的,基于个体角度的次第。大乘的见道,如果要对应,可以跟其中的见清静对应。大致对应所谓初破能所,南传在初破能所时,着眼与名色法的刹那生灭。能比较深度的熄灭个体的烦恼相续。大乘在初破能所时,平日所习惯的我执被窥破后,可能会落在8识范围内,也可能随其正见而落。或者说也有可能不落什么。南传的次第,在名色之后的修行深化方面,比较体系层次化。大乘的这些东西,大都在口传心受里。仅供参考。

有些套不上。。。。

by o二麻子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findero

大乘在初破能所时,平日所习惯的我执被窥破后,可能会落在8识范围内,也可能随其正见而落。或者说也有可能不落什么。————如果落在8识里,恰恰是没能破开能所对立。所以见极其关键,关键就在其用时。南传难道不是如此,见不重要?或者说,南传能天然保证行人之见都是正确,用时必对?对此俺深表怀疑。

请教:如何算是落在第8识范围内?

by o肉包子o, Wednesday, January 15, 2014, 17:00 (3761 天前) @ o二麻子o

如题。

您得等什么时候finder看见了来回答。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January 16, 2014, 17:00 (3760 天前) @ o肉包子o

这串讨论中俺没用这概念。

我的意思是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肉包子o

七识转时,八识是转不了的。后来看唯识的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或许类似的意思。

这个颂,真分析一下也怪好玩的。

by o二麻子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随便一读,由之望文而联想生的义,好像是在说,67因位就转了,58要到果上才转。但稍微仔细一琢磨,有点好玩:58是果上圆,说了因上不能转吗?67是因上转,说了因上能圆吗?实际上67要圆,也必须到果地吧。58要开始转,因地也应该开始吧。这样一看,嘿嘿,似乎成了“5678都一样,因地始转果地圆”。哈哈。当然,这说法稍微有一点点曲解在内。实际上,学人修学途径上确实是先由67开始然后才动到58.但这个先后之差,绝没到因地果地差别的程度。

是不能绝对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二麻子o

我理解的这句话,存在一个程度的问题。或许还跟下手方法有关。如果修大乘的有正见锐利,六,七,八的错误是一起开始转?如果修大乘以全体为真,个体为妄,而且入手方法是相对正确的,则七识一定程度可转,八识或许还没意识到要转? 也有可能随次第产生阶段性教法,而在7识转后,再去继续转8识?如果没有大乘的正见,只凭观慧,可转7识全如麻兄所言,转但到不了果地的程度跟麻兄请教探讨

我们有时候对八识有种神秘感。。。

by o二麻子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好像动不到动不得的神秘领域。其实,当你敲键盘打字的时候,不就动到了吗。所以开始转也没那么不可思议。至于望那边转,那可真是六度万行的事了。

我的理解是平常能动到,但是无意识的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二麻子o

好比选择题a,b,c,d. 闭眼选,也有可能选对.

这里其实涉及到顿渐问题

by omahah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比如,通过修定,比如住于离念灵知,往往可以有一些好的效果。但这其实是意识无意识地抑制了不好的种子,并没有动到八识。顿悟是一种结构性变化,种子还是种子,但八识结构有变化,转识成智。

想动8识,那属于6识的习惯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mahaho

能动的是第六意识.但如果你做了任何好事,积累的些许业力,那也可以说8识被动到了.

八识真纠结

by o蹲断妄念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mahah说的好像八识是种子的容器似的, 动这个那个不动的, 真别扭! 八识是种子的别名外还多点什么了? 您这里说的动六影响八, 八不动六怎么能动? 觉察到六是可加力处, 其实是凭八发力反映到六上的。 六动前八已动在动已转在转, 应练这前半段功, 靠六往回打的后半段当辅助。

这个还靠比喻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蹲断妄念o

地球上的万物都在动,人也在动. 人也属于地球上的万物,但能说, 人要动时,是先让地球动,然后才带动人动的? 其实很简单,人就想动,抬腿就行了,也考虑不到地球的发力与否.另一方面,人只能操纵自己的胳膊和腿,但动了,同时也属于地球上的万物,而且也会影响到地球这个大环境.再者,明白地球万物和自己不一不异, 六也不会想往后回归了.因为彼此无碍,因惑才成碍. 动或者不动,是障碍的一种.其实关键在于,俱生迷惑在7上.

