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则 仰山心境
第三十二则仰山心境
示众云。海为龙世界。隐显优游。天是鹤家乡。飞鸣自在。为甚么困鱼止泺。钝鸟栖芦。还有计利害处么。
举。仰山问僧。甚处人(闭门刷会)。僧云。幽州人(公验明白)。山云。汝思彼中么(恰待忘了)。僧云。常思(熟处难忘)。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元来更立能所)。彼中山河大地。楼台殿阁。人畜等物。反思思底心。还有许多般么(仁者自生分别)。僧云。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犹有这个)。山云。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红尘遣谁扫)。僧云。和尚莫别有指示否(便恁么来)。山云。别有别无。即不中(射透两重关)。据汝见处。只得一玄(已有舡中月)。得坐披衣向后自看(更添帆上风)。
师云。仰山昔尝问僧甚处来。僧云。幽州来。仰云。我恰要幽州信。幽州米作么价。僧云。某来时无端穿市中过。踏折他桥梁。仰便休。仰山小释迦。接人非止一路。此个公案正是学人入门之势。下手得力处。山问幽州僧。汝还思彼中么。当时被他道不思。又作么生。仰山必然别有长处。僧却云。常思。实语当忏悔。山云。能思是心。所思是境。境则千差。能思底心有多么。云门曾道。仰山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果然僧也灵利。道。某甲到这里总不见有。今时人万一不到这境界。若到即点胸担板。不知途路之乐终不到家。仰山曾行山下路来。故别指一条活路。仰山昔年僧堂前三昧次。夜半不见山河大地寺宇人物以至己身。全同空界。明晨举似大沩。沩曰。我在百丈时得此境。乃是融通妄想销明之功。汝向后说法有人过者。无有是处。万松道。非仰山不证。非沩山不识。楞严经云。若动念尽。浮想销除。于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此又见沩仰父子妙契佛心也。仰山一日呈解云。若教某自看。到这里无圆位。亦无可断。沩曰。据汝见处犹是法在。亦未离心境。仰曰。既无圆位。何处更有心境。沩曰。适来汝作恁么解是否。仰云是。沩云。若恁么具足是心境法。争得道无。仰山见这僧有这个在。依理判断道。信位即是。人位未是。别本云。信位即得。行位即未多。举金刚三昧经。信位。思位。修位。行位。舍位。今言信位人位。未必全同。竹庵圭和尚道。向开口合口处。分这边那边。有言无言处。分信位人位。此又别一家也。沩山问仰山。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云。慧寂信亦不立。沩云。子信了不立。不信不立。仰云。只是慧寂更信阿谁。沩云。若恁么则是定性声闻也。仰云。慧寂佛亦不见。清居皓升禅师。牧牛图至第六章云。信位渐熟。邪境觉疏。虽辨净秽。如剑利泥。犹存鼻索。未可凭信。故白黑相半。颂曰。野牧虽云久。牵绳手渐离。行持非暗昧。进习不依随。净地于于乐。长鞭每每持。青山香草细。一味日充饥。至十二章。人位本空。身心无著。得失净尽。玄玄道路。邈无分别。向上一句。拟议即堕。颂曰。妄起劳看牧。牛非人亦非。正中妄想像。向上有玄微。大海纤尘起。洪炉片雪飞。相逢求解会。不堕汝心机。万松道。仰山信亦不立。清居人位本空。若向二师话中。拣得出。信位人位。昭然可见。所谓退步就己万不失一也。僧云。和尚莫别有指示否。烂泥里有刺。仰云。别有别无即不中。有即雪上加霜。无即死在句下。所以指一玄。教伊自看。涌泉空处为座万行为衣。有以。坐谓安禅静虑。衣谓衲帔蒙头。有以。坐谓开堂升座。衣谓法服严身。皆有理在。且道。向后自看。看个什么。问取天童。颂云。
无外而容(大无不包)
无碍而冲(细无不入)
门墙岸岸(莫探头好)
关锁重重(不消弹指)
酒常酣而卧客(唤醒来打)
饭虽饱而颓农(一坑埋却)
突出虚空兮风搏妙翅(穿开碧落天)
踏翻沧海兮雷送游龙(惊蛰二月节)
师云。天童先颂返思能思底。岂有多般。云门道。会得也目前包裹会。不得也目前包裹。此无外而容也。山河楼阁人畜等物。一多无碍。人境交参。此无碍而冲也。韶国师道。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通玄峰顶。所思境也。不是人间。能思心也。心外无法。总不见有也。满目青山。只此一句。这僧与韶国师。相隔信位人位一玄三玄。直得。门墙岸岸。关锁重重。卒难相见也。又颂。这僧见处。如醉客颓农。仰山指处。如妙翅游龙。法华经。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其人醉卧都不觉知。逍州云。曾闻一饱忘百饥。今日山僧身便是。赵州一饱忘百饥。合受人天妙供。这僧饭饱颓农。滴水难消。明眼人辨取。梵语迦楼罗。此云妙翅鸟。搏风辟海。直取龙吞。孔子问礼于老聃。谓见老子其犹龙也。游龙云烟出没。非同潜蛰者。此颂人位未是。只得一玄。向后自看。教渠移身换步何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