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空性另外一种有益的方法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19:23 (963天前)
第一步,选择两个根,比如视觉听觉
第二步,把注意力集中视觉,注意观察一个形象,比如一个铅笔。
第三步,突然把注意力转向听觉,听一个声音。
仔细体会第三步转向的过程。里面基本有视觉弱化扯断,有刹那间的空性现前。
请大家指点。
不用这么复杂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19:32 (963天前) @ myfly
你何不盯住个声音不放, n个视觉与n-1个声音不都扯断了吗
不用这么复杂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19:40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这个盯着声音里面的间隔太短暂了,转换的时间间隔还算相对长一点。
你转换那半秒钟间隔比盯一个小时的时间长?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19:48 (963天前) @ myfly
不理解, 嘿嘿。
你转换那半秒钟间隔比盯一个小时的时间长?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12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不理解, 嘿嘿。
盯着声音半小时,是 能->所 间隔 能->所 这样的序列,其中每个间隔时间特别短。
而转换是, 耳根->声尘 转换(扯断) 眼根->色尘,这个转换(间隔)是相对比较长的,更利于体会空性。
转换过程更有利?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26 (963天前) @ myfly
如果说“扯”的过程这么重要, 人一辈子心注意点跳来跳去的, 机会可就多了。 如果闲了也别让自己闲者, 拿根针, 向手上与脚上轮番扎, 创造多多益善的机会。。。。。你觉得这样能行吗?
转换过程更有利?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42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如果说“扯”的过程这么重要, 人一辈子心注意点跳来跳去的, 机会可就多了。 如果闲了也别让自己闲者, 拿根针, 向手上与脚上轮番扎, 创造多多益善的机会。。。。。你觉得这样能行吗?
第一个问题,人一辈子转换的过程(扯)的机会确实特别多,但是大多持续时间就是一个瞬间,很难抓住体会。
但有的转换持续时间可以比较长一点。
第二个问题,拿针往手脚上扎,都属于触觉,根没有转换,应该是在两个不同的根上转换。
举个栗子:
假设你的心思(意根对法尘粘住)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别人喝一下,或者拍一下(临济大师喜欢用的方法),这个就是从意根往听觉,触觉转换,这个扯断应该会持续时间要略长一些,这些地方可以多多体会。
我也不是特别懂,多多指点。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49 (963天前) @ myfly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吃口糖后打手,吃口盐后扎脚,机会多多。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0:57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吃口糖后打手,吃口盐后扎脚,机会多多。
差不多吧。但是前面一个根尘要注意力集中,后面转换的时候,才会效果更好一些。
单根的情况,如果能所持续注意力集中,间隔是比较小的。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03 (963天前) @ myfly
好! 转换易于契入。 现在转另一个问题。
你提供两种“有益方法”,矛盾的。 如果这种乱蹦容易, 那种不蹦的怎么说? 如果那种容易,这种乱蹦的怎么说?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07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好! 转换易于契入。 现在转另一个问题。
你提供两种“有益方法”,矛盾的。 如果这种乱蹦容易, 那种不蹦的怎么说? 如果那种容易,这种乱蹦的怎么说?
我自己总结一下,分两类。
1、外力相助模式
2、自力模式
这里提到的两种方法,都是自力模式,分别描述如下:
1、单根模式,单根要逐步弱化能所,达到能所断开。
2、双根转换模式,双根转换,重点在转换一刹那的脱开。
外力模式需要靠老师引导,前期比较依赖老师的引导。
我不太懂,请多多指点吧,嘻嘻。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10 (963天前) @ myfly
我上面说的盯住一个, 集你上面两类优点。 你看的出来吗? 兼顾单双, 可自操练可配合老师考验。。。。。琢磨去吧。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17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我上面说的盯住一个, 集你上面两类优点。 你看的出来吗? 兼顾单双, 可自操练可配合老师考验。。。。。琢磨去吧。
你的方法确实不太懂,感觉已经是能所粘住,算止于声音吧。但这种止,还没有能所断开双亡。
后面怎么断开,不太懂,请多多指点。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23 (963天前) @ myfly
又是断开,又是契入的, 它们干嘛用的? 你说要度苦厄用的。
苦海中, 你跳来跳去, 或任漂其中, 与抱住个还算干净点的柱子, 哪个效果好, 你需要观察观察。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1:35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又是断开,又是契入的, 它们干嘛用的? 你说要度苦厄用的。
苦海中, 你跳来跳去, 或任漂其中, 与抱住个还算干净点的柱子, 哪个效果好, 你需要观察观察。
第一,空性是渡苦的。
第二,第二点我理解不深,或者不太理解。如果契入空性后,应该是真妄要打成一片,妄不随不执就可以了。
如果苦海中,随妄念流转,自然是不太好。如果知道妄念非真,不执不压,就很好。但是我还要借助止和空性帮忙的。
第二点,基本超出我的范围了。我几乎够不太到,勉强讨论而已。
请多多指点。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2:15 (963天前) @ myfly
你觉得你那个跳转法,及“止于没有任何念头”, 能达到什么? 需时多久? 尤其没任何念头法, 如果把念头换成“妄念”,“随流”, 那几乎就是观自在说的那水平,都度了苦厄了,还要契入空性做什么用?