地球超不超八?

by o蹲断妄念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findero

若属八种子, 则支撑六; 若超八非八所摄, 则通过八来支撑六。 动时不是“让”地球动, 是就那么动了, 所以六动。 不用考虑地球发力与否, 要么是菩萨, 要么就是凡夫。 “其实关键在于,俱生迷惑在7上.” 您说因惑有碍,才需要回归;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因惑而有5678? 那么惑贯穿于5678, 为什么是迷惑在7上呢, 无7唯8难道还是清净了?单单种子8独立就能维系8, 不是么。 您是不是说, 内执有我(有8)是关键处? 既然提7, 就有8, 8用来说明潜力, 比7更为“俱生”。 这样修行就需要动到种子8, 修行便是由6动到8, 无67时谈不上修行, 这就是渐。 顿, mahah说的“8结构性变化”, 它的形式也是6动进去, 好像乘坐着“渐”的“顿”。 要不然我们还能怎么去动呢! 都这么个动法, 顿渐又怎么分的呢? 动的形式一样, 内容上还可再分, 这就涉及到见了。 所以老也不考虑地球动不动也是不行的。

其实还是要看说者所要强调什么。

by ofinder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蹲断妄念o

如果要表达8比6,7更基层,隐比显更基层。可以按师兄所主张的层次。但如果从动不动这个概念来讲,如果要超过6,7的界限,这个概念要在6,7的层面破除才行。如果超越一般的“动不动”的概念,所谓8识的“动不动"才有意义。关键在7上,是因为下手点在这里,7不同于6,它没有粗分别,只是稳定的把心镜粘在一起。如果想超过平凡界限,只能先从“自己”下手。 当然积累福德也算广义的下手,也可以归为从8下手。 但从解缚层面,就算是顿,那也是7,8一起的,也有个大致的次序,那怕是瞬间。但这对大部分人基本不合适。管见。

被坑死了

by o兼修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转因 就是在 圆果。。。不就这么简单的事?会从卧室跑到卫生间,就该明白。不过学了5678,会以为卧室里动作和卫生间没啥关系。嘻嘻

还是有先后差异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兼修o

比如学数学,学会加减了, 能说微积分也学会了么. 6,7,8 无非也是个层次. 当然你要说,学加减,那也是在学微积分的基础概念.如果这也算转,也不算错. 如上文所说,7,8如何,或许有不同的情况, 上文的兄弟是在问我说的7识落到8的情况的意思.

确实,你理解方向是对的。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这里确实有个动与意识间关系的差别,更准确点说,不是意识不到意识得到的问题,是从能边主动和所边被动的问题。不掌握主动边的方便,正见再好也是被动,同时,正见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所谓猛利方法,大多暗指的是主动边方便。这点跟常见到南传方便颇有不同。

是,都是解缚的方法。

by ofinder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意识是心朝所缘,一般讲的意识到或者意识不到,大致都是6,7识的功能,脱不了习惯下的心对所缘的习惯, 而8识非六,七所缘,但可以6,7解缚后触到。比如在七识稳定的瀑流中,如果能够不被刹那心流所惑,在南传的实践中,具体体现就是时刻如实了知。但或许更关键的不是这种如实了知,而是这种如实了知所引发的智慧,真做到如实了知时,就知道凡夫是如何颠倒的。如果此时心如如不动,但却不碍意识流传,随其见地,可能如滴水汇入大海,若以大海为真, 如果这样,就叫落入8识。 若正见具备,不以大海为真,念念无住,生灭灭己,超出轮回界限,称为不落8识。只是一管之见,麻兄所说的方便,可否具体述其不同。

finder兄的看法,很不难下口精确评价。。。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findero

