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诸见宗教授

by 齐愍乐平, Thursday, May 23, 2024, 05:15 (201 天前) @ 齐愍乐平

claude-3 翻译

53-39b
道把行歌见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Caryā-dṛṣṭi-doha-gītikā-nāma
藏语名:《多哈行为观歌》

顶礼金刚瑜伽母!

持孔雀羽伞,
装扮种种饰品,
瑜伽士犹如疯子。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应受多种灌顶,
无义则成欺骗。
若不证悟灌顶,
则随时间而转。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睡眠、醉酒与争论,
修习何以成就瑜伽?
背离则为轮回系缚。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如同黄金装满钵盂,
若能如此修持,
则能与诸佛相遇。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多哈行为观歌》圆满。此论由鲁伊巴上师相传,基拉巴上师所作。


------------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Caryā-dṛṣṭi-doha-gītikā-nāma
藏语名:《多哈行为见解之歌》

顶礼金刚瑜伽母!

持孔雀羽伞,
装扮种种饰品,
瑜伽士犹如疯子。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应受多种灌顶,
无义欺骗。
若不证悟灌顶,
随顺时间而行。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说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睡眠、酒醉与争论,
修习岂能成就瑜伽?
背离则为轮回绳索所缚。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如同铜碗盛满粪便,
若如是行持,
则能与诸佛相遇。
我慢者无佛道,
鲁伊巴如是说。
护持身体满足即成就。

《多哈行为见解之歌》由鲁伊巴上师传承,祈拉巴上师所作,圆满结束。

53-40a
空性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空性见。藏语名: 空性见。顶礼观自在菩萨!

心识分别的本性,被称为虚空界的种子。无我的少女拥抱着颈项,安住于唤醒梦境者中。舍弃吧,放下吧,我已迷惑!嗨!一切束缚无余。夏瓦日巴在大乐中嬉戏。拥抱空性的妃子,嗨!身语意成熟时,夏瓦日巴因观察一切时,而陶醉其中。在一切喜悦的状态中,夏瓦日巴都说是梦境。果实犹如虚空中的启明星。舍弃吧,放下吧,我已迷惑!杀死被轮回束缚的大象,将五根做成供品。我已断除一切痛苦。舍弃吧,放下吧,我已迷惑!日夜中永不睡眠,于自心中作歌舞。此后男女二众,共聚独处而安住。对世间怙主说道:舍弃吧,放下吧,我已迷惑!拥抱空性的妃子,夏瓦日巴安住于大乐中。

《空性见》由阿阇黎夏瓦日巴所作圆满。

这首诗的作者名字是ཤ་བ་རི་པ (Sha ba ri pa),即夏瓦日巴。

夏瓦日巴是印度大成就者之一,活跃于公元8世纪左右。他出生于东印度波罗王国的婆罗门种姓家庭,精通吠陀经典。后来他遇到大成就者萨拉哈,皈依佛门,修习大圆满法。据说他曾在尸陀林修行12年,最终获得大手印成就,并广为弘扬大圆满教法。

他的名号ཤ་བ་རི་པ,意为"尸陀林修行者"。ཤ (Sha) 是藏语"尸体"的意思,བ་རི (ba ri)对应梵语 vana,意为"林地、森林",པ (pa) 是表示人的后缀。合在一起,ཤ་བ་རི་པ 的意思就是"在尸陀林修行的人",表明他曾在充满尸体的恐怖墓地林中修行。

在藏传佛教中,夏瓦日巴以其独特的教言和修行风格而闻名。他的多首道歌都充满了大圆满见地,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空性见颂》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53-40b
苦乐二远离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篇藏文:

梵语名: Sukha-duḥkha-adhyapari-tyāga-dṛṣṭi-nāma
藏语名: བདེ་སྡུག་གཉིས་བྲལ་གྱི་ལྟ་བ་ཞེས་བྱ་བ (离苦乐二边见)

顶礼般若波罗蜜多母!
超越修行无所成就,具有怙主自性,
顶礼成就者之上师,宣说离二边见。
自性无所修故,瑜伽超越修行。
离有离无二边,是故世俗无所成就。
事物非修非无,自性无别超越因果,
任何时候心住于自性智慧相,渐次趋入非彼性。
如前成无相,离诸分别证大乐。
种种明了法,自明他不能明了,
证彼昼夜大乐等同。离二离非二,
不住于彼之瑜伽士,通达般若波罗蜜多。
证彼无我见,瑜伽离苦乐二边。
离二边瑜伽士寂护,证悟得大手印。

