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串进来的同志多半没咋摸透您的意思!

by o江南瘴疠地o, Saturday, July 06, 2013, 08:00 (4156 天前) @ o稷下竹林o

四圣谛的次序,论书中是有讨论过作此安立的道理,但似乎不曾成为一个诤点,大概都不以为有何不妥。可见自古以来这就不是个容易引起关注的话题,无怪乎除了江南瘴气发作,再没人来掇弄这块砖头了!

该打哪儿说起呢?如您所举“集苦道灭”的次序,是流转与还灭分别先因后果的安立,道理上虽说得通,但具体这麽排列的,基本没有。唯有在《瑜伽》卷46 举出五谛说:因谛、果谛、智谛、境谛、胜谛;基师《义林章‧二谛义》认为可以按着“集苦道灭”的次序“如次配摄”前四谛,最后“胜谛”则归真如管;而《显扬‧摄淨义品》也收有类似的五谛:因谛、果谛、能知谛、所知谛、不二谛。

先因后果本是合乎物情的想法,但传统四谛先果后因,可能是基于具体修行——现观次第上的考量。《婆沙‧结蕴》 (卷78) 对此有详细的举譬说明:

如引胁尊者言:“修观行者知五取蕴如病如痈如箭等已,次求其因,知是集谛;次求无处,知是灭谛;后求对治,知是道谛。如软弱人身遭病等,为苦所逼,便起念言:我此病等因何而生?知因风热痰廕等起。復作是念:何当得愈?知除灭时。復作是念:由何当愈?知服药等。由此因缘,故先现观苦,乃至最后现观道。”

又有譬曰:“如人有子专行劫盗,作如是念:我子因谁而作此恶?知因恶友。復作是念:子所行恶何时当止?知调善时。復作是念:谁令调善?知由善友。由此因缘,故先现观苦,乃至最后现观道。”

针对苦与集的因果先后,举伐树譬:“伐树者先断枝等,然后拔根;伐生死树,次第亦尔。先知苦者,如断枝等;后断集者,如拔树根。”

针对灭与道的因果先后,举问路譬:“如人问他,当示我道;他反诘言:汝问何道?其人报言,问某城道;他遂答言:此是彼道。先说证灭,后说修道,应知亦尔。”

《俱舍‧分别贤圣品》于此命题亦略作分解,唯不及《婆沙》明瞭。

四谛中的苦与集,除了前述《瑜伽》五谛处,还有一个情况,也是被颠倒来说的,就是“七处善”。没听过吧!《杂阿含》42 经:“云何比丘七处善?比丘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灭道迹、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灭道迹、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婆沙‧智蕴》(卷108) 认为前头的四谛指见道位,后头的三谛指修道位。所谓的七处善,是“再说三谛,一说道谛”,也就是苦、集、灭三谛再重复了一遍:色味、色患、色离,分别对应于集、苦、灭三谛。正是在这个地方,苦、集被世尊调了个儿了。《婆沙》当然还是把调个儿的理由论述了一番,江南就不囉唆了!

前头虽说四圣谛次序从来不甚引人关注,也几无争议,但是早于世亲的如意论师,却因为在与外道辩论中,有意无意地把苦集与灭道分别调个儿了说,遂遭判负,忿而自尽。这故事在《唯识述记》卷8、《大唐西域记》,和《翻译名义集‧明四谛法篇》都有记述。《西域记》所记稍异,似与四谛无关,《述记》描写得太笼统,兹引《翻译名义集》,略窥印度当年因明操作之野蛮性:

“佛灭八百年,如意论主,王礼为师。立先因后果义,云集苦是有漏因果,道灭是无漏因果。外道破云:汝师出世,说苦集灭道,何以弟子说集苦道灭,有违师之过。如意救曰:佛在世日,对不信因果人说先果后因,我今顺因果说,亦不相违。此时外道朋党炽盛,众中无证义人。王赐外道金七十两,封外道论为《金七十论》。如意堕负,嚼舌而终。”

据说佛教大约打那时起,开始重视起因明的讲究了。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