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和分析·第一节·眼识及其延展讨论(一)云何眼识(二)显色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13:15 (3713 天前)
编辑 by 齐愍乐平,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14, 13:26

  阅读和分析·第一节·眼识及其延展讨论

  (一)云何眼识
  (二)显色
  (三)形色
  (四)表色


  (一)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云何眼识


  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第一·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中,慈氏菩萨及诸古昔瑜伽师云: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着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
  分析:此论意义深广,这一篇主要探讨其中的部分句义。就我所估计的,识身相应里,显、形、表三色,纠缠在一起时,只有在从所缘上移开以后,视觉暂留(?)消退时这三个在意识中才方便拆开,早期缘外境作观,比如缘地作遍,弄个泥片片,大致应该有类似的这个。然后这是表色的事情。表色到很可能和很强烈的选择性因素有关,因为人要认识表色运动什么的,功夫大概还是为了就食。至于意识的逻辑偏向乃至相互影响什么的。。。也许更复杂。为此先约束在显色,并需要引入一个现代的研究,色立体。


  (二)显色


  。。。。。。
  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闇。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
  。。。。。。
  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
  。。。。。。
  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
  。。。。。。
  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
  。。。。。。
  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唯一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
  ————————
  “将色彩按照三属性,有秩序地进行整理、分类而组成有系统的色彩体系。这种系统的体系如果借助于三维空间形式,来同时体现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之间的关系,则被称之为“色立体”。标准的色彩设计的定义颜色可以这样表示(括号内是window的颜色名称):h色相(色调) S:纯度(饱和度) B:明度(亮度),把这三个要素作成立体坐标,就构成色立体。粗略的比拟是近似地球的外形。其贯串球心的中心垂直轴为明度的标尺,上端(“北极 RGB_color_solid_cube”)是高明度白色,下端(“南极”)则是最低明度的黑色,赤道线(类似地球的水平赤道线或倾斜的黄道坐标曲线)为各种标准色相,水平切面均代表同明度水平的可供采用的全部色阶。愈接近外缘(“地球”的表层)色愈饱和,彩度愈高:愈接近中心垂直轴,其中掺和的同一明度的灰则愈多。因为所有颜色的纯色相和相应明度的灰之间的最大数量的饱和等级是在明度的中段展现的,而高明度或低明度的色则分别接近白和黑,所以,在复圆锥形或球形色立体模型中,每只标准色相的最大直径大致是在中间,并向两极逐渐缩小。(缩编自百度色立体定义)”
  ————————
  分析:如果是使用这个叙述系统,把师地论通释显色的摘出来。。。
  关于显色:
  青黄赤白。----色彩的色相
  光影明闇。----色彩的明度
  云烟尘雾。----色彩的纯度
  及空一显色。---这个是另外的事情,先不涉及,但似乎很特别。。。