《离苦乐二边见》论,是大师寂护所造,圆满结束。

53-41a
无相属见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为:Asambandha-dṛṣṭi-nāma。
藏语名为:《无关联见》。

顶礼离戏智慧本尊!
对于毁坏和依赖的言说,
暂且依赖则无毁坏因,
毁坏和依赖有何作为?
因此世间所安立的,
并非真实应知量。

所谓能遍及所遍及,
二者区分譬如说,
太阳名为所遍及,
光芒应知能遍及。
譬如混合于乳中,
酥油本非先存在,
能遍所遍不应理。
诸法生起由缘起,
四大自身不能成。
树木名为所遍及,
枝叶根茎非能遍。

我与我所了知故,
名言与事相续生。
若先有事后有名,
如是何者能遣除?
所遍若遣能遍遣。
由缘起故而生起,
由缘起故而遮止。
愚夫妄言由一生,
所遍若遣无相违。
如是当知彼即是,
世间量度之准绳。
犹如兔角本无有,
53-41b

以下是完整的汉语翻译:

虽然如此观察,但事物并非如此存在。就像牦牛的角,东西无法相遇,六种观点也是如此。外道有相,内道有佛陀、声闻、阿底峡尊者、裸体苦行者,有自在天派、梵网派等宗派。内外二者都不能成立,彼此之间并无关联。这就是佛陀的密意,不具备这一点的人不能称为出世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凡是观察所及的都是不遍及的。佛陀在经典中说,就像饿鬼见到无边无际的大海也会感到干涸,无明黑暗遮蔽的愚者虽然佛陀存在,却见不到佛陀。大圆满的教言中说,法性本基、本来无为周遍一切,并说六道众生无一不包含在内。佛陀不造作丝毫善法,又能做什么呢?譬如把燃烧的宝石放在盲人手中,他看不见,又能做什么呢?从内道外道的观点来看,自性光明周遍一切。

----------
虽然如此观察,但事物的本质并非如此。
正如牦牛的角,东西两端永不相遇。
六种哲学观点,也是同样的道理。
外道执著于相,内道有佛陀、声闻、
阿底峡尊者、苦行者,自在天、梵天等派别。
然而,内外二者都无法成立,彼此并无关联。
这就是佛陀的深意,不明此理者不能称为出世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观察所及之处皆不周遍。
佛陀曾在经中说,饿鬼纵然见到无边大海,
也会感到干涸;无明愚者虽有佛陀,却不能见。
大圆满教言宣说,法性本基、本来无为遍及一切,
六道众生无一不包含其中。
佛陀不造作丝毫善法,又能做什么呢?
就像把燃烧的宝石放在盲人手中,
他虽然看不见,但又能做什么呢?
从内道外道的观点来看,
自性光明周遍一切。
53-42a

以下是完整的汉语翻译:

识是所遍,心如同水和牛奶混合在一个容器中。正如天鹅从中饮用牛奶,留下水分,同样,智慧与烦恼混合在一个容器中,瑜伽行者饮用智慧,留下无明。内道与外道都宣说了这一观点。

对此,佛陀在经典中作了回应:没有作者,也没有业,没有这些,也就没有所遍。没有三者,如何成立关联?如果外境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内在本性……(这里似乎缺失一些文字)

八万四千烦恼和各种分别念都是所遍。例如,遍及虚空的太阳、月亮、云、电、水等,与所遍具有十种不相违的功德。如是,有两种比喻,了知能衡量名言的量。

从衡量胜义谛的量来看,上述两个比喻的意义,根据寂护的观点,如同《外道破》中所说,佛陀和成就者们清楚宣说了自证智慧。

从教证的角度来说,诸法无我,三界一切……(这里似乎也缺失一些文字)


53-42b

好的,我将这段藏文翻译成汉语:

三界皆为空,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这些皆是心的分别,分别即是轮回。
无分别即解脱。贪嗔痴,
以及其他凡夫所说的轮回、涅槃等法,
皆应知唯是心的分别。善恶分别,
并无差别。譬如大树着火,
无有差别,触及之处皆被烧毁。
檀香、沉香等,被燃烧之火亦复如是。
是故,稍许分别生起之时,
慈悲之名亦不可得。慈悲生起之时,
嗔恨黑暗不复存在。对此,有三种观察,
知彼等皆从心生。心的真义,
如教言所说,实不可得。
善男子、善女人,心性如幻如梦,
其义当知:譬如一与多,
见诸法唯是自心。彼等皆是心的化现,
心性本空,离诸戏论。譬如星宿的功德,
唯于布帛上可得,离布帛则无有功德。

