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70今诠讨论63 无修;继续聊点历史
风土 07:40
《观割》贴文12月11日,1/3:
第二款 约自性他性空义破
问:眼能自见,非是识见。何以故?识是能取故。由能取细色等,故名曰识。眼能自见,眼以清净大种为体,此即眼之自性。能取此者,是识;如是能见显色、形色等诸色差别者亦唯是识。是故汝说若眼不自见云何能见色,不应正理。答:是事不然。何以故?
眼由自性空,复由他性空。色亦如是空。余处空亦尔。(五三)
眼由依他起故名空,即眼是依他而成,凡依他成者即自性不成,故眼是自性空;眼由自性空者,自性即自体也。若许有他性,亦非正理。何以故?自性若无,岂复有他性?他性亦无,故是他性空。又言他性空者,他即是识,即是眼由识空之异名。何以故?以眼无知故,若无知者,则不应有识性,故亦是他性空。又识亦即是空也。由何知空?以识是依他起故。云何
依他?谓识依所知等而有。凡是依他有者即无自性,故识无自性;是故说识能取细色等,不应正理。
风土 07:40
《观割》贴文12月11日,2/3:
色亦如是者,谓与彼相同。如眼是自性、他性空,色亦是自性、他性空。云何色是自性、他性空耶?如前已说一切法自性于一切非有;若审观察,一切法皆非有,即是一切诸法皆无自性之异名。空者,即不可得之异名也。又由缘起故,亦说名空。如色由大种为因而成,是依他成,凡依他成者,则非自性成,故色是自性空。亦是他性空:色之他为眼及识,眼与识是有境,色即是境,境非有境,故他性空。又识属内,色是所行是外非内,故亦是他性空。亦尔者,谓如色由自性、他性空,如是余处亦由自性、他性空。
摄曰:净种眼性自能见、识唯能取亦不然。眼、色及识自、他无。余处亦同无自、他。因缘生故自性空。自性无故他性无。
风土 07:41
《观割》贴文12月11日,3/3:
本颂五十三:
眼由自性空,复由他性空。
色亦如是空。余处空亦尔。
[分析]
此颂总结,眼,色尘及眼识均性空,无自体自相。眼因依赖外缘,依他而成,故无自性。所依的“他”等因缘也都各自依赖其他因缘而成,也都无自性。同理,色尘,眼识均无自性。
[小结]
一切法性空。
---贴文完毕
圣普 06:38
阻断思维还分觉与不觉。
冷月 14:41
@圣普 阻断思维还分觉与不觉。————熟睡无梦是觉还是不觉?抑或一棍子打晕了是觉还是不觉?[捂脸][捂脸][捂脸]
梯形 21:00
大昏沉,熟睡。。都是拧不上劲用不上功的了
梯形 21:02
曰隐、业、不断。。。说可以说,用功时把它截出去,不管它,否则是向悬设投入
梯形 21:41
佛陀这样那样,其中有一样正遍知,不是全知。人人有佛性,因为那点小毛病,佛性显不了
梯形 21:43
那点小毛病清了,就显了。难的不是佛性,是那点小毛病,为了清它,光是其中的一招,般若,就有六百卷之量
梯形 21:49
加上龙树注释,加上龙树传人的讲说,海量了。
中家 21:53
尔时,法涌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从此东方过七十二殑伽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称,是中如来号广大名称,我于先日从彼佛土发来至此。我于彼土曾见一处,有七万七千外道并其师首同一会坐,为思诸法胜义谛相,彼共思议、称量、观察遍寻求时,于一切法胜义谛相竟不能得,唯除种种意解、别异意解、变异意解互相违背共兴诤论,口出矛䂎,更相䂎刺,恼坏既已,各各离散。”
中家 21:58
胜义只能内证,不可言说
梯形 22:06
“我说胜义是诸圣者内自所证寻思所行。是诸异生展转所证。”一一一可说,只是说不尽义。善知识引导讲解,不是没有用的。且善知识于人心内现。。[呲牙]
梯形 22:15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待战斗时,各战各的,你跟你的麻叔学,我跟我的麻叔学。。哈哈
中家 22:20
还是要讲究点因缘
中家 22:20
多去做放生吧,其好处不可思量
梯形 22:23
那是,缘起虽然是割裂了粗糙了,说明问题它还好使。大乌托邦大香巴拉,都能说明。佛陀大乌托邦,与别的那些不同处是他有般若智,别的没有。
梯形 22:26
重点就不在乌托邦佛国,在般若智
梯形 22:29
般若智不够,国土不能叫乌托帮,叫第七道合适
梯形 23:00
一沾同一真性,就易滑向梵;一沾皆无易滑向恶取空。适度,点到为止还真不容易。观割读多几遍,我觉得它是把握得最好的(之一)
梯形 23:17
如来藏的梵化,与般若的恶取空化,都很严重很流行的,当然嘴上无一人承认自己是这样的
梯形 23:24
见地上不准,归大类的话,上面两个,非此即彼。在观割里真货全有,但你看不到那么多的无以及如来藏,自性佛性。。这类字眼。
二麻子 23:33
哈哈。凡夫能力其实比佛还大。简单说,就是常断二见反复使用,就能把如来藏梵化,把般若恶取空化。
梯形 23:41
不知不觉中化过去,还觉得是听了佛的话,实是不听话[呲牙]
初初学 23:44
凡夫错见的最主要根源是什么呢?
