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翻译问题
翻译的事,其实最该对照的是原文,而不是以其他译本为标准。北传译本的原本,现在没人看过。巴利尼柯耶中的对应文本就是现在人够得到的最接近的文献。
p149,核心已作,”核心“这个翻译不见于北传译本。不知经藏中是否还有别的用例?是否是为了凸显本书想要表达的”核心作意“这个大背景而刻意如此翻译?
——这个地方没什么刻意,原文aṭṭhiṃ katvā manasi katvā,aṭṭhiṃ(核心)katvā(作已),manasi(意) katvā(作已)。
这里,aṭṭhiṃ的基本含义是 硬种子hard seed或者骨头,总之某种坚实的内核。采用“核心”作为翻译是用其本义。其他的各类翻译,因其难解故,或者跳过不翻,或者在“硬种子”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意译。其实佛陀说法很直接,往往字面意思就是最准确的,只因为是描述实修体验,跟世间缺乏共许,很难被世人真实理解。
p150,能之无垠贯穿平等性,这个翻译颇为独特。其他译本只是说:精进(活动)、根(能)二者的平等/平衡。并没有添加诸多的修饰词?
——原文是:indriyānañca samataṃ paṭivijjha,我们同样是字面翻译,不做引申:indriyānañca(能+无垠) samataṃ(sama平等 + tā性) paṭivijjha(贯穿)
p81,深察三叠金句,如果是如此重要,为何佛陀余处不说此义?且其他译本只翻译出一义:”内触“”向内的探查“。其实,从对于主谓宾结构的提示,可以立即联想到大乘的”三轮体空“之义。又,此处经文的”亿波提“很是独特,不知为何保留音译?类似不作意译的案例又如”阿赖耶““尼延底”…… 《瑜伽师地论》的解释见:“复次于缘起法善巧苾刍。由三种相。于其三际。能正思量正能尽苦……”
——类似的说法也颇见几处,略有变化,虽然表达成标准三叠的仅找到一例,实际并非孤证。其次,重要性要看针对的对象,对于我们尚未入门的学人,这地方当然是重要的,但是对于当时佛前亲闻的圣弟子们,这些应当是入门的常识。请特别注意,佛陀当时讲法,主要的对象是 修道位的学人,为令其达成无学故;而尚未见道的凡夫,仅仅是旁接而已。
在后世的论没出现前,佛弟子追随佛陀言教,成就更直接,是为正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