--------------
"譬如星宿的功德,唯于布帛上可得,离布帛则无有功德"是一个比喻,用来说明心性本空,万法唯心的道理。

在这个比喻中,"星宿"指的是星星,而"布帛"则指织物或画布。如果假设,星宿的形象和
功德只有在绘制于布帛上时才能体现出来。离开了布帛,星宿的形象和功德就不复存在,
联系下文,有一定的悖论。

这个比喻意在说明,一切现象和功德都是由心所现,离开了心就不复存在。就像星宿
的功德只能在布帛上体现一样,一切法的功德也只能在心上显现。离开了心,一切法
就如同虚空,了无痕迹。

这个比喻强调了"万法唯心"的观点,即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现,没有独立的自性。我们
所感知到的一切,都不过是自心的投射。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能看破一切现象的本质,从
而达到解脱的境界。


53-43a

好的,我尽力翻译如下:

一和多都不合理,
就像那块布并不存在。
同样,从譬喻的角度来看,
如果心本身不存在,
那么慈悲、悲悯、舍、喜等,
它们也都不会存在。
从道理的角度来看,
相续是一还是异?
如果相续是一,
那么最初生起嗔恨时,
慈爱后来就不应当生起;
或者先有慈爱,
后来才生起嗔恨;
或者三者同时生起。
又或者是业的果报,
在无分别者中相续而生。
譬如从棉花种子中,
棉花如何变成红色,
如同谷物的成熟一样。
同样,已生起的蕴聚,
与其他蕴聚无关联。
如是嗔恨与慈爱,
也不应当有关联。
如果心的相续是一,
有关联才是合理的。
譬如冷热一样,
是互相排斥的对立面。
如果说先慈爱后嗔恨,
才算是相续,那是应当的。
从冷的触觉,
会生起热的触觉。
如果说其因是别的,
那就要成立刹那的第一个状态。
除了身体和心,
并没有其他存在,
无法否认什么是因。
53-43b

好的,我来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如果同时说,那就是不合理的言论。众生不会持有两种心相续,这一点从教证和经验中明了。其中的道理是这样的:五蕴、界、处等,它们的本性并非是常、遍、动等所断除的。外道们所说的我、补特伽罗、五蕴等,除了断除心外别无他物,它们是无常的种种法。其他人说它们是常的。对于已生起的部分,慈悲等心相续中断,故不见初、后。若是常,则有此过失:种子不应变芽。若我性是一,则有互相违背的过失。譬如火能照明,若烟也能照明,则有过失。若从火生起,则火能烧,烟也应能烧,有此过失。黑烟亦应如是,火也应是黑的,有此过失。因此,二者无关联,譬如布与经线,二者无关联。非布即经线,非经线即布。若是布,则非线。线如何成布?二者互相违背。法与佛陀无关联。


53-44a

以下是藏文的完整汉语翻译:

首先,非法非佛。若是佛陀,则非法。非诽谤,亦非生。非生者无关联。如是父与子,当如教理而说。犹如风力转动之轮,东西不可成就。父子之间的关联,亦复如是,并不存在。若于世俗谛中,无如是过失。于此,我之论证,如同甘蔗之节。有者不生,因其已有,譬如已有之瓶,不能以人力而生。同理,无者亦不生。无自性之关联。父之自性不成立,由此而生之关联,譬如酥油虽从牛奶而生,当知其理。汝所言诸行,生灭住次第,抑或各自安住。于此生时,无灭与住。彼等无故,无有生。关联云何成立?若住之自性,各自安住之相,关联云何成立?二法不成立时,父之假立何处可?以刹那生者……

53-44b

好的,我来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如果说,从无实际作用的因那里,不能成立"它的儿子"这一名言,那么,如果两者都不成立,那些也就不能成立。虽然作为因的父亲不成立,但作为果的儿子却成立,这就犯了"不存在的存在"的过失。犯了"有作用的量存在"的过失。因此,在这里,能遍及和所遍及都不成立。那些如何不成立,关联也就不成立。同样,刹那也不成立。例如,芽与种子一样。对于没有芽的过失,观待什么而安立种子呢?那些主张观待芽的人,天界、恶趣都不真实。犯了"应当观察"的过失。如果问为什么,因为自性是一体的缘故。例如,以瓶为喻说布是无常一样。根的对境是实有,见到瓶的形状是存在的。没有形状的不见,因此见到形状如瓶一样。这样说是不应理的。瓶与根,是一体还是不一体?如果不是一体,根就无关联,瓶就不可见;如果它们是一体,无根即无瓶。

