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解深密选读讨论 34 寻伺/觉照

by 1001nights, Saturday, May 30, 2020, 14:45 (1636 天前) @ 1001nights

风土 18:27

《观割》贴文2月15日,1/3:

解深密经选读. 分别瑜伽品第六.
15. 寻与伺
“世尊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唯伺三摩地,云何名无寻无伺三摩地?”佛告慈氏菩萨曰:“善男子。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粗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于彼相虽无粗显领受观察,而有微细彼光明念,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婆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即于彼一切法相都无作意,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复次善男子。若有寻求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唯伺三摩地。若缘总法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无寻无伺三摩地。”

风土 18:27

《观割》贴文2月15日,2/3:

释:
寻与伺描述禅修——这里特指奢摩他毗婆舍那并行的禅修——中的内心活动状态。

所谓寻是指初入禅修的行人,需要努力调整身心各个方面,在奢摩他基础上作意对内心境像和驱动力进行思维分析,以求获得三昧正受,是为寻。但因尚未获得故,此时的行人并不知道什么是正受,故行人是在努力寻求中待机捕获正受的出现,是为伺之粗分。如此禅修则内心有寻有伺。与伺相比,寻是一种有强烈目标性、强烈主动性的作意方式,而伺在目标性方面要减弱很多,在主动性方面则更是大大减弱。若再与下文中无寻有伺中的伺比较,这种削弱更为显著,直至无寻无伺脱离作意。

风土 18:27

《观割》贴文2月15日,3/3:

如果行人禅修得法,则会在寻求的过程中捕获到正受,并逐步从偶得进展到频繁进入。过程中行人会慢慢体察到,所谓正受并不是十二支因缘法中的受,而是本具智慧的显现,所谓超越能观与所观对立、无所得的根本光明。同时也逐步体会到,本具的智慧并非由作意调整寻求而产生,适当的作意调整仅仅是有利于行人体察根本光明。自此,行人在禅修中逐步过渡到以体验(领受)根本光明和维持体验作意,是为伺。进一步于此熟悉巩固后,行人禅修中基本不再需要强烈作意,而仅仅维持对根本光明的体验,是为伺之细分。这两种虽然粗细有别,通属无寻有伺。

至于无寻无伺已离作意,现量正受,是奢摩他毗婆舍那的成果。

--贴文完毕

常青 20:39
一点灵明六不收,昭然何用更凝眸

梯形 21:00
这段寻伺讲述得真清楚明了[Rose][Rose][Rose]

梯形 21:02
我舍不得打岔。。。我这天天净打岔了[Sweat]。

二麻子 21:32
这里得插句话。。。。寻与伺,有时候会被翻作觉和照!!!!所以,不要看到寻伺,就觉得比较矮小矬,看到觉照就高大上。嘿嘿。。。此外,佛经里讲的脱离作意,无寻无伺,并非我们想象的无有心念,无觉无照,成块石头。

二麻子 21:33
就连非想非非想,也不是绝无心念的。否则不能出定。甚至灭尽定也不是绝无心念,否则不能出定,不会被叫做对涅槃的相似。

二麻子 21:34
中国汉地对禅修的了解和表述,跟印度当年的表述有些差距。。

林浩 21:41
收到[Grin]


初初学 23:18
根本光明不好理解,不是常有人说,觉明为咎吗

风土 23:33
不好理解[NosePick]

圣普 23:35
@初初学 我理解此光明,不是指亮光

圣普 23:35
非眼所见的光明

圣普 23:38
而是超越能所的明晰,不被能所割裂遮蔽,因为明晰本来不失故称为根本光明。

圣普 23:44
上述只是讲道理,把光明放在所上去认识,而非现量正受,所以称觉明为咎。楞严经原文是“本觉妙明,觉明为咎”。

林浩 23:44
估计真正做到了就知道了

圣普 23:46
道理再多,还需去练。

林浩 23:46
[ThumbsUp]


Yihe Huang 01:24
觉性本来就明白一切 无需六识 一定要按主客观去区别理解 就成了无明妄想

初初学 01:33
那毗婆舍那岂不是蛇足?

初初学 01:34
有较高质量的奢摩他即可


初初学 01:34
外道也容易做到

初初学 01:36
@圣普 光明有不同的的程度,一个凡夫,也可以身有光明,甚至于他还可以感受到一点这种光明

元之慧 01:42
@Yihe Huang 我倒觉得按主客观区别的种种妄想挺正常的 我经常这样干 不过比他们自觉一点点

圣普 02:30
@圣普 光明有不同的的程度,一个凡夫,也可以身有光明,甚至于他还可以感受到一点这种光明~~~~@初初学 你这光明还是指光线。。忘了它吧

冷月 03:35
好多词是针对不同段位的人说的,如果听者的段位不对,就可能引起误解,会成为悬置,最坏情况甚至起反作用。

冷月 03:36
反作用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要么读书少,要么没长期跟着一位真正的善知识。

