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六国论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15, 2014, 16:28 (3784 天前) @ 齐愍乐平
编辑 by 齐愍乐平, Tuesday, July 15, 2014, 16:33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看小说,小说的贴吧里有人提六国论,
读后和老苏所见略有不同。六国局面的形成,
其实和姜齐和姬周周围的小国的陆续
结束有关,而其起源实在是在吴越之
争上,鲁国和北方诸国不知道为什么
原因,拖住了好大喜功的夫差进行了
一次漫长的北方之旅,而且记载里也
承认是和越国图谋好的,于是吴国灭,
是为了什么呢,无非是盐和丝。制礼
者先越礼,自相杀,所以鲁国也是最
先吃到苦果的,慢慢就被齐和楚消磨
掉了,本来还有个自觉和鲁同源的吴
可以支应。人人都生眼睛的,自己也
骗不过,别人当然也是一下子就看穿
了,很自然。制礼者越礼,于是礼崩乐
坏,互相之间也不再有起码的信任,
于是靠文化吃饭的小国,先完蛋,进
入战国,彼此阴谋了一番,所谓的以
名动实的妄想,实际是次生文化里,
小君主想要成为大君主,于是当然最
统一最团结的秦逐步再把其他都消磨
掉,然后秦又失败在管制技术上。
高调唱了也没有用,也许是这一时期经术
中最重要的经验。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