  缩编网络文摘,色彩感受与多通道性(具体文献请百度检索,其余缩编同此例):
  色彩心理理论:色彩与听觉、嗅觉、味觉、时间感受与度量、色彩心理学
  听觉:
  在人类的五种感官中,视觉能够以最迅捷的速度第一时间向大脑传递信息。视觉总是和味觉、听觉、嗅觉、触觉共同作用,因而色彩也常常伴随着味道、气味、声音和触感。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用耳朵去听色彩,也可以听到色彩代表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色听。高明度、高彩度的色彩往往会使人联想起尖锐、高昂的高音,而低明度的色彩则会使人联想起混沌,沉重的低音。色彩越纯,感觉声音就越尖锐;色彩越混浊,彩度越低,感觉声音会比较沉闷,比如灰色。
  史克里雅宾(A。Scriabin,1872-1915)。他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乳交融的构想”。他并精确地罗列了曲调、每秒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
  色彩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色彩的味觉与食品本身的味觉记忆信息有关,苹果的红色给人以甜味,但辣椒的红色却给人以辣味,青绿色的蔬菜给人以新鲜感
  ......
  三、色觉与嗅觉
  关于色彩与嗅觉的联觉,实验心理学报告如下:通常红、黄、橙等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色系容易联想到烧焦了的食物,容易感到有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四、色觉与触觉
  触觉主要指温度感。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感。红、橙、黄色常常合人联想到东方的太阳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蓝、青、蓝紫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色彩实验心理测定结果发现在蓝绿色房间工作的人,当温度下降到摄氏15度时就会有寒冷感,而红橙色房间工作的人,当温度降低到摄氏10度至摄氏12度时,才有寒冷感,两种色觉造成的心理温差竟达到3-5度。
  色彩的冷暖温度感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紫与红相比,紫显得冷一些,而紫与蓝相比,紫就暖一些;同属红色调,玫红比大红冷,而大红又比朱红冷;同属蓝色调,而群青对比钴蓝暖。一般认为绿与紫是属于不暖不冷的中性色,但绿与橙相比又显得暖,紫与红相比又显得偏暖;紫与青相比显得暖,紫与红相比又显得偏冷;无彩色系的白色是冷色,黑则是暖色,灰色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感觉与明度纯度有关。任何一色如加白提高明度则色彩变冷,如加黑降低明度则色彩转暖;在暖色系中,高纯度的色一般比低纯度的色要暖一些,在冷色系中,高纯度的色一般比低纯度的色要冷一些。
  时间是什么颜色的?
  时间的色彩和人的情感、情绪有关,不同情感背景下的时间会呈现不同色彩倾向,如:冷暖、明暗等。时间的色彩可以记录,摄影、绘画、文字都可以记录下你在不同瞬间的时间色彩。 时间的色彩应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主观层面的,也就是你是体验时间色彩的主体,这个时候你的情感就左右了它的色彩构成;另一个层面是对象层面的,也就是体验你所记录的时间色彩的人,比如看你的文学作品、绘画和摄影作品的人,会对你的记录产生二次创作,得到在他的情感环境下所体验到的时间的色彩。所以,人与人有异,情感也不尽相同,时间的色彩也就千变万化了。 如果表达,要有特指的时间范畴,比如黄昏的时间可以用“温暖的金黄色”;清晨用“青涩的蓝色”;正午用“耀眼的白色”;快乐时光用“明亮的黄色、红色、绿色”;郁闷的时间用“冷冷的灰色”“忧郁的蓝色”“苦涩的咖啡色”等。至于长短、厚薄,要通过时间的物化表达,即刹那永恒的东西,如:嘴角一丝的微笑,代表的是一小段时间甜甜的橙色感受;一滴泪水代表了一刹那的冷灰色的蓝的感受;一本红楼梦的厚度则涵盖了一段家族史的兴衰和人生离愁的灰暗时间色彩。素描的表达也要具体物化,也可以抽象,如康定斯基点线面结构、蒙德里安色彩分割、达利《时间记忆永恒》的表达等。
  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汪医生介绍说,感觉和知觉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感觉是人脑对外界刺激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则是人脑对外界刺激整体属性的反应。在受到环境刺激后,人从感觉到知觉,再到根据个体经验对刺激进行辨认、识别,进而形成心理过程,再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这和电脑进行信息加工的逻辑相似。”汪医生解释说。因此,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一个人因色彩而产生的对时间感受的差异,包含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
  色彩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观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感。比如:蓝色是灵性知性兼具的色彩,在色彩心理学的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对蓝色反感。明亮的天空蓝,象征希望、理想、独立;暗沉的蓝,意味着诚实、信赖与权威。正蓝、宝蓝在热情中带着坚定与智能;淡蓝、粉蓝可以让自己、也让对方完全放松。色彩不能偏于一方,否则就会失重。如页面中心有大色,则四周一定要有一些小色,左边有一定的物体一定的明度,右边就不能完全灰暗或空白,也要有适量的明色。红、橙、黄色常常使人联想到旭日东升和燃烧的火焰,因此有温暖的感觉;蓝青色常常使人联想到大海、晴空、阴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觉;凡是带红、橙、黄的色调都带暖感;凡是带蓝、青的色调都带冷感。色彩的冷暖与明度、纯度也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纯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纯度的色一般有冷感。无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属中。
  ————————
  分析:以上那么这个篮子里可以装多少东西的起码。。。种类???六识都影显在其中,甚至有心不相应行法:时间算一个,如果还有运动趋势,运动趋势算半个,时间据资料说偏色相,运动趋势有可能偏纯度,但这两个又不容易做太大的区分。时间的测度应该是个复杂的专门问题,没想过怎么写。在之后也许可以一一展开多通道性中的诸支,但现在我们要约束到其中一支来谈。
  假设把师地论的这十二字举例,引入色立体这个概念以后,就有机会把分别诠释的概念综合起来了,可以来描述一个区域。至于为什么不是一个“点/线”,就要看这个点的定义了,大概不能是没可感受的范围的。那么色立体的这三支是不是可以再简化呢。。。。其实也是可以的,比如简化成明暗,回忆一下干涉和衍射,当然,干涉和衍射本身似乎不能制造颜色,但意识应该和物理大概是有区别的,何况严格意义的单色,要考虑随机涨落这事情,所以说得过去。。。但请注意,明暗这个,还真是有点重要。如果说色立体算是至少引申了“平面区域”的三个色彩维度,那么那么这上面可以引申多少个“维度”呢?大概比较简单的,也许有十几个吧。。。所谓的立体,只能算是一个维度,如果要从立体里收回来放,放在什么地方。。。放在明暗里好了,这个很有意见么?。