初初学 23:45
割裂?我执?常断二见?
二麻子 23:49
@初初学 我觉得你就是学不会了。
二麻子 23:50
这里说过不知道多少遍。不要寻求最初,第一因这类垃圾。你找到第一因就会再问什么是造成第一因的原因呢?
二麻子 23:50
所以,上帝教告诉你,上帝是自有永有,自己就是一切。
二麻子 23:50
省的你问上帝是谁造的。
风土 07:30
《观割》贴文12月12日,1/3:
第三节 触、受、识、识者
复次:三非有自性,不住无和合,则无彼性触,是故受亦无。(五五)
三非有者,谓彼无。于不住自性中则无和合。和合无故,则无彼性触,谓无从彼所生之触。由无触故,受亦无。
复次:依止内外处,而有心识生,是故识非有,如幻如焰空。(五六)
由依内外处而有识生,故识非有。如幻事、如阳焰,其性本空。若作是念:有识、有识者。亦不应理。何以故?
由依所识生,是故识非有,识所识无故,亦无有识者。(五七)
识依所识而生,故识非有。由所识、能识俱非有故,识者亦无。
摄曰:根、境、识三无和合,彼等不住自性故;三和无故性触无。性触无故受非有。识生依止内外处,即是无性如幻等,又依所识故无识。识、所识空识者空。
风土 07:30
《观割》贴文12月12日,2/3:
本颂五十四:
若触俱一起,则余者皆空,
空不依不空,不空不依空。
本颂五十五:
三非有自性,不住无和合,
则无彼性触,是故受亦无。
本颂五十六:
依止内外处,而有心识生,
是故识非有,如幻如焰空。
本颂五十七:
由依所识生,是故识非有,
识所识无故,亦无有识者。
[释名]
触:佛教里,触有二义。一者,六根缘六尘中的身根缘触尘,对应通义之触觉。二者,为十二支因缘中之触支:六入缘触、触缘受。
六入:根尘和合现起了别之识,继而是名色,触,然后进入意识,称入,因有六根六尘六识,故称六入。
风土 07:31
《观割》贴文12月12日,3/3:
[分析]
引用预备部分所建立的引理,容易说明十二支因缘中任何一支,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中任何一界均无自性。特别是意根、法尘、意识非实有无自性。这四颂的结论成立,破斥所用的推理颇为曲折,不必推敲。
六入产生触。注意,入虽有六,触只有一。前五根对应之入,同交意根处理。然而虽交意根,此时明确的主观觉受还未生起。比如工作很专心时额上流汗而不知,此时触支已经生起,但受支还没生起。受是领纳意,当感觉到流汗时,就是受支已经生起了。所以说,受明显有我相,是明确有主观感觉的触,而触是尚未明显形成主观感觉之受。如此等等,十二支之间都是不可割裂的逐渐过渡的过程,相互依赖,而且依赖内心外境,所以都无自性,非实有。
[小结]
十二支皆无自体,如幻非实,其中无能无所无主宰者。十二支之间是不可割裂的逐渐过渡,相互依赖,而且依赖内心外境,所以都无自性,非实有。
--贴文完毕
观自在 08:30
[玫瑰]麻叔的分析很细,南传讲的心路历程:结生-有分-转向……触-领受……也近似麻叔讲的
二麻子 08:35
嗨。这不过是对自己稍微花点力气观察,而且能说出来的都是比较粗的部分。
二麻子 08:36
事大致都是一样的,名称换不同不是什么关键问题。
观自在 08:36
实修经验之谈[玫瑰]
二麻子 08:37
其实,古人,古德做过的事情,今人,无德,也未必不能做。沉住气做一阵子,多少总回明白些。
鱼 08:44
[表情]
鱼 08:45
今天的头上漏过一小段 @风土 [表情]
风土 08:56
[坏笑]后补@鱼
梯形 10:57
十八界就是世界,这么简捷的时候也能度人
梯形 11:45
布顿佛教史,说敦煌大禅师摩诃洐有部著作叫《不修正法睡可成佛论》[呲牙]
观自在 11:53
睡可成佛,可以理解,毕竟有“睡梦成就法”,但 不修正法 就有点刺眼了[呲牙],可能意思是 无修无证 吧
观自在 11:55
敦珠法王也著有“无修佛道”
二麻子 11:57
我猜,不修正法四字,是辗转翻译积累的误差。。。。
二麻子 11:58
比如,不辛劳修行也可成就的睡眠大法。
二麻子 11:58
很容易折腾成不修正法
观自在 11:58
[表情]很有可能
梯形 12:00
布顿列的摩诃洐的书没有传下来
梯形 12:02
我研究了一下传下来的摩诃洐的著作,没有睡成佛的说法
