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阅读习惯本身就可以是研究对象,坐标在放弃前的一刻
我的大致想法是,比如可以对比阅读熟悉的语言,不熟悉的语言,
熟悉的语言在阅读的时候想象和自我补充的速度更快,这样分析
不容易,不熟悉的语言这个速度更慢,层次更清晰一些,加上每
个人都多多少少学过一些语言学知识,可以作为分析里分类的工
具,哦,先注意到的是什么,后注意到的是什么,情境的转入等
等,甚至有些语文赏析,都写得很好,有些甚至不用依靠专门
的赏析分析,比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依他遍计交织,
极有意思,当然,所谓“如何言不会,祗为太分明”,也许未必
应该追求清晰了再清晰,因为我们所体会的运动中的清晰,本来
就有数据处理的机制,遍计得很,也依他得很。所以楼上缘总法
的套路,都是一说一大套,不专业回答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