  “观曰。就初门中为四。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何以故。以色不即断空故。不是空也。以色举体是真空也。故云以即空故。良由即是真空故非断空也。是故言由是空故不是空也。释曰。四观皆有三段。谓标释结。然准下文前三以法拣情。第四正显法理拣情。三句标名则同释义则异。今先总明三句所拣。所拣有三。一拣即离。二拣乱意。三拣形显。初中就通相说三句皆拣。即离从多分说。初句明空不离色。以拣离色。次句明空不即色。以拣太即。第三句双明不即不离。拣具即离。由拣三情故。第四句显其正理。第二拣乱意者。谓宝性论。明地前菩萨有三种空乱意。以不了知真如来藏。生死涅槃二际平等执三种空。一谓断灭故空。初句拣之。二取色外空。第三句拣之。三者谓空为有。第二句拣之。既拣三种不正之空故。第四句说真空也。第三拣形显者。有云。第一句形色体空非断空。第二句显色无体自性空。第三句空无形显一体空。第四句色空不二俱空空。解曰。此第三义乍观有理。以见第二有青黄言。谓为显色。第一第三无青黄言。便为形色故。为此释细详有违。何者一三。何以不言形色长短等耶。第二何以遍言显色耶。何以形色拣非断灭显色。不得拣断灭耶。第二显色何以得言青黄之相。非即真空之理形色。何以不得言长短方圆非真空耶。故第三释非为惬。当但拣前二足显真空。而文第二遍言青黄非真空者。显色明相。相显著故。又形色是假。显色是实。实色即空。例假形色亦即空矣。是知三句皆含形显二皆即空。”(《华严法界玄镜卷上》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释]终南山释法顺《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
  ————————
  分析:这个显形表系统的分析,已经断断续续的提过几次了,在古代应该是有一个在某些派别内部建立的认知系统是于之有关的,比如澄观在这前面提宝性论。不少中古大德都提过无分别总持经。至于讲无显形表系统的文殊类经典。。。他的进路,其实已经不少人研究过了。也提过一些对勘。那么细节究竟是怎么样的哪。我一向是用这就不知道了来回答的。也确实是不太了解。这个东西如果要涉及细节,就不可能长篇大论了,能几句话几句话的。甚至几个词乃至一个词一个词的推进。东牵西套概念,不出明显的错误已经不易。比如把不能标明的进路。。。说成是耶识的范畴。。。。到这个地步,耶识也就有感触了。所以不要长篇大论。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自性清净章第十三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世尊。有如来藏故说生死。是名善说。世尊。生死。生死者。诸受根没。次第不受根起。是名生死。世尊。死生者此二法是如来藏。世间言说故。有死有生。死者谓根坏。生者新诸根起。非如来藏有生有死。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何以故。于此六识及心法智。此七法刹那不住。不种众苦。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无前际不起不灭法。种诸苦得厌苦乐求涅槃。世尊。如来藏者。非我非众生非命非人。如来藏者。堕身见众生颠倒众生空乱意众生。非其境界。
  ————————
  这段有些不大好理解。但大致说什么还是明确的,,但既然称之为愚,称之为颠倒,无明,应该是既有限制,又有阻隔。所谓:“自厌不自忍。”

