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11

by 二麻子, Tuesday, April 04, 2023, 22:38 (615 天前) @ 二麻子

什么是“念住”

认知过程,亦即识的基础,不能离开色受想行,这是从分类角度描述了认知。从结构角度来看,认知过程是大量粗细不等的复杂内心活动相互纠缠着、动态地运行,识就是这样构成,这样显现。

汉传佛教在传统上,一般把这些心理活动称之为“念”,而且后世逐步将“念”定义为内心活动在时间延续上的最小单元,并且内心活动在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念在进行。这样的念好比一颗珠子,把珠子像串珠一样前后串联起来,就成为对“心识”描述的模型。

传统的“串珠模型”用来描述识不够准确,本文不采用。以下文字中除非特别说明,一般用“心念”来泛泛地叙述心识的各种粗细活动,心识的活动是多种心念的相互纠缠和并行起伏构成。比如在某一时刻,我们可能在看书,同时听音乐,还惦记着中午吃什么,耳背有点痒又不得不摸一下等等数个心念在同时活动。同时还有更多活动着的细微心念,我们甚至不自觉。所以心识的一般状态有点像大海表面,存在大量的广谱的波动,小如涟漪,例如平时俗话说的碎碎念,大到海啸巨浪,例如冲入火场救人的决死勇士。平常构成心念大海的本底是涟漪般的碎碎念,同时经常地会有少数几个稍微高些的波峰。就是说,会有某些强度相对高的心念群在围绕某几个中心活动着,比如看书同时听音乐还想吃午饭。当某一个波峰明显超过其他而从本底噪音中凸显出来的时候,我们就能明显地觉察到自己在想某事,或者在做某事,这种情况叫“念住”。念住完全不是一个念珠般的念,而是围绕共同中心相互纠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共同变迁着的,高于本底涟漪具有一定信噪比的心念活动群。佛陀用念住这样的观念来描述心识活动,跟近代脑科学对大脑活动的理解非常一致。如果用“兴奋灶”代换“念住”一词,上面的描述简直就是近代脑科学的描述了。

念住或者说心识活动强度比较高的中心是怎么形成的呢?佛陀说,念住缘起集聚有四大方面:身,受,心,法。就是说,增强的心念活动中心,即念住,都是由这四个方面单独或者组合引发的。这点人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来印证:当身受心法四个方面的某些缘起触发,心识的活动就会围绕某个中心加强起来并维持一段时间的较高强度,经中称之为“念住”——念的现起、建立,或念的随侍。如果读者进行内观会发现,这里的“念住”跟传统里串珠模型的“念”在感受上有些相似,内观不够精细的人容易把念住这样的复杂动态过程误以为珠子般不可分割的“一念”。总之,念住是种心识活动形态,由四类因素触发,称为“四念住”。经云:

我将教导有关念住的四种集起与灭没,比丘们,谛听。何谓身集起?食集而身集起,食灭而身灭没;触集而受集起,触灭而受灭没;名色集而心集起,名色灭而心灭没;作意集而法集起,作意灭而法灭没。

——《相应部47.42经》

这里“食”的意思是“对境”,或者说是跟主观相对的客观。有情割裂自他,建立对境的过程就是建立自我的过程,对境纠缠积累加强也就是自我感在纠缠中积累加强;反之亦然,对境谢落也是自我谢落。其余三种集起与灭没类同。

注意,到这里为止我们说到的“四念住”或者“四念处”只是对心识活动结构的一般解析,尚未涉及佛法的实修。另外,“身受心法”四处的另一种更着重外部的表述方式就是“色受想行”,所以四念处与四识住从根本上描述的是同一件事。

心识活动中大量念住此起彼伏各个不同复杂得很,难以用简单方式全面描述。但首先容易注意到的特性之一,是不同念住的强度不同。都是围绕共同中心的诸多心念构成的念住,不同念住相对碎碎念的大小比例并不同。佛经里有一个例子说明了高强度的念住,如导读中详细引用过的:国王命令一个怕死男子端一盛满油的钵子,穿过人群集聚的广场和中心跳舞的女子,路上若滴出一滴就要被砍头,同时让一武士持刀跟随监视。佛陀说,这人在端油钵经过人群和舞者的时候,就是念住。

很容易想象那人端油钵走路时,好几件事是他必须专心照顾到的:保持油钵平稳、走路、瞻前顾后观察周围的行人和避免发生碰撞。他对于周围的所有事物都要高度警惕,不能不见,但都不能加攀援,所有心识的动能都用在保持油钵动态平衡和避免碰撞上。在这个状态时,一群心念活动在起伏不停,但所有这些心念活动都围绕同一个中心,而所有与此中心无关的心念强度都被压低到可以忽略,即使遇到干扰也不会为之动摇。这样强度极高,信噪比极高而不为干扰动摇的念住,又称“念身”,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无法达到更无法持久。对多数人来说,日常的念住信噪比不高,强度不高,经常漂移,并被新生或者并行的其他念住取代。这就是心念的无常。观察到自己心识如此活动的人,或许会感叹“这就是佛陀所教的三法印之一,诸行无常呀”。道理虽然对,但这种低强度的念住用在解脱道修行的时候并无力量,解脱道的实现需要的念住强度要比这高得多,通常需要花相当多功夫来逐渐学会。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