53-45a

以下是对藏文偈颂的完整汉语翻译:

没有单一自性的关联,
如果没有感官作用,
而认为瓶子存在,
那么它们就没有单一性。
非一即是无关联,
若说由此而生起关联,
那么造作者应当常住,
天界地狱也应当生起。
天界地狱等,
也应当从常住的造作者中生起,
这是过失。
如果没有关联,
而说只是一种观察,
那么众生是否为他人利益而作?
如果不作,
就应当与石头无异。
如果说要为利益而作,
……
我不是这些蕴聚的外道。
有和无,
以及二者都不应说。
说有自性,
无则不应理。
如果有,
为何不见住于此中?
发肤趾爪,
头肉骨,
足脂液,
胆汁肠,
手足等处,
观察内外二相,
不见无我。
外道问难:
无我如何与色法相关?
大乘种姓者,
对此无关联者如是说:
53-45b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肉眼无法看清真相,
智慧之眼方能洞察。
色相、形状、处所等相关联的,
那些又怎能看得真切?
外道们质问道:
"既然如此,那么'它'就不存在了?"
大乘法器之人回答说:
"不能因为说'不存在',
就认为'存在'是不合理的。"
"反过来说,如果'它'不存在,
那么这些量又如何得见?
地、火、水、风,
种种音乐依之而作,
因此说'不存在'也不合理,
但'存在'也同样未得成立。"
外道又如是说:
"那么,'它'依赖的是什么呢?"
大乘法器之人答曰:
"此处所谓'我'与'他'、
'心'与'人'、'蕴'、
'受'与'作者'、
'财'与'子'、'青春'等,
究其实相皆无关联。
无我亦无他,
无心亦无人,
无作者无受者,
无财富亦无青春傲慢等,
当如实了知其义。
彼等诸法无有关联,
亦无实义可得。
然而,依于世俗谛,
为烦恼所控制,
在无量轮回中飘荡,
为苦恼烦恼所系缚,
不知出离之道,
如凡夫般在轮回中打转。"
53-46a
好的,我尽力翻译如下:

例如日夜如日月,
究竟义即菩提心。
无依处故无自性,
一切皆空无所住。
戏论诸法有关联,
究竟义菩提心性,
非柔软亦非坚硬,
非温暖亦非清凉,
非所知非能知取,
非细微亦非粗大,
此即是菩提心相。
外道不见超禅定,
无实不见无禅定,
离明暗二者法相,
无关联即菩提心。
一切如海中水泡,
无实质如芦苇丛,
无常无我如幻化,
如野兽见阳焰水,
又如陶工之陶器,
以幻化力所充满,
其中千辐轮不成。
如是胜义与世俗,
彼等如何成关联?
觉心犹如梦中境,
心性本空如虚空,
且观心性何关联?
上师坎巴拉无关联见解,此乃瑜伽士证悟之究竟见解。
由上师 Ratna Pha 亲译藏文。

------------------
坎巴拉(Kampala)是一位印度的大成就者和大学者,被认为是印度佛教后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生活在公元9世纪左右,是当时那烂陀寺的住持。

坎巴拉精通显密教义,尤其擅长中观和瑜伽行派的教法,并将之融会贯通。他继承了龙树、提婆等印度大师的中观思想,同时又吸收了弥勒、无著等瑜伽行派的唯识学说,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即后来闻名于藏传佛教的"中观应成派"。这一学派集中观、瑜伽行派之大成,主张诸法无自性空,一切唯心造,常依二谛(胜义谛与世俗谛)抉择诸法实相。

坎巴拉撰写了大量论著,对印藏佛教的中观学说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论著不仅为后世印藏中观学者所推崇,也受到了汉传佛教学者的重视。

坎巴拉的思想对藏传佛教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所倡导的中观见解,成为宗喀巴等藏传佛教大师的重要理论来源。总的来说,坎巴拉集前代印度佛教之大成,开创了中观学说的新局面,是印藏佛教思想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入中论》是月称(Candrakīrti,约公元600年-650年)的著作。月称是印度中观派龙树系统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龙树的思想,将中观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

月称最著名的论著就是《入中论》(Madhyamakāvatāra),全名为《入中论自释》(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这部论著系统阐述了中观应成派的基本观点,即诸法无自性空,一切唯心造,常依二谛抉择诸法实相等。《入中论》广泛运用因明(逻辑)来论证中观义理,结构严密,论证精深,是印度中观学的代表作之一。

