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对比 十二支

by 1001nights, Saturday, March 21, 2015, 02:00 (3535 天前) @ 1001nights

鱼  下午4:56
@哈哈哈 @鱼 「前面说,色法密集,如果觉得有个实在的极微,无法观照到无常,则称为未破三种密集。而破除色法密集,就是观照到所谓密集 其实是暂时没能力观照到生住灭。所谓生住灭,即是无常。」没看明白,您的意思是有部经部能观察到极微的生住灭,还是不能观察到?—— 这里不论及经部有部,因为我也不知道今天的南传禅观算什么部。因为昨天谈到名色支,那边重视”名色”分别智,观察 名法(受想行识)和色法 挺仔细。其中极微是可以仔细观察分析的。用今天子平贴的段落说,就是可以割裂并分析出色法的三种密集的细节组成。但是分析完了呢?能将分析做完,就有了各种细节,有了各种细节就说破除了密集。俺发现那种方式特像现代物理。。的弦论。

元之慧•陈  下午5:01
极微也好,宏观也好,都是有为法,有自性见就有生住灭的相续相

元之慧•陈  下午5:07
我以前专业是检验,观察显微镜下各种细胞,层层剖析下去其实没意思,各种细胞密集组合成我们肉眼视觉下的人体轮郭,不如观想每个细胞都有本尊

鱼  下午5:15
观察名(受想思识)法时,他就说观察是名法,被观察也是名法,也像狗咬尾巴似的。今天贴的段落是行支无底,心念可不断细分下去。那么不分了就切一刀,这边叫行,那边叫无明。

鱼  下午5:36
提一个问题,色受想行识五阴,按照楞严的分析,识阴比行阴更细。但按照十二缘起,无明行支识支顺序,行支在前。怎么理解呢?一直不明白。

常如  下午5:39
连电子都完全不能当作西瓜苹果这类我们日常以为的东西,已经够玄了。弦又远远比电子玄多了,老兄,还要咋分呢。哈哈。@哈哈哈 

鱼  下午5:41
@哈哈哈 我这里不在意弦不是能分不能分。弦蜷缩起来,不让咱看。但据说同一根弦,可以弹奏出不同的粒子。[呲牙]

古慈  下午5:47
@鱼  十二支这个行支比五蕴哪个划分细致

鱼  下午6:15
@鱼  十二支这个行支比五蕴哪个划分细致 —— 古兄说说

鱼  下午6:15
二解 集论一卷五页云:云何建立行蕴?谓六思身。眼触所生思,耳触所生思,鼻触所生思,舌触所生思,身触所生思,意触所生思。由此思故,思作诸善;思作杂染;思作分位差别。又即此思,除受及想,与余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总名行蕴。何等名为余心所法?谓作意、触、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疑、萨迦耶见、边执见、见取、戒禁取、邪见、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惛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忘念不正知、散乱、睡眠、恶作、寻、伺。

FROM:【《法相辞典》朱芾煌 编】

文理兼修  下午6:15
@鱼 不同的分类方法吧。行支与行蕴不一样

文理兼修  下午6:16
虽然都表示“不静止”的要素,但整体框架不一样啊

文理兼修  下午6:23
@鱼 辞典上的行蕴,对应的是六触之后吧。

鱼  下午6:27
除受及想。。。摘出摘除受和想。。。这概念也是彼此相依。

常如  下午6:29
赞成文理说的,五蕴和十二支是两套表述系统

finder  下午6:30
色法破除聚集的做法,我看过帕奥禅林一系有这种论述。等不等于南传里的名色分别,我觉得这个不好讲。@鱼 

鱼  下午6:33
刚通过百度仁波切看一篇文章,说:  佛陀说:“我不与世间诤”,[4]佛陀说法往往是随顺世间的。五蕴作为一种名相,它的安立当与业说、轮回、涅盘等名相的安立一样,随顺印度当时固有的说法。佛陀曾说:
  “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云何为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比丘,色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苦、变易法,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5]
  “诸比丘!譬如一器,有一处人,名为名揵茨、有名钵、有名匕匕罗、有名遮留、有名毘悉多、有名婆阇那、有名萨牢。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6]
  色、受、想、行、识作为名相,佛陀是采用了当时印度旧有的说法。这一点在《阿含经》中很明显,佛陀与许多外道论法,多以五蕴是常还是无常而展开。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增一阿含经》卷三十载: 
  “尼健子将五百童子,前后围绕,往至世尊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是时,尼健子白世尊言:云何?瞿昙,有何教诫?以何教诫训诸弟子?佛告尼健子:我之所说,色者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即是无我,无我者即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痛、想、行、识及五盛阴皆悉无常,无常即是苦,苦者无我,无我者是空,空者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我之教诫其义如是。 
  尼健子报曰:我不乐闻此义。所以然者,如我所解义,色者是常……”[7]
  对于世间智者契合法义的学说,佛陀是积极吸收的。这有利于佛法在人世间弘通,大觉世尊的善巧方便与智慧便也体现在这里。名相的安立虽然是随顺世间,但其所赋予内涵却是佛陀所觉悟的智慧,籍着五蕴把有情轮转的真相揭示出来,也开显出凭借五蕴而解脱的殊胜法门。

finder  下午6:33
名色分别,南传叫见清净,不是分析 的意思。

常如  下午6:33
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一个是从社会组织结构研究人类社会. 一个是从历史演进研究人类社会

鱼  下午6:34
意思是说,五蕴等是随顺当时社会固有的认识。。。共许。。

常如  下午6:36
十二支也不是完全佛陀独创的吧……佛陀之前的独觉据说也用这个解脱,应该也有些流传吧。

文理兼修  下午6:36
@鱼  为啥说这些?