你讲的东西,基本没有错的。嘿嘿。但有些地方说得有点隔靴瘙痒,就是差一点点不到位。比如,“以大海为真”“不以大海为真”就是如此,不能说错,但不清楚。以此作为落不落八识的判据,那落不落也就不清楚了。什么叫以为真?对待。什么叫不以为真,绝待。所以,归根结底是能不能绝待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与操作方便有关。正见发心确定的前提下,操作在某个程度上可能起关键作用。众所周知,操作口诀肯定不会公开讲述,更別说细节比较了。在我所知道的范围里,南传没有教授过可操作的绝待方便,教授的都是对待的方便过渡。我不知道不等于绝对没有。或许有,但我不知道。大乘教法里绝待方便有好几套,但这类东西也有毛病:如果行人自己觉得绝待了,但实际没做到怎么办?所以会有很多辩误的讲解,比如嘎举派有的教法里讲错误讲得很详细。所以,也没有什么绝对有效方法。绝待的关键之一是,不要以为可以把对待的表象设法弄没有了,然后可以浑浑噩噩的不对待,这是绝不了待的。即显现即绝待才是正途。

标题更正:应该是“很难下口精确评价”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rtrt

我也属于瞎推测

by ofinder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如果说绝待,七识的绝待,可以导致无边的显现,比如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但是不碍众生的千万化身。 这是智慧可能引发的显现。 这种表达不是南传的方法,如实观察是,但如实观察所显发的,因为非六七识心所缘,也无从谈起。但这种绝待,或许跟落不落8识无关。落不落8识,在我的理解中,跟无边生灭有关,生灭相可以类似时间相。此起彼伏,虽然在8识层面已经“如如不动”,但还是有相续不破。我的观点,尤其是7之后,其实并不是纯粹的南传说法,而是自己搞了个大杂烩,很可能不正确,见谅。

有些不明白你的意思:七识怎么绝待?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findero

绝待就绝待,不能某识绝待了,別的识不绝待。当你说生灭相的时候,你肯定不是绝待。至少你没看到即生灭即绝待的现量,还需要另找个如如不动来平衡。我赞同南传方法,在如实观察下,所显发的讲不是能缘所缘的对待关系。但在显发前,一直是在对待。依南传修法,显发很容易吗?据我了解,一点也不容易。南传方法的特点是易上手操作,速见身心反应,但并不容易走到显发超越对待的智慧。。另一方面,唯识教法流传到现在,其实有些本来明确的意义后来給转义了,原来意义反而不明确。比如,识就是了别分别的意思,要有这功能才叫识。6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有这功能,尽管经常是妄分别。7识呢?所谓执持自我,首先需要能区别自他,所以,分别功能也是明显的。那么,八识呢?八识的分别了别是什么?眼根色尘和合眼识,意根法尘和合六识,那么,八识是怎么和合的?现在讲八识,就是种子,就是执持业果不失,就是四分,就是一切都在八识显现中: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磐证得但最基本的了别分别功能是什么呢?好像没几个人提及,也没几个人知道。这样,难怪蹲兄会说,八识像个装种子的容器,挖苦归挖苦,形象也蛮搞笑呀。哈哈。