坎巴拉虽然也是中观应成派的重要论师,但他主要继承和弘扬的是月称的思想。坎巴拉为《入中论》作注疏,即《入中论释》(Madhyamakāvatārabhāṣya),对月称的思想进行了阐发和补充。

因此,《入中论》是月称的著作,而不是坎巴拉的。但坎巴拉对《入中论》所做的注疏,对藏传佛教中观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辩(Bhāviveka,约公元500年-570年)是印度中观派的重要论师,而坎巴拉(Kamalaśīla,约公元740年-795年)则是印度佛教后期的大成就者和学者。

清辩是中观派自立派的创始人,他批评佛护的观点,认为在破斥对方的同时,还应该建立自宗的论证体系。清辩著有《般若灯论》等重要论著,对中观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坎巴拉则继承和发展了月称的中观观点,属于应成派一系。他集中观与瑜伽行派之大成,强调诸法无自性空的思想,并广泛运用因明(逻辑)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虽然清辩和坎巴拉都是中观派的重要论师,但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思想主张也有所区别。清辩是自立派的代表,而坎巴拉则是应成派的集大成者。因此,将二者加以区分是很重要的。

53-46a
无执着见

以下是将藏文翻译成汉语的结果:

梵语名:阿三般陀萨尔嘎德日什提那玛
藏语名:离执之见

顶礼金刚亥母!

三有之因业,勇士我斩于颈间,
骑乘善逝五佛之马,
如我般之骑士勇士,世间实不可得。
驰骋调伏三毒野马,
四大天王之声赞叹,
以智慧方便令其柔顺。
如我般之骑士勇士,世间实不可得。
驰骋调伏三毒野马,
十种烦恼予以鞭策,
六种邪见置于两胁之间。
驰骋调伏三毒野马,
如我般之骑士勇士,世间实不可得。
手持上师教言之宝剑,
趣往梵天六处高处。
如我般之骑士勇士,世间实不可得。
驰骋调伏三毒野马,
纵然驰骋于十方,
亦不见彼之马蹄踪迹。
如我般之骑士勇士,世间实不可得。
驰骋调伏三毒野马。

论师康巴拉所造《离执之见》圆满。

53-46b
空性悲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篇藏文:

梵语名: Śūnyatā-karuṇā-dṛṣṭi-nāma
藏语名:《空性悲心见》

顶礼圣文殊师利童子!

观察思维不净轮回,
世间种种行为时,
诸法显现为空性。
啊!悲心达玛鲁,
响起殊胜之音声。
圣者无缘之境界,
于王位不知满足。

心与风等诸根聚,
无有安住之处所,
我亦不知去何方,
亦不知住于何处。
啊!悲心达玛如月光,
光芒遍照极明亮,
俱生自性之体性,
即刻融入于彼中。

啊!悲心达玛鲁,
响起殊胜之音声。
圣者无缘之境界,
于王位不知满足。

圣者行持一切行,
行已自性无所缘。
啊!悲心达玛鲁,
响起殊胜之音声。
圣者无缘之境界,
于王位不知满足。

《空性悲心见》由大阿阇黎圣天传予阿阇黎札塔巴所作,圆满结束。

53-46b
心性宝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段藏文:

梵文名: 心性宝石见 (Citta Ratna Drishti Nama)
藏文名: 心性宝石见 (Sems Nyid Rin Chen Gyi Lta Ba Zhes Bya Ba)

顶礼圣赫鲁嘎!

我自己即遍入如来、大梵天、
阿底裸体者、日轮,以及宗派本体,
我是三界唯一的大勇士,
世人愚痴不知,被无明网缚。

我是三界唯一的大勇士,
有情本我,游戏有情界即我体性,
舞者等性界中安住无比瑜伽,
我即护佑世间的本体。

我是三界唯一的大勇士,
世人愚痴不知,被无明网缚,
显现种种色相,亦是我的本体,
迦纳所言一即多的本体。

我是三界唯一的大勇士,
世人愚痴不知,被无明网缚。

我是三界唯一的大勇士。

名为《心性宝石见》,由迦纳班智达相传,德塔班智达所作。

53-47a
八真性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篇藏文:

梵语名为:Tattva Ashtaka Drishti Nama
藏语名为:《八种见解》

顶礼文殊师利童子!