冷月 03:38
末学原来看解深密经就看得似是而非,想都想不明白。

冷月 03:40
但好多名词是记住了,是为悬置。

冷月 03:43
不过也幸好知道自己并不明白。[Smile]

Yihe Huang 14:05
明白 明了 不是身有光明,
觉性本具明了 故 无所得,
无明障碍了 本明 需要闻思修 大扫除 还一个真如本性

Yihe Huang 14:14
@元之慧 能所割裂 根本无明 俱生我执 俱生法执 六道众生最普遍的 说正常 的确正常 在末法时期修行才不正常

风土 18:33

《观割》贴文2月16日,1/2:

上述对三种奢摩他毗婆舍那的讲述,主要是从所行事的角度描述。后面对应三种三摩地,是对应的三种专注,主要描述的是人的状态。

无寻有伺状态是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先期建立的佛法正见由单纯的思维概念上升到切身感受。在凭借禅修为主要方便手段的修法里,契入空性多数发生在这个阶段。对现代人来说,虽然进入无寻有伺并非易事,却也并非一个不能达成的任务。额外的提醒:根本光明虽称为光明,却并非亮晶晶的光明相,切勿误认门头光影为根本光明。

风土 18:33

《观割》贴文2月16日,2/2:

《解深密经》对三种三摩地的解说围绕着佛门超越二元对立的解脱之道。如果把超越二元对立的三昧正受替换为一般以安止为中心的心态,则三种三摩地为内外道共的色无色界禅定。大般若波罗密多经第五十一卷对此从另一角度解说如下:

佛言:“善现,若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入初静虑具足住,是为有 寻有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无寻唯伺三摩地?”“善现,若初静虑、第二静虑中间定,是为无寻唯伺三摩地。”“世尊,云何无寻无伺三摩地?”“善现,若第二静虑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是为无寻无伺三摩地。”“善现,如是三三摩地,若以无所得而为方便者,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贴文完毕

梯形 19:03
修止,强化持续水平,至三摩地。不管内外道,大小乘都是类似的进阶过程: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三摩地。从勤力到弱力到自然,形成新习惯。

梯形 19:08
定的进程几乎一样,慧的程度就不一样了。慧对定力的提升好比是跃级,修止对定力的提升是同级强化。

梯形 19:12
如开车有快慢线,理想的情况当然是一启动就在快线跑(以无所得为方便)。即使不能也是要尽早切换入快线。实际情况是启动力度不够跑不进快线,能够尽早就是最佳了。

梯形 19:17
对路线(道)的不同的描述,常见角度与方式:所缘差异(小大无所),见地层次(如凡夫见,唯识,中观,本觉智,大圆满),禅法分级(愚夫禅,外道,小乘,大乘。。),及各种判教。

梯形 19:19
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尽早换线

梯形 19:21
不需要把愚夫的东西练到头再换成外道,再练到头再换成小乘。。。。

梯形 19:22
练到头反而不好。道与道的差异,我们这常用方向来说明:尽早确立方向。

梯形 19:23
这凭的是见,包括观割讲述的所缘差别,也包括次第,判教,禅法总结那些知识。

梯形 19:33
见里般若为最,观割的头半部。依这个见,来一轮有寻伺、唯伺、无寻伺,就搞定了。

林浩 19:36
[Grin]

梯形 19:36
在换快线前是走走看看,止观交替。换成功了方向确立,剩下的就是闷头练上一轮了。

常青 19:59
[Rose][Rose][Rose]

梯形 01:38
练那轮没技术含量,内外道凡夫。。都行,但它是重头,耗时久,见功用。。。凭的是它。

梯形 01:44
会拧与拧过去差老远了,倒是比嘴拧强不少。

梯形 01:47
渐修就是渐修,嘴硬就大锥子伺候。

梯形 01:49
各种顿圆把大乘佛法搞得一踏糊涂.

梯形 01:50
谁没病? 没病也把他扎犯病。

圣普 01:51
病的标准可能没共许

圣普 01:52
沉溺二元对立中,不认为是病,叫不醒的

梯形 01:52
没共许吗?加粗二号锥子,看共许不共许。谁没病?

梯形 01:53
谁不共许,比划比划就知道了。

梯形 01:59
没病,纯扯蛋。在什么型号锥下不犯病的区别而己。

梯形 02:05
我们学了佛,有智慧,这不假。实际战斗力不一定赶上街上的混混。不练怎么行啊。

梯形 02:12
判教,次第,高见,最上乘禅。。。弄完之后,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了。这就是己经犯病啦。[Grin][Grin][Grin][Grin]

梯形 02:13
如实知自心,比这些全高。

圣普 02:17
[OK][ThumbsUp]

梯形 02:18
我一个病人在这教训病人,也有点儿说不过去。赶紧闪了,睡了!

圣普 02:24
晚安[Moon]


完整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