  恒先无有,质、静、虚。质大质;静大静;虚大虚。(《恒先》李零 隶定)
  恒先无有,朴、清、虚。朴,大朴;清,太清;虚,太虚。(《恒先》李锐 廖名春 汇读)
  ————————
  恒先。。这个恒是释读,据说马王堆帛书里已经有这个词。。。道的异名。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实际这个到是理解成相互作用的互先。。。当然,未必这么写,但从解读角度。可能更靠近缘起一些。。。似乎也可以读成。
  恒先。无。有靈。寈。虚。靈。太靈。寈。大寈。虚。太虚。
  寈是;隶定者提出而弃用的本字,灵字或者质字释成朴字,太朴后世是有成说的,这个灵/靈字,可考前几页的余杭玉上的巫字。大灵这个,半边字看不到了,也许写成太灵?也可能这几个大字都读成太。不过这么弄,就有点象创世纪了,倒象是给耶教查经班开了个会同渠道,嘿。不象李本那么朴素。但寈字,还真不一定是清字,寈通青,从字面看,可能有包裹起来的黑暗的意思。
  当然,青也可以是蓝的,空一显色什么的,这比较切和李本的清字义。关键后面还有一句“梦梦寈同”,是同黑甜呢还是同朗明呢,也许都有。谁知道呢。

  自厌不自忍,或作。有或焉有“氣”《恒先》李零 隶定)
  自厭不自牣,域作。有“域”焉有“氣”,(《恒先》李锐 廖名春 汇读)
  ————————
  这里的这个“既/火“的气,和氣\炁的概念都不同,“既/火“似乎有重明的意思。其实有一点点带一点点心明净的味道。另外从字面上看,或者更象是
  聚焦。。。。?
  古人并不全都以为太阳是实体,似乎一直到清代,都有人观海中日出,以为是气聚,所以日日是新日,
  北宋的佛教批评家程颐先生大致是这么格的:
  日之形,人莫不见,似轮似饼。其形若有限,则其光亦须有限。若只在三万里中升降出没,则须有光所不到处,又安有此理?今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也亦须如是。日固阳精也,然不如旧说,周回而行,中心是须弥山,日无适而不为精也。地既无适而不为中,则日无适而不为精也。气行满天地之中,然气须有精处,故其见如轮如饼。譬之铺一溜柴薪,从头爇着,火到处,其光皆一般,非是有一块物推着行将去。气行到寅,则寅上有光;行到卯,则卯上有光。气充塞,无所不到。若这上头得个意思,便知得生物之理。(河南程氏遗书-宋-程颢)
  他推的这个模型,虽然不准确,但其生物之理到也有些新意。
  这个气字似有似无的加重义,也许是后来很多概念需要使用到,但到了这里,也未必有明确的讲解了,但以下两份文件到是可以对照,同样谈气,虽然这里已经谈的是氣了,当然,周天,不是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主题。墨庄漫录是宋朝的一本文坛杂记,不是宗教文献,就现代来说,大致算是简便易行的养生家的小窍门,呵呵。“行气玉佩铭”“墨庄漫录卷九”


  太虚即气(中古哲学概念,请百度)
  太虚非气(中古哲学概念,请百度)
  立清虚一大为万物之源,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程颐)
  ————————
  程颐的感受敏锐,如果明上有遮蔽义,尽管细微,也许也算是立能所了。

  大佛顶如来万行首楞严经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辩,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非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