轮回与涅槃的实相观,
本无所成如水中月。
依于世俗言说而立,
阐述八种见解之义。

有垢之心即是轮回,
离言说者即是涅槃。
譬如无云之虚空界,
不住一切即是大印。

因达布提如是宣说:
轮回涅槃以及乐苦,
皆由心识妄想燃烧。
譬如塔布提说二无。
---------------

重译后半本部分

无我法也是自性,
始终自性即是彼。
善逝见解即是彼,
空性义也应了知。
无事无念超越意,
譬如日月与虚空,
星宿轮回与大地,
水与大海方隅际,
须弥山等皆幻相。
因陀布底如是说,
彼等皆无所成立。
无二义中修习之。
名为八种见解,阿阇黎因陀布底所作,圆满结束。

----------------
要求完整重译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篇藏文:

梵语名为:Tattva Ashtaka Drishti Nama
藏语名为:《八种见解》

顶礼文殊师利童子!

轮回与涅槃的实相观,
本无所成如水中月。
依世俗言说而宣说,
八种见解之真谛。

有垢之心即轮回,
离言说即涅槃。
譬如无云之虚空,
不住何处即大印。

印度布帝(Indrabhuti)宣说:
轮回涅槃及乐苦,
皆由心识妄分别。
譬如空行母(Dakini)说二无别。

彼即中观之实相,
无我诸法之自性,
本初本末之自性。

善逝见解即实相,
当知空性义亦尔。
无事无念超心说。

譬如日月虚空界,
星曜大地与大海,
方位际会皆如是,
须弥山等皆幻相。

印度布帝作是说,
彼等皆无所成就。
于无二义修习故。

《八种见解》由阿阇黎印度布帝所作,圆满结束。

53-47b
心性分别破见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篇藏文:

梵语名: 心性破除分别见
藏语名: 破除心性妄念之见解
顶礼大威德金刚!

以人头割断,
以犬齿磨牙。
以蛙吞象,
啊呀,以木块作枕。
啊呀,奇哉!
勿以心生疑。
奇则阿瓦度底帕,
勿以心起念。
彼所未言,污秽矣。
虚空亦生花,
啊呀,奇哉!
勿以心生疑。
奇则阿瓦度底帕,
心之迷乱见已除,
群象亦奔逃。
啊呀,奇哉!
勿以心生疑。
奇则阿瓦度底帕,
心之疑虑何用作?
啊呀,饥饿之猴,
以石块充饥。
啊呀,心之体验,
任谁不能言说。
啊呀,奇哉!
勿以心生疑。
奇则阿瓦度底帕,
心之疑虑何用作?

名为《破除心性妄念之见解》,由康卡拉与美卡拉传承,格西拉克希米尊者所说,圆满结束。

"阿瓦度底帕"是梵语音译词,原文为"āvaḍūtipa"。在佛教中,这个词通常指一种特殊的修行方式或境界。

1. "āvaḍūtipa"由三个词根构成:
- "āva" 意为 "向下"
- "ḍū" 意为 "震动,摇动"
- "tipa" 意为 "灯芯,灯火"

2. 综合来看,"āvaḍūtipa"可以理解为一种向下(内在)震动或摇曳的灯火。这象征着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或修行境界。

3. 在佛教的一些经典中,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种自由、无拘无束的修行方式。修行者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分别心,犹如灯火般自在地燃烧。

4. "āvaḍūtipa"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觉悟或领悟的状态。当修行者的内在智慧被点亮时,就如同这种向内震动的灯火。

5. 在藏传佛教的一些教法中,"āvaḍūtipa"也被译为"大幻化网"或"大幻网",用来形容一种超越二元对立、融合空性与光明的修行境界。

总之,"阿瓦度底帕"是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语,表达了一种自由、觉悟、超越二元对立的精神状态或修行境界。

-----------------
在藏传佛教的脉轮系统中,中脉被称为"阿瓦度底"(āvaḍūti),这与前面提到的"āvaḍūtipa"有着密切的联系。

1. 中脉是人体能量系统的中心通道,位于脊柱的中心。它被视为是最重要的能量通道,连接着顶轮和根轮。

2. "阿瓦度底"(āvaḍūti)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了深刻的意义。它象征着一种向内的能量流动或振动,犹如灯芯(tipa)般向下(āva)摇曳(ḍū)。

