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70今诠讨论 14 抉择
风土 08:07
《观割》贴文10月11日,1/2:
6. 共许
凡属语言交流,双方需有某些共同认可的语言基础,否则双方没有交流的渠道。通常来说,交流双方有共许部分,也必有意见不同部分,所谓交流正是在双方确立共同许可部分的基础上,表述并交换不同意见。相对清晰地划分这两部分,是交流顺利的必要前提,如果双方将未曾共许之名言误作共许使用,必导致鸡同鸭讲,误解连连。故共许对交流而言,是一种必要的基础与规则。但共许并不代表真理与原则,双方共许出错的事情经常发生,即使是社会大众的共许,即所谓名言共许,因时代局限也经常隐含某些错误。
风土 08:07
《观割》贴文10月11日,2/2:
7. 中观与唯识的不同基础
中观教授次第是从初学的普通人开始,并未对初学中观的人提出明显的预习要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有教无类,利益广大人群。既然从零开始,就不得不使用大众语言已有的通用概念,这就是所谓大众“名言共许”。否则词义与大众习惯不一致,可能造成极大误解。中观宗对名言共许相当强调,以便给教法的解说提供一个相对坚实的语言平台,原则上,后来出现的所有名相,都是从大众通用的共许名言通过逐步定义、推论而建立的。
风土 08:07
---贴文完毕
梯形 20:59
共许就是各人感觉都差不多
初初学 21:14
正见的树立可以帮助扭转错见,进而会有初步的解脱体验?
梯形 21:18
错每放弃一处,心行都有变化。这个变化在知错时就开始了。
梯形 21:19
龙树菩萨,一一辩破各处(类)的错
梯形 21:32
龙树的方式像列举。观割也按列举走了,不同在有提炼及突出更深层的错。
梯形 21:37
是先突出要点、深度,这样在列举时就方便觉知心行毛病与变化
梯形 21:46
观割你都不能搞进去,别的讲中观的就别看了,呵呵。@初初学
梯形 21:50
龙树忙活为的是让人了知心行毛病,并不是要给我们一个命题
梯形 21:52
他也是直指人心的
梯形 22:01
你不是听叶少勇讲龙树中观了么,他不就把龙树的破强化成了一个命题了么
梯形 22:03
在思辩层面,行。但龙树是仅为了思辩吗
梯形 22:43
当自炽燃,炽燃于法,当自皈依,皈依于法
风土 08:03
《观割》贴文10月12日,1/2:
唯识的建立则与中观不同。唯识创建之初面对的是修习禅定的瑜伽行者,而禅定是非常个人的体验,就其个人化而言禅定类同于梦,人人都可做梦,但两人不能做同一个梦。禅定也是如此。所以,在瑜伽行者中讨论禅定里的问题时,大众通用的名言共许并不特别重要。虽然唯识宗的表述里不会特意去违背大众名言共许,但原则上,禅定不可能是大众的共有经验,故唯识宗、法相宗里很多名相,不可能单纯依靠大众共许的名言而建立,所以脱离禅定单靠文字语言去通达唯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风土 08:04
《观割》贴文10月12日,2/2:
《七十空性论》属中观经论,为方便计,本书遵从传统,尽量从大众共许的名言基础对涉及的名相给予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名言共许虽然是开始交流的必须,其本身并不是个坚固牢靠的基石,更不意味着正确与真理。很明显,不同人群的起始共许可以差别很大。而开始时引用的许多共许概念,往往会在讨论的进程中被否定。所以,“不违背大众名言共许”
仅仅是一个权宜使用的方便规则,而不是真理本身。
---贴文完毕
梯形 10:52
一个细讲理,一个细操练,细处是融合的
梯形 10:55
众生有n多心行,所以才是众。明摆着,不是啥心行都是解脱的。要弄出来,还要决择。
没有正见、思择,有那心行也白搭,肯定错过去。
梯形 10:59
没有发心,根本就不作解脱限定,有那心行也白搭,肯定错过去。
内外道大多还是要解脱的,从经典上看,记载的那些不论内外,发心是有的。
梯形 11:07
在各各的禅修中,谁都是现量,是不是解脱、顺解脱,就凭决择了。佛说我所说解脱比别的究竟彻底。
林浩 11:08
师兄,顺解脱是啥意思?