还有,不同不痒时, 稍加点力或直接松弛,一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无妄念, 观世音水平, 呵呵。 这有什么用?在往前引申点, 不痛不痒时, 你我是不是已度苦厄, 根本就不苦。。。观世音那段话都显得多余。 这类度苦,在肿瘤长出来得时候,压断腿时,还好用不好用。 别等长出来,你觉得契入空性时,就可以小试, 拿个针往手上扎, 看看度不度得了。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2:58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你觉得你那个跳转法,及“止于没有任何念头”, 能达到什么? 需时多久? 尤其没任何念头法, 如果把念头换成“妄念”,“随流”, 那几乎就是观自在说的那水平,都度了苦厄了,还要契入空性做什么用?
还有,不同不痒时, 稍加点力或直接松弛,一时也可以做到不随、无妄念, 观世音水平, 呵呵。 这有什么用?在往前引申点, 不痛不痒时, 你我是不是已度苦厄, 根本就不苦。。。观世音那段话都显得多余。 这类度苦,在肿瘤长出来得时候,压断腿时,还好用不好用。 别等长出来,你觉得契入空性时,就可以小试, 拿个针往手上扎, 看看度不度得了。
我个人有多少经验经历就说多少。观音菩萨的水平,或者大经大论那些我只远远的看看就行了。
我只期望解决精神上的苦恼,情绪方面的。并不奢望用这些解决肉体的痛苦哇。
我个人比较喜欢止于无念,然后减弱能端力量方式,这样方式能所断开后,持续的时间长一点。
我体会更深。
尽量至于无念,我大概可以是做到念头比较轻少,不能完全无念,无相,有一些零星的念头,但比较轻。这样的状态
就够了,为下一步的操作打下基础了。
和观音菩萨的入流亡所,有很大差距了。
但止于无念,念头比较轻,尝试把能端的力量减弱。所既然轻,能也轻,会很大概率断开,然后进入空性。
止于无念,估计怎么也得有几年修吧。个人条件不一样。至于轻念吧,会达到比较轻安喜悦。
多指点啊。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蹲断妄念,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3:23 (963天前) @ myfly
你说得两个方法, 于契入空性关系不太大。 转移法如儿戏, 无念法是中还凑合的止法。
契入与解脱的顺序你也比较混乱, 不理清, 你契入不了。
身体的痛,与情绪, 在心上是一样的, 都是皱褶, 这个你也要细察。
哦单意根没变还不行这容易
作者: myfly, 发表于: Monday, October 19, 2020, 23:32 (963天前) @ 蹲断妄念
你说得两个方法, 于契入空性关系不太大。 转移法如儿戏, 无念法是中还凑合的止法。
契入与解脱的顺序你也比较混乱, 不理清, 你契入不了。
身体的痛,与情绪, 在心上是一样的, 都是皱褶, 这个你也要细察。
你多多指教啊。我不太懂。
......
作者: myfly, 发表于: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00:32 (962天前) @ 齐愍乐平
哈哈,比较简单的是学个外语呗
您多多指点啊,哪里不对之处。:)
......
作者: 齐愍乐平, 发表于: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04:07 (962天前) @ myfly
编辑: 齐愍乐平, 时间: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04:22
一般来说。。。
人们会崇尚“不作”
当然高选择性的“不作”例外
类似最近的推特
好理解吧
高选择性的“不作”
那就是一种“作”
----------
要降速,很简单的,学个外语就成
拿到真实的阅读材料,立马降速。
作为考据学爱好者
典籍上的原理
我用在历史和虚构作品的阅读上
用来修正视线和认知
这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
肯定的
因为历史叙述往往在真实和扭曲之间
尤其是简史和大概
如果两方对持,有没有第三方叙述
一个事件,往前推一点,再往后瞧瞧
年表,地图,有时候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体会群域 群时 大块的互动
有时又不离于很微小的表述
人心 区域 自然
看多了,
简于具象
离于真妄
有时候只剩下叹息
......
作者: myfly, 发表于: Wednesday, October 21, 2020, 01:48 (961天前) @ 齐愍乐平
一般来说。。。
人们会崇尚“不作”
当然高选择性的“不作”例外
类似最近的推特
好理解吧
高选择性的“不作”
那就是一种“作”
----------
要降速,很简单的,学个外语就成
拿到真实的阅读材料,立马降速。作为考据学爱好者
典籍上的原理
我用在历史和虚构作品的阅读上
用来修正视线和认知
这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
肯定的
因为历史叙述往往在真实和扭曲之间
尤其是简史和大概
如果两方对持,有没有第三方叙述
一个事件,往前推一点,再往后瞧瞧
年表,地图,有时候能说明更多的问题
体会群域 群时 大块的互动
有时又不离于很微小的表述
人心 区域 自然
看多了,
简于具象
离于真妄
有时候只剩下叹息
齐兄的以上文字看了几遍大概似懂非懂。
“不作,降速”就是“作,飘”的意思,嘻嘻
离于真妄,真妄不二~
收获不浅~~,嘻嘻~~
我也不懂
作者: 1001nights , 发表于: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02:21 (962天前) @ myfly
既然说自己不懂,为什么一直咬定自己那些经验叫做契入空性
我也不懂
作者: myfly, 发表于: Tuesday, October 20, 2020, 20:23 (962天前) @ 1001nights
既然说自己不懂,为什么一直咬定自己那些经验叫做契入空性
那我不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