3. 在修行实践中,瑜伽行者通过冥想和呼吸技巧,将意识和能量集中在中脉上。这个过程被称为"帕是立断修持"。

4. "破瓦"(Phowa)是一种高级的修行技术,意为"转移意识"。修行者在临终时将意识转移到中脉,通过顶轮离开身体,达到解脱。

5. 中脉作为连接上下能量中心的通道,象征着超越二元对立,融合空性与光明的道路。当修行者的意识和能量在中脉中自在流动时,就如同"āvaḍūtipa"所描述的那种自由、觉悟的状态。

6. 通过"立断"的修持,瑜伽行者可以打开中脉,消除能量的阻塞,让生命能量自由流动。这个过程可以带来身心的转化和提升,最终达到觉悟解脱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脉"阿瓦度底"的名字与"āvaḍūtipa"这个概念紧密相连。它象征着一种向内的能量流动和提升的道路。通过"帕是立断"等修行技术,瑜伽行者可以打开中脉,达到自由、觉悟、超越二元对立的精神境界。

53-48a
忧见

好的,我来为您完整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Śoka-bhinobhidṛṣṭi-nāma
藏语名:《悲伤见》

顶礼诸上师!

我这恶劣的蕴体,
将与上师哈母分离,
诸显现都将隐没。
因至尊上师的悲伤,
玛希拉陷入悲痛中。
失去上师智慧眼,
任何方向都看不见。
因至尊上师的悲伤,
玛尼跋陀罗我哭泣,
悲悯的铃杵喷出白烟。
瑜伽王者美丽的我,
被何罪人召请而来,
玛尼跋陀罗啊不高兴。
八十位成就者在前引路,
身着毒衣发须皆剃,
手持法杖与颅器,
悲伤之身骸骨外露。
唉,瑜伽无常啊!
我们杀死了巴胡日,
从得毗般图俱胝那,
到斯米利大圣地的一半又三分之一。
因黑上师的见解,
勇猛瑜伽士玛希拉,
吓坏了六十四空行母。
斯米利忏悔杀死巴胡日,
唉,解脱了上师的怨敌,
我们前往空行刹土。

《悲伤见》由玛希拉上师传下,达乌日所作,圆满结束。

------------
在佛教梵文中,烦恼有几个常见的术语:

1. Kleśa (क्लेश) -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术语,直接翻译为"烦恼"。它指的是一种使心神不宁、困扰、痛苦的心理状态。在佛教哲学中,克服烦恼是获得解脱的关键。

2. Anuśaya (अनुशय) -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潜在的倾向"或"随眠"。它指的是潜藏在我们心中的负面倾向,如贪、嗔、痴等,这些倾向会在某些条件下被激发,导致烦恼的产生。

3. Paryavasthāna (पर्यवस्थान) -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缠绕"或"包围"。它指的是烦恼对我们心神的缠绕和困扰,使我们无法获得内心的平静。

4. Saṃyojana (संयोजन) -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束缚"或"羁绊"。它指的是烦恼对我们心灵的束缚,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和解脱。

5. Upakleśa (उपक्लेश) -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次要的烦恼"或"随烦恼"。它指的是从根本烦恼(如贪、嗔、痴)派生出来的次要烦恼,如傲慢、嫉妒、悭吝等。

在这些术语中,"Kleśa"是最常用的一个,它涵盖了烦恼的一般含义。其他的术语则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烦恼的特点和作用,如潜在性、缠绕性、束缚性等。理解和克服这些烦恼,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


在佛教术语中,"无明"(梵语:Avidy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对事物真相的无知或错误认识,是导致痛苦和轮回的根本原因。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是第一个环节,由无明而产生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一系列痛苦。佛教认为,唯有通过智慧,认清事物的真相,才能消除无明,获得解脱。

而"巴胡日"(Bahuri)似乎是一个人名,在所给的藏文中,他似乎是一个被杀死的人物。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藏语、梵语或其他语言,但并不是一个常见的佛教术语。

所以,"无明"和"巴胡日"在含义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无明"是一个抽象的佛教哲学概念,指错误的认识;"巴胡日"则似乎是一个具体的人物。

然而,如果我们假设"巴胡日"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了某种需要被消除的错误见解或障碍,那么在某种意义上,他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无明"。但这只是一种推测,因为我们对"巴胡日"的身份和象征意义并没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总的来说,"无明"是佛教中一个普遍适用的哲学概念,而"巴胡日"似乎是这篇特定藏文中的一个特定人物,两者在含义和用法上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好的,我来为您注释这几个词:

1. 哈母(Hamu):在藏传佛教中,哈母是指空行母。空行母是一种女性佛教护法神,常被描绘为美丽、年轻、身着骸骨装饰、手持法器的女性形象。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空行母常被视为智慧与方便的化身,是修行者的守护者和助手。


2. 毗般图俱胝那(Vipula-koṭi):这似乎是一个梵语词,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一个数量单位。"Vipula"在梵语中意为"广大的,丰富的","koṭi"意为"一千万"或"无数"。因此,"毗般图俱胝那"可能意为"无数广大"或者是一个地名。

3. 玛尼跋陀罗(Maṇibhadra):在佛教中,玛尼跋陀罗是多闻天王(即四大天王之一)的眷属,是一位富裕和繁荣的施主。在藏传佛教中,玛尼跋陀罗也是一种祈祷仪式,旨在祈求财富和成功。

4. 达乌日(Dhau Ri):根据藏文原文,达乌日应该是这篇《悲伤见》的作者。"Dhau Ri"可能是一个藏语名字的音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篇文章使用了一些不常见的名词和术语,有些注释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您需要更详细和权威的解释,建议您咨询藏学或佛学方面的专家。

53-48b
唯心见
好的,我尽力翻译如下:

梵文名: Citta-mātra-dṛṣṭi-nāma
藏文名:《心性见》

顶礼金刚欢喜尊!

于名为虚空之船上,
身语意三者摇荡而行。
依止上师教言之桅杆,
以心之稳固压住船舷,
度至彼岸。
除此之外,瑜伽士
别无他法。
此中无有分别,
亦无摇荡。
二风推动而行,
以方便力安住其中。
若不迅速摇动此船,
中途盗贼六见悉皆
聚集于此一船。
须牢握此心船,
度至彼岸。
除此之外,瑜伽士
别无他法。
自一方牵引,
令此船上行。
萨拉哈宣说:
心溶入空性之处。
须牢握此心船,
渡至彼岸。
除此之外,瑜伽士
别无他法。

名为《心性见》之论,由阿阇黎萨拉哈所传,阿阇黎弥勒友所造,译毕。

53-49a
悲行头盖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Kāruṇa Kapāla Caryaḥ Dṛṣṭi Nāma
藏语名: 悲悯行颅骨见解

顶礼吉祥胜乐金刚!

持金刚杵游行虚空,
头顶宝伞而安住,
祈请金刚空行母降临。
空行母之子啊,
为何如此呢?
正是依其恩德,瑜伽士之愿望得以成就。
手持空性颅钵,
盛满方便甘露,
前往佛国而安住。
从根本断除三有系缚,
常为八大空行母所护持,
以印封闭十门。
空行母之子达日嘎宣说:
虽周遍一切,然唯一者,
若无分别彼之自性,
我当如何宣说?
空行母之子啊,
为何如此呢?
正是依此,心愿如意成就。

《悲悯行颅骨见解》由上师达日嘎巴传承,萨拉巴卡上师造作,译毕。


53-49a
无相属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为 Asambandha-dṛṣṭi-nāma,藏语名为《无关见》。顶礼上师!

因财富、青春、地位而骄傲,自身终将毁灭之时,这些无一可见。所谓你我,怎能相遇?大海中船只破碎,还能再聚吗?

父母儿女,如同看戏而聚。戏散演员离,所谓你我,怎能相遇?大海中船只破碎,还能再聚吗?

商贾集市、山野水滨,身躯毁于何处,我不得而知。所谓你我,怎能相遇?大海中船只破碎,还能再聚吗?

迦那波说,我对此一无所知。奔波劳碌,自身已损。所谓你我,怎能相遇?大海中船只破碎,还能再聚吗?

大阿阇梨黑称所作《无关见》终。

53-49b
真如见
好的,我来为您翻译这段藏文:

梵语名: Tathātādṛṣṭi Nāma
藏语名:《如是见》

顶礼如来!

如是树下,
无根无枝亦无所缘,
常结花果,
啊!请看这奇妙之树!

无种无芽,
却结无量之果,
其性何如?

如以拳头,
欲截虚空,
斩彼树者,亦复如是。

有根有枝,
彼树遍布虚空。
啊!且看此树,
周遍虚空,甚为希奇!

啊!请看这奇妙之树!
无种无芽,
却结无量之果。

汝未识得,
此如是树之相,
我今为说,当可了知。
达里巴尼如是说。

于此懈怠,
未臻究竟,
莫致中道而堕落。

啊!请看这奇妙之树!
无种无芽,
却结无量之果。

《如是见》由阿阇黎达里喀巴造毕。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