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70今诠讨论31 一多
风土 07:16
《观割》贴文11月7日,1/3:
第三章 缘起无性 第一节 缘起 第一条 什么叫缘起
问:有一、二、多等数,数应理故,非一切法皆空;若有诸法,此数乃有,故一切法非皆是空。
答:无一则无多,无多亦无一,以是一切法,缘起故无相。(七)
若无一者则无有多,多若无者一亦非有,故诸法皆是缘起,以缘起故为无相。
摄曰:一、多相待名缘起,缘起即是无相法。
本颂七:
无一则无多,无多亦无一,
以是一切法,缘起故无相。
风土 07:16
《观割》贴文11月7日,2/3:
[分析]
颂文是以相依缘起来说明一、多相互依赖,只有相对而言时才有意义。所以,一、多都无独立自相。
此颂也可由观待缘起来看。当说某一法时,是此法已经观待,在观念上跟周围外界环境等割裂开来,赋予它独立性。但实际此法并不能真的从环境里独立出来,所以“一”无自相。类同的观待割裂在内心频繁发生,而有“多”的概念。显然如此割裂观待出来的“多”,也不可能有自相。
风土 07:16
《观割》贴文11月7日,3/3:
或问,若认识法界整体,不予割裂,是否就超越观待割裂的妄执?名言上如此,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法界整体,就是一合相,凡是说到一合相,则心念上早就先将自心作为能认识的一方,将“法界整体”作为被认识的一方,如此割裂成对立的自他两方。于是,虽然叫作“一合相”,实际却是将自己漏算在外。这种将自我心念的认识能力与被认识的外境各自两立的割裂,是种极深入细微而且坚固难破的执着。如佛经云“一合相即是不可说,而凡夫之人贪着其事”。然而,只要进入了这种自己也未必体察到的自他对立割裂,再要想认识法界“整体”,既如入海算沙,如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小结]
一、多分别是人心的设施,并非随顺实相之说。法界显现生动而无法割裂,观待为各个诸法,则其相本无,非实有。
---贴文完毕
梯形 09:55
这两段讲的见地很深
感觉上不那么难理解,心行上扭转到那样还是很难。主要的是想扭不知怎么使劲
唐二牛 10:12
这段是毗婆舍那的一个重要的关窍,心行上下功夫的,即使一时还不容易到这里,应该记住这段
林浩 10:13
收到[呲牙]
我再多读几遍
云飞月 11:21
法界,打破镜来相会。
圣普 11:28
法界离心意识
清水小鱼[呲牙]
古慈 11:30
离心意识无法界
梯形 11:36
打破境,水中鱼。。。不知你们的意思是什么,倒是高人有说过
古慈 11:38
玄!
梯形 11:44
自己一说就倒,那说古人词句也是不懂人家说啥
古人里混子也不少[呲牙]
也有语录
后世在入藏把关时,不是专拣真通的,半通也入藏。不是把关的不行,是半通的也有用。
梯形 12:01
想认识法界整体,殆已
不是整体,这不等于不认识法界。
古慈 12:47
佛陀为何以众生心为心?因为众生心即法界。
所以 离众生心无法界。
观自在 13:00
能离众生心不?
古慈 13:10
经上说 离众生心即无佛。
观自在 13:34
经上也讲:……无色无受想行识……无智也无得
阿若勒 15:11
当发现妄念,发现……就是处理。……我一直是这么纠正的,不知道对不对。
松林 15:22
发现后不再粘上,就是处理。
圣普 15:23
@阿若勒 知幻就是慧
观自在 15:27
何谓妄念?有判别归类吗
观自在 15:28
发现这个是妄念,发现那个是正念……
松林 15:29
制心一处的念头为正念,其余都是妄念。
观自在 15:30
这个要阿若勒先共许了
观自在 15:30
然后圣普还未必同意
观自在 15:30
搞不好三人说的都不是一个概念
圣普 15:40
发现妄念时,阿若勒表述的更像是正知,发现妄念后再专注在正念上,这个动作是处理。
林浩 15:44
我理解就是正知、正断
阿若勒 16:48
正念和妄念不都是念头吗?
林浩 16:57
书里说过,正念其实是妄念正用
梯形 20:01
@阿若勒 那样纠正对,尤其是在发现还不足以破坏掉的粗的不良念头,仅发现还不行,还要再追上另一处理之念
梯形 20:03
如果发现即己破坏了前念或它己减力不成气候了,那就不需再处理了
阿若勒 20:04
明白了[表情][表情][表情]
梯形 20:06
发现也是一念,如果这一念能发现二个、五个、十个、一堆杂念心流,那这念可名正知了
梯形 20:08
如果它还强过其它那些,导致其它的杂念薄弱不显,就成以正知为正念了
阿若勒 20:08
@梯形 很多年前,坐上可以。这些年因为带孩子,只能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深入不了。
梯形 20:11
发心、正见不失,修行的方法非常多
Fu和 20:14
边带孩儿,边修行[强][强]@阿若勒
梯形 20:15
日常生活里更容易同时发现一堆念头
梯形 20:17
正知这种正念方式拓展出来,适应力、抗干扰水平,那是大大提高了,坐上坐下电灯电话。。。[呲牙]
梯形 20:19
更重要的是万一有个制不服的硬妄念,正知是可以随时追上去再加一锤子的
梯形 20:19
因为能动未失
梯形 20:21
一般自修时用不着,提一下正知本身,妄念就歇菜了。加一锤可能会用在与众生互动时,众生不怎么听话的嘛
梯形 20:25
他不歇菜,这一方正知就还要再高,外在表现形式是忍辱布施。。达摩说的那些
阿若勒 20:31
@梯形 [咖啡]
林浩 20:35
有时提着的正知不经意间就丢了,是因为还不够深细是吧?
梯形 20:40
一是不够强,二是方式有待提高
林浩 20:44
方式上还能提高啊?
梯形 20:46
能,观割讲的这些也为提高方式做准备
林浩 20:46
好的,[呲牙]
我是感觉观割越学越深,深不见底啊[偷笑]
林浩 20:49
我们现在还在表面飘着呢
梯形 20:52
正知不是思惟,它有停止思惟之功,还有更深远的作用,有对付更强更恶处境的潜力。没它,智慧没法运转,不成定慧双运
梯形 20:56
佛陀说,理想的定力是第四静虑,而不是四空定,因为四空定运转不了智慧,定多慧少,有静无虑
梯形 22:55
啥是大乘发心,慧能说我想成佛,卖力气干活的佛,弘忍当然高兴:这可是你自己要的,没人逼你,太好了,留下。
梯形 22:57
不纯的发心,想成佛享受。。比要解脱还不如呢。解脱比成佛的发心其实还差一重,属于勉强还可试试的
梯形 23:09
禅师的就讲究辩器,大机方可大用。
梯形 23:11
后人总结临济大机大用,那不是临济的。。没大机临济还大用个屁
梯形 23:12
自己跟自己大机大用吗?
梯形 23:13
义玄的套路很多,料简,照用。。。
吉祥林 23:39
文中经常用观待割裂或割裂观待,这两种提法有啥不同?
梯形 06:06
麻叔有大用,我们快把自己变成大机
梯形 06:08
@吉祥林 细究可以不同,未细时相同。不用细究,都是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