绝待是不是也不绝对

by ofinder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绝待就绝待,不能某识绝待了,別的识不绝待。======================================== 真正的绝待概念,我相信是麻兄所述。但如果完美这个绝待,或许只有佛陀才行,菩萨也差分毫? 好比黄海和大海的关系,麻兄说的很精彩,这个凡夫在这个层面都能理解,但凡夫超出这个概念之外,还是茫然。 我所说的七识的绝待,是指从刹那的心对所缘的粘性里,扯脱开来。扯开后,亡失了个体的界限,自然全体皆现,但就算到此地步,还是有区分。 理论上来讲,更无余事,一切现成,但对凡夫长久的纠缠习惯来讲,亡失了个体,还是有全体可攀援。当你说生灭相的时候,你肯定不是绝待。至少你没看到即生灭即绝待的现量,还需要另找个如如不动来平衡。=====================================================================如麻兄所说的,说生灭相,如果只是如如不动,这也是我一直所说的落到8识里的意思。如果从中观的8不来讲,麻兄所说的真正绝待,我从理论上能理解,但现实中我的确做不到。我赞同南传方法,在如实观察下,所显发的讲不是能缘所缘的对待关系。但在显发前,一直是在对待。依南传修法,显发很容易吗?据我了解,一点也不容易。南传方法的特点是易上手操作,速见身心反应,但并不容易走到显发超越对待的智慧。。================================================= 如果到了可能显发的地步,就是南传的名色分别智慧,所谓见清静。另一方面,唯识教法流传到现在,其实有些本来明确的意义后来給转义了,原来意义反而不明确。比如,识就是了别分别的意思,要有这功能才叫识。6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有这功能,尽管经常是妄分别。7识呢?所谓执持自我,首先需要能区别自他,所以,分别功能也是明显的。那么,八识呢?八识的分别了别是什么?眼根色尘和合眼识,意根法尘和合六识,那么,八识是怎么和合的?现在讲八识,就是种子,就是执持业果不失,就是四分,就是一切都在八识显现中: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磐证得但最基本的了别分别功能是什么呢?好像没几个人提及,也没几个人知道。这样,难怪蹲兄会说,八识像个装种子的容器,挖苦归挖苦,形象也蛮搞笑呀。哈哈。====================================== 全体皆现,观三界如掌中果? 我觉的比较接近的说法是不是就是本俱?

基本就是这样的。

by o二麻子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findero

绝待就绝待,没割裂不割裂。因为割裂是缘起法现象的背后机制,而绝待不属缘起法。但凡夫做上去,当然跟佛差距极大。嘻嘻。实话实说,我们作为凡夫,能绝一下,绝两下,就非常不容易了。万事开头难。串习还在,而且经常是串习占了上风。不过后面的事是另一个范畴,好比睁眼前与睁眼后。睁眼后再闭再睁,哪怕闭上的时候,也不是没睁开过的可以比的。此后从地前到成佛,无尽菩萨道,无尽利益众生事,但学但行就是了,不是有句名言叫“无目标的旅行”吗。技术方面吗,我大概帮不了你。不过你好像跟波心熟?

麻兄客气

by ofinder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讨论就是在帮助。 虽然小有所获,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至于实修,南传的次第我还没修完,更不用说玆氏菩萨道了。

我的理解是平常能动到,但是无意识的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好比选择题a,b,c,d. 闭眼选,也有可能选对.

嘻嘻。多少有点晕吧。

by o二麻子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findero

期望什么样子的有意识?有意识的六识,有意识的七识?这六七是被意识的?同理,没有什么有意识的八识。从被定义开始,这些识的关系就没法这样的。实际上简单得多,比如,当我们用心读书的时候,我们是在很有意识地转某些八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影响到8识吧.

by ofindero,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17:00 (3726 天前) @ o二麻子o

但这种影响,跟开始扯7识我执时,由此体会人我不二时,还是不一样的.上文是个比喻.

觉得麻叔点的很准确

by ojuelino,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17:00 (3725 天前) @ o二麻子o

无内容

对应.......

by o草民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findero

大概部派时期,声闻大乘教法并起的时候,不少前辈都做过。粗略而论,大乘的初地跟声闻的初果可以彷佛比较,见道位大致是一个非常接近 地/果,但还没真的证到的位置上,比如“依成实,入无相位名为见道。故彼论言,信法人,入见谛道,名无相行。世第一后须陀果前,空观无间名无相行。”。 所以见道位需要现见“无相”,大致上处于 世第一(加行道的尾)和初果/地间。如果以一般的渐进式次第修行,因为前期准备充分的缘故(当然相应的花费的准备时间也较久),入见道位后可能几个刹那就证地/果,所以大乘的说法里面有些时候直接把见道等同于初地/果。然若以顿门入手进入见道位,那么因为其他方面的准备尚未完备,所以会在这个地方停留比较久的时间,需要更多的积累才够得上地/果。真的要和南传比较的话,了解名色发的刹那生灭虽然可以部分调服粗分的能所,尚不及动摇根本能所对立,所以离无相行仍有不小差距。