  转贴:万花筒
  1816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爵士发明了万花筒。他在用多面镜子研究光的性质时,看到了几面相对放置的镜子里经过多次反射呈现出来的景象,便放了一些花纸在镜子组成的空腔里,结果,他看到了一些对称的图案,而且每变动一下花纸的位置,图案就会变换一次。为了能使图案不断地变换,他将三面成角度的镜子放在一个圆筒里,再将花纸放在筒端的两层玻璃间。随着三角镜中镜子的角度变化,影像的数目也随之变化;影像重叠后形成各种图案,不停地转动万花筒就可以看到不断变换的图案。
  循环镜结构
  循环镜结构(Circle Mirror System)将类似镜子可以反射光的薄膜贴在圆筒壁上,向内看去时,可以看到时光隧道一样的旋涡状映象。和其他结构类型不同,循环结构可以形成独特的映象。通常的万花筒形成的图像都是有规律的,而循环镜可以进行不规则的反射。
  偏振型(Polarlizing Scope/变化滤光器)
  在 2 枚滤光器之间放上揉皱的塑料膜,利用它产生偏差光。通过偏光滤光器可以形成象彩虹、甚至极光一样不可思议的图像。和其它类型的万花筒相比,偏光型需要较强的光线。
  ————————
  就认知学的ct扫描结论,任一支“颜色”,实际上并没有孤立的活动,在涉身认知上有好几支联动的。如果素材是分块的,又可以自组织,那么万花筒原理可以很好的说明,即使在在认识的方式本身没什么大的变化的情况下,情境可以有相当大的跨度的编辑和调用,而且有确保这些基本成立的自确认机制。。。。如果细节化一下的话,也许这些组之间,有若干类似的东西作为主题来联系。。。在这上面的路线可以有很多。比如一变素材。。。。这个不讨论。。变运行路线。。。变分别。。。乃至变逻辑。。。。逻辑毕竟是组织这些环流的一部分,如果很强,或者没办法变,细节到这些的组织形式,已经未必不能动了。。。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
  “复次,须菩提!于诸色中,闇之与明平等依止。菩萨若能如实了知,解入此者,诸法亦然。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于诸识中,闇之与明平等依止。菩萨若能如实了知,解入此者,诸法亦然。是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若法闇与明,平等性如是,
  依止及解入,知已得菩提。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于诸色须菩提,受、想、行、识于三性转,若有智者如实了知,即于识中不生取着亦不现转,其心开明。由彼于识不生取着、心开明已,即于大乘法中而能出离,何况声闻、缘觉乘中!又由如是不生取着、心开明故,不于长时在彼地狱、畜生、饿鬼、人、天诸趣受生死苦。
  “复次,须菩提!色,为生邪?为灭邪?若谓色有生,彼色即无生;若谓色无生,彼色即是无生自性。若复菩萨如实了知彼色即是无生自性,是故于色无生可有。
  “须菩提!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为生邪?为灭邪?若谓识有生,彼识即无生;若谓识无生,彼识即是无生自性。若复菩萨如实了知彼识即是无生自性,是故于识无生可有。
  。。。。。。
  ————————
  这里有涉及时间上的问题,极短暂和极长时间的在心分别上的联系性。
  谈点别的:常见的“第一刹那”这种提法,如果是在十年以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提不出问题来。这种线性的起点起算,可以不考虑生成的问题,既然没有人提,用不找把这个问题弄的太复杂化。但是因为最近十年的翻译,实在是有些强,比如最近的那本《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04年出的原版,前段时间才新鲜出的中译,还热呼呼的,已经被我用胶带纸包了个光光滑滑的书面,很自然的,一个时代惯用的解释角度,基本就结束了。。抛开这本书不谈。在无意识里勾出一条线来,再来反复读这条线的片段。。。没有人觉得有问题么。。。这多少是为了效率吧。。。以后的研究,大多应该是从这个叙述方式的生成进路的解析的角度看了。只是一种叙述方式。。。叙述方式。。。而且。。也许只是一种?


在把过去的贴子全部重新编辑一下,方便阅读,
贴开头的一节试读一下,挺费时间的,
肯定还有改动,不一定贴全部的编辑过程。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