梯形 12:03
他是神秀再传,又学于神会,他师父们也没这方面的说法
古慈 12:03
@梯形 这事 老多研究得认真 你可以问问他
梯形 12:04
好,有空我问问他有没有收集到这些资料
古慈 12:05
老多手头有敦煌有文件说 禅宗在辩论中胜利了 哈哈
古慈 12:06
历史是人写的
梯形 12:07
敦煌那边是那么说的,而且从摩诃洐著作看他是非常厉害
古慈 12:07
当然
梯形 12:08
经教水平很高,南北禅法用得可灵活了
古慈 12:11
老多给我看过他老人家几篇著作 是很厉害
古慈 12:11
日本人在研究他上面比我们早
梯形 12:20
他的不思不忆无修无证即成佛,表面上确实略过了内在东西,与印度那烂陀当时的认识是差别不小
梯形 12:30
都是要贯彻般若慧,均衡提法、方法的利弊,表面胜败是说明不了优劣
观自在 12:31
宁玛也有大德称扬摩诃洐的
梯形 12:33
他让渐修派怼了,那边神会把渐的怼了。麻叔讲话了,对错由当权的没那些大德懂佛法的人说
古慈 12:35
@梯形 当时是佛教西藏化哈哈
古慈 12:36
人家当权者要摆脱汉地
梯形 12:39
咱不关心那个了[呲牙],咱关心现在的事儿
梯形 12:41
汉传对佛的转义,发生在那几代人的时候,也有经典支持
梯形 12:42
如果全面地看,那确实是佛的一个“侧面”
梯形 12:49
不管南北派还是牛头,那头几代人,到五叶的头几代,在禅修关键点上还真厉害,与我们现在学的观割一样。表述当然是不一样。
梯形 12:53
那时候那个引导表述,真不怎么地。本来是要高效的,搞成了副作用高效
梯形 13:01
有一伙传人确实就是老庄,啥慈悲、正见、修持。。。全整没了。般若慧的实施,直接变成老庄自然。
梯形 13:04
头几代的著作因为还是明着说的,不是旁敲侧击的那种,比较容易看。几乎都反映了方法并非目的
梯形 13:06
跑偏了那些当然方法就是目的了,也是祖师说的
梯形 13:07
话是祖师说的,用就不是祖师的用法啦
梯形 13:10
观割里麻叔是作了精心的防范,我们自己也还是要警觉,无明太狡猾了
梯形 13:12
没学透这个,看了祖师言论,也还会觉得人家那说得咋恁快怎简呢
梯形 13:13
那类说法永远都更合偷心。说那些话的祖师,我们挨个看,他们本人,没一个不是持修几十年的
梯形 13:15
人家教的是方法,不是指个客观真理,大家共享
梯形 13:26
我自己是不管是佛不是佛,修还是不修,有我还是无我。。。我就看行不行,捅上咬上了,行不行。我关注怎么才能真整行了。
梯形 20:10
佛言祖言,爱谁谁,不在自身去证实,都没用
梯形 20:12
保有次第的出问题的少,不讲次第的各种顿门是重灾区,必须注意
梯形 20:13
禅宗只是用做一个例子,而且这也是他们门内人说的
梯形 20:17
自慧能的“定慧等法门”,“无念”,被另表述为“xx是道”,"xx是佛"的这类直接“是”高大上后,后代迅速传走形了
梯形 20:17
法眼885-958
到他那时代宗门流弊就不少了,《宗门十规论》,看上去己经是乱七八糟了
梯形 20:21
他还是针对师资而言的,师资都那熊样,整体能好哪去
梯形 20:34
这就是一花五叶的一叶法眼文益开花时的周边状况
梯形 20:38
今天我们学佛,要避免扛着经典古人唬自己,他们的对错只有自己验过才行
风土 21:42
《观割》贴文12月12日,补头:
第二条 由就触俱、不俱义破
复次:若触俱一起,则余者皆空,空不依不空,不空不依空。(五四)
若时一处与触俱起,则余者皆空。是空则不依不空,不空亦不依空。
摄曰:一处触俱余处空,空与不空不相依。
风土 21:43
--贴文完毕
梯形 22:30
希迁马祖到法眼,一百年而己。唐后道教都没人玩潇洒了,反被一部分本该是最拔尖的禅门徒孙们拣去自唬唬他了
梯形 22:37
佛髓是他们灭佛也是他们
梯形 07:30
关于佛,中印,主要是禅宗与别的大乘间是有差别的。大祖师不一定那样,但也包括他们在内,在表述上差别很大。
梯形 07:32
谁对谁不对不能说,都是大咖,咱们惹不起。对我们而言,是不是,足不足,无或有,修不修。。看扎倒扎不倒。
梯形 07:37
其次,自己悟了修了也上去不丢脸,保罗汉不丢人。不知桶外有桶,觉得自己瓮最纯最,丢人。