部分赞同

by ofinder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草民o

名色分别,可能只是跨越人我,但跨越多少法我,这个就不好讲,这里会凸现正见的重要性。七识以上,只靠用心方式的转换,限于个人水平,我觉得很难,因为习气不是立刻就能除尽的。举个例子,你能像菩萨一样同时化身千万,救度众生么。 这也是我觉得四念住教法的殊胜之处(不限南传),它几乎不会让人理解走偏,而去攀援。

依北传的说法

by o草民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见道位超越根本能所对立,现见根本智。根本智是出世间智,大约可以比照南传的涅槃智。名色分别智还是世间智,差距甚大:智照名色生灭,正好是能观之幻智vs.所观之名色。而根本智远离所有这样的能所对偶,即远离一切有为。至于人法我习气,即便是在见道位之后的须陀洹果,也不至于完全跨越:初果只是断三结(部分的人我执),升起四不坏信,也没有说要化身千万呀。以上大概是相对比较共许的次第,至于说到四念住教法的殊胜,应该所有人都会赞同吧。

瑙佹竻鍑€鐨勬垚鐔熷氨鏄秴纾愬惂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草民o

澶т箻鐨勫紑鎮燂紝杩樻槸椤挎偀娓愪慨銆傜被姣斿崡浼犵殑瑙佹竻鍑€鍜屽悗缁殑鍗佸叚瑙傛櫤銆?div>鍚嶈壊鍒嗗埆鏅哄瓧闈笂鏈夊悕鑹诧紝浣嗘槸鎸囧嚭涓栭棿鏃犳垜鐨勬櫤鎱э紝骞朵笉鏄寚涓栭棿鍒嗘瀽鍚嶈壊鏋勬垚鐨勬櫤鎱с€傝鑰呮槸鍦ㄩ偅涓埞閭o紝鎮熷埌鑳芥墍瀵圭珛鐨勯鍊掋€傚鏋滄湁澶т箻姝h鐨勭啅淇紝鎵€鎮熶篃鍙兘浼氳秴杩囦汉鏃犳垜鐨勮寖鐣达紝灏变笉鍙槸灏忎箻浜嗐€?/div>

涔辩爜锛熼噸璐?bs=6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澶т箻鐨勫紑鎮燂紝杩樻槸椤挎偀娓愪慨銆傜被姣斿崡浼犵殑瑙佹竻鍑€鍜屽悗缁殑鍗佸叚瑙傛櫤銆?div>鍚嶈壊鍒嗗埆鏅哄瓧闈笂鏈夊悕鑹诧紝浣嗘槸鎸囧嚭涓栭棿鏃犳垜鐨勬櫤鎱э紝骞朵笉鏄寚涓栭棿鍒嗘瀽鍚嶈壊鏋勬垚鐨勬櫤鎱с€傝鑰呮槸鍦ㄩ偅涓埞閭o紝鎮熷埌鑳芥墍瀵圭珛鐨勯鍊掋€傚鏋滄湁澶т箻姝h鐨勭啅淇紝鎵€鎮熶篃鍙兘浼氳秴杩囦汉鏃犳垜鐨勮寖鐣达紝灏变笉鍙槸灏忎箻浜嗐€?/div>

论坛抽风,贴了3遍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大乘的开悟,还是顿悟渐修。类比南传的见清净和后续的十六观智。名色分别智字面上有名色,但是指出世间无我的智慧,并不是指世间分析名色构成的智慧。行者是在那个刹那,悟到能所对立的颠倒。如果有大乘正见的熏修,所悟也可能会超过人无我的范畴,就不只是小乘了。

