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70今诠讨论05 缘起
风土 09:16
《观割》10月1日贴文1/2:
“哈佛帮”于《七十空性论》讨论中,引现代认识论进展为辅助,将推理论证过程,逐一梳理,将若干反复迂回的古代辨析,代之以现代更通用更为严密的逻辑推理,用以破斥边见谬误。如此,既可使龙树菩萨缘起无性的结论在当前知识结构下继续确立,发挥其不朽的理性光辉;又可在现代语境下使文本亲切易读。因此特将讨论内容披删成文,是为当今环境下对《七十空性论》诠释的尝试。
在七十空性论的导读中特意强调了观待缘起的重要性,一方面这是法界不可割裂而一般人执于割裂的关键点,另一方面,这也是实修入手之要。
《观割》10月1日贴文2/2:
末了,需要明确说明,集成此书之目的绝非厚今薄古。实际上佛法如药,应症为贵。比如某种补药,对于今日人群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而对千年前营养不足的人群则全无此类副作用,则此药在当时当地,“贵”之一字当之无愧,而今时此地则须加减调整才更合用。龙树之推理也是如此,当时当地正应时症,是极珍贵,而在现代,龙树著作中之核心仍旧是对症之药,但作为说明问题的推理部分,对以现代科学教育为背景的人群来说,有所加减调整可能更为适合。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展教育普及,这个人群正在日益扩大。特别中国现代,近几十年来的变化已经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现代教育背景的人群正以指数方式膨胀,寻求对现代人群更合理有效的推理表述对于弘扬解脱道日渐重要。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而有待解决的问题。
--- 贴文完毕
林浩 09:42
麻叔这里用的是缘起无性,是不是也可以用缘起无生呢?[呲牙]
风土 09:43
个人观感:龙树菩萨实证之后再以推理论述成立中观,充分利用理性,可破除大多较粗错见,包括潜藏在思维中日用而不知(觉)的。但理论可以极致,也只能尽极指月之用。而学人二元对立或割裂的根本认识方式,决定了无法触及真如,也无法彻底超越边见。这需要止观、扯脱等练习,形成必要的心行操作,改变凡夫心串习,以最终超越二元割裂。其中见的作用也会逐渐深广,形成质变,从思维层面而成为切身体验。按老四篇里,成为决定见宗。
风土 09:48
@林浩 麻叔这里用的是缘起无性,是不是也可以用缘起无生呢?[呲牙]
----[强]
二麻子 10:01
缘起无生,是非常直接的说法。相比之下缘起无自性,还多绕了点
二麻子 10:03
但是,如果你跟学佛人聊天,特别是自己觉得学了中观见的佛友聊天,他们大多会知道缘起无自性。知道缘起即无生的就少多了。。。。或许还会碰到夹生的人会说你,缘起无生是断灭见。呵呵。
二麻子 10:04
所以,俺也不愿意没事招惹这些无用而费口舌的 争论。
千江月 10:48
因缘生=无生
观自在 11:10
不等
千江月 11:18
@观自在 那里不等?
幻化无生 11:24
因缘生,就是在表达无生。
观自在 11:25
缘起层面不同
观自在 11:26
一般而言,因缘生是析空
观自在 11:26
无生是观待缘起、唯名有
初初学 11:26
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无生
观自在 11:28
因缘生,约等于缘起无自性
观自在 11:28
无生,缘起无生
观自在 11:29
这里涉及到支分层面还是根本层面
千江月 11:29
@观自在 诸法因缘生 这里普遍适用
幻化无生 11:30
呃,因缘所生法,就是个假合,什么也没生…
观自在 11:30
这没错,因为这是普遍的人能够理解的
幻化无生 11:30
这么说行不行?没毛病了吧
幻化无生 11:31
其实根本就是没有一法真实存在,非得要立一个错误的靶子,再把他打下去…
幻化无生 11:32
第一个法都不存在,一切能生所生也都非真实有。
幻化无生 11:33
“生”这个字,就是个戏论。
观自在 11:33
呵呵,所以说无生嘛
二麻子 12:22
哈哈。其实析空,观待这类的分法是后来的事。当初佛陀讲阿含的时候说,法如浮沫聚,又说如芭蕉树无心。。。。这个说是无生或在缘起无自性,都对。嘻嘻。
二麻子 12:23
说因缘生,也可以。
二麻子 12:23
说来说去是说,我们一般认为的坚固有自体的法,其实没自体没核心没有坚固的内核。
二麻子 12:24
总之,就是无我,法无我
梯形 12:37
可以退居静处,专精思惟了
梯形 12:43
佛那时候就讲这么点,可能有的都没听过十二支那么细的东西就被影响心行解脱去了
幻化无生 12:44
咱不愿走声闻解脱的路,菩提心还得提起来
梯形 12:46
看怎么说,菩萨本就是觉的意思
幻化无生 12:47
那就觉吧。佛经里说还能觉他的,如幻的觉他也得去想。
梯形 12:48
那时候觉就无量,后来大概不行了,额外提起个大,说明那时候的觉就不怎么觉了吧
幻化无生 12:49
如如幻化无边功用,经上也有的。这经不是假的吧,那就读着。
梯形 12:50
算了不研究那时候了,都己经这时候了
梯形 21:58
支分法,如果不较真,破我见(解脱)是很有效的。尤适于分个看事物的习惯。
佛也没想较真,就要解脱。
佛不较真后人较真,必须有更严密的方式收伏。
梯形 22:03
用严密方式,说服费劲的那批,后来都被归入上等人利害人了
梯形 22:15
支分,个例子,两条一尺长的不同色光,有一寸的重叠,那一寸是另一颜色。那一寸,就是压根从来根本无我
梯形 22:39
肯定有个时期或有一伙人,只看一寸,向寸内支分去二个,这破的力度就成问题了
梯形 23:25
佛在世时说这个就有好使的,也不都好使,佛也得转着圈地各角度说。扭转心行真是有人难有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