文理兼修  下午6:37
解决任何具体问题吗?

文理兼修  下午6:38
@常如 佛陀独创了啥?

文理兼修  下午6:39
众生平等的社会价值观

文理兼修  下午6:39
无我的指引

鱼  下午6:42
@常如 @文理兼修 说实在的,对某些基本名相的理解,还不如对观待与割裂的行文理解。中观系统內对这些繁琐名相也较少课堂式表述,难免绕脑子。

文理兼修  下午6:43
@鱼 这套繁琐的分类,还是静态的。我真真学不下去

常如  下午6:48
如果对熟悉五蕴或者十二支表述系统的,讲观待割裂也行,当然要讲得人,听得人都熟悉才行。@鱼 

常如  下午6:50
就像对科学表述熟悉的,讲观待割裂,也要讲得听得都熟悉那套科学表述才行

finder  下午6:50
观待割裂不是另外一个系统……

finder  下午6:51
只是有些东西,能用现代语言表达的更清楚。

常如 下午
一旦变成系统,估计就麻烦大了,哈哈

鱼  下午7:03
@finder 名色分别,南传叫见清净,不是分析 的意思。 —— 这里说大白话。分析和分别,就视为同义。分析成功的成果,就是无常无我见。

finder  下午7:04
不是这样的

元之慧•陈  下午7:08
@常如 麻烦简单科普下波粒二象性,俺刚搜了,很长,还是回来请教内行

常如  下午7:10
哇塞……饶了我吧。[擦汗][擦汗]@元之慧•陈 

Ryan 魏雨  下午7:12
大概就是光同时具有波和粒子两种特征。@元之慧•陈 

常如  下午7:23
@哈哈哈 说的是,表现出什么性,和观察方式相关

常如  下午7:25
另外一个重要的,在日常观察里,波粒两种性质,在一个对象上,是没法并存的

鱼  下午7:26
@常如 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一个是从社会组织结构研究人类社会. 一个是从历史演进研究人类社会 —— 刚才理解了下。行支比如当前经历的人类社会,包含各种社会结构(五蕴)。

文理兼修  下午7:36
任何物体具备波粒二象性?又可从纠缠中区分出波粒?---光学的现象,有些将光视为粒子移动容易理解,有些将光视为波的传播容易理解。

文理兼修  下午7:37
这大致就是所谓二象性。

文理兼修  下午7:41
行蕴,六触后思的过程。词条表述得特静态。

鱼  下午7:51
行支,也不容易弄明白。。但是弄明白了一点,行支是前后虚拟切断时的五蕴。时序。

鱼  下午7:53
的五蕴。。。这么说有点强迫症嫌疑。不说的……五蕴,说诸法大概也可以。

文理兼修  下午7:55
五蕴前面的所属格,是个虚拟,语言习惯。

鱼  下午7:57
不作所边会 @文理兼修 

常如  下午7:58
单纯琢磨这些意义不太,比较有意义的可能是,我们观察的是些什么,如何表述,以及我们是如何观察。

常如  下午7:59
@哈哈哈 波粒二像性是一百年前的表述,现在无论实验还是理论,当然都大大进步了

常如  下午8:06
重要的是,世界不仅仅是在时空尺度上,超出了我们的日常观察,而且在观察方式上,也可以远远超出我们的日常经验,方式和想象。

常如  下午8:07
哦,观察方式,运作模式…

梯形  下午9:04
无明的讨论真热闹

常如  下午9:06
行支,比五蕴表述的要深多了,可以提供一个类似八卦的旁证,修持十二支的缘觉在功力排行榜上,要比声闻高出一个数量级的。[呲牙]@鱼 

梯形  下午9:14
不好好解释,哪个都能被理解得乱七八糟

梯形  下午9:15
行支看着深,是因为在那上解释了嘛

梯形  下午9:34
五蕴割四刀,十二支割十一刀

常如  下午9:35
谈到的肯定不是行支,至于谈到的是什么,别问俺。[偷笑]

一辈孑在乎(汉清)  下午9:40
名色是什么意思?请教诸位师兄

finder  下午9:57
名色,是凡夫自以为熟悉的

finder  下午9:57
名一般认为是心,色就是对境

古慈  下午9:57
名色支 我理解大约就是刚好粗到可以命名的时候

一辈孑在乎(汉清)  下午9:58
@finder 我不认同。

finder  下午9:58
广义的名色中的色,也可以是法尘。

finder  下午9:58
名色到识的意义在于

古慈  下午9:58
@finder  后面这个有点对

finder  下午9:59
凡夫不知识~~~~其实也可以说凡夫不知名色

文理兼修  下午10:00
有个感觉,我们假装讨论,其实是八卦心炽盛。

古慈  下午10:00
@文理兼修  哈哈

文理兼修  下午10:00
啥不重要关心啥,啥没用处关心啥


文理兼修  下午10:18
既然我们在学习大乘经论,阿含的基本功应该有吧

文理兼修  下午10:20
所谓住现行流住,语不造作,心不妄举。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