南传与小乘。。。。

by o二麻子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其实俺相当不待见“小乘”一词,大小是凭什么划分的?人无我法无我之分,也就是给外行说说而已。归根结底,人无我根本就是法无我的一部分,而且法无我跟人无我并无明确界限,凭什么说“小乘”不证法无我? 若说小乘也证法无我但所证不圆满,倒是可以,不过需要加注:除了佛,哪位大乘行人敢说他证圆满了?所以,这不能成为大小之分的真正区分点。再一种是从发心问题说差别。其实也同上面一样,没法确立划分大小的区分点。所以,俺对传统的大小之分,一直是 有点不怎么放心的。但俺也不认为声闻道与菩萨道修行全无差别,有些差别相细微而且好玩。5

这个很有意思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二麻子o

我学过一点南传,老师在上面讲某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我是腹诽的。不过总体态度,我是同麻兄类似,只不过,其下手的路径,在开始是不同的。小乘的小,我大致理解成下手偏小。 南传虽然不说小,但也会区分阿罗汉和佛。行人哪怕能立刻体征阿罗汉,那也得圆满波罗密成佛,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南传的人发心行菩萨道的的确不是很多。

下手偏小,也有利弊。下手大,也有利弊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大乘的见道,人法二无我一并破除。是其彻。 由于人法一并破除,也带有可能相似。 这里是个人看法,不一定真。这种看法的产生源于我所理解的南传的所谓小的下手修法。南传见清静的名色分别,下手时是局限与个体的,当然如果有大乘的正见,演发时,就不一定局限于个体。但哪怕就算不演发,心色互动时,执为我的邪见也会被现量清除,这里的操作类似圆觉所述,”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熄灭。居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见清静后,会体会到6识的刹那念头,都有污染,以此污染,不能触破无生。 换句话说,不除去习气,人法2无我是无法真实见到的。 6,7识可以靠转换用心方式偶尔触到,到6识到真如之间,习气不除,所谓人法2无我,只能靠相似而得,就其理而论,不是什么问题。但落实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就有相似和不相似的次第区分。 好比阶梯,层层转上,习气如果真淡,那转念之间,神通可期,化身千万,也不是没有可能。这里只是私下刨析,鄙陋粗见,随时准备修改。

大乘的见道

by o蹲断妄念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肯定是没究竟了, 也有见所断什么, 修所断什么的。 否则后面不用跟着修道、无修之类的东东了。 但是见道有见道的标准, 相似的见道不叫见道; 也不会因为见道后面有修道继续进步, 就称前面的见道是“相似的见道”。

部分赞同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草民o

所以大乘的见在这儿很重要,名色现行可以现量调伏人无我,但法无我调伏多少,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吧。七识以上,只靠用心方式的改变,扭得过来很难,这个也是我觉得四念住殊胜所在(不限南传教法)。行人做念住时,妄心停歇而已。

南传类似平稳的扯脱

by ofinder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puxianxingo

入手的偶然性不太大,如果能修到名色法,几乎肯定能见清静。而且不会存在麻兄所述的转身问题。个人之见

一半赞同。

by o二麻子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findero

南传在麻子看来,也是个平缓的扯脱过程,因其平缓,真正到扯得开也来得缓慢。但南传确实提供了一套可上手,能进展,有实效的方法,而且相当地完备。这是俺一直对南传十分尊重的原因之一。相反,对过份标榜宏大却让人无处下手获得真实受用的体系,俺身在其中,致力于重新展现其实用与有效,却不免对其中某些大而不当颟顸糊涂的部分夹杂几分腹诽。扯脱之所以叫扯脱,其实也就是扯得比较快,跟南传方式比,要猛。但上手也就难。转身这见事,嘻嘻,哈哈。不到面临这问题的时候,大概是看不到的这问题的。就是面临的人里,很多也看不明白甚至看不到。但只要看其没转过来,就知道有这问题。所以,这地方颟顸也是没用的。