梯形 11:08
为什么?佛说咱凭智慧。
梯形 11:10
佛法中说顺,当然是顺向佛所言的究竟彻底的解脱了,虽然暂时还未达到
梯形 11:13
就是可于n多里找出比别人更好的,比别人强在这儿。。智慧
梯形 11:16
俱体他说,比别的更切实、更细、更周遍。。
鱼 11:20
@林浩 顺忍
梯形 11:21
说思惟讲理没有用,那是针对心行搞不出而言。假如心行搞出来了呢?
没智慧决择,则一定错过。
鱼 11:23
大品经,佛陀把顺忍作为重要中间段。
林浩 11:25
@梯形 师兄,正好问一下,正知算思维么?
鱼 11:25
顺忍之前,修生忍。顺忍之后,修无生忍。顺忍之后,开显“遍知”。
梯形 11:26
不知是那个,错过,等于没搞出来
鱼 11:27
转一段大品经:初分遍学道品
“善现,由此因缘,当知一切有二想者,定无布施波罗蜜多,亦无净戒波罗蜜多,亦无安忍波罗蜜多,亦无精进波罗蜜多,亦无静虑波罗蜜多,亦无般若波罗蜜多,无道、无果亦无现观。下至顺忍彼尚非有,况有色遍知?况有受、想、行、识遍知?况有眼处遍知?况有耳、鼻、舌、身、意处遍知?况有色处遍知?况有声、香、味、触、法处遍知?况有眼界遍知?况有耳、鼻、舌、身、意界遍知?况有色界遍知?况有声、香、味、触、法界遍知?况有眼识界遍知?况有耳、鼻、舌、身、意识界遍知?况有眼触遍知?况有耳、鼻、舌、身、意触遍知?况有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遍知?况有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遍知?况有地界遍知?况有水、火、风、空、识界遍知?况有因缘遍知?
梯形 11:30
@林浩 正知就是接近的心行,又未失决择能力。伺机爆发出准确决择。
梯形 11:32
麻叔讲的,净是些要害
林浩 11:34
好的,我现在是有些体会,听时,正知就一直在(似乎也扔不掉),而且挺清晰的
风土 11:44
@鱼 经中说的二想是指什么
鱼 11:47
顺解脱,有时就叫顺忍。佛法道理接受了,这是信顺。佛法经典教示的道理,各种比喻、诱导、劝进,能多明白点了,也愿意根据自己能力予以实践。但,菩提涅磐究竟智慧的自在解脱境界,暂时无法开显,心中难免茫然。虽然茫然,但仍信顺佛法,趋于佛陀菩提道。这种属于信仰又有情感带有少分多分智慧的阶段,佛陀就称作顺解脱。。。
鱼 11:48
自性他性二想 @风土
鱼 11:56
佛言:“善现,若诸欲恶不善法等,有少自性或复他性为自性者,我本修行菩萨行时,不应通达一切欲恶不善法等,皆以无性为自性已,能入初静虑具足住... @风土 初分三渐次品第六十五 ----- 与上面那段毗邻不远.... 引不全, 大品经是令人崩溃的长... 但大意很明白:自他根本二元
风土 12:03
茫然阶段,仍信顺佛法。[表情]
鱼 12:22
解深密讲三自性时,提到色蕴永断遍知 —— 不懂啥意思。越是不懂,偏越多显现。@风土 等于遍不知
梯形 12:32
也凑合了,让所把能先拱了,哈哈
风土 12:33
@鱼 大致我们所知色蕴的生住灭,遍计所执相
风土 12:37
这个永断遍知,不可言说离言自性相似
梯形 12:41
不可思议所,这是咱这里omni前辈的用词啊。。。这个我记得可牢了
梯形 12:42
能永远也整不明白的神密所
鱼 12:42
@梯形 哈哈,不读麻叔 根本割裂、割裂认知、认知上安名…这一串锋刃,不懂遍什么遍了!
梯形 12:44
现在我把这个神密所叫作“悬设”了
梯形 12:49
不可思议,说不去思议更容易明白,和根本就整不明白,两意思啊[呲牙]
梯形 12:53
与有个根本就弄不明白的东西,就更不一样了
梯形 13:00
明白为什么不明白比明白更明白就叫更明白
梯形 13:00
明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