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想法。。
这种和一切智连在一起的话题,是耐学习的话头,
一般来说,不能指望说有一个另外的话头,能说
完全解答了,否则般若经不至于是诸经中篇幅最
大的,而且其实目录索引的成份也很高。所以我
觉得,能从中慢慢思量一点半点,就很好了,慢
慢看,我不觉得类似这种话题能一下子搞清楚,
只能说这个话题记下来慢慢想。
前次玄兹提出个成住之类的话题是从那里来的,
我大致含糊的答了一个,也不翻原文了,记得有
很多种说法,最实际的一种是说当时有看到的人,
后世记起来了,慢慢大家就知道了。这事如果在
别的语境里,可以不当一回事,如果涉及到个体
记忆的这种级别的穿越,好了,可以想的事情很
多,但一般都说是想不到的,要看各种参与因素。
我今年下半年的阅读计划,是各种近古的日记。
之所以是近古,大约两百年到一百年前的,是
因为之前不多,之后太多太庞杂,在一个还是较为
简单的时代里,看几个人长期的记录,或者这些
人还有可能有一些关联,较之从各种文集里再另
立线索更方便,又不象已经成形的史传,已经摆
好了的。也许几个人的东西对起来,对同一件事情,
彼此的关注和不关注在那里就有数了。如果假设
相应与不相应都是机制,也就说明有机械的地方,
这里用了,那里就会不自觉的带上一点。如果这
个所谓的相应不相应,除了效率之外,有别的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可以大致看得到。或者说,再举一个
例子,同一个人,如果写五十年日记,那么也许他
的取蕴本身,也会有所不同,有进出的因素,那么
反过来看自己也会有一个大致的数。我觉得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