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外篇--无我皈依

by 兼修, Monday, September 15, 2014, 06:00 (3722 天前) @ 兼修

徐海宁:
@云飞月 。请教不究竟的皈依分几个层次?

云飞月:
@徐海宁 您在学藏传宁玛教法,肯定看过有关外、内、密、胜义皈依的讲法,我所知有限,也就了解这些概念而已。

徐海宁:
@云飞月 。如此,那你说的"无智亦无得"也就不是究竟的归依。只能说这么多了,你懂的。

呵呵:
学藏传的通病是:不管学会多少,我学的比你们更成系统。

呵呵:
有他妈鸟用啊?

杲爷:
对于有的众生来说,皈依可以是终身修学的法门;而对于有的众生来说,皈依只是修行佛法的一个前提。

大象:
@呵呵 有他妈鸟用啊--振聋发聩!

大象:
前段时间文理提到“无我”的志向问题,是岂今为止我理解的对皈依较准确的诠释了。

平步青霄:
前段时间文理提到“无我”的志向问题,是岂今为止我理解的对皈依较准确的诠释了。------大象,无我则是谁皈依?

大象:
@陈子平 子平,大象倒觉得最妙在此,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在于消灭自己。

大象:
未契入前以皈依明志。

平步青霄:
若真无我则皈依竟。

大象:
是啰!

大象:
契入实相,谈不上皈依不皈依。如筏喻。强谓皈依竟。切皈依这刀,如幻对治割裂习性,因皈依始习正见,直至实证,于正见再无根本疑惑,则皈依之药休矣。

幻化无生:
皈依的问题,还有人愿意讨论的吗?

幻化无生:
大家能记得自己皈依的时候,念的是什么句子吗?

幻化无生:
我记得最初皈依的时候,是跟着师父念的“我弟子某某,尽形寿,皈依佛,绝不皈依天魔外道;尽形寿皈依法,绝不皈依外道邪说;尽形寿皈依僧,绝不皈依外道徒众。”

幻化无生:
后来知道密乘里是四皈依: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幻化无生:
最常念的是“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幻化无生:
算是两种吧,从皈依“止”的时间算。一个是“形寿”,一个是“直至菩提”。

幻化无生:
我想问问,这两种时间界限,咱们哪个达到其中的一个了?


风凌彩:
还有一半“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幻化无生:
@风凌彩 嗯嗯,后面两句也解释了“直至菩提”是指的“大觉成”


幻化无生:
记得昨晚大象提到文理的“无我”愿,认为契入空性了就“皈依竟”了。我想再次确认这个“皈依竟”的意思,是将皈依法放一边了,还是皈依时三白三竭摩中“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的意思?

幻化无生:
心经都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为何菩萨常时顶戴阿弥陀佛?

幻化无生:
为何普贤菩萨说“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叙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幻化无生:
为何释迦摩尼佛见了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塔后,“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

徐海宁:
@幻化无生 。您没读过足本的《心经》吧?开头也是"如是我闻"。是释尊示现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大光明不可思议境,加持观自在菩萨在旁当助教,表演与解说此本不可思不可说之境界。故观自在菩萨是诸佛之大悲心。

幻化无生:
这个我见过。说明观世音菩萨如果没有释尊加持,说不出心经来吗?

幻化无生:
还是说观世音菩萨是诸佛大悲心,等同于诸佛,能说出来是肯定的?如果是后者,为何还要顶戴如来?

徐海宁:
此处之观音菩萨,即释尊大悲所化现。普贤菩萨,亦为佛在因地之行愿。佛表性德,菩萨表修德。体性不可思维不可言说,修无修可以。

幻化无生:
昨天说到文理的“无我愿”时,又说“无我则谁皈依?”我想说,有无我愿的那个人不能皈依吗?他吃不吃饭穿不穿衣?

幻化无生:
@徐海宁 这个都知道。我的问题是,这些大菩萨和佛陀自己都礼拜供养皈依,咱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徐海宁:
@幻化无生 。顶戴弥陀只是观音无量形象之一种,依《悲华经》而来,亦即四臂观音心咒之出处。如您见到马头观音,不知又该作何观想。

徐海宁:
@平步青霄 。初转法轮说无我,此我是神宰之我,是常见之根。后为因果不空,说补特伽罗之我,即因果之载体,相续之心。晚年说常乐我净,此我是佛性之我。

平步青霄:
记得昨晚大象提到文理的“无我”愿,认为契入空性了就“皈依竟”了。我想再次确认这个“皈依竟”的意思,是将皈依法放一边了,还是皈依时三白三竭摩中“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的意思?------真正无我者,非佛莫属,故言皈依竟。

平步青霄:
初转法轮说无我,此我是神宰之我,是常见之根。后为因果不空,说补特伽罗之我,即因果之载体,相续之心。晚年说常乐我净,此我是佛性之我。-----诸法无我。。。常乐我净,此无我之至也。

平步青霄:
真正无我者,非佛莫属,故言皈依竟。-----究竟无我者,非佛莫属,故言皈依竟。

平步青霄:
故言皈依竟。----完成了皈依的过程。

云飞月:
@明延_幻化无生 我听说这两种皈依的说,有大小乘之别:尽形寿而皈依,是小乘的讲法,重在这一期生命。直至菩提而皈依,是大乘的讲法,除了此生形寿,更重视内在的愿望与决心。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