麻兄的2个帖子,在我看来是大致同一个意思,一并回复。

by ofinder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二麻子o

南传在禅修前,基本的五蕴,苦等概念会涉及,但不太会去辨析正见及状态指导。老师也不愿意去讲太多。如果行人修到名色时,贪嗔痴大致平伏,所唯实相就会被如实观察到,如实的意思大致接近天然就这样。与大乘不同,名色分别发生时,所谓真实不会显现,行人只是发现以往俱生的错误而已。所以不存在把真实放在宾格上的事情。南传也不讲会有什么真实。南传的人不会去试图认识什么真实法。只是刹那的观照到如实的生灭。

你觉得大乘是在认识真实吗?

by o二麻子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findero

或许名相可以如此,但你可能没注意到所谓真实,是个否定性词汇的肯定性包装,虽然有些大乘学人在这点上也不很清楚。南传学人“观照到如实的生灭”,恐怕这地方犯昏的人也不会少。这话本身就在暗示说的人转不过身来。

赞成这里的意思

by ofinder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二麻子o

观照到如实的生灭, 限于语言,这里的意思,普通人很难理解. 其实要表达的就是南传名色分别的意思. 真实非是认识的对象, 不是识的对境. 如果要去认识,那就落入能所,如果不去认识,那就限于混昧. 北传大乘经典这儿的表达要更加直白,但行人偷心攀援的可能性也大.南传的方法倒不太容易错会.或许看起来不够广大. 而且根性不同,认识可能不一.

请教, 刹那

by o蹲断妄念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findero

是一个刹那? 还是每个刹那都? 还是只是个形容词,形容没啥推理过程,突然顿悟明白?

应为观照相续的刹那生灭

by ofinder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蹲断妄念o

五内容

明白了, 前贴里您说的“刹那的观照到如实的生灭”, 应该是观察到如实的刹那生灭

by o蹲断妄念o, Wednesday, January 01, 2014, 17:00 (3775 天前) @ ofindero

无内容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by opuxianxing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二麻子o

有四个指标:适应范围广----上手简单见效快-----上手后速度快,也就是麻叔说的猛烈完整----可以涵盖“最后的成就”成功率高-----有相当比例的人可以依此获得“最后的成就”个人觉得对于一个体系,更重要的反而是后两点。。。。另外,转身比较准确的定义是啥?

有可能在四念住的基础上去学更猛利的方法么?

by opuxianxing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二麻子o

会不会容易点?

四念处

by o蹲断妄念o, 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17:00 (3776 天前) @ opuxianxingo

不就是为了“扯脱”吗! 学透了, 还找啥猛利的? 四念处嫌不猛, 可以省两个三个的吧, 直接观心, 或观法。 观不上去, 就别省了。 要是四个都观”完“了,还不行,那真得找猛的了。

性寂和性觉

by 白金, Saturday, April 16, 2022, 07:19 (749 天前) @ o二麻子o
编辑 by 白金, Saturday, April 16, 2022, 07:55

赵老师说: 从什么时候,寂与觉成了互相矛盾甚至互相排斥的两端了?从无明执我开始。所谓寂,在隐含执我的前提下,被暗暗扭曲成我不动,或者干脆我消失了所以没有什么能动的。而所谓觉,则被暗暗扭曲成我觉我能动,是种主体行为,其实这跟西哲所云“我思故我在”同出一辙。从而,在这样的扭曲下,寂与觉不能并立。

然而寂与觉都是用于描述实相的,实相无我执,超越个体与局部视角,无有割裂的余地。实相下,既然主体都没有就根本谈不到个体或者局部的动,而法界无外无对比,则更谈不到全体的动,故法尔本寂。虽然本寂,却智慧圆照,并非无知:凡夫执为个体尚且有觉知,超越个体并不排斥个体的实相岂会成为木石?故法尔本觉。寂觉根本不二,手心手背而已,从何诤起?

这个坛子,删一个单独帖子,怎么其他并行关系的也没了。。。

by opuxianxingo, Sunday, December 29, 2013, 17:00 (3778 天前) @ opuxianxingo

其他人的帖子也掉了。。。。怎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